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回去
秦晓月站在冉少棠的门外,敲了敲门:“公子,婢子可以进来吗?”等了一会儿,里面没有任何声音。
秦晓月又敲了两下,这次用的力气大了些,叫门的声音也提高了音量,里面仍旧无人应答。
她担心出事,大着胆子推门进去,屋里空空如也,早就没有了冉少棠的身影。
只有一封信放在桌案上,压在花瓶下面。
秦晓月心里咯噔一下,抽出信,拆开读起来。
“不好了,公子自己回高兮了。”
丰让听到秦晓月的禀告,拿过信快速扫了一遍上面的字,骂了声:“孽障。不让老夫省心。”
秦晓月焦急地请示丰让:“宗主,您看要不要派人去把公子追回来?”
她担心冉少棠一个人在外,没人伺候,吃不好穿不暖。
而丰让却担心她的小命。
虽然轩辕峥已死,但长公主还活的好好的。少棠如今已经长大,模样越发标志,即便男装打扮,相貌也着实引人注目。
她这样回去,那个轩辕湘肯定会起疑心,说不定又要想什么招来对付少棠。
他不知这孩子为何看到家书后反应如此突兀,竟然失了理智,留书一封就走了。
但他知道冉少棠的性子倔,她决定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丰让看了眼神色不安的秦晓月,挥挥手,道:“你自个主子是什么性子,你不知道吗?她想走,你能追回来?算了,她想走就走吧。你安排几名暗卫去追上她,暗暗保护。”
秦晓月抬起头,目光灼灼:“我也要去。”
“你去干什么?她信里不是交待你很多事要做?好好听她安排。连我这个老头子都要听她指挥,帮她盯着这么一大摊子。你给我老实留下来。”
秦晓月还要说什么,丰让阻止她道:“高兮是她的家,她五年没回去了,现在只是想家了回趟家见见家人,不会有什么事。你若真担心她,现在就派人给老夫送信给冉府。”
秦晓月只得照办。
冉少棠虽走得匆忙,却把所有事都在信里安排的妥妥当当。
包括如何处置左岩溪。
包括三七的钱庄、谢迎刃的药膳坊、秦晓月的情报网,甚至连终九趴每天几时上药,吃什么东西,她都写得清清楚楚。
丰让把冉少棠回高兮的事写进信里,让秦晓月派人去走。
虽然有可能这封信还没冉少棠到的早,但丰让断定以少棠的聪慧,她不会就这样直接进入长公主的视线。
至少也要乔装打扮一番。
他的信,是提醒冉家,要提前做好迎接冉少棠的准备。
宗政慎得知冉少棠回高兮的消息时,正在与千里赶来的程谓商量回幽州城的事宜。
程谓带来一个消息,大皇子的母亲当今皇后,已经成功说服陛下,把大皇子解禁了。
也就是说,行动自由的宗政泰随时都会对宗政慎发难。
宗政慎必须带着五千人马赶回去向周饶帝复命,否则很有可能被宗政泰背后捅刀。
程谓把厉害关系给宗政慎讲清楚后,一边匆匆扒几口饭菜填饱由于连续赶路饿了好几顿的肚子,一边时不时瞄宗政慎一眼。
刚才孟德进来禀告的事,他听得一清二楚。不由得暗暗埋怨孟德。
他怎么可以不筛选一下,直接就把消息报给了睿王呢。
明明都提点过孟德多次,关于涉及冉少棠的事,一定要排在国家大事之后。
孟德也是一根筋,拿他的话全当放屁了。
孟德正给程谓盛汤,突然感觉背后有道目光如同刀子一样在身上割来割去,忙回头去看,瞧见吃着饭的程先生盯着自己,眼神不善。
孟德不解,把手中的汤递给程谓,询问道:“程先生是何意?小的做错什么了?”
“你知道就好。”
孟德:“我不知道,还请先生指教。”
指教个屁。
“不用指教了,你比在下有本事。孰轻孰重,自是比在下会拿捏。”
孟德被呛得莫明其妙,红着脸不知该说什么。
宗政慎却明白程谓是何意,哼了声说道:“先生不必指桑骂槐,本王知你的意思。本王不是正在考虑吗?”
程谓放下筷子:“考虑什么?有什么可考虑的?殿下应该以大事为重。如若现在不赶回去,咱们千辛万苦布好局也就白费了。”
说到此处,程谓更是痛心疾首。
“咱们约好了这边选定杏林盟主后,第一时间启程把人带到陛下跟前。防止大皇子那边来个反扑。可是殿下呢,竟然带着五千兵马在昭亭驻扎下来了。”
程谓有一腔怒火,却碍于一主一仆的身份,没有继续说下去。
宗政慎也明白自己错过了一次机会。
要是放在以前,他一定不会纵容自己犯这般错误。
可是,因为选出来的人是冉少棠,他便犹豫了。
他不想父皇见到少棠。
不想让少棠面对危险。
所以,他借口留下来,却是一直在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才能两全其美。
程谓显然也看穿了宗政慎的心思,叹了口气:“世间没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便负卿。关键如来与卿,殿下要做个抉择呀。”
宗政慎沉默无语。
孟德听到这儿恍然明白,刚才程先生是在责备自己不该把冉少棠回高兮的消息告诉殿下。
可是,就算他不说,别人也会说。殿下总会知道。
这根本不是他说不说的问题,是殿下想不想的事。
他若一心放在冉少棠身上,任谁也劝不了。
程谓深知宗政慎的脾气,只得对症下药,苦口婆心。
“殿下,你有没有想过,只有殿下强大了,才能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可是殿下现在面对的敌人实力太强,稍有不慎就会连累你想要保护的人。所以,要想一劳永逸,最好是登上那个最高位。”
说完,他端起汤咕咚咕咚喝起来。
宗政慎只用了须臾,便做出了决定。
“孟德,你派一队人马暗中去保护少棠。然后,吩咐大军明日开拔,回幽州。”
程谓喝完最后一口汤,心中提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去。
秦晓月又敲了两下,这次用的力气大了些,叫门的声音也提高了音量,里面仍旧无人应答。
她担心出事,大着胆子推门进去,屋里空空如也,早就没有了冉少棠的身影。
只有一封信放在桌案上,压在花瓶下面。
秦晓月心里咯噔一下,抽出信,拆开读起来。
“不好了,公子自己回高兮了。”
丰让听到秦晓月的禀告,拿过信快速扫了一遍上面的字,骂了声:“孽障。不让老夫省心。”
秦晓月焦急地请示丰让:“宗主,您看要不要派人去把公子追回来?”
她担心冉少棠一个人在外,没人伺候,吃不好穿不暖。
而丰让却担心她的小命。
虽然轩辕峥已死,但长公主还活的好好的。少棠如今已经长大,模样越发标志,即便男装打扮,相貌也着实引人注目。
她这样回去,那个轩辕湘肯定会起疑心,说不定又要想什么招来对付少棠。
他不知这孩子为何看到家书后反应如此突兀,竟然失了理智,留书一封就走了。
但他知道冉少棠的性子倔,她决定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丰让看了眼神色不安的秦晓月,挥挥手,道:“你自个主子是什么性子,你不知道吗?她想走,你能追回来?算了,她想走就走吧。你安排几名暗卫去追上她,暗暗保护。”
秦晓月抬起头,目光灼灼:“我也要去。”
“你去干什么?她信里不是交待你很多事要做?好好听她安排。连我这个老头子都要听她指挥,帮她盯着这么一大摊子。你给我老实留下来。”
秦晓月还要说什么,丰让阻止她道:“高兮是她的家,她五年没回去了,现在只是想家了回趟家见见家人,不会有什么事。你若真担心她,现在就派人给老夫送信给冉府。”
秦晓月只得照办。
冉少棠虽走得匆忙,却把所有事都在信里安排的妥妥当当。
包括如何处置左岩溪。
包括三七的钱庄、谢迎刃的药膳坊、秦晓月的情报网,甚至连终九趴每天几时上药,吃什么东西,她都写得清清楚楚。
丰让把冉少棠回高兮的事写进信里,让秦晓月派人去走。
虽然有可能这封信还没冉少棠到的早,但丰让断定以少棠的聪慧,她不会就这样直接进入长公主的视线。
至少也要乔装打扮一番。
他的信,是提醒冉家,要提前做好迎接冉少棠的准备。
宗政慎得知冉少棠回高兮的消息时,正在与千里赶来的程谓商量回幽州城的事宜。
程谓带来一个消息,大皇子的母亲当今皇后,已经成功说服陛下,把大皇子解禁了。
也就是说,行动自由的宗政泰随时都会对宗政慎发难。
宗政慎必须带着五千人马赶回去向周饶帝复命,否则很有可能被宗政泰背后捅刀。
程谓把厉害关系给宗政慎讲清楚后,一边匆匆扒几口饭菜填饱由于连续赶路饿了好几顿的肚子,一边时不时瞄宗政慎一眼。
刚才孟德进来禀告的事,他听得一清二楚。不由得暗暗埋怨孟德。
他怎么可以不筛选一下,直接就把消息报给了睿王呢。
明明都提点过孟德多次,关于涉及冉少棠的事,一定要排在国家大事之后。
孟德也是一根筋,拿他的话全当放屁了。
孟德正给程谓盛汤,突然感觉背后有道目光如同刀子一样在身上割来割去,忙回头去看,瞧见吃着饭的程先生盯着自己,眼神不善。
孟德不解,把手中的汤递给程谓,询问道:“程先生是何意?小的做错什么了?”
“你知道就好。”
孟德:“我不知道,还请先生指教。”
指教个屁。
“不用指教了,你比在下有本事。孰轻孰重,自是比在下会拿捏。”
孟德被呛得莫明其妙,红着脸不知该说什么。
宗政慎却明白程谓是何意,哼了声说道:“先生不必指桑骂槐,本王知你的意思。本王不是正在考虑吗?”
程谓放下筷子:“考虑什么?有什么可考虑的?殿下应该以大事为重。如若现在不赶回去,咱们千辛万苦布好局也就白费了。”
说到此处,程谓更是痛心疾首。
“咱们约好了这边选定杏林盟主后,第一时间启程把人带到陛下跟前。防止大皇子那边来个反扑。可是殿下呢,竟然带着五千兵马在昭亭驻扎下来了。”
程谓有一腔怒火,却碍于一主一仆的身份,没有继续说下去。
宗政慎也明白自己错过了一次机会。
要是放在以前,他一定不会纵容自己犯这般错误。
可是,因为选出来的人是冉少棠,他便犹豫了。
他不想父皇见到少棠。
不想让少棠面对危险。
所以,他借口留下来,却是一直在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才能两全其美。
程谓显然也看穿了宗政慎的心思,叹了口气:“世间没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便负卿。关键如来与卿,殿下要做个抉择呀。”
宗政慎沉默无语。
孟德听到这儿恍然明白,刚才程先生是在责备自己不该把冉少棠回高兮的消息告诉殿下。
可是,就算他不说,别人也会说。殿下总会知道。
这根本不是他说不说的问题,是殿下想不想的事。
他若一心放在冉少棠身上,任谁也劝不了。
程谓深知宗政慎的脾气,只得对症下药,苦口婆心。
“殿下,你有没有想过,只有殿下强大了,才能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可是殿下现在面对的敌人实力太强,稍有不慎就会连累你想要保护的人。所以,要想一劳永逸,最好是登上那个最高位。”
说完,他端起汤咕咚咕咚喝起来。
宗政慎只用了须臾,便做出了决定。
“孟德,你派一队人马暗中去保护少棠。然后,吩咐大军明日开拔,回幽州。”
程谓喝完最后一口汤,心中提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