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送命题:石庆之后,谁可当相位?
“六成?!”
刘据大吃一惊。
他想象过与卫家人有关联,可是没想到关联会这么大。
田千秋道,“殿下,臣与子寅商议,第一件事应把皇后送回未央宫。”
刘据苦笑道,“本义说晚了,母后已经走了。”
金不焕长出一口气, “如此甚好!从即日起,殿下不要踏出宫门半步,也不要见任何人。”
田千秋神色颇为凝重,“也只能如此了,殿下忍一忍吧!”
即使他们不说,刘据也有武帝老爹的旨意在身, 不许他随意走动。
丞相石庆的丧仪由太常寺主持,办得极为隆重,朝中三公九卿,列卿列侯全部到场,一个个趴在石庆棺前哭得极为伤心,好象死的人是他们的至亲骨肉一般。
恐怕只有上天和自己知道,他们哭的到底是谁。
做为石庆的学生,最重要的人物,当朝太子并没有出现在现场,这令许多人都大为不解。
太子初回京城,便捉江充拿刘屈氂,全部扔进廷尉大狱,让被这两人搞得风声鹤戾,人人自危的长安官场吹来一股春风,一切都在不经意间瞬时扭转,回归它本来的模样。
所以, 许多人对太子都多了几分期待。
可是……在众人的殷殷期盼之中, 太子就是不露面。
一时之间,对太子和皇帝两父子之间的猜测越来越多,更有甚者, 认为皇家父子不和,正处于决裂的边缘。
毕竟被太子扔进大牢的那两个人可是皇帝身边的当红之人!
传言虽然耸人听闻,可其中的两个当事人都讳莫如深,同时做起了隐士。
不过,有两个人先坐不住了。
一个是太仆公孙贺,另一个是刚刚晋升为贰师将军的李广利。
李广利走的门路是通过尚在孕期的妹妹李夫人,由她传话给武帝,被下狱的那两个人对陛下忠心耿耿,不能处置。
公孙贺就更加直接,趁着夜色直奔太子宫,他要当面向太子请示汇报。
虽然路数不同,但是结果都一样,两人都吃了闭门羹。
李夫人的确把李广利的话带到了,但是却把武帝惹怒了,一句“有事直接找朕,后宫干政等于自绝”,把李夫人和李广利吓得差点当场晕倒。
公孙贺的境遇就要温和得多,太子肯定是见不到, 但是史良娣还是陪他坐了一会儿,说过几句话之后客客气气地把他送走。
公孙贺一定没有想到,帮他奉茶的是史良娣,听他说话的也是她,但是一扇屏风背后,坐着的却是太子刘据。
公孙贺的想法非常简单,他关心的是石庆之后谁会是下一任丞相。
谁坐上丞相之位,就意味着那人的仕途到头儿了,甚至生命也已经开始倒计时。
而他这个太仆之位坐得很稳,也很知足,不想动!
可是刘据却清楚得很,石庆之后便是他公孙贺,小命交代之后,就轮到那位还在廷尉署里戴重枷吃牢饭的刘屈氂。
太仆是做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长,掌握全国车马船水陆运输,可是一等一的肥差!
公孙贺知道史良娣和太子的关系非同一般,他对史良娣说过的话,太子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知晓。
“夫君,姨丈不想做丞相,却甘愿守在太仆任上,这是何意?”
刘据笑道,“父皇的丞相有几个善终的?太仆就不同,只要不犯太大的过错,朝廷根本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而且……还有大把大把的铜钱入帐。”
史良娣恍然道,“原来如此!”
刘据现在对这位姨丈的观感再降新低。
一个只想着自己和家族眼前利益的人,即使有才也难堪大用。
李广利受斥后并没有消停下来,而是继续挖门子盗洞想尽一切办法向武帝传话,似乎江充和刘屈氂不出来,他一刻都不会甘心。
武帝被他搞得不胜其烦,最终一道圣令下来,让他即日开拔,到玉门关屯兵去。
五百万钱早就到手了,可是人在哪里呢?将军手下没有兵,光杆司令一个,怎么打仗?
李广利开始怀疑皇帝的用心了。
“郭昌带两万流民,官兵不过两千,一样可以平定西南,他可,你亦可!”
武帝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差点没把他气吐血。
他和郭昌能比吗?
长安的两万流民后面是太子坐镇,一国储君跟着走,谁敢不听话?
可他李广利是什么人?连上朝堂议政的资格都没有,是个人都知道他靠妹妹那张脸蛋上位,杀猪出身,谁能听他指挥?
可是这些话他只能闷在肚子里。
刘屈氂在外边的时候,他还能有个倾诉对象,现在连江充也进去了,他真的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李广利带着皇帝的流民召集令,垂头丧气地走了,同行的还有不到两百名家将,直奔玉门关,奉旨屯兵去了。
他走了,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一个屠夫,穿着一身盔甲,整日里招摇过市,见人就吹大牛,说什么卫霍之后只有李广利,这种大话传到绝大多数官员耳中,那就是一种侮辱!
尤其是公孙敖,数次想拔剑砍了他,可最终还是忍下了。
好在他终于走了,最好死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这是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心愿!
李广利走的第二天,武帝刘彻终于露面,而且太子也来了。
贤德殿。
文武官员忐忑不安地偷眼看着高高在上的刘彻,和一身华服恭立阶下的太子刘据。
一种琢磨不定的不安气氛弥漫在朝堂之上。
“石丞相走了,我大汉相位不能空悬,你们都议一议,谁人可以任丞相之职。”
刘彻的话就象一卷超级封口带,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上了。
可怕的沉默,尴尬地持续。
“公孙贺!”
既然没人说话,刘彻就只能点名。
公孙贺恨不得把两只耳朵割掉,他多么希望此刻自己是个两耳失聪的残缺之人。
“公孙贺!”
刘彻的脸色阴沉无比。
这是他第三次叫到这个名字了。
桑弘羊推了他一把,“陛下叫你呢!”
公孙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极不情愿地出列道,“臣在!”
刘彻冷冷道,“太仆大人想什么呢,如此入神?”
公孙贺嘴巴一瘪泪如雨下,“陛下,臣想到……臣想到石丞相一生……尽心尽力为我大汗呕尽心血,却不能得以善终,臣……难过啊!”
刘据大吃一惊。
他想象过与卫家人有关联,可是没想到关联会这么大。
田千秋道,“殿下,臣与子寅商议,第一件事应把皇后送回未央宫。”
刘据苦笑道,“本义说晚了,母后已经走了。”
金不焕长出一口气, “如此甚好!从即日起,殿下不要踏出宫门半步,也不要见任何人。”
田千秋神色颇为凝重,“也只能如此了,殿下忍一忍吧!”
即使他们不说,刘据也有武帝老爹的旨意在身, 不许他随意走动。
丞相石庆的丧仪由太常寺主持,办得极为隆重,朝中三公九卿,列卿列侯全部到场,一个个趴在石庆棺前哭得极为伤心,好象死的人是他们的至亲骨肉一般。
恐怕只有上天和自己知道,他们哭的到底是谁。
做为石庆的学生,最重要的人物,当朝太子并没有出现在现场,这令许多人都大为不解。
太子初回京城,便捉江充拿刘屈氂,全部扔进廷尉大狱,让被这两人搞得风声鹤戾,人人自危的长安官场吹来一股春风,一切都在不经意间瞬时扭转,回归它本来的模样。
所以, 许多人对太子都多了几分期待。
可是……在众人的殷殷期盼之中, 太子就是不露面。
一时之间,对太子和皇帝两父子之间的猜测越来越多,更有甚者, 认为皇家父子不和,正处于决裂的边缘。
毕竟被太子扔进大牢的那两个人可是皇帝身边的当红之人!
传言虽然耸人听闻,可其中的两个当事人都讳莫如深,同时做起了隐士。
不过,有两个人先坐不住了。
一个是太仆公孙贺,另一个是刚刚晋升为贰师将军的李广利。
李广利走的门路是通过尚在孕期的妹妹李夫人,由她传话给武帝,被下狱的那两个人对陛下忠心耿耿,不能处置。
公孙贺就更加直接,趁着夜色直奔太子宫,他要当面向太子请示汇报。
虽然路数不同,但是结果都一样,两人都吃了闭门羹。
李夫人的确把李广利的话带到了,但是却把武帝惹怒了,一句“有事直接找朕,后宫干政等于自绝”,把李夫人和李广利吓得差点当场晕倒。
公孙贺的境遇就要温和得多,太子肯定是见不到, 但是史良娣还是陪他坐了一会儿,说过几句话之后客客气气地把他送走。
公孙贺一定没有想到,帮他奉茶的是史良娣,听他说话的也是她,但是一扇屏风背后,坐着的却是太子刘据。
公孙贺的想法非常简单,他关心的是石庆之后谁会是下一任丞相。
谁坐上丞相之位,就意味着那人的仕途到头儿了,甚至生命也已经开始倒计时。
而他这个太仆之位坐得很稳,也很知足,不想动!
可是刘据却清楚得很,石庆之后便是他公孙贺,小命交代之后,就轮到那位还在廷尉署里戴重枷吃牢饭的刘屈氂。
太仆是做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长,掌握全国车马船水陆运输,可是一等一的肥差!
公孙贺知道史良娣和太子的关系非同一般,他对史良娣说过的话,太子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知晓。
“夫君,姨丈不想做丞相,却甘愿守在太仆任上,这是何意?”
刘据笑道,“父皇的丞相有几个善终的?太仆就不同,只要不犯太大的过错,朝廷根本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而且……还有大把大把的铜钱入帐。”
史良娣恍然道,“原来如此!”
刘据现在对这位姨丈的观感再降新低。
一个只想着自己和家族眼前利益的人,即使有才也难堪大用。
李广利受斥后并没有消停下来,而是继续挖门子盗洞想尽一切办法向武帝传话,似乎江充和刘屈氂不出来,他一刻都不会甘心。
武帝被他搞得不胜其烦,最终一道圣令下来,让他即日开拔,到玉门关屯兵去。
五百万钱早就到手了,可是人在哪里呢?将军手下没有兵,光杆司令一个,怎么打仗?
李广利开始怀疑皇帝的用心了。
“郭昌带两万流民,官兵不过两千,一样可以平定西南,他可,你亦可!”
武帝一句话就把他打发了,差点没把他气吐血。
他和郭昌能比吗?
长安的两万流民后面是太子坐镇,一国储君跟着走,谁敢不听话?
可他李广利是什么人?连上朝堂议政的资格都没有,是个人都知道他靠妹妹那张脸蛋上位,杀猪出身,谁能听他指挥?
可是这些话他只能闷在肚子里。
刘屈氂在外边的时候,他还能有个倾诉对象,现在连江充也进去了,他真的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李广利带着皇帝的流民召集令,垂头丧气地走了,同行的还有不到两百名家将,直奔玉门关,奉旨屯兵去了。
他走了,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一个屠夫,穿着一身盔甲,整日里招摇过市,见人就吹大牛,说什么卫霍之后只有李广利,这种大话传到绝大多数官员耳中,那就是一种侮辱!
尤其是公孙敖,数次想拔剑砍了他,可最终还是忍下了。
好在他终于走了,最好死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这是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心愿!
李广利走的第二天,武帝刘彻终于露面,而且太子也来了。
贤德殿。
文武官员忐忑不安地偷眼看着高高在上的刘彻,和一身华服恭立阶下的太子刘据。
一种琢磨不定的不安气氛弥漫在朝堂之上。
“石丞相走了,我大汉相位不能空悬,你们都议一议,谁人可以任丞相之职。”
刘彻的话就象一卷超级封口带,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上了。
可怕的沉默,尴尬地持续。
“公孙贺!”
既然没人说话,刘彻就只能点名。
公孙贺恨不得把两只耳朵割掉,他多么希望此刻自己是个两耳失聪的残缺之人。
“公孙贺!”
刘彻的脸色阴沉无比。
这是他第三次叫到这个名字了。
桑弘羊推了他一把,“陛下叫你呢!”
公孙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极不情愿地出列道,“臣在!”
刘彻冷冷道,“太仆大人想什么呢,如此入神?”
公孙贺嘴巴一瘪泪如雨下,“陛下,臣想到……臣想到石丞相一生……尽心尽力为我大汗呕尽心血,却不能得以善终,臣……难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