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无条件投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少人被万三举动吓了一跳,图门可是游击将军,又想到万三是将军的亲卫头领,有此激动之举也算常情。
  当年蛮族攻打金州城,那时候他们军力薄弱,连将军都亲自上城墙杀敌,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万三紧紧的护住将军身前。
  “收起来。”
  唐清安呵斥了万三。
  万三狠狠的瞪了眼图门,见对方一脸的无所谓的模样,竟然吓不住对方,悻悻的收刀。
  也只有他,才有底气在将军面前肆意拔刀了,其他人总是要顾虑些。
  在场的金江镇将领认识万三,图门可不认识,不知道对方是平辽侯的侍卫首领。
  以为对方是普通的将领,竟然朝自己拔刀相向,更加认定平辽侯有不轨之心。
  这样才好。
  自己一条命,逼的平辽侯杀了自己,那他可就露出了尾巴,和朝廷之间也没了缓和。
  朝廷认定了平辽侯造反,那么京城的贾府就脱不了干系,加上忠顺王出手。
  “哼哼。”
  图门可是知道,这些年忠顺王暗中收集了不少贾府贪赃枉法的证据,就欠一个足以扳倒贾府的时机。
  图门的冷哼,刺激的万三脸都红了,胸膛气的要炸裂开。
  “滚刀肉。”
  唐清安下意识的想到了这个词。
  这种人还真不好对付。
  油盐不进,不怕死亡,咬定目标不松口。
  贾府制造出来这种敌人,竟然没有任何的防备。一个不惧死亡,满心皆是仇恨的大敌。
  他的心中没有牵绊,对一切无所畏惧。
  那他的内心是强大的。
  哪怕是唐清安也一时间拿他没有办法。
  对于这种杀不能杀,关不能关,又得寸进尺的人,那只能让他哪里来回哪里,躲得他远远的才是。
  “我已经向朝廷写了奏疏,沈阳城已经拿下,等朝廷新的回复吧。”还就是指鹿为马了,唐清安不怕打官司。
  也不等图门开口,挥了挥手,让人把他带出去,护送他去北镇,反正不要出现在辽东。
  图门气急,沈阳城明明未破,平辽侯颠倒黑白,实在是奸诈,正要破口大骂。
  万三冷笑上前,带着人押下图门,见他还要开口,随意找了一块布,塞到了他的嘴里。
  “呜。”
  图门被七八名侍卫,推攘了出去,嘴中呜呜的叫道。
  帐中终于安静了。
  随之众人脸上浮现了忧色,沈阳还未拿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条不絮的展开攻势,减轻士兵们的伤亡。”
  唐清安一脸的淡然。
  朝廷方面的压力,自然由他来抗。
  众将领命而去。
  唐清安看向贾鉴。
  “为何我没有收到陈德言的信息”
  贾鉴想了想自己最近有没有未看完的信件,确认没有,才开口解释说道。
  “的确没有收到京城方面的消息,是否忠顺王诈我们”
  ….这个说法有可能。
  忠顺王胆子大,有些事他做的出来。
  如果京城朝廷有了结论,陈德言定然会安排人第一时间赶来通报,让他们有时间想出应对的方法。
  不至于先前被图门打了个措手不及,连自己都狼狈的很。
  “先去金州看看有没有京城的来人,然后派人去京城,联络陈德言,确认此事。”
  唐清安吩咐道。
  如果朝廷真的如图门所言,那么他就要加快对沈阳的攻势,虽然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京城。
  忠顺王上疏,蛮族愿意去除国号,祈求重归大周,此封奏疏引起了轰动。
  是否接受蛮族的归顺,整个京城都在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应该接受,有人认为蛮族对大周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应该没有惩罚。
  这两种声音其实都是中间派。
  高层才知道,接不接受蛮族的意义重大。
  贾府等老派勋贵,反对接受蛮族的归顺,认为对方应当投降,接受朝廷的审判。
  如今的举动,不过是因为惧怕平辽侯,有拖延的意图。
  忠顺王则是极力支持蛮族归顺,并连连催促朝廷做出回复,并向皇帝上了秘疏。
  皇帝拿不定主意,询问了刘一儒。
  “既然忠顺王如此坚定,臣认为可以接受蛮族的归顺。”
  刘一儒点名了是忠顺王的态度,才影响了朝廷,做出了如此的决定。
  正如忠顺王所言。m.ahfgb.com
  蛮族一去,那么金江镇在辽东无人可牵制,剩下辽西军,不是金江军的对手。
  万一平辽侯造反,辽东将会全陷。
  比起蛮族。
  金江镇有水师,对京畿的威胁更大。
  “平辽侯真的会造反”
  皇帝询问道。
  刘一儒沉吟了一会,一脸的稳重。
  “平辽侯向来把忠义二字挂在嘴边,当初辽东局危,朝廷连年吃败仗,唯独此人出海,立下赫赫战功,扭转了辽东局势。
  但是他孤悬海外,独立建立金江镇,在辽东的威望无两,只怕还是要调回京城才好。”
  皇帝久久无言。
  为何对方能不受朝廷的管控,独立建立金江镇,原因很复杂。
  有孤悬海外的原因,也有当初没有人会认为,还是无无名之辈的平辽侯,能在蛮族的铁蹄中坚持下来。
  只以他牵制蛮族,能发挥多少作用就发挥多少,所以尽量放权,以让金州存活多一点,结果世事难料。
  还有当时亲政的是太上皇,为了拉拢权贵云云。
  总之。
  事到如今,金江镇已经尾大不掉,平辽侯会不会接受圣旨归京,谁也无法保证。
  一开始太上皇弄权,压制自己,自己亲政后,陕西又发生了民乱,越演越烈。
  事情一件接一件,无法顾及金江镇。
  “陕西民乱是否平复了”
  皇帝压下心中复杂的思绪,在此询问刘一儒。
  ….“回禀皇上,陕西的民乱,总体都已诏安安置,只剩下极少人躲入深山之中,官兵严守关卡,这些人坚持不了多久。”
  “既然如此,就按照忠顺王说道去办吧。”
  皇帝有了底气。
  只要民乱平息,国家只需要安稳数年,介时,何愁小小的金江镇。
  顺应天命才是正道。
  希望平辽侯不要自误。
  刘一儒老成持重,虽然接受蛮族的归顺,但是却强调是忠顺王的强烈要求。
  这样的话。
  哪怕有不满的人,矛头也是对向忠顺王。
  刘一儒在内阁,接过司礼监拿出来的旨意,正准备下发,却收到了辽东辽西的奏疏。
  辽东的奏疏,平辽侯说沈阳已经拿下,蛮族已经消灭。
  辽西的奏疏,忠顺王弹劾平辽侯说谎,沈阳还在蛮族手中。
  “这倒是奇了怪了,朝廷的旨意还没出京城,地方上倒是先把奏疏上上来了。”
  由六宫都太监,升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夏守忠,成为了太监中的第一人。
  见皇帝发怒,吓得大气不敢出。
  “朕的皇宫,就像个筛子。”
  裘世安身为总理内廷都检点太监,皇帝的话无疑是指责他失职,吓得连忙跪下磕头。
  “回皇爷,奴婢做事一向战战兢兢,不敢出一丝疏漏,奴婢认为此事定有蹊跷,应该严查。”
  “那就去查,派锦衣军去查,朕倒是要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皇帝怒气满满。
  此事闹得很大,很快京城皆知,人们却不奇怪,京城没有秘密,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结果。
  忠顺王突然上了一封自辩的奏疏。
  还真是闹了乌龙。
  他派人去沈阳查看情形,平辽侯告知沈阳已经拿下,但是回来的人说,沈阳上还是蛮族的旗帜,亲眼看见并未拿下。
  所以忠顺王弹劾平辽侯谎报战功,而不是关乎朝廷蛮族的决策,两者不相干。
  有的人信了,有的人不信。
  “忠顺王还真是满嘴的胡话。”
  郊外的院子中,陈德言摇了摇头。
  不论如何。
  朝廷已经决定,派御史亲自去辽西和辽东看一看,包括去沈阳确认,蛮族是否已经被消灭。
  此事耽误不得,陈德言叫来了桂勇。
  “你亲自去沈阳一趟,当面见将军,把京城的事情,还有陕西的事情,仔细的向将军汇报。”
  桂勇愣了愣,随后露出喜色。
  “谢三爷。”
  见桂勇明白了自己的用心,陈德言点了点头。
  对方跟了自己好几年,做事一向认真,而大哥需要的地方越来越多。
  自己一个人看顾不来,需要能独当一面,负责一方,为他分忧的人物。
  眼前的桂勇,无论是才能还是忠心,陈德言都信任对方。
  桂勇辞别了陈德言,离开京城抵达山东,然后到莱州坐船,低到金州。
  递上陈德言的勘合,安排了人护送,一路去沈阳。
  日夜不停歇,三日就见到了将军。
  此时。
  京城的御史,刚离开城门,准备抵达山海关,先经过辽西,拜访了忠顺王之后,在来辽东。
  总之。
  留给金江镇攻打沈阳的时间不多了。
  南门破。
  阿济格战死。
  金江军一口气占领了东罗城,南罗城,然后一日之内,拿下所有的外城。
  蛮族再一次请求归附。
  条件只有保存蛮族。
  关于是否接受,谢友成和贾鉴也发生了争执。
  谢友成是军司的行军司马,他必定要把军中的意见说出来,只接受蛮族无条件投降。
  贾鉴也提出了担忧。
  只怕忠顺王会前千方百计的把御史送到沈阳,时日不多了。
  如果御史抵达沈阳,见沈阳城还在蛮族手中,那么将军就是说谎的人。
  .
  键盘战斗家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红楼从辽东开始更新,第四百一十五章 无条件投降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