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给多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余九龄来说,在夜里赶路七八十里到未名山绝对不是什么难事,以他的脚力,别说七八十里,再多一倍也能到。
  这个世上的人说是一样,都有四肢和大脑,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其实真的很大。
  快到未名山的时候,余九龄担心会被纳兰族的暗哨直接干掉,索性让人把火把点了起来。
  已经快到山下了,倒也不担心黑武人的斥候。
  不久之后,余九龄他们就被纳兰族的人围了起来,又不久之后,余九龄他们就到了孛儿帖赤那面前。
  看到余九龄的那一刻,孛儿帖赤那兴奋的张开双臂:“好久不见啊我的九妹!”
  余九龄也张开双臂:“好久不见啊我的孛儿哥。”
  这两个人见面就拥抱,而这称呼,把沭阳川听懵了。
  隐隐约约的,他仿佛看到了人类感情的另一扇门。
  他看了看那雄壮的孛儿帖赤那,再看看相对来说毕竟瘦弱的余九龄,想着这两个人应该是什么角色。
  然后沭阳川就使劲儿摇了摇头脑袋,心说自己这是怎么了,这是在想他妈什么......
  余九龄把宁王的军令说了一遍,孛儿帖赤那他们随即开始准备撤回关内。
  未名山上确实没有粮草,别说太久,十天都坚持不下去。
  如果再被黑武人围住,不需要攻山,只围而不打,山上的人就只能去啃树皮,去吃树叶。
  这边安排妥当,他们有足够多的战马,击败了铁鹤人的骑兵之后,孛儿帖赤那的队伍还缴获了大量的马匹,这样一来,未名山上的敕勒人也都能上马撤离。
  反正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天亮之前队伍就朝着东边开拔。
  等到黑武人察觉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出去几十里,黑武人也不敢贸然去追。
  况且对于黑武人来说,未名山上的骑兵车撤走,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是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孛儿帖赤那却忽然改了主意。
  他下令队伍分出去一多半的兵力,给敕勒人带路,从息烽口入关。
  然后他带着两万纳兰族的勇士,每个人配三匹马,一转身,朝着西北方向进发。
  北山关那边的战事还是在持续,黑武人不会轻而易举的放弃,他们已经在这损失了数十万人马,若就这样退走的话,黑武汗皇必会勃然大怒,说不定很多人都会在这勃然大怒下掉脑袋。
  光是黑武人的损失就超过二十五万,再加上十几万铁鹤骑兵,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每一天,黑武人都还在攻城,每一天,都是尸山血海。
  而孛儿帖赤那的队伍则一路往西北,绕过了黑武人的大军,在二十天后,突然出现在了黑武的南苑大营。
  最为善战的黑武南苑兵,绝大部分都已经调去了北山关那边,大营其实没有多少留守兵力。
  这一下,可把孛儿帖赤那高兴坏了。
  他带着两万轻骑,在南苑大营里狠狠的祸害了一翻,一路走一路杀,一路走一路烧。
  他们也不恋战,风一样在南苑大营各处掠过,打一仗就走,绝不拖延。
  这支两万人的队伍像是一场蝗灾,所过之处,可以说是寸草不生。
  倒也没用多久,消息就传回了黑武大营,业夫烈听闻之后,一下子气的脑袋里都嗡嗡的。
  那支纳兰部族的骑兵明明已经退走了,天知道他们怎么会突然折返回来。
  黑武人的斥候也不是没有跟踪,跟了能有一百多里才回来,而孛儿帖赤那他们是走了三百里之后才突然分兵的。
  城墙上,李叱举着千里眼,看到了黑武大营那边有兵力调动,尤其是骑兵,能调动的看起来都已经在集结了。
  不久之后,黑武人的骑兵队伍就先一步出发,然后是步兵也在集结。
  李叱还不知道孛儿帖赤那居然跑去了黑武南苑大营那边,但他猜着,大概是黑武人的后方出了问题。
  又十来天后,已经到了九月初,孛儿帖赤那的族人带着敕勒人绕了一圈,终于到了北山关内。
  李叱听闻孛儿帖赤那去了南苑大营,虽然知道这样做有可能迫使黑武人退兵,可也对孛儿帖赤那担心起来。
  黑武人兵力雄厚,他们可以从各地调兵围堵孛儿帖赤那。
  沭阳川代表敕勒人向李叱行礼,郑重诚恳的表示,敕勒人愿意归顺宁王。
  李叱让他们到后方休整,分拨了粮草物资,沭阳川安排人带着老弱妇孺去驻地,他则带着剩下的敕勒人青壮留了下来。
  这个时候,沭阳川知道他需要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既然已经入关,已经已经得到宁王的接纳,那从这一刻开始,就要适应自己新的身份......宁臣。
  黑武人分兵之后,依然没有放弃对北山关的攻打,从三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半年的时间,这一片土地上,双方战死的士兵数量之巨,难以计数。
  而从李叱开始准备迎战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个月。
  这十个月来,中原大地上发生了诸多大事,只是此时此刻这些大事,和在北疆抵抗外敌的宁军,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七月的时候,大贼李兄虎不得不对大兴城展开进攻。
  李兄虎仗着兵马众多,一开始就攻的极为凶猛,可是大兴城实在太高大坚固,而且守军数量也不少。
  有武亲王杨迹句的兵马退回大兴城,还有皇帝杨竞的新兵,皇帝的改变之后,军民又有同仇敌忾之心,所以李兄虎想把那样一座雄城打下来,谈何容易。
  也是在七月,休整之后的杨玄机再次出兵,这次他学的聪明了,选择绕过荆州。
  梁州和京州接壤之地并不多,而且道路难行,远不如走荆州要来的方便。
  所以当初杨玄机在拿下梁州之后,才会不遗余力的攻打荆州。
  此时的杨玄机,已经对宁军多了几分惧意,哪怕明知道宁军主力在北疆,他也不敢轻易招惹。
  选择走梁州入京州,虽然难走且缓慢,但最起码稳妥。
  到了八月中,杨玄机的大军从梁州进入京州,然后开始提速,朝着大兴城赶来。
  这一次,杨玄机打出了勤王救楚的旗号,目标直指李兄虎。
  也是八月,在苏州的唐匹敌派人出去,给李兄虎分派留守在苏州境内的大将军曹英送去了一封信。
  曹英奉命留守苏州,李兄虎给他的命令是,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唐匹敌再次南下。
  如果宁军趁着李兄虎攻打大兴城的时候,再次南下突袭扬州的话,李兄虎可能连退路都没了。
  李兄虎也没少给曹英留下队伍,足足二十万大军,他离开之前,给曹英的交代是......只可死守,不可出击。
  曹英当时的想法是......霸王你就算让我主动出击攻打唐匹敌,我可能都不去。此时此刻,在闯军的大营里,曹英拿着唐匹敌的亲趣÷阁信,哭笑不得。
  唐匹敌的信很短,意思也很简单。
  四个月的期限已经到了,你可以来打我了,如果你不来打我的话,我可能要去打你了。
  曹英能说什么呢......唐匹敌信守承诺,四个月不与闯军交战,算是还李兄虎的人情。
  现在已经四个多月了,人家要打,那就只能准备迎战,但他又不想迎战。
  这四个月来,曹英也不是一直都傻等着毫无作为,他拥有二十万大军却从没有想过主动攻打苏州城的事,但他想了怎么阻挡宁军南下。
  这四个月内,他下令在苏州城南,修建了许多土墙和箭楼,还挖出来不少壕沟。
  总之,能阻挡宁军出城的办法,他都想到了。
  沉吟了许久,曹英提趣÷阁,给唐匹敌回了一封信。
  意思是,大将军你看,我这边挖了许多沟,建了许多墙,我还修建了许多土城箭楼。
  如果打起来的话,对咱们都不好,所以不如我们还像以前那样,我不招惹你,你也不招惹我,多好。
  你老大在北疆,我老大在京州,咱们这些做小弟的,何必打来打去呢。
  第二天,唐匹敌的信又来了。
  曹英展开信看了看,又哭笑不得。
  唐匹敌在信里说,你的提议很好,本来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这里的粮食确实不多了,我不能让我手下人挨饿,也不能让苏州城里的百姓挨饿,所以我只能抢你的。
  曹英算计了一下日子,九月秋粮就要收获,唐匹敌这就是奔着抢夺秋粮来的。
  他又计算了一下宁军在苏州城里的兵力,估摸着应该绝对到不了十万人。
  他的兵力最少最少也是宁军的两倍还多,所以,还是打不过。
  作为和宁军交战过不止一次的人,曹英很清楚他手下的军队在装备上和宁军相差有多大。
  抛开装备不说,宁军的战力,也远超他的队伍。
  所以沉吟再三,曹英又给唐匹敌回了一封信,这封信比起上一封来说要短许多。
  大意用六个字就能概括出来......要不,我给你点?
  作为领兵的大将军,能写出这样一封回信,其实已经足够的卑微了......可谁教他面对的是宁军大将军唐匹敌?
  更何况,唐匹敌手下还有一个打仗不要命的罗疯子。
  又一天过去,唐匹敌的回信再次送到了闯军大营,曹英给唐匹敌的回信用六个字就可以概括,而唐匹敌给曹英的回信都不用六个字,也不用概括,因为那信上一共就三个字。
  给多少?
  看到这样的回信,本该有些屈辱感才对的曹英,居然觉得自己应该开心......
  什么应该不应该的,能不打仗的话,就值得开心。
  于是他再次给唐匹敌回信,没有具体说给多少,但迫切的希望能和唐大将军面谈。
  又是一个第二天,唐匹敌的回信又来了。
  大概意思是......写信挺好的,不用见面了,给多少?
  曹英只好再次回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意思是不管给多少,还是见面谈比较好,这样书信来往确实太麻烦了。
  又又是一个第二天,唐匹敌的信到了。
  信上说,书信往来多好啊,我还挺喜欢的,给多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