第一百三九章 春秋酒樽
民警带着我穿过长长的走道,来到派出所所长的办公室。桌上有一部红色的电话和一部黑色的电话。黑色电话机的话筒已经放在桌子上,我抄起来话筒。
“马队长你好,我是吕乔木,叫我乔木就好了。”
“你好,你就是上面派来协助我们破案的吗?”
“嗯,对的,我定当竭尽全力。”
“现在有两个情况。第一个施大华被杀村里面的人都提前预知到了。按照之前两起案件的经验,施大华被杀将会在24小时之内发生。我这边已经增加了人手,但为确保万无一失,需要你尽快找出破案线索。如果这一切真的如谚语所说,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的话,我们一定要消除群众的预知力,不然村民将每日提心吊胆的活着。
第二个情况就是你昨天晚上拜托我们询问的问题,我不清楚你为什么会这么问。但我还是找村长核实了,马奶奶自从去了敬老院之后,就再没回过村庄。不过她一直对城里面的自来水耿耿于怀,喝不惯,有股怪味。村长每次过去看她的时候都会用木桶带一桶井水过去,虽然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至少可以安慰一下。她这个岁数过一天少一天,村长也没觉得很麻烦。最近的一次就是送竹笋去敬老院的时候也带了。”
听到这些我异常的兴奋,终于找到了马奶奶接触过村子里面水的证据。
“马队长请您立刻安排人去村子里查看水井极其附近有没有异常的东西。我怀疑水井的水质受到了某些东西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家有预知的能力。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施大华如果只是欠了赌债,不至于被人盯上,还要他的命。因为人死了,拿什么还,所以一般追债的人以威逼恐吓的方式为主,不会至人于死地。”
“你说的这个我们也考虑到了,除了增加人手保护他以外,我们正在对他进行审讯。先不说了,我先去安排人,等会有消息,我再通知你。对了,如果方便的话,还是希望你能过来一趟。这案子我处理起来总感觉很别扭。”
为了能尽快的破案,完成选拔赛。我向上面申请外出,批复很快就下来了,分给我一辆警车,司机就是一直在我身旁执勤的民警。
苎萝村离这边大概三十多公里,前10km路很好走,后面一直很颠簸,都是农村的土路。有时候也觉得很奇怪,自己开车不觉得晕,一旦坐车就觉得晕的要命。
一个小时左右,就看到漫山遍野的竹子,郁郁葱葱的。竹子多的地方树反而就少,路面很干净。
到了村里,第一时间见到了队长。他把我带进由民房临时改造的一个审讯室。屋内没有铁栅栏分割犯人与审讯员,只有一个写字台,对面坐着施大华。十个平方的房间有四名看守,刚刚进来之前,屋子的周围已经有六名民警在站岗,门口左右各一个,屋后两边角落各一个。
“你已经想一小时了,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审讯的警察是个年轻人,故意压低声音显得自己很老练。发问式审讯是警察的必修课,目的是让嫌疑人自己反省,把自己所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坦白出来。这种审讯方式的好处是,能让犯罪嫌疑人坦白出一些额外信息,缺点是遇到惯犯丝毫不起作用。
案件卷宗上只有冷冰冰的文字和记录,看不到一个人的态度。施大华年纪虽轻,但警局进过很多次,一副老油条,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警官我该交代的都说了,你还想知道什么?有话你就直说。”
年轻的警官见发问没用,一拍桌子,大声训斥道。“你什么态度,我们是在帮你,你知不知道?你跟谁结下了深仇大恨,竟然有人要杀了你?”
“我哪知道。真搞笑,你们警察竟然相信婆娘们口中的闲言碎语。真是可笑之极,你们要再不把我放了,我要投诉你们。”
“你......”,年轻的警察气不打一出来,到嘴的狠话硬生生的咽回去了。
马队长朝我招招手,示意我出来有话要说。
“刚刚他们从井里面打捞上这个,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东西还是湿的,用了一块手帕包着。我小心翼翼的剥开手帕,看到一个满身铜绿的酒樽。古代的酒杯形制有樽、杯、壶、缶、舟等。质地古朴,满身玄鸟纹,底部有青铜铭文。因为时间较长,铜绿覆盖周身,已经看不清了。
根据这个酒樽只能判断出它的主人是王室成员,而且还是个女的。
“就这一件吗?”
“是的。”
“那就奇怪了。按理说,这是陪葬品,而且它之前主人的身份高贵不可能只有这一件。更何况谁会把坟墓建在水井下。”我自言自语道。
“就是一口普通的水井。”马队长斩钉截铁的说。看我也没了主意,便留下我一人思考,转身进屋支援队员的审讯。
我现在真的是头大,虽然顺利的从井里面打捞出了酒樽,但好像又无法直接证明村民的状况是因为此物而引起。除非把水井里的水清空,把居民家中水缸也一并全部清空。然后再过段时间,如果村里又有人死亡,且大家都没有提前预知到,才能证明是因为酒樽引起的。
这样的验证遥遥无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不过也有快速的办法,人体的水分新陈代谢大概需要三天。如果把全村的村民全部隔离,第四天杀一个村民。村民能否预见,就可以证明。这种实验想想即可,万不能实施。
我重新掂量手中的酒樽,仔细观察。虽然是学古代史的,但是我对考古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根据形制来看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翻来覆去看的时候,猛然间感觉到酒樽接触手掌的地方有丝丝暖意,之前一直用手帕包着,没有意识到。我扯掉手帕把它完整的放在手掌上,还真的有丝丝暖意,一直向掌心流入,触感清晰,温润绵柔。
我不自觉地释放出金属感应能力,试探性的注入到酒樽当中。顿时感到酒樽中传来一种特殊的情绪,爱恨交加,恨之入骨,挫骨扬灰,许久之后情绪渐渐发生变化,爱恨此消彼长停步回望。这种情绪,我无法理解。既然如此之恨,为何又会生情。
“马队长你好,我是吕乔木,叫我乔木就好了。”
“你好,你就是上面派来协助我们破案的吗?”
“嗯,对的,我定当竭尽全力。”
“现在有两个情况。第一个施大华被杀村里面的人都提前预知到了。按照之前两起案件的经验,施大华被杀将会在24小时之内发生。我这边已经增加了人手,但为确保万无一失,需要你尽快找出破案线索。如果这一切真的如谚语所说,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的话,我们一定要消除群众的预知力,不然村民将每日提心吊胆的活着。
第二个情况就是你昨天晚上拜托我们询问的问题,我不清楚你为什么会这么问。但我还是找村长核实了,马奶奶自从去了敬老院之后,就再没回过村庄。不过她一直对城里面的自来水耿耿于怀,喝不惯,有股怪味。村长每次过去看她的时候都会用木桶带一桶井水过去,虽然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至少可以安慰一下。她这个岁数过一天少一天,村长也没觉得很麻烦。最近的一次就是送竹笋去敬老院的时候也带了。”
听到这些我异常的兴奋,终于找到了马奶奶接触过村子里面水的证据。
“马队长请您立刻安排人去村子里查看水井极其附近有没有异常的东西。我怀疑水井的水质受到了某些东西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家有预知的能力。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施大华如果只是欠了赌债,不至于被人盯上,还要他的命。因为人死了,拿什么还,所以一般追债的人以威逼恐吓的方式为主,不会至人于死地。”
“你说的这个我们也考虑到了,除了增加人手保护他以外,我们正在对他进行审讯。先不说了,我先去安排人,等会有消息,我再通知你。对了,如果方便的话,还是希望你能过来一趟。这案子我处理起来总感觉很别扭。”
为了能尽快的破案,完成选拔赛。我向上面申请外出,批复很快就下来了,分给我一辆警车,司机就是一直在我身旁执勤的民警。
苎萝村离这边大概三十多公里,前10km路很好走,后面一直很颠簸,都是农村的土路。有时候也觉得很奇怪,自己开车不觉得晕,一旦坐车就觉得晕的要命。
一个小时左右,就看到漫山遍野的竹子,郁郁葱葱的。竹子多的地方树反而就少,路面很干净。
到了村里,第一时间见到了队长。他把我带进由民房临时改造的一个审讯室。屋内没有铁栅栏分割犯人与审讯员,只有一个写字台,对面坐着施大华。十个平方的房间有四名看守,刚刚进来之前,屋子的周围已经有六名民警在站岗,门口左右各一个,屋后两边角落各一个。
“你已经想一小时了,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审讯的警察是个年轻人,故意压低声音显得自己很老练。发问式审讯是警察的必修课,目的是让嫌疑人自己反省,把自己所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坦白出来。这种审讯方式的好处是,能让犯罪嫌疑人坦白出一些额外信息,缺点是遇到惯犯丝毫不起作用。
案件卷宗上只有冷冰冰的文字和记录,看不到一个人的态度。施大华年纪虽轻,但警局进过很多次,一副老油条,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警官我该交代的都说了,你还想知道什么?有话你就直说。”
年轻的警官见发问没用,一拍桌子,大声训斥道。“你什么态度,我们是在帮你,你知不知道?你跟谁结下了深仇大恨,竟然有人要杀了你?”
“我哪知道。真搞笑,你们警察竟然相信婆娘们口中的闲言碎语。真是可笑之极,你们要再不把我放了,我要投诉你们。”
“你......”,年轻的警察气不打一出来,到嘴的狠话硬生生的咽回去了。
马队长朝我招招手,示意我出来有话要说。
“刚刚他们从井里面打捞上这个,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东西还是湿的,用了一块手帕包着。我小心翼翼的剥开手帕,看到一个满身铜绿的酒樽。古代的酒杯形制有樽、杯、壶、缶、舟等。质地古朴,满身玄鸟纹,底部有青铜铭文。因为时间较长,铜绿覆盖周身,已经看不清了。
根据这个酒樽只能判断出它的主人是王室成员,而且还是个女的。
“就这一件吗?”
“是的。”
“那就奇怪了。按理说,这是陪葬品,而且它之前主人的身份高贵不可能只有这一件。更何况谁会把坟墓建在水井下。”我自言自语道。
“就是一口普通的水井。”马队长斩钉截铁的说。看我也没了主意,便留下我一人思考,转身进屋支援队员的审讯。
我现在真的是头大,虽然顺利的从井里面打捞出了酒樽,但好像又无法直接证明村民的状况是因为此物而引起。除非把水井里的水清空,把居民家中水缸也一并全部清空。然后再过段时间,如果村里又有人死亡,且大家都没有提前预知到,才能证明是因为酒樽引起的。
这样的验证遥遥无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不过也有快速的办法,人体的水分新陈代谢大概需要三天。如果把全村的村民全部隔离,第四天杀一个村民。村民能否预见,就可以证明。这种实验想想即可,万不能实施。
我重新掂量手中的酒樽,仔细观察。虽然是学古代史的,但是我对考古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根据形制来看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翻来覆去看的时候,猛然间感觉到酒樽接触手掌的地方有丝丝暖意,之前一直用手帕包着,没有意识到。我扯掉手帕把它完整的放在手掌上,还真的有丝丝暖意,一直向掌心流入,触感清晰,温润绵柔。
我不自觉地释放出金属感应能力,试探性的注入到酒樽当中。顿时感到酒樽中传来一种特殊的情绪,爱恨交加,恨之入骨,挫骨扬灰,许久之后情绪渐渐发生变化,爱恨此消彼长停步回望。这种情绪,我无法理解。既然如此之恨,为何又会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