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五华山下祭太庙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昆明,五华山。
  吴世璠皇宫盘踞之地,千门万户,极尽土木之盛。
  昔前朝洪武十四年,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征云南;蒙元末代梁王巴匝刺瓦尔密兵败投滇池,明军平定云南。两年后,西平侯沐英留镇云南。
  洪武十九年,沐英筑昆明砖城,遂建西平侯府,因其为太祖义子,享亲王礼,世称沐王府。四年后,仿西汉名将周亚夫细柳营屯兵,在翠湖西岸建柳营,种柳牧马。
  南明永历十年,朱由榔入云南,封刘文秀蜀王,赐沐氏柳营别业作为蜀王府,翠湖称南府。
  后吴三桂驻镇云南,乞沐氏勋庄,踞五华山永历宫为平西王府。再经大规模扩建,始有今日楼阁错落,花木扶疏,脊檐连绵不绝之壮观秀美景象。
  吴三桂奋斗一生,最大的理想曾是效仿沐氏,子子孙孙永镇云南,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满清统治者的心胸还远不及那位以阴沉雄猜,狠毒无情闻名于世的朱元璋。
  吴世璠在金碧辉煌的寝宫里睡了一场好觉,下床洗漱一番,用了早膳;吴应期,胡国柱,吴国贵,方光琛便陆续派家奴送来了捐献银两,合计八十八万两;吴世璠再令宫人从内库中搬出近十万贯铜钱。
  把吴安叫过来,吩咐道:“朕离开辰州时,许下本月中旬发齐所欠犒银和军饷,现以备齐,速安排车马加急送达,以安将士之心!”
  “是!”吴安领命,即刻着手安排。
  搞定燃眉之急,吴世璠在账本上记了账,拿出拟排的大周富豪榜仔细审视起来。
  除了宗室勋贵,元老重臣,就是一些与他们有裙带关系的三姑六舅,七姨八叔之类的人物;极少有原生土长,与昔日平西王府毫无瓜葛的人上榜。
  小皇帝眼神阴鸷,刷刷刷的上下扫着榜单;这副模样哪里还像是统御大周的一国之君,简直就是一个贪得无厌,一心只想着搞钱的地主家小少爷。
  这话其实没毛病,历朝历代的帝王,本质上就是最大的地主,为稳固江山必须要分许多杯羹给其他地主而已。‘
  为了大周江山,朕必须要想法子收回一些才行。
  …………
  “报!”
  “皇上,东宁候王屏藩,四川巡抚罗森等人已到达姚安府(今攀枝花市南,清初属于云南地界),不日即可抵达昆明,不会耽误太庙大典之期!”
  “很好,朕思慕东宁候已久,终于可以与其聚叙一回了!”吴世璠大喜。
  “报!”
  “驻扎武冈的夏国相已把军务交托大将军马宝及部将王绪等,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回昆明,现已进入滇境!”
  “崇圣寺诸位高僧已沐浴静坐多日,备好幡旗灵幌,法器神杖等器物,会准时赴大典现场,行诵经祈祷之仪式!”
  “很好!”吴世璠微微一笑。
  因为距正式的大典之期还剩三日,小皇帝是提前到达,其余各路大佬还在赶路途中;小皇帝就和一些骨干大臣在宫中聚坐,商讨大典的具体事宜,各路驿使及时把掌握到的大佬行程信息报上来。
  “报皇上!广西龙威将军吴世琮派人送来书信,因前线战事紧急,不便回滇,恳请其父楚王殿下代祭!”
  吴世璠轻轻哦了一声,转目看向一侧的吴应期;吴应期面色微微一怔,思忖半晌,继续若无其事的吃着手里的一盘蜜枣。
  “报!”
  “西藏大喇叭遣特使前来祝贺,已安排住进山下驿馆;安南,浦甘,暹罗的使者均已入境,正在赶来途中!”
  吴世璠大喜,朝方光琛投去赞许的目光。
  大周地处西南一隅,形势窘迫,但外交方面该做的还是要做,方光琛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臣,真是想得周到。
  各项事务均有条不紊的进行,各方大佬陆续抵达;小皇帝一一亲切接见,相谈甚欢。
  各位大佬又不是瞎子,自然是看到了宫门前悬挂的那块木板,但仅仅只有王屏藩捐献了十五万两银子,罗森拿出三万两;然后五位留守大臣拿出了区区数千两,这令小皇帝颇有些失望。
  尤其是那个夏国相,一毛未拔,实在令人恼火。
  方光琛说得没错,此人确实极不着调。
  六月初七这天夜里,除吴世琮,马宝等极少数因军务走不开,其余大佬均顺利抵达昆明。
  ………
  大周洪化元年,六月初八。
  这一天,风和日丽,天气极好。
  吴周政权的太庙落成大典如期举行;吴世璠龙冠衮服,两位后宫穿着华贵绚丽的日月金凤袄,山河地理裙;群臣皆着盛装,按品秩跟随其后;沿着一条长达数里的地毯,朝太庙走去。
  两旁鼓乐齐鸣,礼炮轰隆,极尽庄严隆盛之况。
  太庙,又称帝王宗庙,对于懋固国本,绵宗社无疆之休大有意义,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这开庙典礼。
  太庙位于五华山脚下,占地五十亩,林木森森,气势恢宏;对面则是吴世璠当初登基时所筑的祭坛。
  吴世璠神情肃穆,率领众人经过祭坛,沿着台阶,一步一步走近太庙正门。
  进到主殿,只见居中墙上挂着吴三桂,吴应熊的真人帝服画像,画像下供着神位,摆着祭品;旁边分别列着卫朴,吴应正等为保护大周江山而捐躯的宗室勋贵,文臣武将们的神位;也就是通常说的配享太庙。
  高僧们敲响钵盂,奏起法器,焚烧黄纸,颂起经文。
  幡幌幢幢,香烟缭缭中,吴世璠率群臣跪下,凝视着画像和神位,他有一种灵魂正在接受拷问的虚怯。
  穿越至今,自己的所作所为皆以保命为第一主旨,但此时此刻,置身于此情此景中,血脉里那种天然的宗族情怀不可避免的占据主导。
  思绪随着香烟和梵音飘逸飘飞,一点一点浸入画像和神位中,似乎在和先人前辈们进行毫无保留的灵魂交流。
  自己一点点的私念,似乎都会一览无遗的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如芒刺背。
  伪帝也好,大汉奸之孙也罢,他已没得选,唯有恢复汉家天下这一条路可走。
  经过一系列繁芜琐碎的程序后,一名司仪官递上一份祭文。
  吴世璠展开,高声诵读起来。
  “恣以供太祖高皇帝,先皇孝恭皇帝,及诸位先辈之灵位,太庙始成;朕今日率文武大臣前来祭奠,用展芬之敬,聿昭祀之虔。仰翼明灵,尚其歆享!
  自古帝王,受天景命,建极绥猷;垂万世之经常,备一朝之典祀。
  我吴氏大周,继天立极,出震承乾,莫不道洽寰区,仁周遐迩。朕必钦承丕绪,抚驭兆民,思致时雍,常殷恪励,宵旰兢兢,无敢暇逸,立志民生康裕,国运升平……
  望诸位先人前辈神灵,庇佑大周国本懋固,吴氏宗社连绵无疆……”
  一个时辰后,这场盛大的开庙典礼终于结束了。
  吴世璠累的汗流浃背,率众臣走出太庙,下了台阶,突然转身笑道:“诸位,朕昨日射杀野鹿一只,今晚欲在昔日柳营架锅炖肉,特邀诸位前去品尝,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臣等荣幸之至!”众臣齐声道。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