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整顿河北
从大名府北上,朱武经冀州、河间府一带,继续巡视河北。
一路上,看到许多州县除了改换旗号外,几乎没发生多少变化。朱武眉头紧皱,对此很是不满:
“卢俊义打仗不错,治理地方却是差了点。”
“闻焕章也心慈手软,不舍得用霹雳手段撤换官吏。”
“如果河北东路都是这个样子,明国对这里的统治,就是浮于表面!”
“看来要派个人,整顿一下河北。”
泛起这个念头,朱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春。但是杨春正在山东负责合作社和民兵建设,等他把这些事情忙完,时间还需要几个月。
几个月的时间,放在平时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宋金大战,即将决出胜负的情况下,就是关键时期。尤其是想到明国在河北的根基最是薄弱,朱武需要尽快选派得力人手,负责这件事情。
一直在朱武身边,吴用在得知此事后,很快就想到明军在攻打东京时会从河北出发,向朱武主动请缨道:
“河北地方不靖,臣愿率一支兵马,清理河北地方!”
朱武闻言大喜,却又有些不放心,怀着犹豫向吴用道:
“先生执掌参谋部,又是中书平章。”
“朝中军务、政务都需先生谋划,先生的参谋部职务,有谁能够接替呢?”
一心在攻打东京时立功,在一统天下时获得功劳,吴用连中书平章的权力都愿暂时放弃,又怎会在乎参谋部的位子,当即向朱武道:
“谁能执掌参谋部,主公可一言而决。”
“臣请派石秀将军,一起清理河北!”
听出吴用是在避嫌,朱武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询问谁能接替他。而是在心中考虑,吴用和石秀外放后,会有什么利弊:
“河北地位重要,将来若南下东京,多半要从这里出发。”
“先前我打算的是,以卢俊义、闻焕章为首,会同索超、杨雄等将领,伺机南下东京。”
“但是从河北的情况看,闻焕章还有些宋国文人习性,对于文人士大夫,有些下不去手。”
“卢俊义也过于爱惜羽毛,狠辣上有所不足。”
“调吴用过来担任参谋长,可以弥补卢俊义和闻焕章的缺陷,免得遇到阴谋诡计时,两人应对不当。”
“石秀跟随我多年,也需要立功机会,控制宋国皇室。”
存着这个想法,朱武很快决定,调吴用、石秀外出,负责清理河北。吴用的参谋部职务,也可以由耶律大石接替,负责攻略宋国:
“耶律大石文武双全,不但在白沟河之战中大败宋军,还曾经提出在金兵南下时攻略河北之策。”
“有他执掌参谋部,未来攻略宋国时,应该不用担心。”
“他的都察院都御史一职,可以由翰林院刘彦宗接任。”
很快定下了这件事情,朱武决定以耶律大石接替吴用的职务、刘彦宗接替耶律大石的职务,在攻略宋国的时候,重用辽国降臣:
“明国许多大臣出身宋国,在攻略宋国时难免有些放不开。但是辽国降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可以让他们参与,提供其它角度的看法!”
存着这个念头,朱武还想用辽国降臣平衡梁山泊旧臣,免得一些头领的影响太大,以后难以制衡。
将这些隐在心里,朱武和吴用等人继续北上,商议用什么办法整顿河北等地。最终,在看到河北许多地方都没有从水灾中恢复后,朱武决定在河北山东有条件减免钱粮,在已经推行合作社和民兵的地区,免除今年税赋。用这个办法鼓励各地建立合作社,建立民兵体系。
只是这样一来,明国的财政压力会更大。需要开辟财源,维持这项政策。
“山东是梁山泊多年经营的根据地,杨春又破了高托山,震慑各地豪强。”
“河北西路被金兵荼毒了一遍,那边地主豪强现在还算老实。”
“河北东路这边,就实在是太难了。”
“除了曾受过明国恩惠的河北灾民外,其余地主豪强,都对明国有抵触。”
“和平接收的隐患,已经暴露出来!”
深切地体会到明国在河北根基的缺乏,以及在政策执行时的各种软抵抗,朱武不得不感叹和平接收虽然方便,却同样隐患多多。
正因为此,他才在吴用请缨时把他派来,希望吴用能用些手段,震慑河北豪强。
吴用很明白这一点,在得到朱武许诺后,便已派遣人手搜集豪强罪证。准备用酷吏手段,为建立民兵体系和将来南下东京,获得充足钱粮。
一边调石秀带兵从燕京南下,一边和吴用等人继续北上来到沧州。朱武眼看白沟河南岸除了几个军寨外,仍是沼泽水洼遍布,和北岸被开垦的土地,差距非常明显。决定把这一代划归天津府,把前年招揽河北灾民建立的卫所,迁移到这个地方。
然后,朱武还吩咐吴用可以在河北建立卫所,在一些重要地方,设立卫所守卫。尤其是这一带的盐场,让朱武十分关心:
“天津、沧州一带,大概是后世的长芦盐场所在地。这个产盐重地,不能轻易忽略。”
“可以让吴用在整顿军务时整理盐务,把这两个方面,全部整顿一遍。”
作为封建王朝的一大财源,盐务的重要性不用多提。朱武决定任命吴用以中书平章身份提举军务、盐务,和即将抵达的石秀一起,清理河北各地。
甚至,朱武还任命吴用为钦差,赐下尚方宝剑,让他对从三品以下官员,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吴用也不负朱武厚望,不顾自己名声把河北官吏清理一遍,使得明国的统治,在此确立起来。
甚至,因为清理的官吏太多,朱武还允许吴用在河北率先合并军州,把河北的区划,改为路、府、县三级,宋国在河北的痕迹,很快荡然无存。
朱武也放心回到燕京,处理明国事务。把燕京众臣无法决定的事情,一一处理解决。
一路上,看到许多州县除了改换旗号外,几乎没发生多少变化。朱武眉头紧皱,对此很是不满:
“卢俊义打仗不错,治理地方却是差了点。”
“闻焕章也心慈手软,不舍得用霹雳手段撤换官吏。”
“如果河北东路都是这个样子,明国对这里的统治,就是浮于表面!”
“看来要派个人,整顿一下河北。”
泛起这个念头,朱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春。但是杨春正在山东负责合作社和民兵建设,等他把这些事情忙完,时间还需要几个月。
几个月的时间,放在平时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宋金大战,即将决出胜负的情况下,就是关键时期。尤其是想到明国在河北的根基最是薄弱,朱武需要尽快选派得力人手,负责这件事情。
一直在朱武身边,吴用在得知此事后,很快就想到明军在攻打东京时会从河北出发,向朱武主动请缨道:
“河北地方不靖,臣愿率一支兵马,清理河北地方!”
朱武闻言大喜,却又有些不放心,怀着犹豫向吴用道:
“先生执掌参谋部,又是中书平章。”
“朝中军务、政务都需先生谋划,先生的参谋部职务,有谁能够接替呢?”
一心在攻打东京时立功,在一统天下时获得功劳,吴用连中书平章的权力都愿暂时放弃,又怎会在乎参谋部的位子,当即向朱武道:
“谁能执掌参谋部,主公可一言而决。”
“臣请派石秀将军,一起清理河北!”
听出吴用是在避嫌,朱武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询问谁能接替他。而是在心中考虑,吴用和石秀外放后,会有什么利弊:
“河北地位重要,将来若南下东京,多半要从这里出发。”
“先前我打算的是,以卢俊义、闻焕章为首,会同索超、杨雄等将领,伺机南下东京。”
“但是从河北的情况看,闻焕章还有些宋国文人习性,对于文人士大夫,有些下不去手。”
“卢俊义也过于爱惜羽毛,狠辣上有所不足。”
“调吴用过来担任参谋长,可以弥补卢俊义和闻焕章的缺陷,免得遇到阴谋诡计时,两人应对不当。”
“石秀跟随我多年,也需要立功机会,控制宋国皇室。”
存着这个想法,朱武很快决定,调吴用、石秀外出,负责清理河北。吴用的参谋部职务,也可以由耶律大石接替,负责攻略宋国:
“耶律大石文武双全,不但在白沟河之战中大败宋军,还曾经提出在金兵南下时攻略河北之策。”
“有他执掌参谋部,未来攻略宋国时,应该不用担心。”
“他的都察院都御史一职,可以由翰林院刘彦宗接任。”
很快定下了这件事情,朱武决定以耶律大石接替吴用的职务、刘彦宗接替耶律大石的职务,在攻略宋国的时候,重用辽国降臣:
“明国许多大臣出身宋国,在攻略宋国时难免有些放不开。但是辽国降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可以让他们参与,提供其它角度的看法!”
存着这个念头,朱武还想用辽国降臣平衡梁山泊旧臣,免得一些头领的影响太大,以后难以制衡。
将这些隐在心里,朱武和吴用等人继续北上,商议用什么办法整顿河北等地。最终,在看到河北许多地方都没有从水灾中恢复后,朱武决定在河北山东有条件减免钱粮,在已经推行合作社和民兵的地区,免除今年税赋。用这个办法鼓励各地建立合作社,建立民兵体系。
只是这样一来,明国的财政压力会更大。需要开辟财源,维持这项政策。
“山东是梁山泊多年经营的根据地,杨春又破了高托山,震慑各地豪强。”
“河北西路被金兵荼毒了一遍,那边地主豪强现在还算老实。”
“河北东路这边,就实在是太难了。”
“除了曾受过明国恩惠的河北灾民外,其余地主豪强,都对明国有抵触。”
“和平接收的隐患,已经暴露出来!”
深切地体会到明国在河北根基的缺乏,以及在政策执行时的各种软抵抗,朱武不得不感叹和平接收虽然方便,却同样隐患多多。
正因为此,他才在吴用请缨时把他派来,希望吴用能用些手段,震慑河北豪强。
吴用很明白这一点,在得到朱武许诺后,便已派遣人手搜集豪强罪证。准备用酷吏手段,为建立民兵体系和将来南下东京,获得充足钱粮。
一边调石秀带兵从燕京南下,一边和吴用等人继续北上来到沧州。朱武眼看白沟河南岸除了几个军寨外,仍是沼泽水洼遍布,和北岸被开垦的土地,差距非常明显。决定把这一代划归天津府,把前年招揽河北灾民建立的卫所,迁移到这个地方。
然后,朱武还吩咐吴用可以在河北建立卫所,在一些重要地方,设立卫所守卫。尤其是这一带的盐场,让朱武十分关心:
“天津、沧州一带,大概是后世的长芦盐场所在地。这个产盐重地,不能轻易忽略。”
“可以让吴用在整顿军务时整理盐务,把这两个方面,全部整顿一遍。”
作为封建王朝的一大财源,盐务的重要性不用多提。朱武决定任命吴用以中书平章身份提举军务、盐务,和即将抵达的石秀一起,清理河北各地。
甚至,朱武还任命吴用为钦差,赐下尚方宝剑,让他对从三品以下官员,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吴用也不负朱武厚望,不顾自己名声把河北官吏清理一遍,使得明国的统治,在此确立起来。
甚至,因为清理的官吏太多,朱武还允许吴用在河北率先合并军州,把河北的区划,改为路、府、县三级,宋国在河北的痕迹,很快荡然无存。
朱武也放心回到燕京,处理明国事务。把燕京众臣无法决定的事情,一一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