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大清的心腹大患啊
今年八月的京师相当寂寥,虽然大街小巷也张灯结彩的看似挺红火,但那气氛是远不如去年。
也难怪,皇帝不再京城么,他们还热闹给谁看啊?
乾隆五月里就秋狝木兰了,现在正在木兰围场高高兴兴的射兔子呢。
只是和珅没有一同跟着去,虽然他丢了九门提督的位置后,立马就被乾隆抬了一手,命他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这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见习的御前大臣。
而依照和珅的恩宠,那显然会很快就转正的。
虽然这御前大臣更多是一种虚荣,跟欧洲宫廷的贵族很相似。实权上远不如六部尚书、九门提督之类的。但御前大臣常日侍直于皇帝左右,奉皇帝出宫巡幸,并兼管奏事处事务。
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和珅日后霸揽朝廷大权打下了伏笔。
赵亮很清楚这一点的。
因为满清的政治制度经历了雍正的一番改造之后,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真正的权臣出现的。哪怕是军机处的领班大臣也不行,因为军机处的大臣们并不能阻碍皇帝跟前的‘言路’。
无论是密折还是其他的一些行政措施,这决定了清朝皇帝能‘言路大开’。
所有奏折都是直接送到皇帝面前,然后再由奏事处转发军机处的,而不是先送到军机处再由军机处转给皇帝批阅,这跟明朝的内阁和内相制度是大有不同的。
皇帝可以毫无阻碍的知晓全国的任何事情,你还怎么当权臣?你还凭什么做权臣?
可是和珅不一样啊。掌权后的他身兼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两个职务,打破了制衡的框架,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如此以来,在制度设计上,就令军机处的地位大大提高,不仅参与决策,还实际掌控了信息渠道,皇帝被操纵的风险大大增加。
不过现在才乾隆四十四年,距离和珅真正独揽朝堂大权的日子还远着呢。
这次和珅并没有随驾乾隆左右,他留在京城一门心思的为来年乾隆五下江南做准备呢。
从沿途路径到下榻的驻地,从一路上的安全防护到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喝供给,还有沿途路上皇帝要赏赐下的东西,以及地方上官员士绅名流们的献礼……
那事情不要太麻烦了。
乾隆早在去年木兰秋弥的时候就宣布四十五年要下江南,可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和珅还在忙的不可开交。
因为这不只是乾隆一个人,他要带多少后宫嫔妃和王公贵族,又有多少大臣要随驾,这些王公大臣们的家眷仆人,以及宫里头的太监宫女,还有随行的大部队——如今运河线上可不安稳,万一途中被反贼们钻了空子,历经过去年万寿节一案后的和珅是再也不想重蹈覆辙了。
虽然这些事儿并非是他一人的责任,领侍卫内大臣都有六个呢,御前大臣也还有好几个?被钦命负责南下事宜的王公阿哥都好几个呢?但和珅身为其中的一份子,职权还相当重要?一旦出事他就是想跑也跑不了。
等到他在京城看到赵亮搞出的那些银元之后?看到运行起来后的机械一块块的往外‘喷吐’出白花花的银元之后,和珅都不想把它立马呈现上去了。
就跟去岁牛痘救了他‘一命’一样?眼前的这些好东西,关键时刻亦能叫他再次起死回生的。
“致斋兄也太过忧虑了。那些逆贼自去年开始就逐渐于运河一线销声匿迹?以小弟之见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
赵亮轻松的说话一点都不能宽慰到和珅。
“贤弟有所不知。那群逆贼藏的忒深了?数年来朝廷花费了无数银两,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也没能抓到他们的丝毫线索。这是我大清的心腹大患啊。”
“若不能斩草除根,早晚必生大乱。”
赵亮心底里给和珅竖起了大拇指?真和致斋真是好眼光。可面上还自摆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来。“致斋兄也太言过其实了吧。我大清今国富民强?天下净平,正值盛世啊。”
赵亮这是一种很从众的说法。
打康麻子的“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乾小四的:“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满清的几人皇帝对‘盛世’这俩字很有一番自己的建树。
于是臣子们也有样学样,乾隆平大小和卓之乱后?于敏中就赋诗称颂乾隆:“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这“盛世”?“全盛”等词汇经常的在我大青果臣民之口中出现?并在乾隆一朝的社会舆论中彻底形成了“盛世”意识。“康乾盛世”的这种历史记忆也在官方和民间逐渐成形,被文人学士们广泛接受……
但实际上呢?
呵呵。
和珅继续摇头,“如今国库中倒也有些银两,但年后皇上南下,沿途耗费不小,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呢。而这天下靖平么……”
等什么时候把‘皇汉’连根拔起了后再说吧。
反正他是一想到明年的万寿庆典,心里头就替福隆安悲哀。这位内心里怕是更窝火吧。
他自己的老丈人亲手把他推进了火坑里,真是要被坑死了。
“若是朝廷钱粮有亏,致斋兄把这银元一事献上去,可解朝廷一时之忧,那不功劳更大了?”
赵亮一脸喜色的道。
用实际行动充分表明了自己对麻烦事得不稀罕。
和珅听得一乐,也不知道是赵亮的话把他逗乐了,还是他被赵亮的态度给逗乐了。
“托你赵广明的福,哥哥我这功劳已经够大的了。”暂时的,和珅真不需要啥个功劳。横竖又升不升官?
那于敏中才六十多岁,看样子还能再干三五年没有问题。
而福隆安、永贵、袁守侗、梁国治,这四个压在他上头的军机大臣,他一个也超不过去。
哪怕他立下了再多再大的功劳也不行。
“倒是要辜负贤弟一片心意喽……”和珅为赵亮解释了一番军机处的排名后,如此说道。
也难怪,皇帝不再京城么,他们还热闹给谁看啊?
乾隆五月里就秋狝木兰了,现在正在木兰围场高高兴兴的射兔子呢。
只是和珅没有一同跟着去,虽然他丢了九门提督的位置后,立马就被乾隆抬了一手,命他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这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见习的御前大臣。
而依照和珅的恩宠,那显然会很快就转正的。
虽然这御前大臣更多是一种虚荣,跟欧洲宫廷的贵族很相似。实权上远不如六部尚书、九门提督之类的。但御前大臣常日侍直于皇帝左右,奉皇帝出宫巡幸,并兼管奏事处事务。
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和珅日后霸揽朝廷大权打下了伏笔。
赵亮很清楚这一点的。
因为满清的政治制度经历了雍正的一番改造之后,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真正的权臣出现的。哪怕是军机处的领班大臣也不行,因为军机处的大臣们并不能阻碍皇帝跟前的‘言路’。
无论是密折还是其他的一些行政措施,这决定了清朝皇帝能‘言路大开’。
所有奏折都是直接送到皇帝面前,然后再由奏事处转发军机处的,而不是先送到军机处再由军机处转给皇帝批阅,这跟明朝的内阁和内相制度是大有不同的。
皇帝可以毫无阻碍的知晓全国的任何事情,你还怎么当权臣?你还凭什么做权臣?
可是和珅不一样啊。掌权后的他身兼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两个职务,打破了制衡的框架,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如此以来,在制度设计上,就令军机处的地位大大提高,不仅参与决策,还实际掌控了信息渠道,皇帝被操纵的风险大大增加。
不过现在才乾隆四十四年,距离和珅真正独揽朝堂大权的日子还远着呢。
这次和珅并没有随驾乾隆左右,他留在京城一门心思的为来年乾隆五下江南做准备呢。
从沿途路径到下榻的驻地,从一路上的安全防护到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喝供给,还有沿途路上皇帝要赏赐下的东西,以及地方上官员士绅名流们的献礼……
那事情不要太麻烦了。
乾隆早在去年木兰秋弥的时候就宣布四十五年要下江南,可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和珅还在忙的不可开交。
因为这不只是乾隆一个人,他要带多少后宫嫔妃和王公贵族,又有多少大臣要随驾,这些王公大臣们的家眷仆人,以及宫里头的太监宫女,还有随行的大部队——如今运河线上可不安稳,万一途中被反贼们钻了空子,历经过去年万寿节一案后的和珅是再也不想重蹈覆辙了。
虽然这些事儿并非是他一人的责任,领侍卫内大臣都有六个呢,御前大臣也还有好几个?被钦命负责南下事宜的王公阿哥都好几个呢?但和珅身为其中的一份子,职权还相当重要?一旦出事他就是想跑也跑不了。
等到他在京城看到赵亮搞出的那些银元之后?看到运行起来后的机械一块块的往外‘喷吐’出白花花的银元之后,和珅都不想把它立马呈现上去了。
就跟去岁牛痘救了他‘一命’一样?眼前的这些好东西,关键时刻亦能叫他再次起死回生的。
“致斋兄也太过忧虑了。那些逆贼自去年开始就逐渐于运河一线销声匿迹?以小弟之见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
赵亮轻松的说话一点都不能宽慰到和珅。
“贤弟有所不知。那群逆贼藏的忒深了?数年来朝廷花费了无数银两,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也没能抓到他们的丝毫线索。这是我大清的心腹大患啊。”
“若不能斩草除根,早晚必生大乱。”
赵亮心底里给和珅竖起了大拇指?真和致斋真是好眼光。可面上还自摆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来。“致斋兄也太言过其实了吧。我大清今国富民强?天下净平,正值盛世啊。”
赵亮这是一种很从众的说法。
打康麻子的“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乾小四的:“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满清的几人皇帝对‘盛世’这俩字很有一番自己的建树。
于是臣子们也有样学样,乾隆平大小和卓之乱后?于敏中就赋诗称颂乾隆:“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
这“盛世”?“全盛”等词汇经常的在我大青果臣民之口中出现?并在乾隆一朝的社会舆论中彻底形成了“盛世”意识。“康乾盛世”的这种历史记忆也在官方和民间逐渐成形,被文人学士们广泛接受……
但实际上呢?
呵呵。
和珅继续摇头,“如今国库中倒也有些银两,但年后皇上南下,沿途耗费不小,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呢。而这天下靖平么……”
等什么时候把‘皇汉’连根拔起了后再说吧。
反正他是一想到明年的万寿庆典,心里头就替福隆安悲哀。这位内心里怕是更窝火吧。
他自己的老丈人亲手把他推进了火坑里,真是要被坑死了。
“若是朝廷钱粮有亏,致斋兄把这银元一事献上去,可解朝廷一时之忧,那不功劳更大了?”
赵亮一脸喜色的道。
用实际行动充分表明了自己对麻烦事得不稀罕。
和珅听得一乐,也不知道是赵亮的话把他逗乐了,还是他被赵亮的态度给逗乐了。
“托你赵广明的福,哥哥我这功劳已经够大的了。”暂时的,和珅真不需要啥个功劳。横竖又升不升官?
那于敏中才六十多岁,看样子还能再干三五年没有问题。
而福隆安、永贵、袁守侗、梁国治,这四个压在他上头的军机大臣,他一个也超不过去。
哪怕他立下了再多再大的功劳也不行。
“倒是要辜负贤弟一片心意喽……”和珅为赵亮解释了一番军机处的排名后,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