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提前动用的底牌
也多亏六个军师就三个不同的意见,如果六个人有六个意见,那基本上这事情就没完没了。只是留给袁绍思考的时间也不多,继续拖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问题是这三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少不得还要他来决断。
可要说决断,三方说的都有道理,都包含了未来的某个可能性,可哪个更大概率一些……这可是关乎晋国生死存亡的决断,他没那么容易下。
这个时候他不由得会思考:刘韬那边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决断的?
刘韬:直接莽就是了,老子会法术!还有宝物!还有一大帮能打的将领!制约老子发展速度的,只有官吏不足和物资不足这两个因素。
“既然这样……”袁绍想了想,如果非要在三个计划里面选择一个,“那就维持原状!”
毕竟原计划是六个军师互相商量,然后统一意见的结果。
这次战斗,本身就是围绕这个计划展开的。只是情报有误,所以不得不临时做调整。说真的,不管是微调还是彻底推翻,都存在瑕疵,就存在被别人攻佞的地方。
只是现在原计划也存在瑕疵,田丰和沮授很担心。至于郭图和审配,两人觉得完全推翻才是最稳妥的。
六人也没想到,绕了一圈还要维持原状,这样之前的讨论可不就是白费。
“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把失败的可能性考虑进去,然后考虑一个补救措施!”袁绍随即补充,显然他还是担心原计划失败的。
“遵旨!”这下六人稍微松了口气,之前的争辩也算有了结果。
刘韬这边,已经顺利把邺城打下来。里面本身没什么抵抗的余地,几乎没什么费力就已经打下来。只是打下来,才意识到麻烦。
“大汉皇帝陛下,请救救邺城的百姓!”留守的邺城令带着官员们,来到刘韬面前,苦苦的哀求,“这边的百姓,就要断炊了!”
刘韬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之前打下的几个县城也一样面临这个情况。
袁绍非常狠,不仅坚壁清野,连百姓都没有留下多少粮食。好处也很明显,他们根本没有怎么攻打,邺城这个原本晋国的国都,已经开城投降。
代价也很明显,几个县近百万的人口,需要的口粮,几乎都压在汉军身上。
“以前遇到这个情况,一般都是怎么做的?”刘韬看向郭嘉,后者摇了摇头,那么无耻且凶残的做法,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陛下,如果我们要彻底征服这里,那么就只能给这里的百姓调度粮食。再不然,就把这里的百姓调走。”郭嘉想了想,然后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另外,就算是袁绍,也没办法把当地富户,豪族的粮食都搬走,所以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借粮。”
用地方世家豪族的粮草,来稍微缓和一阵,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调配粮食,或者把人给送走。
袁绍的缺点就在这里,他依靠士族起家,不会也不敢干出得罪他们的事情。
“你觉得他们就会把东西给我们?”刘韬反问了句,“总不能动手抢劫吧?”
“陛下下旨,向他们借粮,与我们不同,陛下那是金口玉律……”郭嘉笑道,“这样都不给的话,那就怀疑他们这里藏着晋国的逆贼,要进去调查一番。”
“这个方法不错,就这样!”刘韬对于算计世家豪族,那之真的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哪怕跟着他的人,总有一天也会成为世家豪门,可这些旧的不下来,新的怎么上去?
为什么大家都盼着世界末日,说到底就是期待可以资源再分配。
对于阶级固化的未来,底层上升的渠道是越来越窄。就说公务员这玩意,逐渐都是公务员的儿女占据,普通人考上去的机会越来越少。
开放二胎之后,或许某一天,普通人可能都没有机会考上公务员的。同时军官和警察这些,也会随着警察家族和军人家族的发展,普通人想要上去越来越难。
对于未来,如果说这是历史的潮流,那么刘韬不能改变什么。
但是现在,他至少可以把以前窃居高位的那些老家伙们,都给拉下来,然后把自己的人推上去。一朝天一朝臣,说的可不就是这样的么?
结果真的派人过去,那些豪门听说刘韬想要借粮,纷纷表示自己也没有粮食,粮食都给袁绍拿走,就剩了点活命粮给他们。
负责过去借粮的文丑当然不信,结果对方开门表示随他搜索,文丑还真没犹豫。只是搜了半天,扣除少量的粮食之外,找不到更多的,只能回去复命。
“袁绍真那么狠?居然连世家豪门的粮食,都给拿走?”刘韬闻言有些诧异,袁绍什么时候居然能那么强硬了?
“这也不奇怪,人家国都都给放弃了。”黄忠难得回了句,下面收集不到粮草,上百万人嗷嗷待哺不说,这用水问题也开始艰难起来……
这样的情况下打仗,的确是让人抓狂,连开始佛系的黄忠都有些焦躁了。
“甄氏那边没消息?”刘韬左右踱步,然后问了句。
“别说甄氏,就是其他几家也没有任何消息。”黄忠回道,“估计是被监视起来了。”
打仗就是靠情报,结果来到这里之后,对方的操作简直让人不爽到极点。
“下次,你说我是不是要不宣而战?”刘韬想了想,这多少有自己的锅。
“万一,对方也把这情况考虑进去……重点还是破局,而不是抱怨。”郭嘉上前进言,“陛下,或许我们准备的后手,要提前使用了。”
“那么快就要用了……”刘韬感慨,“传旨张燕,常山郡和赵郡给我狠狠搅乱它!”
张燕一直没有出征,但并不是说刘韬就忘记有那么一支兵马。主要是要让习惯了自由的贼兵,成为一支合格的军队,精简和训练是无法避免,以至于现在才能投入使用。
就算这样,张燕麾下原本十几万大军,最后能用的,也就几千上下。和贼人的时期不同,品格和年龄,体质和信念这些,刘韬都是很在意的。
这次扩军,补充了几千进去,为他提升到一万,原本的几个将领也各有升迁。
同时这次出征,刘韬承诺,张燕的功劳足够的情况下,可以给他封王……
问题是这三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少不得还要他来决断。
可要说决断,三方说的都有道理,都包含了未来的某个可能性,可哪个更大概率一些……这可是关乎晋国生死存亡的决断,他没那么容易下。
这个时候他不由得会思考:刘韬那边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决断的?
刘韬:直接莽就是了,老子会法术!还有宝物!还有一大帮能打的将领!制约老子发展速度的,只有官吏不足和物资不足这两个因素。
“既然这样……”袁绍想了想,如果非要在三个计划里面选择一个,“那就维持原状!”
毕竟原计划是六个军师互相商量,然后统一意见的结果。
这次战斗,本身就是围绕这个计划展开的。只是情报有误,所以不得不临时做调整。说真的,不管是微调还是彻底推翻,都存在瑕疵,就存在被别人攻佞的地方。
只是现在原计划也存在瑕疵,田丰和沮授很担心。至于郭图和审配,两人觉得完全推翻才是最稳妥的。
六人也没想到,绕了一圈还要维持原状,这样之前的讨论可不就是白费。
“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把失败的可能性考虑进去,然后考虑一个补救措施!”袁绍随即补充,显然他还是担心原计划失败的。
“遵旨!”这下六人稍微松了口气,之前的争辩也算有了结果。
刘韬这边,已经顺利把邺城打下来。里面本身没什么抵抗的余地,几乎没什么费力就已经打下来。只是打下来,才意识到麻烦。
“大汉皇帝陛下,请救救邺城的百姓!”留守的邺城令带着官员们,来到刘韬面前,苦苦的哀求,“这边的百姓,就要断炊了!”
刘韬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之前打下的几个县城也一样面临这个情况。
袁绍非常狠,不仅坚壁清野,连百姓都没有留下多少粮食。好处也很明显,他们根本没有怎么攻打,邺城这个原本晋国的国都,已经开城投降。
代价也很明显,几个县近百万的人口,需要的口粮,几乎都压在汉军身上。
“以前遇到这个情况,一般都是怎么做的?”刘韬看向郭嘉,后者摇了摇头,那么无耻且凶残的做法,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陛下,如果我们要彻底征服这里,那么就只能给这里的百姓调度粮食。再不然,就把这里的百姓调走。”郭嘉想了想,然后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另外,就算是袁绍,也没办法把当地富户,豪族的粮食都搬走,所以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借粮。”
用地方世家豪族的粮草,来稍微缓和一阵,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调配粮食,或者把人给送走。
袁绍的缺点就在这里,他依靠士族起家,不会也不敢干出得罪他们的事情。
“你觉得他们就会把东西给我们?”刘韬反问了句,“总不能动手抢劫吧?”
“陛下下旨,向他们借粮,与我们不同,陛下那是金口玉律……”郭嘉笑道,“这样都不给的话,那就怀疑他们这里藏着晋国的逆贼,要进去调查一番。”
“这个方法不错,就这样!”刘韬对于算计世家豪族,那之真的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哪怕跟着他的人,总有一天也会成为世家豪门,可这些旧的不下来,新的怎么上去?
为什么大家都盼着世界末日,说到底就是期待可以资源再分配。
对于阶级固化的未来,底层上升的渠道是越来越窄。就说公务员这玩意,逐渐都是公务员的儿女占据,普通人考上去的机会越来越少。
开放二胎之后,或许某一天,普通人可能都没有机会考上公务员的。同时军官和警察这些,也会随着警察家族和军人家族的发展,普通人想要上去越来越难。
对于未来,如果说这是历史的潮流,那么刘韬不能改变什么。
但是现在,他至少可以把以前窃居高位的那些老家伙们,都给拉下来,然后把自己的人推上去。一朝天一朝臣,说的可不就是这样的么?
结果真的派人过去,那些豪门听说刘韬想要借粮,纷纷表示自己也没有粮食,粮食都给袁绍拿走,就剩了点活命粮给他们。
负责过去借粮的文丑当然不信,结果对方开门表示随他搜索,文丑还真没犹豫。只是搜了半天,扣除少量的粮食之外,找不到更多的,只能回去复命。
“袁绍真那么狠?居然连世家豪门的粮食,都给拿走?”刘韬闻言有些诧异,袁绍什么时候居然能那么强硬了?
“这也不奇怪,人家国都都给放弃了。”黄忠难得回了句,下面收集不到粮草,上百万人嗷嗷待哺不说,这用水问题也开始艰难起来……
这样的情况下打仗,的确是让人抓狂,连开始佛系的黄忠都有些焦躁了。
“甄氏那边没消息?”刘韬左右踱步,然后问了句。
“别说甄氏,就是其他几家也没有任何消息。”黄忠回道,“估计是被监视起来了。”
打仗就是靠情报,结果来到这里之后,对方的操作简直让人不爽到极点。
“下次,你说我是不是要不宣而战?”刘韬想了想,这多少有自己的锅。
“万一,对方也把这情况考虑进去……重点还是破局,而不是抱怨。”郭嘉上前进言,“陛下,或许我们准备的后手,要提前使用了。”
“那么快就要用了……”刘韬感慨,“传旨张燕,常山郡和赵郡给我狠狠搅乱它!”
张燕一直没有出征,但并不是说刘韬就忘记有那么一支兵马。主要是要让习惯了自由的贼兵,成为一支合格的军队,精简和训练是无法避免,以至于现在才能投入使用。
就算这样,张燕麾下原本十几万大军,最后能用的,也就几千上下。和贼人的时期不同,品格和年龄,体质和信念这些,刘韬都是很在意的。
这次扩军,补充了几千进去,为他提升到一万,原本的几个将领也各有升迁。
同时这次出征,刘韬承诺,张燕的功劳足够的情况下,可以给他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