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千年未有之变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正泰相信那归义王突利会帮这个忙的。
  倒不是说这个兄弟当真可靠。
  而是毕竟自己进行了利诱。
  即便是突利察觉到了陈家的意图,也会将计就计。在胡人们看来,汉人深入大漠,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历朝历代,根本就没有任何汉人的势力真正能在大漠中扎根。
  因而,对于突利而言,新近崛起的草原各个部族才是他的心腹大患,而不是陈家。
  前期依靠突厥的帮助,将城筑起来,一旦形成了规模,引起了突厥人的忌惮时,就只能凭借自己了。
  一切稳妥,到了月中,却有一道旨意发了出来。
  这消息足以震动长安……李世民的步骤很快,几乎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科举新制拟定,昭告天下。
  以往的科举,不过是朝廷组织一场考试而已,既无制度性的保障,也根本没有深入至州府。
  这种科举,更多的是一种形式。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任何一个制度,没有一个广泛拥护它的阶层,是没有生命力的。
  而显然,陈正泰对李世民提出了一些建言,而李世民也表示了接受,而后依靠这个方针,选择扩大科举的规模。
  大唐将科举分为了县试、乡试、会试三个等级。和以往举荐不同,任何人想要高中会试,就必须先进行县试、州试和乡试,此后再进行会试。
  中县试者,为童生。
  中州试者,为秀才。
  中乡试者,为举人。
  中会试者,则为进士。
  这一切都仿照了后世明清时期的考试手段。
  从秀才开始,高中者就有了功名,得了功名,便有了一定数额田亩免赋税的权力。
  功名至举人者,可授官,自九品而始,授予实职。而至进士者,自七品而始。
  又规定了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若无举人功名,除皇帝特旨,不得升任。
  所有的考试,俱都统一,除了必要的经史文章之外,竟还考一定的算学,以及一些常识的知识。
  经史文章限定字数,出题以春秋、论语为主,既要切合经义,又要能议论当今的政事……甚至还限定了文体。
  其实这样的科举,已经和明清时的科举差不多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主流读书人,还是熟读经史的,若是不将这个作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只怕天下要大乱不可,某种程度,这也是一种妥协。
  当然,作这样的文章,也不全然没有用处。
  实际上,这样的文章是最考验一个人的水平深浅的,你既要熟读四书五经,同时又能熟练的运用文字,同时还有足够的智慧,在短暂的时间之内,作出一篇有论点、论据的文章,但凡能考中的人,无一不是学富五车之人。
  这样的人若是作诗、作词都是手到擒来,有这样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哪怕是将来为官,其实也有极好的接受能力。
  当然……只是到了后来,这些士大夫们自己玩偏了而已。
  只是当下的主要矛盾,本质上是皇权与世族之间的矛盾,至于未来这新兴的士大夫阶层产生什么矛盾,显然是以后的事。
  至少稳妥的方向而言,任何一个新兴的阶层,未来都可能尾大不掉,可比之当下世族把持一切,对于李世民而言,推广科举,已是势在必行。
  至于其他的考试内容,虽然不占主要,可是算学和所谓的通识试,也是一个看点,譬如,通识试里,就引入了一些陈氏课本中的内容,虽然引用的不多。
  其实考什么都不重要,真正令人震撼的还是这一次科举直接将触手触及到了府县。
  也就是说,大唐再不是每三年,诞生几十年个秀才、明经、进士这样简单了。
  每一年,会有许多的秀才、举人,每三年,也会有进士冒出来,范围之广,以及涉及到了哪怕是区区一个县城中读书人的命运。
  这就导致,通过科举来求取功名的人数一下子暴增了十倍百倍甚至上千倍,人数一增加,势必会导致,哪怕是区区一个小小的秀才功名的人,也会产生自己的诉求,自觉地维护科举取仕的这个利益团体。
  他们会自发将没有功名的人排斥在外,形成一个封闭的鄙视链,而后佼佼者登上舞台,凭借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譬如大量的举人和秀才的支持,开始推动整个大唐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谁也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好是坏。
  可至少,它在动。
  消息一出,自是满朝哗然。
  陛下此举,显然让许多人瞠目结舌。
  不过,李世民显然还是给世族留了一道口子,毕竟当下识文断字,终究还是这些世族的专利,至少现今而言,世族子弟中试的几率很大。
  以至于,虽然很多人看出来,凭借着恩荫和推荐入选为官,将来势必会被排挤,甚至没有功名的人,在朝班中将日益的边缘化,世族们已经开始抱怨。
  可至少……这些怨愤,倒不至化为推翻大唐的动力。
  何况当今皇上,是马上得来的天下,军中的将军,十之八九,都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在军中的威望之高,不是寻常天子可比。
  真想有什么轻举妄动,也不过是弹指间灰飞烟灭罢了。
  只是还是有许多大臣上了奏疏,反对了科举之事。
  当然,也未必没有赞成的人,魏征为首的一批大臣,也表示了支持,认为这是寒门进身的道路,未尝不可尝试。
  此后,一则则关于科举考试的章程开始昭示天下,科举舞弊将视为形同谋反罪论处,各州县官员,也确定了权责。
  为了推进这项科举的工作,朝廷派出了大量的御史,开始巡视四方。
  李世民连续举行了七天的朝会,第一天的时候,有上百人出班反对,李世民当殿责骂这些反对的大臣,并且将为首的人流放岭南。
  第二日,反对的人就少了,只是旁敲侧击,表达了一些牢骚。
  李世民又精神奕奕的当殿责骂了足足三个时辰,口若悬河。
  到了第三日、第四日……
  那些反对冒出头来的,纷纷被人弹劾,查出他们的过失,有的直接被罢官处置,有的则直接下狱治罪了。
  直到了第七日,百官纷纷表示,科举有益于国家,实乃善政,此大唐与前朝之别也。
  大家纷纷举例了历朝历代兴亡的得失,无不赞颂陛下的圣明,有此科举作为国策,大唐将兴。
  群臣表示了欢欣鼓舞,当然……李世民觉得有几个家伙,虽也唱赞歌,却有阴阳怪气之嫌,于是又当殿大骂。
  陈正泰也跟着大队,连续参加了七次朝会,七次啊,耳朵里尽都是恩师痛责大臣的话,从三皇五帝一直骂到了隋炀帝,上下三千年,举出无数事例,然后还要从别人的家族起源开始骂起,你杨氏当初不就是汉高祖击项羽,跑去分了项羽尸首才得了大功,被封了候的吗?什么诗书传家,若无当初这个立下了分尸战功的祖先,何来你们今日。你们王家……
  陈正泰有点怀疑人生了,恩师充沛的体力,是这连续七场朝会的物质保证,似乎凡事他一旦铁了心,便决计不会容人质疑了,谁敢质疑,不但撕破了脸皮,当殿羞辱,还要想方设法寻找罪过,罢黜下狱。
  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从前温和的面貌都是骗人的,一旦触及到了根本的利益,恩师不会介意再来一次玄武门。
  世俗的道德,根本不是评价帝王的标准。
  陈正泰下了朝后,还是觉得自己的耳朵嗡嗡嗡的响着,恩师的那些厉声斥责似乎还在耳中缭绕,他也只好苦笑以对,这真的很刚哪,他也只能一个服字。
  其实他倒是希望将科举的内容变成课本的内容的。
  不过显然,哪怕李世民,也未必能真心实意的完全认同课本中的那一套。
  上千年的积习,岂是说改就改。
  能增加一些通识的题,就已算是很给脸了。
  陈正泰回了二皮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教师们招揽来。
  显然……朝廷改弦更张,学堂要生存,就不得不变了。
  古人们表面上说话都很好听,其实和后世没有什么分别,虽然大道理,大家都能讲,可实际上大家都是现实主义者。
  就如现在求神拜佛很流行一般,可若是那些和尚和道人们说一句求神拜佛只是净化心灵,不能给你求子,不能保佑你发财,你就试试看,保准这天下的寺庙和道观的香火统统绝迹。
  可见做任何事,都不能用爱发电。
  那玩意是愚弄人的。
  学堂想要发扬光大,就必须就实际出发,确保学子们获得足够的功名。
  现如今科举的策略虽已出来,可应试的教育,毕竟还处于空白阶段,习惯了依靠举荐的世家子弟们,显然对于应试还一窍不通。
  哈哈,这就是陈正泰的强项了,毕竟他是这个世上,唯一经历过残酷的应试教育的人。
  因而,这些作为教师的,就率先要开始受培训一番,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如何做题,如何针对考题作文章,如何划重点,四书之中,哪一些肯定可能要考,如何背诵,如何反复的练习。
  这些统统都是学问。
  显然,陈正泰的这一套,很多人是不理解的,李义府就觉得不以为然,忍不住道:“恩师,这样能成吗?若只背诵,和反复写文章……”
  “住口。”陈正泰其实早就想到一旦这样安排,势必引来很多人的不解,他可不觉得自己有给每一个产生疑问的人解释一遍的时间,有些事行不行,还是先做出了效果才是最直观的。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打断他道:“不许有任何的疑义,一切听我的布置就是了。”
  这话很干脆,也很有霸王之气,李义府无语。
  不过陈正泰怎么说,他也只能怎么办。
  虽然心里有太多的疑问和觉得不合理的地方。
  毕竟,他的生长环境以及他从前学习的方法,不是如此,因而当陈正泰提出这些的时候,他是存着很大疑惑的。
  可没办法,胳膊拗不过大腿啊。
  陈正泰列出一个纲目来:“首先,是要做到四书的内容,完全能倒背如流。这一点必须做到,要反复的背诵和诵读,一字都不能错漏。”
  众人又是一脸无语。
  其实这个时代的人,更讲究的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阶段。
  固然再怎么研究经义的人,也不可能做到真正滚瓜烂熟的地步。
  陈正泰随即道:“除此之外,就是史这一部分,要求做到每一个典故都要理解,要列出一个备考的题册出来,要大家反复的学习。”
  “做文章……是必要的,需要求所有生员,每月上缴六篇文章,按着考试的规范来写,教师和助教们要将这些文章进行评定,分出优劣,优者,优在哪里,劣者,劣在哪里。”
  陈正泰滔滔不绝,一一介绍。
  以至于让李义府和郝处俊、高智周等人,也开始怀疑人生了。
  那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
  而陈正泰心里却是偷着乐,我陈某人……想不到也会有这一天,将这全天下的对手们,统统拉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接下来就看怎么暴打你们这些渣渣了。
  他布置了下来,学习的任务,显然加重了不少。
  教师和助教们已不敢怠慢,尤其是教师,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功底还是很强的,既然了解了陈正泰的意图,再加上这一年多教授弟子们的经验,他们已开始按着陈正泰的吩咐,拟出了学习的计划,以及新的课纲。
  这一切对他们来说,虽是满带着疑问,可毕竟是得心应手的事。
  整个学堂,两三百个生员,似乎也开始进入了全员冲刺的状态,各班的课程,统统改变。
  哪怕是理科班,其制定的目标,也是以举人为目标,进行冲刺。
  当然,在李义府等人看来,陈正泰的标准,似乎定得有些高了,这天下多少能人异士啊,而大学堂这里的读书人,无论是家学还是资质,都远不如那些真正的世族子弟,凭什么能脱颖而出?
  笑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