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电影有必要很多隐喻吗
孟轻舟在家休整了几天,每天带孩子们游泳、踢球,倒也其乐融融,直到收到姜闻的新片首映礼邀约,他才不得不出门了;
姜闻的新片《邪不压正》选择了在暑期档的黄金时间上映,尽管这段时间娱乐圈风风雨雨、喧嚣不停,但吃瓜群众不可能一直关注这些, 何况自《让子弹飞》后,姜闻的电影在影迷心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时隔两个多月,孟轻舟再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加之最近几天流言四起,若不是主办方严防死守,老孟绝对不会轻松;
“外面传的不会是真的吧, 老孟?”姜闻和葛尤、廖帆一起招呼他坐下;
“你还不知道这些破事,葛大爷,你没粘上什么因果吧,需要帮忙的话,直接找我。”
“嗨,甭提了,小刚和华艺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你没见今天就黄家老二来了吗?都在公司想辙呢!”
姜闻摆摆手说道:“今儿不提那事了,我估计和咱在座的几位也没啥关系,老孟就算是给了小费,也不算大事,我说的没错吧,哈哈!”
首映礼上来的人不少,老孟家也是全员出动,圈子里有句老话,看冯大炮的电影,你就当个乐子,但姜闻的电影,很有种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让写读后感的错觉;
因为总有各种隐喻,各种小心思藏在电影的诸多细节里;
有些人做出的东西是需要脑补的, 脑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永远只做他自己,不必照任何人,就往你跟前一放,人就自己露出短长里的马脚。这样的人不是不会败北,却只会败给自己,而旁物便自己败给旁物了,这就是姜闻。您这么厉害这么计较智识与否,不妨试想一下这句话用在艺术身上是不是也成立。
可别把他当作专科导演,人可不当,顶多算个有坚守的玩家,不然看了几百遍的屋顶、帽子、火车、枪杆……怎么能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对着您那双火眼再现这么多次呢?
又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在前苏联遗留的筒子楼晃荡着晃荡着就响起了“乡村骑士幕间曲”,是您拍您会配上啥乐?
别的导演拼命想玩个文化梗,而姜闻的电影就是梗本身,您不妨再思衬思衬这次宽敞到可以骑自行车的屋瓦,衬着北平的雪景不就是梁思成哭着喊着想要的“燕京”吗?
他拍的是老燕京,也不是,更像他童年既景的幻想念想,人活着总得有个念想, 不是吗?敢问您就没有吗?对着梁启超的肾起誓, 谓知耻,您干过吗?没干过想干过吗?
要说专业,有兴趣的朋友看完以后,可以去查电影里提到的那些听起来荒诞不经的故事的历史台本呢?
姜闻的电影,每看一次就像上了一场实验性质的历史课,它深入展开时令你叹为观止,同时也可以肤浅的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姜闻是有戏瘾的,面朝大家伙的公共活动不是拍戏就是演戏,连创作间隙也不落下的演戏,所以在他的这些个故事里他也从不吝于把自个儿变成那样,国内还有哪一位大导演不靠一本正经的台词说教就能把这么多历史里的小人物的生平串在一起,还造出了一种自成一派的荒诞平衡感?
姜闻的故事是他参照现实之后的理想王国,是他的日记,过日子的记录,所以啊才有这样那样的致敬,您这么不屑于此,可知道他在电影里戏谑的那爱写日记的民国人,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是胡适,谁爱看日记啊,可是自嘲归自嘲,包饺子喂猪不还得喂吗。
姜闻是一个细节控,老不正经的讲究人,越老越狂,狂到既要讲究又要怀疑这讲究,可是这狂背后年少有多少稳和反思,只有这五十四年陪着他成长陪着他玩儿的人知道: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
可这混不吝的大小子,也不是总未到伤心处的,人说这人世间一本正经的“有趣”容易,难得是不正经的有趣,为何难得,不就是因为一没几个真愿意脑补的,二则脑补了多半也放不宽私心,更别说放下一切跟你走还能懂点儿心思的人一起玩了吗;
子弹飞了多久梦就做了多久,纵醉生梦死感受不到,咱能也别老背后打子弹了吗。
不少人天天在网络上嚷嚷品味,这东西吧唯一的作用是调动人的感官和感情,就算不能拿来洗眼睛也可以洗耳朵啊,一部电影的OST是血液一样的存在,在电影里更在电影之外,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台词,就这,音乐也值啊!
人当你是朋友,您非要去做顾客,这情分说到底不就是几十块钱的事吗。
《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邪不压正》是姜闻的北洋三部曲,但全都是借古说今。“说民国,那就没事了,反正民国么,那都是过去的事。”
《让子弹飞》基本上大家都懂,说的是过去的那个时代,解放前到76那个火一样的时代。之所以三部曲中它市场反响最爆,后续热度最持久,主要就是因为讲的是那个男人的英雄传奇,让人看得爽,比爽文还爽。纵然结局时引出与昔日战友分道扬镳,也难掩英雄身骑白马夕阳下向着黄四郎魂灵再度冲锋的豪气。
《一步之遥》说的是之后的时代,是GM宣告失败后的时代,“to be or not to be”,生存与毁灭,被翻译为“这么着还是那么着”。
也就是说,存亡的问题和路线的问题在此骤然交错,“一觉醒来,XXXX了”,陡然涌现的new money想变成Old money ,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里,磊落的old money 不仅会被毁灭,还要被泼脏水,被新时代的戏子天王污名化编排,上演一幕幕枪毙马走日的闹剧。
很多人说姜闻拍东西晦涩,姜闻在起角色名的时候可真不晦涩,根本一郎,根本就是野心狼,马走日,马走了,太阳也走了。
一步之遥没能像子弹一样大爆,不是因为拍得晦涩,实在是现实中,王天王们拍的枪毙马走日太深入人心,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评价已经定形了,就算看得懂,这部电影也看着不爽。
而三部曲是顺着一个时间逻辑发展而生的,所以《邪不压正》要讲的故事,绝不是再倒回去谈GM的方法路线,而是着眼未来,讲《一步之遥》之后的时代: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它的主题就是发出一声对新一代年轻人焦急的催促:还等什么呢?
《邪不压正》基本上描述的是一个近乎末日的未来:
欺师灭祖的叛徒,打扮成孝子贤孙的模样,将师傅铸成无害的神像,还借这神像立德立威。为了让多点观众看懂,姜闻甚至直白到让当年《让子弹飞》里的老三接着演那欺师灭祖的恶徒。
“师傅就是死心眼,要是他愿意把山庄卖出来给洋人种鸦片,我肯定不杀他。”
国门外的洋人磨刀霍霍,软硬兼施,一面是亡我之心不死,准备着军事入侵的计划,一面是手持论语讲学,在中国的土地上种鸦片卖鸦片,毒害我民族精神。
此时的美国人,恰如彼时的日本人。甭管哪国的鬼子野心狼,打是要打的,但蓝爸爸认为,这么些年在自己的指点下,买办已经颇具势力,洋鬼子要来,能够倚仗的还是买办的力量,他以为热血的年轻人不过是弃子,靠有钱有枪的买办对抗鬼子最有希望。
可买办不会遂他的愿:“这人我用着呢。”其实他知道,不是他用鬼子,是鬼子用他,可他的实力,都是鬼子给的,你怎么能指望皇军官方认证的汉奸对抗他的主人呢?
爸爸下了一盘二十年的大棋,这盘棋里算计了鬼子,算计了对岸,算计了买办汉奸,为下这盘大棋,让年轻人苦哈哈当了多年打工人,坑了年轻人不止一步两步。可算来算去,却把自己算到了穷途末路,因为做爸爸的忘了两件事:鬼子断不会等你做好万全准备再全面开战,而一再地等待时机,终究会磨去复仇的勇气。
蓝爸爸的计划搁浅了,被关进黑屋,不知道哪天是哪天。
红姐姐的思路直截了当:报仇,只要一个人,一把枪足以。
干就完了,打就能赢!
红和蓝不是过去所指的两个党,而是此时此刻的两种路线,两种上层政策的走向。马和太阳走了这么多年,干喊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是没用的——鬼子不真的打进来,幻想是丢不掉的。
这里多说一点代表意,需要注意的一点,姜闻北洋三部曲里,同一个演员,在不同的电影里演的角色其基本属性是相通的。也就是说,汤师爷在下一个时代就是项飞田,老三在下下个时代就是朱潜龙。
而张麻子走后,姜闻分别演了他的两位后继者,欲坚守上时代思想却被新时代抛弃的马走日,以及放弃他思想但终被现实毒打的大棋党蓝青峰。这两个角色不是麻子本人,比麻子少了太多神性的光辉,他们只是在各自的关键时刻,也会闪现麻子的一点影子。
同样贯穿三部曲的,就只有姜导的亲媳妇周芸了。关巧红的人生简单概括就是报仇(GM)—蛰伏等待(妥协)—觉悟,其实就是说,花姐,武六,关巧红是一体的,花姐参加革命后与大环境妥协成了武六,武六目睹了马走日遭遇的不公正再度觉醒就成了关巧红。
另外一条印证蓝红二人是一党两面的线索:三部曲中前两部都提现了姜闻对周韵的角色爱慕,唯独第三部看似没有CP戏份,但细心观察发现,蓝青峰两个儿子牺牲,关巧红为报仇抛夫弃子,恰好也是生完俩儿子的事,而她口中那个永远在准备却忘了初心的前夫,恰恰和蓝青峰如出一辙。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感情线勾连,但红蓝两人如吻合的拼图的两块,一体两面。说到底,随时代变化变心的是花姐,张麻子对花姐的喜欢从未变过。
指望买办和鬼子互掐是不可能了,凤仪如此多娇,年近七十尚引英雄竞折腰(69梗是指2018-1949)。可惜这凤仪错付了洋奴,就算你在凤仪身上盖上鬼子的章,也唤不醒洋奴买办的血性。
而火一样的年轻人啊,凤仪把章盖在你身上,莫要负了她!
闹起来吧!你越闹我越安全!
曾经迷茫的年轻人穿过和服,穿过西装,最终还是换上长衫,要是再夹把伞,就跟师傅更像了。
“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么?”
“我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好!特别好!”
内地最有性格的电影导演,非姜闻莫属!
孟轻舟在看完电影出来后,和宁昊、祖风一边走一面点评电影,意见肯定是不会统一的,但三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感觉,怀疑姜闻在《让子弹飞》成功之后,对“什么样的电影观众喜欢”产生了误解。
他也许以为观众的水平有限,看不懂什么暗喻,所以要把暗喻什么的弄得再明显一些,这样观众就能看懂了,再加上些商业元素,观众就喜欢了。
所以他才在一次涉及到《让子弹飞》的颁奖晚会上派个演员撇着嘴传了一句话:谢谢你们喜欢《太阳照常升起2》。(大概意思吧,具体记不太清了)
实际上,老孟觉得《让子弹飞》让观众喜欢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刨去一切的隐喻,它依然是一部完整的,紧凑的,很有趣的电影。而《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失败,恐怕除了商业元素不浓之外,表层的结构松散才是根本原因。
看那些为《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叫屈的影评,不都是在说:你没有看懂,实际人家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反而很少有人说这个情节很过瘾,那个桥段很有趣,这个演技实在炸裂,整部电影如何让人喘不过气来等等等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姜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中国目前没有第二个导演能够拍出来。包括《太阳照常升起》,那绝对是一部经典。可惜《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失败是他的心结,他似乎总想将这部电影的精髓注入他的新片,用一次票房的大卖来证明:我领先你们一个时代!
问题是,他的那个真正做到了领先一个时代的偶像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姜闻的新片《邪不压正》选择了在暑期档的黄金时间上映,尽管这段时间娱乐圈风风雨雨、喧嚣不停,但吃瓜群众不可能一直关注这些, 何况自《让子弹飞》后,姜闻的电影在影迷心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时隔两个多月,孟轻舟再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加之最近几天流言四起,若不是主办方严防死守,老孟绝对不会轻松;
“外面传的不会是真的吧, 老孟?”姜闻和葛尤、廖帆一起招呼他坐下;
“你还不知道这些破事,葛大爷,你没粘上什么因果吧,需要帮忙的话,直接找我。”
“嗨,甭提了,小刚和华艺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你没见今天就黄家老二来了吗?都在公司想辙呢!”
姜闻摆摆手说道:“今儿不提那事了,我估计和咱在座的几位也没啥关系,老孟就算是给了小费,也不算大事,我说的没错吧,哈哈!”
首映礼上来的人不少,老孟家也是全员出动,圈子里有句老话,看冯大炮的电影,你就当个乐子,但姜闻的电影,很有种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让写读后感的错觉;
因为总有各种隐喻,各种小心思藏在电影的诸多细节里;
有些人做出的东西是需要脑补的, 脑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永远只做他自己,不必照任何人,就往你跟前一放,人就自己露出短长里的马脚。这样的人不是不会败北,却只会败给自己,而旁物便自己败给旁物了,这就是姜闻。您这么厉害这么计较智识与否,不妨试想一下这句话用在艺术身上是不是也成立。
可别把他当作专科导演,人可不当,顶多算个有坚守的玩家,不然看了几百遍的屋顶、帽子、火车、枪杆……怎么能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对着您那双火眼再现这么多次呢?
又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在前苏联遗留的筒子楼晃荡着晃荡着就响起了“乡村骑士幕间曲”,是您拍您会配上啥乐?
别的导演拼命想玩个文化梗,而姜闻的电影就是梗本身,您不妨再思衬思衬这次宽敞到可以骑自行车的屋瓦,衬着北平的雪景不就是梁思成哭着喊着想要的“燕京”吗?
他拍的是老燕京,也不是,更像他童年既景的幻想念想,人活着总得有个念想, 不是吗?敢问您就没有吗?对着梁启超的肾起誓, 谓知耻,您干过吗?没干过想干过吗?
要说专业,有兴趣的朋友看完以后,可以去查电影里提到的那些听起来荒诞不经的故事的历史台本呢?
姜闻的电影,每看一次就像上了一场实验性质的历史课,它深入展开时令你叹为观止,同时也可以肤浅的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姜闻是有戏瘾的,面朝大家伙的公共活动不是拍戏就是演戏,连创作间隙也不落下的演戏,所以在他的这些个故事里他也从不吝于把自个儿变成那样,国内还有哪一位大导演不靠一本正经的台词说教就能把这么多历史里的小人物的生平串在一起,还造出了一种自成一派的荒诞平衡感?
姜闻的故事是他参照现实之后的理想王国,是他的日记,过日子的记录,所以啊才有这样那样的致敬,您这么不屑于此,可知道他在电影里戏谑的那爱写日记的民国人,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是胡适,谁爱看日记啊,可是自嘲归自嘲,包饺子喂猪不还得喂吗。
姜闻是一个细节控,老不正经的讲究人,越老越狂,狂到既要讲究又要怀疑这讲究,可是这狂背后年少有多少稳和反思,只有这五十四年陪着他成长陪着他玩儿的人知道: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
可这混不吝的大小子,也不是总未到伤心处的,人说这人世间一本正经的“有趣”容易,难得是不正经的有趣,为何难得,不就是因为一没几个真愿意脑补的,二则脑补了多半也放不宽私心,更别说放下一切跟你走还能懂点儿心思的人一起玩了吗;
子弹飞了多久梦就做了多久,纵醉生梦死感受不到,咱能也别老背后打子弹了吗。
不少人天天在网络上嚷嚷品味,这东西吧唯一的作用是调动人的感官和感情,就算不能拿来洗眼睛也可以洗耳朵啊,一部电影的OST是血液一样的存在,在电影里更在电影之外,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台词,就这,音乐也值啊!
人当你是朋友,您非要去做顾客,这情分说到底不就是几十块钱的事吗。
《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邪不压正》是姜闻的北洋三部曲,但全都是借古说今。“说民国,那就没事了,反正民国么,那都是过去的事。”
《让子弹飞》基本上大家都懂,说的是过去的那个时代,解放前到76那个火一样的时代。之所以三部曲中它市场反响最爆,后续热度最持久,主要就是因为讲的是那个男人的英雄传奇,让人看得爽,比爽文还爽。纵然结局时引出与昔日战友分道扬镳,也难掩英雄身骑白马夕阳下向着黄四郎魂灵再度冲锋的豪气。
《一步之遥》说的是之后的时代,是GM宣告失败后的时代,“to be or not to be”,生存与毁灭,被翻译为“这么着还是那么着”。
也就是说,存亡的问题和路线的问题在此骤然交错,“一觉醒来,XXXX了”,陡然涌现的new money想变成Old money ,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里,磊落的old money 不仅会被毁灭,还要被泼脏水,被新时代的戏子天王污名化编排,上演一幕幕枪毙马走日的闹剧。
很多人说姜闻拍东西晦涩,姜闻在起角色名的时候可真不晦涩,根本一郎,根本就是野心狼,马走日,马走了,太阳也走了。
一步之遥没能像子弹一样大爆,不是因为拍得晦涩,实在是现实中,王天王们拍的枪毙马走日太深入人心,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评价已经定形了,就算看得懂,这部电影也看着不爽。
而三部曲是顺着一个时间逻辑发展而生的,所以《邪不压正》要讲的故事,绝不是再倒回去谈GM的方法路线,而是着眼未来,讲《一步之遥》之后的时代: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它的主题就是发出一声对新一代年轻人焦急的催促:还等什么呢?
《邪不压正》基本上描述的是一个近乎末日的未来:
欺师灭祖的叛徒,打扮成孝子贤孙的模样,将师傅铸成无害的神像,还借这神像立德立威。为了让多点观众看懂,姜闻甚至直白到让当年《让子弹飞》里的老三接着演那欺师灭祖的恶徒。
“师傅就是死心眼,要是他愿意把山庄卖出来给洋人种鸦片,我肯定不杀他。”
国门外的洋人磨刀霍霍,软硬兼施,一面是亡我之心不死,准备着军事入侵的计划,一面是手持论语讲学,在中国的土地上种鸦片卖鸦片,毒害我民族精神。
此时的美国人,恰如彼时的日本人。甭管哪国的鬼子野心狼,打是要打的,但蓝爸爸认为,这么些年在自己的指点下,买办已经颇具势力,洋鬼子要来,能够倚仗的还是买办的力量,他以为热血的年轻人不过是弃子,靠有钱有枪的买办对抗鬼子最有希望。
可买办不会遂他的愿:“这人我用着呢。”其实他知道,不是他用鬼子,是鬼子用他,可他的实力,都是鬼子给的,你怎么能指望皇军官方认证的汉奸对抗他的主人呢?
爸爸下了一盘二十年的大棋,这盘棋里算计了鬼子,算计了对岸,算计了买办汉奸,为下这盘大棋,让年轻人苦哈哈当了多年打工人,坑了年轻人不止一步两步。可算来算去,却把自己算到了穷途末路,因为做爸爸的忘了两件事:鬼子断不会等你做好万全准备再全面开战,而一再地等待时机,终究会磨去复仇的勇气。
蓝爸爸的计划搁浅了,被关进黑屋,不知道哪天是哪天。
红姐姐的思路直截了当:报仇,只要一个人,一把枪足以。
干就完了,打就能赢!
红和蓝不是过去所指的两个党,而是此时此刻的两种路线,两种上层政策的走向。马和太阳走了这么多年,干喊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是没用的——鬼子不真的打进来,幻想是丢不掉的。
这里多说一点代表意,需要注意的一点,姜闻北洋三部曲里,同一个演员,在不同的电影里演的角色其基本属性是相通的。也就是说,汤师爷在下一个时代就是项飞田,老三在下下个时代就是朱潜龙。
而张麻子走后,姜闻分别演了他的两位后继者,欲坚守上时代思想却被新时代抛弃的马走日,以及放弃他思想但终被现实毒打的大棋党蓝青峰。这两个角色不是麻子本人,比麻子少了太多神性的光辉,他们只是在各自的关键时刻,也会闪现麻子的一点影子。
同样贯穿三部曲的,就只有姜导的亲媳妇周芸了。关巧红的人生简单概括就是报仇(GM)—蛰伏等待(妥协)—觉悟,其实就是说,花姐,武六,关巧红是一体的,花姐参加革命后与大环境妥协成了武六,武六目睹了马走日遭遇的不公正再度觉醒就成了关巧红。
另外一条印证蓝红二人是一党两面的线索:三部曲中前两部都提现了姜闻对周韵的角色爱慕,唯独第三部看似没有CP戏份,但细心观察发现,蓝青峰两个儿子牺牲,关巧红为报仇抛夫弃子,恰好也是生完俩儿子的事,而她口中那个永远在准备却忘了初心的前夫,恰恰和蓝青峰如出一辙。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感情线勾连,但红蓝两人如吻合的拼图的两块,一体两面。说到底,随时代变化变心的是花姐,张麻子对花姐的喜欢从未变过。
指望买办和鬼子互掐是不可能了,凤仪如此多娇,年近七十尚引英雄竞折腰(69梗是指2018-1949)。可惜这凤仪错付了洋奴,就算你在凤仪身上盖上鬼子的章,也唤不醒洋奴买办的血性。
而火一样的年轻人啊,凤仪把章盖在你身上,莫要负了她!
闹起来吧!你越闹我越安全!
曾经迷茫的年轻人穿过和服,穿过西装,最终还是换上长衫,要是再夹把伞,就跟师傅更像了。
“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么?”
“我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好!特别好!”
内地最有性格的电影导演,非姜闻莫属!
孟轻舟在看完电影出来后,和宁昊、祖风一边走一面点评电影,意见肯定是不会统一的,但三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感觉,怀疑姜闻在《让子弹飞》成功之后,对“什么样的电影观众喜欢”产生了误解。
他也许以为观众的水平有限,看不懂什么暗喻,所以要把暗喻什么的弄得再明显一些,这样观众就能看懂了,再加上些商业元素,观众就喜欢了。
所以他才在一次涉及到《让子弹飞》的颁奖晚会上派个演员撇着嘴传了一句话:谢谢你们喜欢《太阳照常升起2》。(大概意思吧,具体记不太清了)
实际上,老孟觉得《让子弹飞》让观众喜欢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刨去一切的隐喻,它依然是一部完整的,紧凑的,很有趣的电影。而《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失败,恐怕除了商业元素不浓之外,表层的结构松散才是根本原因。
看那些为《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叫屈的影评,不都是在说:你没有看懂,实际人家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反而很少有人说这个情节很过瘾,那个桥段很有趣,这个演技实在炸裂,整部电影如何让人喘不过气来等等等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姜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中国目前没有第二个导演能够拍出来。包括《太阳照常升起》,那绝对是一部经典。可惜《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失败是他的心结,他似乎总想将这部电影的精髓注入他的新片,用一次票房的大卖来证明:我领先你们一个时代!
问题是,他的那个真正做到了领先一个时代的偶像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