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被捕间谍郭奉孝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大家都不敢想的问题。
张角那样的,施展的肯定是妖术,是一个妖道,不容于世必须诛杀。可一个汉室宗亲,突然得到仙人传授仙法,再加上正好当今皇帝昏聩的话……
实在没办法想象下去,想到也不好说出来,传出去肯定会带来杀身之祸。
“慎言……”荀悦年纪最大,于是他出面喝止郭嘉的话。这里并非一门一户,牵扯到那么多家,有些话却不是随便能说的。
“哈哈,何必自欺欺人?”郭嘉大笑,“郭某倒是很好奇,太守到底有什么秘密!”
眼看他说完立刻离开,众人也是面面相觑,看得出来,大家的心情都有些复杂。
“那个郭嘉……是郭氏的……”辛毗率先发问,一般能进入圈子的,应该是颍川的大户人家,颍川郭氏,不必他们辛氏差。
“郭嘉只是旁系,父母早亡,族中对他的月例多有克扣,所以他从小就这性格。”荀彧叹了口气,从小被族人欺负,受到各种不公。
郭嘉表面的放荡不羁之下,其实更多是难以想象的坚强和豁达。
“原来是这样……”辛毗闻言稍微放下对郭嘉的关注,但也没有因此就轻视对方。
几天的时间,说真的话很快就过去了。随着田里的作物成熟,刘韬甚至请来了云中县最有经验的老农,确认真的已经成熟,这才下令开始收割。
按照规矩,归化胡人的赋税要重于汉人,刘韬也没有立刻废掉这个规矩,该收多少收多少。府库顿时充盈了不少,看起来也舒服了许多。
“宪和,看来你这边,事情要多起来了啊。”刘韬笑道。
“这种忙,属下很乐意。”简雍笑道。
“不仅仅那么简单,我打算重开常平仓。”刘韬解释道,“稍后会按照市价,向这些百姓收购一批粮食,放入舱内。我需要你们,制定出一个,如何保管,储藏,以及防止别人挪用的方案出来。”
“常平仓自本朝就没有设置,我们贸然设置不太好吧?”简雍有些担心。
“反正也就是在本县试行,其他地方暂时不开设。出了问题也是云中县,不影响到其他地方。若是可行,再逐渐推广,若不可行,直接叫停。”刘韬随口说道。
顿了顿,继续说道:“宪和可知道,明帝时期曾经打算开设常平仓,又为何叫停?”
“这个……”简雍表示,这有点太为难他,他读书真的不多。
“因为当时是全面铺开,而地方的官吏不合格。假借名义,低价收购百姓的粮食,然后高价出售者比比皆是。同时仓储的粮食,说不定不知不觉新米就变成了陈粮,甚至粮食里面,不知道何时就掺了沙子……”刘韬回忆了一下。
一部分的确是当时宗亲刘般以这些理由劝谏,于是常平仓的讨论就此搁置。一部分是刘韬回忆以前看过一部剧,叫做《天下粮仓》的内容来说明的。
常平仓的问题,就算是明清时期,其实也没有解决,他对这部分关心不多,也是没辙。
“那么多的问题,主公就这样直接都丢给属下……”简雍有些为难。
“没事,我会让粲山来帮你,他属下的那个荀彧,应该挺擅长这方面的事务。到时候把一个章程制定出来,我好写奏折。”刘韬笑道。
涉及到基本国策的问题,就不是他这个太守能够触碰的。别说吏治这个根本问题,就连入籍测试和常平仓的理念,都需要上奏给刘宏告知一下。虽然他给不给,自己都会试行。
就是现阶段,完全当他不存在也不行,管他先斩后奏还是什么,基本的尊重还是要的。
关键这两个政策,对大汉来说的确是有正面意义的,刘宏应该看得出来。以他的性格,应该会允许自己试行。若是不许,那就纯粹是打压了。
“也只能这样了……”简雍无奈,一个制度的建立,里面包含的问题可没那么简单。就说这市价,到底按照什么标准来算很难说。
毕竟各地的粮价各有不同,同时随着商人的买卖,粮价的波动也会有变化。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按照什么价格买入,什么价格卖出,这些都是问题。
另外还有仓储的问题,如何保障粮食的存放。另外就是吏治,如何确保官员不出问题。刘韬给出一个概念,但如何落实,那绝对能让人怀疑人生。
“常平仓如果能在我们这里重新出现,那么百姓也不必担心丰收会导致亏损,歉收会活不下去的问题。”刘韬感慨,“宪和,可知道常平仓最大的阻力,是什么吗?”
“主公所谓,莫非是乡绅?”简雍想了想这常平仓的作用,然后大概明白了。
这年头的乡绅,或者士卒大概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懒。不会想着怎么去开拓赚钱,毕竟要当官,可问题是没钱的话那肯定要贪墨,为了不贪墨就需要有钱。
怎么来钱,商业和工业都有风险,越多人投入越有风险。稳定方面,也没有田地产出那么问题,所以大家的目光还是放在农田上面。
毕竟每年都有田租可以收获,不需要花费多少心力就能收到钱,当然是首选。可仅仅是这样显然不能满足,把种田当成一种产业,那么按照资本的想法,自然要利益最大化。
于是粮价就如同股市一样,士绅在收购粮食的不断压价,然后在灾年捂盘惜售,把粮食的价格炒高,然后再进行出手。
后世炒楼的那些人,用的基本上,都是这些老祖宗玩烂的手段。
要操控粮价,那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粮食的不可流动性,所有粮食只能在本县,或者本郡出手,不能流到外地。否则的话粮价波动很难控制,想要利益最大化就不可能。
造成这个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商人,尤其是那些大粮商。所以各朝各代都在打压商人,一方面因为自己没那么多时间经商,眼红;一方面商人让他们难以操控粮价,不爽!
常平仓,在国家面上,那肯定是利国利民,但对于世家来说,却是剥夺了他们操控粮价的途径,200%的利润,被压缩到20%到35%,完全就是赚个辛苦钱,习惯了200%利润的他们,自然是要抗议的。
正好这玩意需要官吏来管理,很巧的是,这年头官吏更多来自这些乡绅世家……
很多常平仓很容易出问题,根子其实就在这上面。
“有时候,我就觉得,来云中其实真的不错。没什么豪门大户,最多一些在县里当官吏的小家族。这意味着,我们最大的阻力,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的麻烦。”刘韬感慨。
顿了顿,看向简雍说道:“这也是,我们能在这里搞常平仓的原因。”
换了中原地区的郡县,估计这个不知道要遇到多大的阻力,而且被多少人算计。他们会用一百种方法,告诉他:常平仓是开设不起来的!
“主公一直很幸运。”简雍笑道,这个已经成为几个核心,私下打趣的一个话题。话说回来,四小时的幸运,谁又不想得到呢?
“如果你要体验一下的话,我也可以给你施展一下……”刘韬想了想,低声说道。
“属下已经够幸运,而且幸运之后,突然变得不那么幸运,也是挺糟糕的。”简雍却很理性的拒绝了。
“对,这就是我现在的感觉。”刘韬颇为无奈的说道,“我已经习惯每天都有四小时幸运的时间,另外我总会在想,如果能一整天都幸运就好。”
最好幸运程度更多一些的话,那更好不过……人啊,到底是不容易知足。
针对常平仓的事情,简雍还打算去好好想想,给出一个方案,然后找几个人讨论一下。
结果临出门的时候,却是想起了什么,回头说了句:“主公,属下昨晚抓了一个探子。”
“哦,谁那么有闲情,需要来我们这里打探……居然还给你抓了。”刘韬调侃道。
“他以游学至此的士人的身份与属下接触,这段时间,似乎有意无意打探主公会法术的消息。属下觉得有问题,昨晚就派人将其拿下,正关押在大牢里面。”简雍回道。
“虽然我不觉得,这个消息可以瞒一辈子,但按说我们的保密措施还是不错的。”刘韬调侃,“所以说,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
偏偏又没有人被烧死,或者说出卖这件事情,不算是主动敌对行为?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主公,属下觉得这件事情,总需要一个妥善的处理办法。一直瞒下去,也无济于事。”简雍提醒道。
“这个我会考虑的,
张角那样的,施展的肯定是妖术,是一个妖道,不容于世必须诛杀。可一个汉室宗亲,突然得到仙人传授仙法,再加上正好当今皇帝昏聩的话……
实在没办法想象下去,想到也不好说出来,传出去肯定会带来杀身之祸。
“慎言……”荀悦年纪最大,于是他出面喝止郭嘉的话。这里并非一门一户,牵扯到那么多家,有些话却不是随便能说的。
“哈哈,何必自欺欺人?”郭嘉大笑,“郭某倒是很好奇,太守到底有什么秘密!”
眼看他说完立刻离开,众人也是面面相觑,看得出来,大家的心情都有些复杂。
“那个郭嘉……是郭氏的……”辛毗率先发问,一般能进入圈子的,应该是颍川的大户人家,颍川郭氏,不必他们辛氏差。
“郭嘉只是旁系,父母早亡,族中对他的月例多有克扣,所以他从小就这性格。”荀彧叹了口气,从小被族人欺负,受到各种不公。
郭嘉表面的放荡不羁之下,其实更多是难以想象的坚强和豁达。
“原来是这样……”辛毗闻言稍微放下对郭嘉的关注,但也没有因此就轻视对方。
几天的时间,说真的话很快就过去了。随着田里的作物成熟,刘韬甚至请来了云中县最有经验的老农,确认真的已经成熟,这才下令开始收割。
按照规矩,归化胡人的赋税要重于汉人,刘韬也没有立刻废掉这个规矩,该收多少收多少。府库顿时充盈了不少,看起来也舒服了许多。
“宪和,看来你这边,事情要多起来了啊。”刘韬笑道。
“这种忙,属下很乐意。”简雍笑道。
“不仅仅那么简单,我打算重开常平仓。”刘韬解释道,“稍后会按照市价,向这些百姓收购一批粮食,放入舱内。我需要你们,制定出一个,如何保管,储藏,以及防止别人挪用的方案出来。”
“常平仓自本朝就没有设置,我们贸然设置不太好吧?”简雍有些担心。
“反正也就是在本县试行,其他地方暂时不开设。出了问题也是云中县,不影响到其他地方。若是可行,再逐渐推广,若不可行,直接叫停。”刘韬随口说道。
顿了顿,继续说道:“宪和可知道,明帝时期曾经打算开设常平仓,又为何叫停?”
“这个……”简雍表示,这有点太为难他,他读书真的不多。
“因为当时是全面铺开,而地方的官吏不合格。假借名义,低价收购百姓的粮食,然后高价出售者比比皆是。同时仓储的粮食,说不定不知不觉新米就变成了陈粮,甚至粮食里面,不知道何时就掺了沙子……”刘韬回忆了一下。
一部分的确是当时宗亲刘般以这些理由劝谏,于是常平仓的讨论就此搁置。一部分是刘韬回忆以前看过一部剧,叫做《天下粮仓》的内容来说明的。
常平仓的问题,就算是明清时期,其实也没有解决,他对这部分关心不多,也是没辙。
“那么多的问题,主公就这样直接都丢给属下……”简雍有些为难。
“没事,我会让粲山来帮你,他属下的那个荀彧,应该挺擅长这方面的事务。到时候把一个章程制定出来,我好写奏折。”刘韬笑道。
涉及到基本国策的问题,就不是他这个太守能够触碰的。别说吏治这个根本问题,就连入籍测试和常平仓的理念,都需要上奏给刘宏告知一下。虽然他给不给,自己都会试行。
就是现阶段,完全当他不存在也不行,管他先斩后奏还是什么,基本的尊重还是要的。
关键这两个政策,对大汉来说的确是有正面意义的,刘宏应该看得出来。以他的性格,应该会允许自己试行。若是不许,那就纯粹是打压了。
“也只能这样了……”简雍无奈,一个制度的建立,里面包含的问题可没那么简单。就说这市价,到底按照什么标准来算很难说。
毕竟各地的粮价各有不同,同时随着商人的买卖,粮价的波动也会有变化。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按照什么价格买入,什么价格卖出,这些都是问题。
另外还有仓储的问题,如何保障粮食的存放。另外就是吏治,如何确保官员不出问题。刘韬给出一个概念,但如何落实,那绝对能让人怀疑人生。
“常平仓如果能在我们这里重新出现,那么百姓也不必担心丰收会导致亏损,歉收会活不下去的问题。”刘韬感慨,“宪和,可知道常平仓最大的阻力,是什么吗?”
“主公所谓,莫非是乡绅?”简雍想了想这常平仓的作用,然后大概明白了。
这年头的乡绅,或者士卒大概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懒。不会想着怎么去开拓赚钱,毕竟要当官,可问题是没钱的话那肯定要贪墨,为了不贪墨就需要有钱。
怎么来钱,商业和工业都有风险,越多人投入越有风险。稳定方面,也没有田地产出那么问题,所以大家的目光还是放在农田上面。
毕竟每年都有田租可以收获,不需要花费多少心力就能收到钱,当然是首选。可仅仅是这样显然不能满足,把种田当成一种产业,那么按照资本的想法,自然要利益最大化。
于是粮价就如同股市一样,士绅在收购粮食的不断压价,然后在灾年捂盘惜售,把粮食的价格炒高,然后再进行出手。
后世炒楼的那些人,用的基本上,都是这些老祖宗玩烂的手段。
要操控粮价,那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粮食的不可流动性,所有粮食只能在本县,或者本郡出手,不能流到外地。否则的话粮价波动很难控制,想要利益最大化就不可能。
造成这个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商人,尤其是那些大粮商。所以各朝各代都在打压商人,一方面因为自己没那么多时间经商,眼红;一方面商人让他们难以操控粮价,不爽!
常平仓,在国家面上,那肯定是利国利民,但对于世家来说,却是剥夺了他们操控粮价的途径,200%的利润,被压缩到20%到35%,完全就是赚个辛苦钱,习惯了200%利润的他们,自然是要抗议的。
正好这玩意需要官吏来管理,很巧的是,这年头官吏更多来自这些乡绅世家……
很多常平仓很容易出问题,根子其实就在这上面。
“有时候,我就觉得,来云中其实真的不错。没什么豪门大户,最多一些在县里当官吏的小家族。这意味着,我们最大的阻力,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的麻烦。”刘韬感慨。
顿了顿,看向简雍说道:“这也是,我们能在这里搞常平仓的原因。”
换了中原地区的郡县,估计这个不知道要遇到多大的阻力,而且被多少人算计。他们会用一百种方法,告诉他:常平仓是开设不起来的!
“主公一直很幸运。”简雍笑道,这个已经成为几个核心,私下打趣的一个话题。话说回来,四小时的幸运,谁又不想得到呢?
“如果你要体验一下的话,我也可以给你施展一下……”刘韬想了想,低声说道。
“属下已经够幸运,而且幸运之后,突然变得不那么幸运,也是挺糟糕的。”简雍却很理性的拒绝了。
“对,这就是我现在的感觉。”刘韬颇为无奈的说道,“我已经习惯每天都有四小时幸运的时间,另外我总会在想,如果能一整天都幸运就好。”
最好幸运程度更多一些的话,那更好不过……人啊,到底是不容易知足。
针对常平仓的事情,简雍还打算去好好想想,给出一个方案,然后找几个人讨论一下。
结果临出门的时候,却是想起了什么,回头说了句:“主公,属下昨晚抓了一个探子。”
“哦,谁那么有闲情,需要来我们这里打探……居然还给你抓了。”刘韬调侃道。
“他以游学至此的士人的身份与属下接触,这段时间,似乎有意无意打探主公会法术的消息。属下觉得有问题,昨晚就派人将其拿下,正关押在大牢里面。”简雍回道。
“虽然我不觉得,这个消息可以瞒一辈子,但按说我们的保密措施还是不错的。”刘韬调侃,“所以说,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
偏偏又没有人被烧死,或者说出卖这件事情,不算是主动敌对行为?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主公,属下觉得这件事情,总需要一个妥善的处理办法。一直瞒下去,也无济于事。”简雍提醒道。
“这个我会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