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怎能就此罢了?
第223章 怎能就此罢了?
赵国涛一点都不犹豫,直接说道:
“徐应元作为皇上亲侍,理应照顾皇上所有,然而徐应元却未尽到照顾责任,致使皇上在登基后做出了有违孝礼之事!”
“如今大行皇帝丧礼尚未结束,宫内禁止奢靡美色,皇上年幼, 年轻气盛,许多礼节不懂,不免会做出一些不敬列祖列宗之事,臣等
可以理解。”
“但徐应元常伴皇上身边,皇上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他身为亲侍应该提醒甚至阻止,可他并未这么做, 身为皇上亲侍实在有失职责,
徐应元理应为这件事负责!”
陆朝歌听着。
心中顿时了然了。
原来。
这位赵国涛大人不是要弹劾徐应元。
而是拐着弯在弹劾他陆朝歌。
说的便是陆朝歌在后宫内与皇后和贵妃同房之事。
这个时代。
孝道是极为重视的。
正所谓天地君亲师。
除了天、地。
君最大。
天启皇帝在位时, 便是陆朝歌的君父。
君父丧仪期间奢靡美色,视为不孝。
在大行皇帝丧礼期间行房。
宫中尤为忌惮。
只是赵国涛不敢直接指责陆朝歌。
而是借着说徐应元的不是,暗里指责身为皇帝的陆朝歌。
陆朝歌面色没什么变化。
赵国涛稍稍看了一眼陆朝歌。
看皇上没有生气的意思,于是他继续说道:
“若是不管制徐应元怠慢以及无视皇家礼孝之过,今后必定会酿成大错,更是可能会出现第二个魏忠贤一般的奸逆!”
“先帝在位时,就是因为太过纵容魏忠贤,才使得魏忠贤不知礼节、不知尊卑,更是胆大妄为成为了九千岁,玷污了先帝在天下的圣
明。”
“而且,据臣所知,徐应元与魏忠贤在入宫之前,一起进出窑舍寻欢,可见人品污秽,皇上还在信王府时,徐应元也是受魏忠贤指去
往皇上身边的,想必两人早有心思,其心可诛!”
此次弹劾徐应元。
赵国涛可谓做足了功课。
魏忠贤被罢黜, 赵国涛没了顾忌。
直接点名魏忠贤对其大加责难。
更是指责徐应元与魏忠贤相互勾结,两人属于同等奸逆之徒。
陆朝歌听完话,看着赵国涛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还有吗?”
赵国涛有些发愣。
他看着陆朝歌。
年轻的皇帝脸上看不到任何的表情,与他所想的完全不同。
本以为。
皇上一定会很生气。
若皇上认同他所说的,那必定是生气徐应元的不作为。
若皇上不认同他所说的,那必定会因为他冤枉徐应元而生气。
可如今皇上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
即便是他这个朝中老臣。
也都看不透这坐在龙椅上的少年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看赵国涛一时间没说话,陆朝歌便是疑惑道:
“就这些了?”
赵国涛终于回过神来,立刻低头继续说道:
“皇上,在臣看来,徐应元就是不孝不忠,品格败坏之徒,更是与魏忠贤同流合污,若是不加之处置,文武百官以及天下苍生都会忧
心这大明未来的!”
“老臣这是为了皇上好,为了大明好!”
“就是徐应元不作为,不规劝皇上,才使得皇上的圣明出现了污痕。”
“徐应元一日不处置, 只怕日后史书上会留上一趣÷阁,说皇上被奸逆裹挟!”
“老臣忠心为国, 句句真心, 只为大明昌盛,恳请皇上圣裁!”
赵国涛言语字字如刀,说得慷慨激昂。
就差声泪俱下了。
没上早朝之前。
陆朝歌以为早朝都是比勾心斗角的。
现在看来,还得比演技啊!
这时。
噗通一声。
只见徐应元直接跪在了陆朝歌的面前。
“皇,皇上,老奴……老奴……老奴……”
徐应元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甚至连辩解的话也不知从何说起。
赵国涛说的每一件。
都不算错。
他和魏忠贤的关系不浅。
他也没有阻止陆朝歌在大行皇帝丧礼期间与皇后、贵妃同房。
然而这些不是他最怕的事情。
而是这几日。
徐应元一再嘱咐祥宁宫的人。
绝不允许泄露皇上宫闱之事。
结果此时此刻。
赵国涛当场直疏谏言。
也就是说宫内的事情被外臣知道了。
徐应元身为陆朝歌的亲侍。
对于寝宫内的事情保密失败。
就算赵国涛不谏罪。
陆朝歌也绝对不会饶过他的。
看到慌张下跪的徐应元,赵国涛心中可谓高兴至极。
他今日弹劾徐应元。
就是看在陆朝歌以雷霆之势罢黜了魏忠贤。
如此行为,必定是皇上对权宦不喜。
故而。
赵国涛才会将事情说得如此严重。
将徐应元比作第二个魏忠贤。
目的就是为了让陆朝歌重视,让陆朝歌害怕,然后再重重的处置徐应元。
以免到时候当真出现了第二个魏忠贤。
天启帝时。
魏忠贤权势滔天。
赵国涛原本属于东林党一员,向来以正义忠诚自居。
然而魏忠贤在位,赵国涛不得不委曲求全。
屈服在魏忠贤淫威之下。
这是他心中的耻辱。
总想着有一天,能够拨乱反正,扳倒魏忠贤。
恢复天启初年,东林当道、众正盈朝为天下社稷的光辉之景。
直到新帝登基。
陆朝歌罢黜了魏忠贤。
魏忠贤被罢黜本来是受人欣喜的事情。
然而陆朝歌接着又任用了与魏忠贤有极大关系的徐应元。
虽然没人知道徐应元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魏忠贤。
但是赵国涛是怕的。
他绝对不愿意再看到第二个魏忠贤出现。
原本赵国涛是不知道怎么对付徐应元的。
凑巧,就这两天。
他从某个渠道里听到了一些关于内廷宫闱的事情,这一下让他来了劲有了心思。
还在家里的时候。
赵国涛就想好了今日早朝的种种说辞。
一切都是为了将第二个魏忠贤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之中。
徐应元本无罪。
奈何他身处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上。
又是当今皇上最信赖的人,还和魏忠贤有过勾连。
便是无罪,也成有罪了。
对于此次弹劾徐应元。
言语之间是否冒犯到了皇上,赵国涛是完全不怕的。
原本他就是负责进言的给事中,拥有纠察弹劾的权力,而这权力乃是太祖皇帝给的。
即便陆朝歌有所不悦。
那也得遵守祖制。
再者说。
皇上年轻尚轻。
身为给事中,有上谏引导的责任。
不管皇上是否会接受谏言,对赵国涛影响也不大。
若是皇上接受谏言。
治罪徐应元,那便是最好。
正好借此接回敲打宫廷宦官。
帮他们这些外廷文官看住皇帝,不要让皇上乱来。
同时也是对皇上的敲打。
以后皇上就得乖乖的听他们文官的指引。
即便皇上不接受谏言。
赵国涛自信自己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原本就是皇上犯了丧礼行房的大错。
他指出来是应当的。
皇上纵然不满,也不能对他怎么样。
毕竟皇上年少。
他的手腕再大也大不过皇权祖制。
除非皇上愿意为了徐应元。
不顾一切,越过祖制。
执意降罪于他这个言官。
不过这种可能性实在太低了。
而且赵国涛压也根没想到这一层。
现在。
赵国涛是笃定了。
自己吃的盐都比皇上吃的米都要多。
根本不用有任何后顾之忧,大胆进言就是了。
至于得罪徐应元。
赵国涛就更不担心了。
毕竟徐应元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就几天时间,如今的他在这朝廷里哪还有什么势力?
曾经徐应元最大的靠山是魏忠贤。
如今魏忠贤自身难保了,哪还能给他靠?
故而,赵国涛这一番言论可谓大胆至极。
此时此刻。
徐应元匍匐在地上,连一句辩解都没有。
赵国涛心中冷笑,这个徐应元太弱了。
一番谏言。
就把他吓成这样了。
于是,赵国涛乘胜追击道:
“皇上,徐应元如此心虚,想必是被臣一一说中了,恳请皇上圣裁!”
陆朝歌始终淡然,脸上没有任何情绪可言。
但并不代表他心中没有想法。
他知道。
这个赵国涛是东林党一员。
魏忠贤专权时。
东林党受到极大的打压。
许多原本是朝廷大员的东林党高官都被罢黜了。
赵国涛转而趋附魏忠贤,可他不过是暂时苟且,为的是在朝堂中稳坐。
若魏忠贤还在。
赵国涛万万不敢如此上疏谏言,直言宫廷宦官有罪的。
可如今魏忠贤被罢黜。
赵国涛觉得自己终于不用畏畏缩缩,终于可以站到人前为这朝廷主持正义了。
他刚才说的每一句话。
都如同刀子一般落在徐应元身上。
每一个指责都足以让徐应元下地狱了。
至于徐应元如此害怕。
陆朝歌心里更是如明镜一般。
徐应元怕的不是被弹劾。
而是宫闱事情泄露,徐应元恐惧被追责。
陆朝歌曾经在祥宁宫就说过。
凡泄露宫闱事情者,以死罪论处。
殊不知。
这一切都是陆朝歌故意引导的。
这几日。
陆朝歌每天都会与皇后或贵妃一同前往御花园。
每次都只带上徐应元。
每每聊天的时候都会故意将声音放高,总说一些污秽不堪的话题。
甚至还暗中差人把这些毫无保留的泄露出去。
这事情就连徐应元都不知道。
陆朝歌所做这一切。
就是为了外面臣子知道。
他陆朝歌在后宫里如何沉溺奢靡美色的。
目的。
就是看看到底谁会跳出来说起此事。
现在,赵国涛是第一个往枪口上撞的。
再看看百官的神情。
一众臣子固然是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情绪来。
可是赵国涛如此大胆的谏言。
底下东林党一派成员可谓是高兴不已,心中都称赞着赵国涛乃是胆识之辈。
虽然东林党一派成员不敢露出任何的表情。
但是一个个的。
都在暗暗的看着事态的发展,等待着皇上的反应。
扫视一圈后。
陆朝歌开口询问道:
“你们觉得,赵国涛说的可否有理?”
这时。
四名官员纷纷走出队列之中。
“皇上,臣认为赵大人说得有道理,身为皇上亲侍,必定要时刻监督皇上所行。”
“皇上,魏忠贤一派人,作风一惯疯魔,不懂礼数,必不能助长这般不良风气,还请皇上圣裁!”
“皇上,赵大人忠心为国,他所说之言皆为皇上为大明着想!恳请皇上圣裁!”
“皇上,臣早前就听说过徐应元的不良之行,本次更是不忠于祖上,不将皇家礼仪放在眼里,必须得严惩,恳请皇上圣裁!”
这四人说得极为激动。
而出列的这四人与赵国涛一样,均是东林党成员。
陆朝歌听后,只是微微点头。
再度扫视着朝堂内的众人:
“除了他们四个,还有人认同赵大人所言吗?”
听不出陆朝歌的任何情绪,但是却没人敢再站出来了。
即便还有许多人心中是赞同赵国涛的。
可这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早朝。
大家不了解当今皇上的性格。
不知道皇上想要一个什么答案,一众人不敢随便站队。
“看来只有这四位爱卿认同赵大人说辞了。”陆朝歌幽幽道着。
眼神落在了赵国涛身上。
他脸上十分轻松。
丝毫不担心皇上会有什么不好的反应。
不愧是朝中老臣。
这份从容定性,不是一般人所有的。
“魏忠贤,此人在先帝在世时,惑乱人心,搅乱朝野,更是目无法制,朕最不喜的便是魏忠贤一派的人。”
陆朝歌话一出。
赵国涛脸上露出了笑容。
心中已然欢喜。
他相信年轻的皇上必定会听从自己的谏言。
皇上一登基,就罢黜了魏忠贤。
不就是不喜欢他吗?
如今由他这个老臣说出口。
皇上再顺水推舟将宦官打压一下。
怕是也算立功了吧?
如此想来。
赵国涛心中就更加自在了,脸上更是一副稳操胜券的模样。
陆朝歌顿了一下,便是说道:
“徐应元虽然是魏忠贤派到朕身边来的,但是徐应元陪伴朕长大,朕了解他,他不可能成为魏忠贤一样的人。”
本来还在瑟瑟发抖的徐应元。
终于抬头看向了陆朝歌。
陆朝歌问道:
“徐应元,你觉得你会成为魏忠贤这般的人吗?”
虽然语气淡然。
可端坐龙椅的陆朝歌带着一股无匹的帝王威严,压得徐应元有些喘不过气来。
皇上那双本该清澈的眼眸中似乎潜藏着一股莫名的杀气。
他若是说错话了。
说不定就被陆朝歌拖出去砍了。
徐应元立刻匍匐在地:
“皇上明鉴,哪怕是给老奴十万个胆子,老奴也不敢成为魏忠贤一样的人!老奴生是忠于皇上的人,老奴忠于皇上的鬼!还请皇上明
察!”
陆朝歌点点头,很轻松的说了一句:
“恩,不敢就好,此事就此揭过吧,还有别的事情禀告吗?”
赵国涛直接愣住了。
怎么会这样?
刚才还斥责了魏忠贤。
怎么到了徐应元这里变得如此轻巧了?
看样子,皇上是打算就这么着了?
好不容易谏言,不闹点动静出来。
赵国涛哪里肯罢休?
便是急忙说道:
“皇上,此事不可就此揭过啊!徐应元犯的乃是大罪!皇上不可亲信此人之言,不可被此人所迷惑啊!”
“皇上如今年纪尚小,容易被人左右,皇上若是如此纵容徐应元,以后必定会酿下大错的!”
“恳请皇上治罪徐应元,不可让徐应元这等奸逆继续在皇上身边侍奉啊!”
陆朝歌看了一眼赵国涛,懒洋洋的说道:
“徐应元说了,他不会成为魏忠贤这样的人,何罪之有?”
赵国涛开始明白了。
皇上很显然就是要偏袒徐应元。
这让赵国涛实在难以接受,怎么能就此罢了。
若是现在不打击徐应元。
等到以后,可就难了。
赵国涛头脑十分清醒。
现在是动摇皇上最好的时期。
毕竟皇上年少,刚刚登基。
怂恿皇上打压魏忠贤一派正是此时。
不光如此。
只要这一次皇上听从他的谏言惩罚了徐应元,今后再谏言左右皇上的想法可就轻松多了。
若是等少年皇上慢慢长大。
逐渐掌握朝局。
以后再想谏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本章完)
赵国涛一点都不犹豫,直接说道:
“徐应元作为皇上亲侍,理应照顾皇上所有,然而徐应元却未尽到照顾责任,致使皇上在登基后做出了有违孝礼之事!”
“如今大行皇帝丧礼尚未结束,宫内禁止奢靡美色,皇上年幼, 年轻气盛,许多礼节不懂,不免会做出一些不敬列祖列宗之事,臣等
可以理解。”
“但徐应元常伴皇上身边,皇上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他身为亲侍应该提醒甚至阻止,可他并未这么做, 身为皇上亲侍实在有失职责,
徐应元理应为这件事负责!”
陆朝歌听着。
心中顿时了然了。
原来。
这位赵国涛大人不是要弹劾徐应元。
而是拐着弯在弹劾他陆朝歌。
说的便是陆朝歌在后宫内与皇后和贵妃同房之事。
这个时代。
孝道是极为重视的。
正所谓天地君亲师。
除了天、地。
君最大。
天启皇帝在位时, 便是陆朝歌的君父。
君父丧仪期间奢靡美色,视为不孝。
在大行皇帝丧礼期间行房。
宫中尤为忌惮。
只是赵国涛不敢直接指责陆朝歌。
而是借着说徐应元的不是,暗里指责身为皇帝的陆朝歌。
陆朝歌面色没什么变化。
赵国涛稍稍看了一眼陆朝歌。
看皇上没有生气的意思,于是他继续说道:
“若是不管制徐应元怠慢以及无视皇家礼孝之过,今后必定会酿成大错,更是可能会出现第二个魏忠贤一般的奸逆!”
“先帝在位时,就是因为太过纵容魏忠贤,才使得魏忠贤不知礼节、不知尊卑,更是胆大妄为成为了九千岁,玷污了先帝在天下的圣
明。”
“而且,据臣所知,徐应元与魏忠贤在入宫之前,一起进出窑舍寻欢,可见人品污秽,皇上还在信王府时,徐应元也是受魏忠贤指去
往皇上身边的,想必两人早有心思,其心可诛!”
此次弹劾徐应元。
赵国涛可谓做足了功课。
魏忠贤被罢黜, 赵国涛没了顾忌。
直接点名魏忠贤对其大加责难。
更是指责徐应元与魏忠贤相互勾结,两人属于同等奸逆之徒。
陆朝歌听完话,看着赵国涛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还有吗?”
赵国涛有些发愣。
他看着陆朝歌。
年轻的皇帝脸上看不到任何的表情,与他所想的完全不同。
本以为。
皇上一定会很生气。
若皇上认同他所说的,那必定是生气徐应元的不作为。
若皇上不认同他所说的,那必定会因为他冤枉徐应元而生气。
可如今皇上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
即便是他这个朝中老臣。
也都看不透这坐在龙椅上的少年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看赵国涛一时间没说话,陆朝歌便是疑惑道:
“就这些了?”
赵国涛终于回过神来,立刻低头继续说道:
“皇上,在臣看来,徐应元就是不孝不忠,品格败坏之徒,更是与魏忠贤同流合污,若是不加之处置,文武百官以及天下苍生都会忧
心这大明未来的!”
“老臣这是为了皇上好,为了大明好!”
“就是徐应元不作为,不规劝皇上,才使得皇上的圣明出现了污痕。”
“徐应元一日不处置, 只怕日后史书上会留上一趣÷阁,说皇上被奸逆裹挟!”
“老臣忠心为国, 句句真心, 只为大明昌盛,恳请皇上圣裁!”
赵国涛言语字字如刀,说得慷慨激昂。
就差声泪俱下了。
没上早朝之前。
陆朝歌以为早朝都是比勾心斗角的。
现在看来,还得比演技啊!
这时。
噗通一声。
只见徐应元直接跪在了陆朝歌的面前。
“皇,皇上,老奴……老奴……老奴……”
徐应元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甚至连辩解的话也不知从何说起。
赵国涛说的每一件。
都不算错。
他和魏忠贤的关系不浅。
他也没有阻止陆朝歌在大行皇帝丧礼期间与皇后、贵妃同房。
然而这些不是他最怕的事情。
而是这几日。
徐应元一再嘱咐祥宁宫的人。
绝不允许泄露皇上宫闱之事。
结果此时此刻。
赵国涛当场直疏谏言。
也就是说宫内的事情被外臣知道了。
徐应元身为陆朝歌的亲侍。
对于寝宫内的事情保密失败。
就算赵国涛不谏罪。
陆朝歌也绝对不会饶过他的。
看到慌张下跪的徐应元,赵国涛心中可谓高兴至极。
他今日弹劾徐应元。
就是看在陆朝歌以雷霆之势罢黜了魏忠贤。
如此行为,必定是皇上对权宦不喜。
故而。
赵国涛才会将事情说得如此严重。
将徐应元比作第二个魏忠贤。
目的就是为了让陆朝歌重视,让陆朝歌害怕,然后再重重的处置徐应元。
以免到时候当真出现了第二个魏忠贤。
天启帝时。
魏忠贤权势滔天。
赵国涛原本属于东林党一员,向来以正义忠诚自居。
然而魏忠贤在位,赵国涛不得不委曲求全。
屈服在魏忠贤淫威之下。
这是他心中的耻辱。
总想着有一天,能够拨乱反正,扳倒魏忠贤。
恢复天启初年,东林当道、众正盈朝为天下社稷的光辉之景。
直到新帝登基。
陆朝歌罢黜了魏忠贤。
魏忠贤被罢黜本来是受人欣喜的事情。
然而陆朝歌接着又任用了与魏忠贤有极大关系的徐应元。
虽然没人知道徐应元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魏忠贤。
但是赵国涛是怕的。
他绝对不愿意再看到第二个魏忠贤出现。
原本赵国涛是不知道怎么对付徐应元的。
凑巧,就这两天。
他从某个渠道里听到了一些关于内廷宫闱的事情,这一下让他来了劲有了心思。
还在家里的时候。
赵国涛就想好了今日早朝的种种说辞。
一切都是为了将第二个魏忠贤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之中。
徐应元本无罪。
奈何他身处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上。
又是当今皇上最信赖的人,还和魏忠贤有过勾连。
便是无罪,也成有罪了。
对于此次弹劾徐应元。
言语之间是否冒犯到了皇上,赵国涛是完全不怕的。
原本他就是负责进言的给事中,拥有纠察弹劾的权力,而这权力乃是太祖皇帝给的。
即便陆朝歌有所不悦。
那也得遵守祖制。
再者说。
皇上年轻尚轻。
身为给事中,有上谏引导的责任。
不管皇上是否会接受谏言,对赵国涛影响也不大。
若是皇上接受谏言。
治罪徐应元,那便是最好。
正好借此接回敲打宫廷宦官。
帮他们这些外廷文官看住皇帝,不要让皇上乱来。
同时也是对皇上的敲打。
以后皇上就得乖乖的听他们文官的指引。
即便皇上不接受谏言。
赵国涛自信自己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原本就是皇上犯了丧礼行房的大错。
他指出来是应当的。
皇上纵然不满,也不能对他怎么样。
毕竟皇上年少。
他的手腕再大也大不过皇权祖制。
除非皇上愿意为了徐应元。
不顾一切,越过祖制。
执意降罪于他这个言官。
不过这种可能性实在太低了。
而且赵国涛压也根没想到这一层。
现在。
赵国涛是笃定了。
自己吃的盐都比皇上吃的米都要多。
根本不用有任何后顾之忧,大胆进言就是了。
至于得罪徐应元。
赵国涛就更不担心了。
毕竟徐应元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就几天时间,如今的他在这朝廷里哪还有什么势力?
曾经徐应元最大的靠山是魏忠贤。
如今魏忠贤自身难保了,哪还能给他靠?
故而,赵国涛这一番言论可谓大胆至极。
此时此刻。
徐应元匍匐在地上,连一句辩解都没有。
赵国涛心中冷笑,这个徐应元太弱了。
一番谏言。
就把他吓成这样了。
于是,赵国涛乘胜追击道:
“皇上,徐应元如此心虚,想必是被臣一一说中了,恳请皇上圣裁!”
陆朝歌始终淡然,脸上没有任何情绪可言。
但并不代表他心中没有想法。
他知道。
这个赵国涛是东林党一员。
魏忠贤专权时。
东林党受到极大的打压。
许多原本是朝廷大员的东林党高官都被罢黜了。
赵国涛转而趋附魏忠贤,可他不过是暂时苟且,为的是在朝堂中稳坐。
若魏忠贤还在。
赵国涛万万不敢如此上疏谏言,直言宫廷宦官有罪的。
可如今魏忠贤被罢黜。
赵国涛觉得自己终于不用畏畏缩缩,终于可以站到人前为这朝廷主持正义了。
他刚才说的每一句话。
都如同刀子一般落在徐应元身上。
每一个指责都足以让徐应元下地狱了。
至于徐应元如此害怕。
陆朝歌心里更是如明镜一般。
徐应元怕的不是被弹劾。
而是宫闱事情泄露,徐应元恐惧被追责。
陆朝歌曾经在祥宁宫就说过。
凡泄露宫闱事情者,以死罪论处。
殊不知。
这一切都是陆朝歌故意引导的。
这几日。
陆朝歌每天都会与皇后或贵妃一同前往御花园。
每次都只带上徐应元。
每每聊天的时候都会故意将声音放高,总说一些污秽不堪的话题。
甚至还暗中差人把这些毫无保留的泄露出去。
这事情就连徐应元都不知道。
陆朝歌所做这一切。
就是为了外面臣子知道。
他陆朝歌在后宫里如何沉溺奢靡美色的。
目的。
就是看看到底谁会跳出来说起此事。
现在,赵国涛是第一个往枪口上撞的。
再看看百官的神情。
一众臣子固然是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情绪来。
可是赵国涛如此大胆的谏言。
底下东林党一派成员可谓是高兴不已,心中都称赞着赵国涛乃是胆识之辈。
虽然东林党一派成员不敢露出任何的表情。
但是一个个的。
都在暗暗的看着事态的发展,等待着皇上的反应。
扫视一圈后。
陆朝歌开口询问道:
“你们觉得,赵国涛说的可否有理?”
这时。
四名官员纷纷走出队列之中。
“皇上,臣认为赵大人说得有道理,身为皇上亲侍,必定要时刻监督皇上所行。”
“皇上,魏忠贤一派人,作风一惯疯魔,不懂礼数,必不能助长这般不良风气,还请皇上圣裁!”
“皇上,赵大人忠心为国,他所说之言皆为皇上为大明着想!恳请皇上圣裁!”
“皇上,臣早前就听说过徐应元的不良之行,本次更是不忠于祖上,不将皇家礼仪放在眼里,必须得严惩,恳请皇上圣裁!”
这四人说得极为激动。
而出列的这四人与赵国涛一样,均是东林党成员。
陆朝歌听后,只是微微点头。
再度扫视着朝堂内的众人:
“除了他们四个,还有人认同赵大人所言吗?”
听不出陆朝歌的任何情绪,但是却没人敢再站出来了。
即便还有许多人心中是赞同赵国涛的。
可这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早朝。
大家不了解当今皇上的性格。
不知道皇上想要一个什么答案,一众人不敢随便站队。
“看来只有这四位爱卿认同赵大人说辞了。”陆朝歌幽幽道着。
眼神落在了赵国涛身上。
他脸上十分轻松。
丝毫不担心皇上会有什么不好的反应。
不愧是朝中老臣。
这份从容定性,不是一般人所有的。
“魏忠贤,此人在先帝在世时,惑乱人心,搅乱朝野,更是目无法制,朕最不喜的便是魏忠贤一派的人。”
陆朝歌话一出。
赵国涛脸上露出了笑容。
心中已然欢喜。
他相信年轻的皇上必定会听从自己的谏言。
皇上一登基,就罢黜了魏忠贤。
不就是不喜欢他吗?
如今由他这个老臣说出口。
皇上再顺水推舟将宦官打压一下。
怕是也算立功了吧?
如此想来。
赵国涛心中就更加自在了,脸上更是一副稳操胜券的模样。
陆朝歌顿了一下,便是说道:
“徐应元虽然是魏忠贤派到朕身边来的,但是徐应元陪伴朕长大,朕了解他,他不可能成为魏忠贤一样的人。”
本来还在瑟瑟发抖的徐应元。
终于抬头看向了陆朝歌。
陆朝歌问道:
“徐应元,你觉得你会成为魏忠贤这般的人吗?”
虽然语气淡然。
可端坐龙椅的陆朝歌带着一股无匹的帝王威严,压得徐应元有些喘不过气来。
皇上那双本该清澈的眼眸中似乎潜藏着一股莫名的杀气。
他若是说错话了。
说不定就被陆朝歌拖出去砍了。
徐应元立刻匍匐在地:
“皇上明鉴,哪怕是给老奴十万个胆子,老奴也不敢成为魏忠贤一样的人!老奴生是忠于皇上的人,老奴忠于皇上的鬼!还请皇上明
察!”
陆朝歌点点头,很轻松的说了一句:
“恩,不敢就好,此事就此揭过吧,还有别的事情禀告吗?”
赵国涛直接愣住了。
怎么会这样?
刚才还斥责了魏忠贤。
怎么到了徐应元这里变得如此轻巧了?
看样子,皇上是打算就这么着了?
好不容易谏言,不闹点动静出来。
赵国涛哪里肯罢休?
便是急忙说道:
“皇上,此事不可就此揭过啊!徐应元犯的乃是大罪!皇上不可亲信此人之言,不可被此人所迷惑啊!”
“皇上如今年纪尚小,容易被人左右,皇上若是如此纵容徐应元,以后必定会酿下大错的!”
“恳请皇上治罪徐应元,不可让徐应元这等奸逆继续在皇上身边侍奉啊!”
陆朝歌看了一眼赵国涛,懒洋洋的说道:
“徐应元说了,他不会成为魏忠贤这样的人,何罪之有?”
赵国涛开始明白了。
皇上很显然就是要偏袒徐应元。
这让赵国涛实在难以接受,怎么能就此罢了。
若是现在不打击徐应元。
等到以后,可就难了。
赵国涛头脑十分清醒。
现在是动摇皇上最好的时期。
毕竟皇上年少,刚刚登基。
怂恿皇上打压魏忠贤一派正是此时。
不光如此。
只要这一次皇上听从他的谏言惩罚了徐应元,今后再谏言左右皇上的想法可就轻松多了。
若是等少年皇上慢慢长大。
逐渐掌握朝局。
以后再想谏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