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操作
林亦见到支行长这么模样,就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戏。
史高治-费力克斯想要快速的扩张,不仅要有良好的口碑,还要有充沛的资金作为后盾。
这个年代的人,一般来说都讲究个有多少钱干多少活,可作为过来人的林亦却知道,如果有额外资本的助力将如虎添翼。
林亦坐在刚刚装修好没多久的“VIP室”,听着支行长一串又一串的话,等他好不容易停顿,他说道,“我所有的资金都可以存在您这里,那您是否可以贷给我相应的金额呢?”
“贷……贷款?”支行长愣住了,“贷款利息可不低。”
虽然已经濒临二十世纪末,但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价格闯关,通货膨胀的速度,或者说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息就一直居高不下。
林亦所在的这家支行的贷款业务,除了面向改制的国营企业的政策性贷款,就根本没有个人贷款的先例。
林亦没有听到贷款利息高就退却,他说道,“我在您这的总存款,大致有一百二十万。如果按照活期存款的话,利息当然不高。如果您将我的这些钱,都当做大额固定存款提高利息呢?
而我的贷款,您一定也有一些优惠政策吧,估计最后能和存款的利息抹平吧。
这样一来的话……”
林亦的手指敲了敲桌子,“您的存款目标也完成,贷款目标也有很大完成的希望,而我又拿到了资金。这不是双赢?不!三赢么?”
支行长听着利益的话,心里盘算能不能这样操作。
银行作为一个大型组织,支行接收到的文件,往往是不同部门分别发出的。
因此,不同政策与政策之间,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
支行长顺着林亦的思路想下去,最开始还有些犹疑,但是当他会想到相关文件内容的时候,眼前忽然一亮。
眼前这个小伙子说的操作方法,即合规又合法,自己为什么不做呢?
而且……最关键的是看他的模样,如果自己不做,恐怕他就会去其它的银行看,其他人说不定就同意了他的说法,那这样的话……
为什么不我做呢?
支行长下定决心,伸出手道,“祝我们合作愉快。”
“祝我们合作愉快!”林亦露出了笑脸。
他是由衷地感受到这个年代人的“纯真”,像是那个川上阿坝州黑色青年的马儿一样纯真。
林亦花了一天走完了流程,就等着上级批复,这趣÷阁贷款就能用了。
银行里那些经手业务的职员,还在心里寻思这样费事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们或许还没有明白,现在贷款与存款的比例是一比一,未来就不是一比一。
这个年代的春城绝大多数人,都讲究一分钱做一分事,喜欢像林亦这样玩极限操作的人却不多。
林亦从银行出来,天就已经黑了。
他往家走的路上,就在想去哪里找一个靠谱的财务。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一个组织里,财务都是极其重要的单位。
许多小私企“任人唯亲”,不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不好,而是除了这个选项之外,没有第二个选择。
林亦一个个推敲着,终于想起来了一个人,就是张鑫佳的母亲,只是他还不清楚,她现在下岗了么?
张母和林亦的父母在同一家国企,不过她在财务科。
厂子因为种种问题,换了几任厂长和书记,新厂长要求张母做假账,张母不同意,然后就惨遭下岗。
这样的人,不管专业技能如何,品格就能信得过。
不过,林亦也不可能直接去人家说,“姨呀,我这里有一个工作,请问你感兴趣么?”
先不说会不会被当成小骗子轰出来,万一被冤枉自己是馋她女儿身子也不好了。
林亦想了一圈,有了想法。
他就找到学生会的小主席,让他在油印室,印了几张招聘海报。
趁着夜色,煮了一锅浆糊,将这些海报贴在各个路口的路线杆子,还有筒子楼的墙上。
若是张鑫佳的母亲真的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必定找新工作。
自己这边只要告诉高飞,自己想要的人是什么样子,哪怕不指定到特定的人,都可以让自己想要录用的人顺利进来。
林亦将这些操作弄完回到了家,吃到了香甜的饭菜。
只不过,他看到父母脸上的忧虑仿佛更多了。
看来,得“说服”贾校长给一趣÷阁更多的奖学金了。先把近期的“生存危机”解决,等为自己的父母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路之后,再让他们彻底走出阴霾吧。
时间过的很快,距离高考很快就只剩下一百天了。
天气逐渐转暖,化油神器基本彻底滞销了。
史高治-费力克斯的汽车保养专修店,又开了两家。
或许是因为规模效应,或许是因为费力克斯这个外国人的刷脸效果,也或者是在车主间产生了口碑效应,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三家店的生意都出乎意料的好。
史高治-费力克斯这家店的扩张方式,也有些与众不同。
目前这三家的店面,全都被林亦买了下来。
这样虽然会极大的占用现金流,关飞都劝说了好几次,但是其中的一些骚操作,关飞却还是没有想到。
因为与支行的良好关系,加上数额不断增多的存款,这些贷款买下来的门市房,虽然不能够按照购买价格的百分之百进行贷款,但是百分之八十还是有的。
也就是说,这些门市可以只付个首付,从银行贷一趣÷阁款每个月再还银行。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限购和房产税,只要买就行了。
林亦倒是不是为了囤房炒房,而是因为他知道,如果真的想要将一个店长久的做下去,必然要在这个房租还不是很夸张的时候,解决房租问题。
距离高考还有九十天,最新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林亦所在中学的名词集体升高,林亦密卷终于成为了“不传之秘”,开始火爆了起来……
史高治-费力克斯想要快速的扩张,不仅要有良好的口碑,还要有充沛的资金作为后盾。
这个年代的人,一般来说都讲究个有多少钱干多少活,可作为过来人的林亦却知道,如果有额外资本的助力将如虎添翼。
林亦坐在刚刚装修好没多久的“VIP室”,听着支行长一串又一串的话,等他好不容易停顿,他说道,“我所有的资金都可以存在您这里,那您是否可以贷给我相应的金额呢?”
“贷……贷款?”支行长愣住了,“贷款利息可不低。”
虽然已经濒临二十世纪末,但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价格闯关,通货膨胀的速度,或者说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息就一直居高不下。
林亦所在的这家支行的贷款业务,除了面向改制的国营企业的政策性贷款,就根本没有个人贷款的先例。
林亦没有听到贷款利息高就退却,他说道,“我在您这的总存款,大致有一百二十万。如果按照活期存款的话,利息当然不高。如果您将我的这些钱,都当做大额固定存款提高利息呢?
而我的贷款,您一定也有一些优惠政策吧,估计最后能和存款的利息抹平吧。
这样一来的话……”
林亦的手指敲了敲桌子,“您的存款目标也完成,贷款目标也有很大完成的希望,而我又拿到了资金。这不是双赢?不!三赢么?”
支行长听着利益的话,心里盘算能不能这样操作。
银行作为一个大型组织,支行接收到的文件,往往是不同部门分别发出的。
因此,不同政策与政策之间,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
支行长顺着林亦的思路想下去,最开始还有些犹疑,但是当他会想到相关文件内容的时候,眼前忽然一亮。
眼前这个小伙子说的操作方法,即合规又合法,自己为什么不做呢?
而且……最关键的是看他的模样,如果自己不做,恐怕他就会去其它的银行看,其他人说不定就同意了他的说法,那这样的话……
为什么不我做呢?
支行长下定决心,伸出手道,“祝我们合作愉快。”
“祝我们合作愉快!”林亦露出了笑脸。
他是由衷地感受到这个年代人的“纯真”,像是那个川上阿坝州黑色青年的马儿一样纯真。
林亦花了一天走完了流程,就等着上级批复,这趣÷阁贷款就能用了。
银行里那些经手业务的职员,还在心里寻思这样费事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们或许还没有明白,现在贷款与存款的比例是一比一,未来就不是一比一。
这个年代的春城绝大多数人,都讲究一分钱做一分事,喜欢像林亦这样玩极限操作的人却不多。
林亦从银行出来,天就已经黑了。
他往家走的路上,就在想去哪里找一个靠谱的财务。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一个组织里,财务都是极其重要的单位。
许多小私企“任人唯亲”,不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不好,而是除了这个选项之外,没有第二个选择。
林亦一个个推敲着,终于想起来了一个人,就是张鑫佳的母亲,只是他还不清楚,她现在下岗了么?
张母和林亦的父母在同一家国企,不过她在财务科。
厂子因为种种问题,换了几任厂长和书记,新厂长要求张母做假账,张母不同意,然后就惨遭下岗。
这样的人,不管专业技能如何,品格就能信得过。
不过,林亦也不可能直接去人家说,“姨呀,我这里有一个工作,请问你感兴趣么?”
先不说会不会被当成小骗子轰出来,万一被冤枉自己是馋她女儿身子也不好了。
林亦想了一圈,有了想法。
他就找到学生会的小主席,让他在油印室,印了几张招聘海报。
趁着夜色,煮了一锅浆糊,将这些海报贴在各个路口的路线杆子,还有筒子楼的墙上。
若是张鑫佳的母亲真的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必定找新工作。
自己这边只要告诉高飞,自己想要的人是什么样子,哪怕不指定到特定的人,都可以让自己想要录用的人顺利进来。
林亦将这些操作弄完回到了家,吃到了香甜的饭菜。
只不过,他看到父母脸上的忧虑仿佛更多了。
看来,得“说服”贾校长给一趣÷阁更多的奖学金了。先把近期的“生存危机”解决,等为自己的父母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路之后,再让他们彻底走出阴霾吧。
时间过的很快,距离高考很快就只剩下一百天了。
天气逐渐转暖,化油神器基本彻底滞销了。
史高治-费力克斯的汽车保养专修店,又开了两家。
或许是因为规模效应,或许是因为费力克斯这个外国人的刷脸效果,也或者是在车主间产生了口碑效应,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三家店的生意都出乎意料的好。
史高治-费力克斯这家店的扩张方式,也有些与众不同。
目前这三家的店面,全都被林亦买了下来。
这样虽然会极大的占用现金流,关飞都劝说了好几次,但是其中的一些骚操作,关飞却还是没有想到。
因为与支行的良好关系,加上数额不断增多的存款,这些贷款买下来的门市房,虽然不能够按照购买价格的百分之百进行贷款,但是百分之八十还是有的。
也就是说,这些门市可以只付个首付,从银行贷一趣÷阁款每个月再还银行。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限购和房产税,只要买就行了。
林亦倒是不是为了囤房炒房,而是因为他知道,如果真的想要将一个店长久的做下去,必然要在这个房租还不是很夸张的时候,解决房租问题。
距离高考还有九十天,最新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林亦所在中学的名词集体升高,林亦密卷终于成为了“不传之秘”,开始火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