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格局与胸怀
第486章 格局与胸怀
充当诊案的桌子,还有椅子,都已经准备好了。
杨老师看到林轩和姬若希带着两名医生赶来了,心里有些替他们感到委屈,一腔热血想给村里人做点儿实事,却被那么多人质疑和揣测。
院子里的这些人,看到林轩等人下车,又开始嘀咕了。
“呦,都这么年轻呀!”
“有点儿本事的老中医,每天都有很多病人排队求诊,哪有时间和工夫跑到咱这么偏远的山村给人免费看病?”
“也对,就跟城里的那些理发培训学校一样,都会带着学员去街上免费给人理发,就是打着免费的名义来练手。”
“看病跟理发不一样,理发师手艺不好,最多就是剪的头发不好看而已,如果跑过来练手的医生水平不过关,开错了药,那可是会出大事儿的。”
“怪不得说免费看病,还要免费送药,这是拿咱当小白鼠了。”
“我是不敢吃他们给的药,但是可以让他们把脉试一试,考验一下他们的把脉技术怎么!”
……
林轩从车上搬卸物资的时候,听到这些人的嘀咕了。
姬若希也听到了,但是她并没有生气。
她已经料到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了,毕竟医馆开业以来,大多数前来求诊的病人,都是看到他们在网上的宣传和推广,千里迢迢从外地赶过来的病人。
相反,附近周边的本地病人,却少之又少。
大概是因为,附近的人以前就没有听说过灵山附近有什么中医高手,所以猛然出现几家医馆,哪怕从广告上看到了,也不太会相信。
更何况,他们医馆里的医生,基本上都是中青年医生,最年轻的只有二十八岁,年龄最大的医生今年也才四十岁。
今年过来参加义诊的陈姐和刘大夫,也都是三十来岁,在中医师这个行当里,算是比较年轻了。
这些村民,不太相信,也是理所当然。
林轩和陈姐、刘大夫,把看诊需要用到的处方笺、趣÷阁、脉枕,还有调剂药材需要用的电子称、分装袋等等,全都摆放好。
“林轩,你过来一下。”杨老师小声招呼林轩,然后转身往屋里走去。
林轩也没有多想,立刻跟过去了。
姬若希看出来了,杨老师似乎有什么话,想私下里跟林轩讲,她也好奇地跟过去了。
杨老师走到屋子的最里间,在这个地方小声说话,外面院子里的人应该不会听到。
“叔,怎么了?”林轩走进来,看到杨老师似乎有些不悦,疑惑地问。
“小声点儿。”杨老师叮嘱一句,瞅了一眼门口,看到只有姬若希跟着进来了,没有其他人,也就放心地小声说,“唉,我知道,你俩也是一片好心,想给村里的人免费义诊,这本是好事儿,但是……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会怀疑你们别有用心,或者是不太相信你们那两个年轻医生的水平……”
林轩听了,终于明白杨老师在担心什么了。
他坦然地说:“叔,这些问题,我和若希早就想到了,而且我俩也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他们这么警惕也很正常,毕竟骗子太多了,他们谨慎一些也没错。”
姬若希也跟着说:“嗯,我们做义诊,也有这方面的想法,想用实际行动和看得见的疗效,打破本地人对我们医馆和医生的不信任。”
林轩接着说:“叔,你不用替我们担心,我们心里有数,今天只要能有一个人愿意接受我们的看诊,并且能按时服药,这次的义诊就有意义。”
杨老师本来还担心,林轩和姬若希得知村民们的真实想法之后会很生气,至少也会心里不舒服,有些难过。
但是,林轩和姬若希的反应,大大超出他的意料。
杨老师望着林轩和姬若希,终于有些明白了,这两人虽然很年轻,但是格局都不小,度量也足够大,哪怕被陌生人怀疑和非议,也不会干扰到他们的决心,仍然会按照他们的既定计划行事。
他教了一辈子的书,没做过什么生意,也没干过其他事情,除了比较擅长的教书工作,对于其他事实,他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林轩和姬若希,年纪轻轻地就把生意做得这么好,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经营的业务也越来越广。
这两人,想得周到,行动力也足够好,而且更包容,更大度,这大概就是他们能走到今天,并且越来越好的原因吧!
如果被人质疑一下,就动摇了,那就很难坚持下来,也做不成什么事情了。
杨老师想到这里,也就释然了。
“既然你们都这样说了,我也就放心了,本来还有些担心你们会生气,看来是我多虑了!”杨老师说。
“没生气,听到村里的老人防范意识这么高,我还有点儿开心呢!”姬若希说。
“那好,我也没其他事情要说,你们去忙吧!”杨老师道。
林轩和姬若希回到院子里,看到一些老人,正围着陈姐和刘大夫问东问西,大部分问题都不太严肃,更像是在试探这两位医生的水平和诚意。
林轩走到人群中,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讲道:“免费义诊开始之前,我想先讲两句,首先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次的义诊和免费送药活动。”
林轩说到这里,略一停顿,望了一眼隔壁的王婶,然后把昨天给王婶看诊,又得知王婶一个人要带两个小孙子,没有能力去县城的药店抓中药,于是便萌生了带着药材,来给村里的老人义诊的想法。
他把义诊的起因讲了一遍,最后又说:“我和若希,一直都在劝杨老师搬到商业小镇,跟我们一起住,也方便照料他的生活,但是杨老师念旧,就想住在这里,舍不得村里的街坊邻居,我和若希也想通过义诊送药,帮大伙儿把身体调养得更好一些,也算是帮杨老师做点儿事情。”
姬若希接了一句,说:“我们今天为什么来这里义诊,而不是其他村子?因为杨老师在这里,你们是杨老师的邻居,在我和林轩心里,那就是自己人,有什么好事儿,当然要先照顾自己人。”
他俩说这么多,一是想打消大伙儿的疑虑,二是想让接受义诊的村民都欠杨老师一个人情,希望他们以后能够更好地跟杨老师相处,需要的时候也能主动帮杨老师做点儿事情。
(本章完)
充当诊案的桌子,还有椅子,都已经准备好了。
杨老师看到林轩和姬若希带着两名医生赶来了,心里有些替他们感到委屈,一腔热血想给村里人做点儿实事,却被那么多人质疑和揣测。
院子里的这些人,看到林轩等人下车,又开始嘀咕了。
“呦,都这么年轻呀!”
“有点儿本事的老中医,每天都有很多病人排队求诊,哪有时间和工夫跑到咱这么偏远的山村给人免费看病?”
“也对,就跟城里的那些理发培训学校一样,都会带着学员去街上免费给人理发,就是打着免费的名义来练手。”
“看病跟理发不一样,理发师手艺不好,最多就是剪的头发不好看而已,如果跑过来练手的医生水平不过关,开错了药,那可是会出大事儿的。”
“怪不得说免费看病,还要免费送药,这是拿咱当小白鼠了。”
“我是不敢吃他们给的药,但是可以让他们把脉试一试,考验一下他们的把脉技术怎么!”
……
林轩从车上搬卸物资的时候,听到这些人的嘀咕了。
姬若希也听到了,但是她并没有生气。
她已经料到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了,毕竟医馆开业以来,大多数前来求诊的病人,都是看到他们在网上的宣传和推广,千里迢迢从外地赶过来的病人。
相反,附近周边的本地病人,却少之又少。
大概是因为,附近的人以前就没有听说过灵山附近有什么中医高手,所以猛然出现几家医馆,哪怕从广告上看到了,也不太会相信。
更何况,他们医馆里的医生,基本上都是中青年医生,最年轻的只有二十八岁,年龄最大的医生今年也才四十岁。
今年过来参加义诊的陈姐和刘大夫,也都是三十来岁,在中医师这个行当里,算是比较年轻了。
这些村民,不太相信,也是理所当然。
林轩和陈姐、刘大夫,把看诊需要用到的处方笺、趣÷阁、脉枕,还有调剂药材需要用的电子称、分装袋等等,全都摆放好。
“林轩,你过来一下。”杨老师小声招呼林轩,然后转身往屋里走去。
林轩也没有多想,立刻跟过去了。
姬若希看出来了,杨老师似乎有什么话,想私下里跟林轩讲,她也好奇地跟过去了。
杨老师走到屋子的最里间,在这个地方小声说话,外面院子里的人应该不会听到。
“叔,怎么了?”林轩走进来,看到杨老师似乎有些不悦,疑惑地问。
“小声点儿。”杨老师叮嘱一句,瞅了一眼门口,看到只有姬若希跟着进来了,没有其他人,也就放心地小声说,“唉,我知道,你俩也是一片好心,想给村里的人免费义诊,这本是好事儿,但是……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会怀疑你们别有用心,或者是不太相信你们那两个年轻医生的水平……”
林轩听了,终于明白杨老师在担心什么了。
他坦然地说:“叔,这些问题,我和若希早就想到了,而且我俩也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他们这么警惕也很正常,毕竟骗子太多了,他们谨慎一些也没错。”
姬若希也跟着说:“嗯,我们做义诊,也有这方面的想法,想用实际行动和看得见的疗效,打破本地人对我们医馆和医生的不信任。”
林轩接着说:“叔,你不用替我们担心,我们心里有数,今天只要能有一个人愿意接受我们的看诊,并且能按时服药,这次的义诊就有意义。”
杨老师本来还担心,林轩和姬若希得知村民们的真实想法之后会很生气,至少也会心里不舒服,有些难过。
但是,林轩和姬若希的反应,大大超出他的意料。
杨老师望着林轩和姬若希,终于有些明白了,这两人虽然很年轻,但是格局都不小,度量也足够大,哪怕被陌生人怀疑和非议,也不会干扰到他们的决心,仍然会按照他们的既定计划行事。
他教了一辈子的书,没做过什么生意,也没干过其他事情,除了比较擅长的教书工作,对于其他事实,他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林轩和姬若希,年纪轻轻地就把生意做得这么好,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经营的业务也越来越广。
这两人,想得周到,行动力也足够好,而且更包容,更大度,这大概就是他们能走到今天,并且越来越好的原因吧!
如果被人质疑一下,就动摇了,那就很难坚持下来,也做不成什么事情了。
杨老师想到这里,也就释然了。
“既然你们都这样说了,我也就放心了,本来还有些担心你们会生气,看来是我多虑了!”杨老师说。
“没生气,听到村里的老人防范意识这么高,我还有点儿开心呢!”姬若希说。
“那好,我也没其他事情要说,你们去忙吧!”杨老师道。
林轩和姬若希回到院子里,看到一些老人,正围着陈姐和刘大夫问东问西,大部分问题都不太严肃,更像是在试探这两位医生的水平和诚意。
林轩走到人群中,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讲道:“免费义诊开始之前,我想先讲两句,首先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次的义诊和免费送药活动。”
林轩说到这里,略一停顿,望了一眼隔壁的王婶,然后把昨天给王婶看诊,又得知王婶一个人要带两个小孙子,没有能力去县城的药店抓中药,于是便萌生了带着药材,来给村里的老人义诊的想法。
他把义诊的起因讲了一遍,最后又说:“我和若希,一直都在劝杨老师搬到商业小镇,跟我们一起住,也方便照料他的生活,但是杨老师念旧,就想住在这里,舍不得村里的街坊邻居,我和若希也想通过义诊送药,帮大伙儿把身体调养得更好一些,也算是帮杨老师做点儿事情。”
姬若希接了一句,说:“我们今天为什么来这里义诊,而不是其他村子?因为杨老师在这里,你们是杨老师的邻居,在我和林轩心里,那就是自己人,有什么好事儿,当然要先照顾自己人。”
他俩说这么多,一是想打消大伙儿的疑虑,二是想让接受义诊的村民都欠杨老师一个人情,希望他们以后能够更好地跟杨老师相处,需要的时候也能主动帮杨老师做点儿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