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搞钱难
朱慈烺乐了,这些年内库可是第一次有了盈余,而且还是两亿多两的盈余,听着就让人舒服。
看到朱慈烺开心,朱姬润苦笑一声:“陛下,明年的战争可比对准噶尔战争规模要大的多了,而且距离也远的多了。
经过军部后勤的初步测算,每出动一个士兵后面就要有三个人为其服务。
这一战虽然只出动五十万士卒,加上后方的人员就是两百万人。每天光薪水消耗就不低于五十万两,更不要说各种武器物资的消耗了。
还有锦衣卫和军事情报部的超额开销等等。
初步估计每开战一天花费的钱财不少于一千万两,大型战役期间这个花费就更多。
军部说这一战最少三个月,长了一年两年都有可能。
就算只打三个月那也是三亿的基本花费加上大型战役的开销,预计不低于五亿。
这个是最好的情况,也是内库能承受的极限。
可惜这种理想状态往往都只是理想,臣觉得就算是打上一年臣都不觉得奇怪。
可以预见一年的时间整个内库几年的辛苦都会付之东流。
如果超过一年,那么大明的经济会走向何方臣也不能保正。
要是因为奥斯曼帝国之战引发整个欧罗巴大战,那么大明到底能撑多久,臣心里没有一点把握。”
朱慈烺呵呵笑着:“放心吧,这一战最长不会超过一年,如果一年没有解决敌人,朕会立刻进行谈判,能拿到多少好处就先拿多少。
这个朕可以保正。
至于引发欧罗巴全面战争,你更不用担心,朕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皇上说的这个话,朱姬润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大明谁不知道,皇上就是大明最好战的人,他也就是理智的知道权衡胜败,要是一直能打赢他就敢一直打。
不过朱姬润也不能指着皇上说不相信他了。
朱姬润拱手:“陛下,臣觉得这个作战是不是让内阁也出一部分钱?如果内阁能够紧急拨款一半,那么这个战争就能持续更久,陛下也能拿到更多的好处?”
朱慈烺无奈的摊摊手:“这个就不要想了,想要内阁出钱,内阁就会伸手要好处,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内阁出那三瓜两枣就想全部拿走,哪有那么多好事。”
朱慈烺也是抱怨一下,朱姬润以为朱慈烺没有找内阁要钱,实际上朱慈烺不止一次找内阁提这个事情,暗示明示都用过,可惜那些内阁的部长个个都咬牙不松口。
朱慈烺也没有办法,人家也是为了大明的安全,也是为了百姓的福祉考虑。
这个事情并不是说朱慈烺自己大手一挥,什么事情都按照他自己的意思来就能拿来钱的。
内阁的作用就是保正大明的稳定,打仗归打仗,你不能把自己打没有了,把国家打乱了。
那岂不是真的成为穷兵黩武了。
这也是朱慈烺为什么要商量着来的原因,这是为了大明好,也是对朱慈烺皇位的一种保护。
但是没钱就是没钱,内阁想要榨出油水可不容易,除非朱慈烺愿意付出代价。
朱慈烺自然不愿意,军队是他建的,也是他养活的,打仗的钱也是他出的,这里面前期花的那些钱和精力才是大头。
现在内阁就出一点点军费就想拿走朱慈烺的战场收获,想的是真美!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里面还涉及到一点,那就是军队是朱慈烺的军队,不是内阁的军队。
钱要是内阁出的,那以后军队时间长了岂不是就成为内阁指挥的么?
现在大明的治理结构,内阁已经全面放权,这个时候对军队的掌控就显得尤其重要。
朱姬润听着皇上的抱怨心里也很无奈,皇上也是跟土财主一样守着自己的家财。
就像现在这样,大明内阁管理的地方还不到大明面积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地域实际上都直接或者间接的掌握在朱慈烺自己手中。
就像莫卧儿地区,当初打仗的时候,内阁可是出了大力气的,整个大明为了打赢这一战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甚至为了给前运送粮食,大明境内连官府发放的粮食都是土豆红薯玉米这些杂粮。
大家都等着陛下带着他们打赢莫卧儿让大明不再缺少粮食吃。
最后打仗打赢了,内阁还兴冲冲的招募了大量的人员前往那边工作,一次就是几万,几年搞了近十万人员到那边当官。
可是皇上是怎么做的,一开始以限制莫卧儿出口为由,禁止莫卧儿地区的所有人出口,所有出口货物都必须要皇明商号过一到手。
当时内阁觉得皇上的内库出力确实最大,而且军队的开销也确实都是皇上出的,加上当时大明最缺的是粮食,只要有粮食其他都好说。
接着的情况就是皇明商号利用这几年的时间迅速控制了那里的各种经济,甚至包括矿山等等都圈了起来。
内阁想要去征税,结果发现莫卧儿的所有人都是跟皇明商号做生意的,都是免税的。
虽然内阁还有这管理的名义,但收不到啥钱,没钱还管个屁?你没有钱没有人会听你的。
要是再从关内拨款过来,内阁又不愿意,明知道是个坑还要往里面跳?跳完之后还拉人往里跳,这事内阁也不傻。
后来一个个地方占领皇上都是这个态度,内阁也知道了皇上分关内关外的意思,关内是内阁管的,关外是皇上的家产。
所以连续两任首相都想从朱慈烺手里扣一点家产出来填补内阁的管辖范围,最好是那种富得流油的地方给内阁,那些贫瘠的地方陛下当家产就当家产吧。
然后两任首相都因为这个事情匆匆下马,现在换上来的这个,那就是陛下的狗腿子出身,乖巧的很,从来不提从内库划拉东西的事情。
哪怕是内阁下面的人闹的嗷嗷叫,吴启晨也是先跟陛下说说,然后陛下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完全没有一个首相该有的担当。
当然吴启晨不吭声了,甘心当陛下的狗腿子了,也不代表朱慈烺就可以为所欲为,舆论情势还是要顾及的,民心向背还是要考虑的。
就像现在这样,朱姬润知道皇上已经跟内阁争了好久了,但是谁都不肯吃亏,那怎么能搞到钱?
看到朱慈烺开心,朱姬润苦笑一声:“陛下,明年的战争可比对准噶尔战争规模要大的多了,而且距离也远的多了。
经过军部后勤的初步测算,每出动一个士兵后面就要有三个人为其服务。
这一战虽然只出动五十万士卒,加上后方的人员就是两百万人。每天光薪水消耗就不低于五十万两,更不要说各种武器物资的消耗了。
还有锦衣卫和军事情报部的超额开销等等。
初步估计每开战一天花费的钱财不少于一千万两,大型战役期间这个花费就更多。
军部说这一战最少三个月,长了一年两年都有可能。
就算只打三个月那也是三亿的基本花费加上大型战役的开销,预计不低于五亿。
这个是最好的情况,也是内库能承受的极限。
可惜这种理想状态往往都只是理想,臣觉得就算是打上一年臣都不觉得奇怪。
可以预见一年的时间整个内库几年的辛苦都会付之东流。
如果超过一年,那么大明的经济会走向何方臣也不能保正。
要是因为奥斯曼帝国之战引发整个欧罗巴大战,那么大明到底能撑多久,臣心里没有一点把握。”
朱慈烺呵呵笑着:“放心吧,这一战最长不会超过一年,如果一年没有解决敌人,朕会立刻进行谈判,能拿到多少好处就先拿多少。
这个朕可以保正。
至于引发欧罗巴全面战争,你更不用担心,朕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皇上说的这个话,朱姬润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大明谁不知道,皇上就是大明最好战的人,他也就是理智的知道权衡胜败,要是一直能打赢他就敢一直打。
不过朱姬润也不能指着皇上说不相信他了。
朱姬润拱手:“陛下,臣觉得这个作战是不是让内阁也出一部分钱?如果内阁能够紧急拨款一半,那么这个战争就能持续更久,陛下也能拿到更多的好处?”
朱慈烺无奈的摊摊手:“这个就不要想了,想要内阁出钱,内阁就会伸手要好处,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内阁出那三瓜两枣就想全部拿走,哪有那么多好事。”
朱慈烺也是抱怨一下,朱姬润以为朱慈烺没有找内阁要钱,实际上朱慈烺不止一次找内阁提这个事情,暗示明示都用过,可惜那些内阁的部长个个都咬牙不松口。
朱慈烺也没有办法,人家也是为了大明的安全,也是为了百姓的福祉考虑。
这个事情并不是说朱慈烺自己大手一挥,什么事情都按照他自己的意思来就能拿来钱的。
内阁的作用就是保正大明的稳定,打仗归打仗,你不能把自己打没有了,把国家打乱了。
那岂不是真的成为穷兵黩武了。
这也是朱慈烺为什么要商量着来的原因,这是为了大明好,也是对朱慈烺皇位的一种保护。
但是没钱就是没钱,内阁想要榨出油水可不容易,除非朱慈烺愿意付出代价。
朱慈烺自然不愿意,军队是他建的,也是他养活的,打仗的钱也是他出的,这里面前期花的那些钱和精力才是大头。
现在内阁就出一点点军费就想拿走朱慈烺的战场收获,想的是真美!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里面还涉及到一点,那就是军队是朱慈烺的军队,不是内阁的军队。
钱要是内阁出的,那以后军队时间长了岂不是就成为内阁指挥的么?
现在大明的治理结构,内阁已经全面放权,这个时候对军队的掌控就显得尤其重要。
朱姬润听着皇上的抱怨心里也很无奈,皇上也是跟土财主一样守着自己的家财。
就像现在这样,大明内阁管理的地方还不到大明面积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地域实际上都直接或者间接的掌握在朱慈烺自己手中。
就像莫卧儿地区,当初打仗的时候,内阁可是出了大力气的,整个大明为了打赢这一战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甚至为了给前运送粮食,大明境内连官府发放的粮食都是土豆红薯玉米这些杂粮。
大家都等着陛下带着他们打赢莫卧儿让大明不再缺少粮食吃。
最后打仗打赢了,内阁还兴冲冲的招募了大量的人员前往那边工作,一次就是几万,几年搞了近十万人员到那边当官。
可是皇上是怎么做的,一开始以限制莫卧儿出口为由,禁止莫卧儿地区的所有人出口,所有出口货物都必须要皇明商号过一到手。
当时内阁觉得皇上的内库出力确实最大,而且军队的开销也确实都是皇上出的,加上当时大明最缺的是粮食,只要有粮食其他都好说。
接着的情况就是皇明商号利用这几年的时间迅速控制了那里的各种经济,甚至包括矿山等等都圈了起来。
内阁想要去征税,结果发现莫卧儿的所有人都是跟皇明商号做生意的,都是免税的。
虽然内阁还有这管理的名义,但收不到啥钱,没钱还管个屁?你没有钱没有人会听你的。
要是再从关内拨款过来,内阁又不愿意,明知道是个坑还要往里面跳?跳完之后还拉人往里跳,这事内阁也不傻。
后来一个个地方占领皇上都是这个态度,内阁也知道了皇上分关内关外的意思,关内是内阁管的,关外是皇上的家产。
所以连续两任首相都想从朱慈烺手里扣一点家产出来填补内阁的管辖范围,最好是那种富得流油的地方给内阁,那些贫瘠的地方陛下当家产就当家产吧。
然后两任首相都因为这个事情匆匆下马,现在换上来的这个,那就是陛下的狗腿子出身,乖巧的很,从来不提从内库划拉东西的事情。
哪怕是内阁下面的人闹的嗷嗷叫,吴启晨也是先跟陛下说说,然后陛下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完全没有一个首相该有的担当。
当然吴启晨不吭声了,甘心当陛下的狗腿子了,也不代表朱慈烺就可以为所欲为,舆论情势还是要顾及的,民心向背还是要考虑的。
就像现在这样,朱姬润知道皇上已经跟内阁争了好久了,但是谁都不肯吃亏,那怎么能搞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