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二十章 定都之争(九)
都说世间之大,无奇不有。
汉明朝定都之事,按理说,其实可选项很多,不管是应天府、顺天府,还是松江府新城,皆可定都,而此事对民众而言,皆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而朝堂之上,对于此事,也并不剑拔弩张,相反,甚至没有一个人由此公然向皇帝进谏。
反对之声,皆在暗暗酝酿。
究其根本,无非是利益二字。
一国都城,牵扯了多少利益,哪怕是已黄袍加身的吴争,也算不清楚其中奥秘。
但有两点吴争是清楚的,一是都城必须定在沿海,因为那时未来数百年,外敌极有可能侵犯的方向,二是应天府、顺天府水太混了,混到想干净就需要将一切推倒重来的地步。
所以吴争的选项,就不多了。
……。
如果说宋安只是明里狠,那么马士英绝对是内里狠。
马士英一到顺天府,第一件事就是全城张贴悬赏告示。
悬赏啥呢?
以重金奖赏来激励民众出首、举告在清军入城后,城中有哪些人帮着清军祸害自己同胞。
这告示没错啊,但凡收复失土,官府皆会如此处置,只究首恶,协众不追,以此来迅速安定坊间人心。
民众想过太平日子,那不得将那些祸国殃民之徒一一扫清,以可免日后被报复?
所以,这告示应该说并不出彩。
可问题出在两个字上——重金。
之前官府贴悬赏告示,上面的重金是有数的,譬如赏银五十两、百两,了不起的也就三、五百两,不会再高了。
可马士英不是这样,他是真花重金,但凡举报有效,赏金为查抄家产之后,赃款的百中取三,而且还特意加了一句,若最后赏银不足百两者,官府补齐。
这就非常恐怖了,百中取三很好理解,一百两能得三两呗,也没什么可羡慕的,也不足以让民众削尖了脑袋去出首、举告的。
可话反过来了,但凡敢于当汉奸的,哪个不是肥头大耳、家财万贯的,否则,清廷也看不上他们呀,所以,但凡查实一家,抄没个百八十万两的,几乎是轻松寻常之事。
要知道,这是两朝京都,当年闯王入城,短短几天,从官宦府中查抄出数千万两白银,那么,举告者的赏金,能达到多少,怕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所以,马士英这道悬赏告示,可谓令人细思极恐啊。
最重要的是,马士英随机从举告者中,取了一份,迅速查抄其宅,最后抄出金银合计五十多万两,而后,马士英大张旗鼓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万多两赏金如数奖给举告者,那可是白花花的两车银子啊!
短短三天时间,招抚司衙门里递入的状纸,已经堆积如山。
……。
“马大人……你究竟何意?”宋安本不想掺,本来他就是奉旨协助马士英来的,可眼见如今顺天府这种情况,宋安都不下去了。
宋安指着这满屋的供状,皱眉道,“马大人,你我北上时,陛下就一再交待,此时正是二次北伐之机,不可使得北方民乱……马大人如此大动干戈,是会激起民愤的!”
民愤?
对,还真是民愤!
民众是愚昧的,这话,华夏数千年来,一直存在着,也无数次验证其正确性。
民众如水,水是温和的,可水能掀起惊涛骇浪。
操纵水的,绝不是水本身,而是风。
宋安的话确实没有说错,马士英这种肆无忌惮的做法,确实会引发顺天府民乱。
因为顺天府虽然已经光复,但只是光复,城中的人,还是那些人,无非是走了一些满人和依附满人的汉奸罢了。
普通民众有他们独立的想法吗?
没有!
普通民众还是依附于各个世家豪门而生存,主家的意思,就是民众的意思,民众,没有自己的意思,就算有,也轮不到民众来表达,因为,没有资格!
所以,光复的顺天府中,水,还是水,可风,未必是汉明朝廷的风,也未必是皇帝想要的风!
对于副手宋安,马士英是非常敬重的。
倒不完全是宋安手中掌控着最大的特务机构长林卫,而是宋安是皇帝的发小。
以马士英数十年的宦海历练,又岂会、岂能不尊重宋安呢?
所以,马士英满脸堆笑,亲切地对宋安道:“以宋大人之见,陛下令你我北上……所图为何?”
宋安微哂道:“自然是让北人主动拿松江府的地交换关外之地……可马大人这几日所为,和陛下交待的正事何干……马大人,陛下要的不是银子,而是松江府土地!”
马士英连连点头,“宋大人追随陛下日久,自然对陛下知之甚深,宋大人所言,那肯定是对的……不过,宋大人可知,说是松江府过半土地在北人手中,那北人……是何许人也?”
宋安皱眉道:“黄河以北,皆可称北人。”
“那宋大人可有具体目标……亦或是可按图索骥的名单?”
宋安一愣,他有些回过味来,“马大人的意思是……咱们要找的那些人在暗处……可这和重金悬赏又有何关系,这明明形同……咳……。”
“抢劫”二字,宋安终究没有说出口,这是给马士英留了面子。
马士英的重金悬赏,确实形同抢劫。
清军南下直至江南,大半国土沦丧,数千万百姓都活在清廷统治之下,若是细究起来,怕是人人可称为“汉奸”。
可若真这么去划分,那天下还有多少不是汉奸之人?
百姓无力反抗,选择忍气吞声,这自然不能划为汉奸。
在顺天府光复之后,吴争选择了最大怀柔的政策,因为这是北伐成功的标志,既然已经北伐成功,何必争一朝一夕,慢慢地甄别、清肃便是,何必闹得满城风雨?
再加上,如今朝廷已经决意二次北伐,那么顺天府已经成为战争前沿,安定尚来不及呢,岂可引发民乱?
所以,宋安说的话,是对的,这同样也是吴争在他们出发前,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
汉明朝定都之事,按理说,其实可选项很多,不管是应天府、顺天府,还是松江府新城,皆可定都,而此事对民众而言,皆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而朝堂之上,对于此事,也并不剑拔弩张,相反,甚至没有一个人由此公然向皇帝进谏。
反对之声,皆在暗暗酝酿。
究其根本,无非是利益二字。
一国都城,牵扯了多少利益,哪怕是已黄袍加身的吴争,也算不清楚其中奥秘。
但有两点吴争是清楚的,一是都城必须定在沿海,因为那时未来数百年,外敌极有可能侵犯的方向,二是应天府、顺天府水太混了,混到想干净就需要将一切推倒重来的地步。
所以吴争的选项,就不多了。
……。
如果说宋安只是明里狠,那么马士英绝对是内里狠。
马士英一到顺天府,第一件事就是全城张贴悬赏告示。
悬赏啥呢?
以重金奖赏来激励民众出首、举告在清军入城后,城中有哪些人帮着清军祸害自己同胞。
这告示没错啊,但凡收复失土,官府皆会如此处置,只究首恶,协众不追,以此来迅速安定坊间人心。
民众想过太平日子,那不得将那些祸国殃民之徒一一扫清,以可免日后被报复?
所以,这告示应该说并不出彩。
可问题出在两个字上——重金。
之前官府贴悬赏告示,上面的重金是有数的,譬如赏银五十两、百两,了不起的也就三、五百两,不会再高了。
可马士英不是这样,他是真花重金,但凡举报有效,赏金为查抄家产之后,赃款的百中取三,而且还特意加了一句,若最后赏银不足百两者,官府补齐。
这就非常恐怖了,百中取三很好理解,一百两能得三两呗,也没什么可羡慕的,也不足以让民众削尖了脑袋去出首、举告的。
可话反过来了,但凡敢于当汉奸的,哪个不是肥头大耳、家财万贯的,否则,清廷也看不上他们呀,所以,但凡查实一家,抄没个百八十万两的,几乎是轻松寻常之事。
要知道,这是两朝京都,当年闯王入城,短短几天,从官宦府中查抄出数千万两白银,那么,举告者的赏金,能达到多少,怕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所以,马士英这道悬赏告示,可谓令人细思极恐啊。
最重要的是,马士英随机从举告者中,取了一份,迅速查抄其宅,最后抄出金银合计五十多万两,而后,马士英大张旗鼓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万多两赏金如数奖给举告者,那可是白花花的两车银子啊!
短短三天时间,招抚司衙门里递入的状纸,已经堆积如山。
……。
“马大人……你究竟何意?”宋安本不想掺,本来他就是奉旨协助马士英来的,可眼见如今顺天府这种情况,宋安都不下去了。
宋安指着这满屋的供状,皱眉道,“马大人,你我北上时,陛下就一再交待,此时正是二次北伐之机,不可使得北方民乱……马大人如此大动干戈,是会激起民愤的!”
民愤?
对,还真是民愤!
民众是愚昧的,这话,华夏数千年来,一直存在着,也无数次验证其正确性。
民众如水,水是温和的,可水能掀起惊涛骇浪。
操纵水的,绝不是水本身,而是风。
宋安的话确实没有说错,马士英这种肆无忌惮的做法,确实会引发顺天府民乱。
因为顺天府虽然已经光复,但只是光复,城中的人,还是那些人,无非是走了一些满人和依附满人的汉奸罢了。
普通民众有他们独立的想法吗?
没有!
普通民众还是依附于各个世家豪门而生存,主家的意思,就是民众的意思,民众,没有自己的意思,就算有,也轮不到民众来表达,因为,没有资格!
所以,光复的顺天府中,水,还是水,可风,未必是汉明朝廷的风,也未必是皇帝想要的风!
对于副手宋安,马士英是非常敬重的。
倒不完全是宋安手中掌控着最大的特务机构长林卫,而是宋安是皇帝的发小。
以马士英数十年的宦海历练,又岂会、岂能不尊重宋安呢?
所以,马士英满脸堆笑,亲切地对宋安道:“以宋大人之见,陛下令你我北上……所图为何?”
宋安微哂道:“自然是让北人主动拿松江府的地交换关外之地……可马大人这几日所为,和陛下交待的正事何干……马大人,陛下要的不是银子,而是松江府土地!”
马士英连连点头,“宋大人追随陛下日久,自然对陛下知之甚深,宋大人所言,那肯定是对的……不过,宋大人可知,说是松江府过半土地在北人手中,那北人……是何许人也?”
宋安皱眉道:“黄河以北,皆可称北人。”
“那宋大人可有具体目标……亦或是可按图索骥的名单?”
宋安一愣,他有些回过味来,“马大人的意思是……咱们要找的那些人在暗处……可这和重金悬赏又有何关系,这明明形同……咳……。”
“抢劫”二字,宋安终究没有说出口,这是给马士英留了面子。
马士英的重金悬赏,确实形同抢劫。
清军南下直至江南,大半国土沦丧,数千万百姓都活在清廷统治之下,若是细究起来,怕是人人可称为“汉奸”。
可若真这么去划分,那天下还有多少不是汉奸之人?
百姓无力反抗,选择忍气吞声,这自然不能划为汉奸。
在顺天府光复之后,吴争选择了最大怀柔的政策,因为这是北伐成功的标志,既然已经北伐成功,何必争一朝一夕,慢慢地甄别、清肃便是,何必闹得满城风雨?
再加上,如今朝廷已经决意二次北伐,那么顺天府已经成为战争前沿,安定尚来不及呢,岂可引发民乱?
所以,宋安说的话,是对的,这同样也是吴争在他们出发前,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