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战
楚历九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
楚国的北伐,遇到了些阻碍……
黄河排水量小、偏偏又水流湍急,大船走不了,小船容易翻。
虽然黄河流域也有大战,但都不是水战的地方,多是沿河陆战,河道本身更适合在狭窄处抢渡!
楚国科技终究是“速成”,很多方面并不全面,以军工水平而论,其实飞艇完全点得出来。
不过对于楚国来说,这一块还很空白,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造出来的。
陆逊在官渡一带,与魏国僵持数月,虽是小胜不断,但却始终无力过河——即使是火炮时代,“炮兵轰”完也总是要“骑兵冲”、“步兵上”才行的。
然而隔着黄河,在河道狭窄处,炮兵隔岸轰倒是没问题。
而骑兵不冲影响也还不大,可是步兵不上……这阵地不去占,仅仅用火炮“洗地”有什么用?
不过有黄河隔着,步兵要强渡又太难,故而楚军优势占尽,却始终未能北渡。
魏军也不是白给,多次组织浮桥战,都被魏军顶住。
从七月份天气刚刚转凉开始,楚国朝中就已经有人开始弹劾陆逊……当然,实际倒是没有“弹劾”这么严重,只是建议白图换帅。
临阵换帅虽是大忌,但如今白图就在襄阳,甚至已经决定,要启程往更近前线一步的宛城出发,到时白图距离前线足够近,自然换帅的影响也就很小——白图,才是真正的“主帅”。
楚国的将才、帅才也大有其人,没必要赌在陆逊身上,不过白图并没有接受换帅的建议!
殿阁大学士们、尤其是兼顾枢密院的陈宫,也都与白图意见一致。
陆逊的战略战术,没有任何问题,之所以没能迅速建功,一来是因为陆逊本身就倾向于稳扎稳打,二来也是因为魏国成心硬拖……
在陈宫以“明策”,开发出了“即时战略型开荒模式”之后,陆逊在夷州也仿照过。
陆逊不会明策,不过却以《天书卷三·风水》为基础,开发出了自己辅助开荒谋术。
原本鲁肃对“风水卷”的理解,是倾向于战略型、观察天下时局的方向,陆逊则是倾向于战术型,甚至开发出了“绝阵”这样的极端谋术。
然而现在陆逊开始以第二个方向,来破解“风水卷”,与他老师鲁肃的方向接近,不过更加倾向于观察“人心”对风水的影响。
人聚则气移,王朝气运能影响风水,人心自然也能……
陆逊看似不温不火,不过却一直在增强楚国、白学,对黄河以北的影响力,并且着重对守军攻心。
曾经年轻气盛,更喜欢一把梭哈战术的陆逊,受到楚国的整体风格、以及常年海外拓荒的影响,开始倾向于稳扎稳打。
只是魏国的名将良才也不少,此时一心以黄河为屏障,自然没那么容易突破!
白图会听到对陆逊的非议,一定程度也是因为魏国已经急了……
倒不是真有什么朝中大员,做了魏国的喉舌,在使什么反间计,不过的确魏国在有意散布对陆逊不利的消息。
另一方面,楚国朝臣中,的确没有脑洞大开到看好魏国、为魏国卧底的,可是眼馋、忌惮陆氏的朝臣,却大有人在!
故而有不善军务的御史被民间消息影响,或是为了其他目的纯粹趁机装傻,尝试弹劾一下陆逊,也再正常不过。
白图也没有特地理会这类小心思,只是将一些言之无物,信口胡说以及不懂乱说的,着吏部惩处了一番。
其他说的有些道理的,白图虽未理会,但也没有处罚。
陆逊的前线统帅之责未动,甚至……九月时,白图再次北上,领着小半个朝廷,移驾到了宛城!
从金陵来襄阳的时候,白图虽然没有另建行宫,但整个楚国朝廷基本都搬了过来,只留下少量官员在金陵维持——并不是真的迁都,而是先做好调兵的准备。
而陆逊私下向襄阳密信之后,白图“一意孤行”的决定,将中枢迁到宛城!
相比之下,这决定比陆逊的前线指挥权更加受到抵制,不少朝臣以为是白图操之过急。
毕竟眼看都已经九月,难不成还要冬天与魏国决战不成?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枢密院和一些机要部门的主官,反而都逐渐支持此决议……
这么大的动静,魏国自然不会完不知情。
得知白图再次北上,也就是楚军的主力,整体再次向北压过来之后,魏国也紧张了起来,同时……曹操在紧张中,还带着些小期待。
楚历九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九月末官渡一带第一次降雪,气温骤降!
不过距离河水结冰、乃至于能河上跑马用兵,从以往经验来看还要两个月。
此时陆逊却开始在河对岸,结造已经淘汰的简易白公炮,之后……每日向河面大量投掷散碎砂石、枯枝,也就是力求将河面上薄薄的浮冰压下去!
水结冰后,密度反而更小,能够飘起来——这也保证了只要足够深,冰下的温度不至于过低。
可以说这是水成为“生命之源”的基础,否则从下面开始结冰的话,每年彻底冻结一次,现在的生物怕是都活不了……
正是因为冰可以浮在水面上,起到保温的作用,而不是沉下去、令上面的水继续散热,所以水的结冰相对来说很困难。
现在陆逊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加速河水的结冰!
加之今年天气的确更冷了一些,最终在十月下旬,河面的结冰便达到了能够过大部队的程度,陆逊也成功将战线推到了黄河以北!
面对楚国的咄咄逼人,魏国反而开始放弃黄河沿线,或许是觉得已经守不住,或许……是想要在河北平原,与楚国一决胜负。
就在楚军的确开始因为寒冷,而影响士气、战斗力的时候,楚国的第一批棉衣终于已经到位!
前年甘宁才送回来的种子,去年开始,就已经有不少官屯开始培育棉花,今年更是全面种植。
虽然民间暂时反应寥寥,想来还需要时间去普及,但是大量的官屯,保证了棉花的种植面积,纺织机之类更是现成的……
魏国想要借助寒冷的优势,来拖垮“大意”的楚国时,楚军终于开始发棉衣……
楚国的北伐,遇到了些阻碍……
黄河排水量小、偏偏又水流湍急,大船走不了,小船容易翻。
虽然黄河流域也有大战,但都不是水战的地方,多是沿河陆战,河道本身更适合在狭窄处抢渡!
楚国科技终究是“速成”,很多方面并不全面,以军工水平而论,其实飞艇完全点得出来。
不过对于楚国来说,这一块还很空白,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造出来的。
陆逊在官渡一带,与魏国僵持数月,虽是小胜不断,但却始终无力过河——即使是火炮时代,“炮兵轰”完也总是要“骑兵冲”、“步兵上”才行的。
然而隔着黄河,在河道狭窄处,炮兵隔岸轰倒是没问题。
而骑兵不冲影响也还不大,可是步兵不上……这阵地不去占,仅仅用火炮“洗地”有什么用?
不过有黄河隔着,步兵要强渡又太难,故而楚军优势占尽,却始终未能北渡。
魏军也不是白给,多次组织浮桥战,都被魏军顶住。
从七月份天气刚刚转凉开始,楚国朝中就已经有人开始弹劾陆逊……当然,实际倒是没有“弹劾”这么严重,只是建议白图换帅。
临阵换帅虽是大忌,但如今白图就在襄阳,甚至已经决定,要启程往更近前线一步的宛城出发,到时白图距离前线足够近,自然换帅的影响也就很小——白图,才是真正的“主帅”。
楚国的将才、帅才也大有其人,没必要赌在陆逊身上,不过白图并没有接受换帅的建议!
殿阁大学士们、尤其是兼顾枢密院的陈宫,也都与白图意见一致。
陆逊的战略战术,没有任何问题,之所以没能迅速建功,一来是因为陆逊本身就倾向于稳扎稳打,二来也是因为魏国成心硬拖……
在陈宫以“明策”,开发出了“即时战略型开荒模式”之后,陆逊在夷州也仿照过。
陆逊不会明策,不过却以《天书卷三·风水》为基础,开发出了自己辅助开荒谋术。
原本鲁肃对“风水卷”的理解,是倾向于战略型、观察天下时局的方向,陆逊则是倾向于战术型,甚至开发出了“绝阵”这样的极端谋术。
然而现在陆逊开始以第二个方向,来破解“风水卷”,与他老师鲁肃的方向接近,不过更加倾向于观察“人心”对风水的影响。
人聚则气移,王朝气运能影响风水,人心自然也能……
陆逊看似不温不火,不过却一直在增强楚国、白学,对黄河以北的影响力,并且着重对守军攻心。
曾经年轻气盛,更喜欢一把梭哈战术的陆逊,受到楚国的整体风格、以及常年海外拓荒的影响,开始倾向于稳扎稳打。
只是魏国的名将良才也不少,此时一心以黄河为屏障,自然没那么容易突破!
白图会听到对陆逊的非议,一定程度也是因为魏国已经急了……
倒不是真有什么朝中大员,做了魏国的喉舌,在使什么反间计,不过的确魏国在有意散布对陆逊不利的消息。
另一方面,楚国朝臣中,的确没有脑洞大开到看好魏国、为魏国卧底的,可是眼馋、忌惮陆氏的朝臣,却大有人在!
故而有不善军务的御史被民间消息影响,或是为了其他目的纯粹趁机装傻,尝试弹劾一下陆逊,也再正常不过。
白图也没有特地理会这类小心思,只是将一些言之无物,信口胡说以及不懂乱说的,着吏部惩处了一番。
其他说的有些道理的,白图虽未理会,但也没有处罚。
陆逊的前线统帅之责未动,甚至……九月时,白图再次北上,领着小半个朝廷,移驾到了宛城!
从金陵来襄阳的时候,白图虽然没有另建行宫,但整个楚国朝廷基本都搬了过来,只留下少量官员在金陵维持——并不是真的迁都,而是先做好调兵的准备。
而陆逊私下向襄阳密信之后,白图“一意孤行”的决定,将中枢迁到宛城!
相比之下,这决定比陆逊的前线指挥权更加受到抵制,不少朝臣以为是白图操之过急。
毕竟眼看都已经九月,难不成还要冬天与魏国决战不成?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枢密院和一些机要部门的主官,反而都逐渐支持此决议……
这么大的动静,魏国自然不会完不知情。
得知白图再次北上,也就是楚军的主力,整体再次向北压过来之后,魏国也紧张了起来,同时……曹操在紧张中,还带着些小期待。
楚历九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九月末官渡一带第一次降雪,气温骤降!
不过距离河水结冰、乃至于能河上跑马用兵,从以往经验来看还要两个月。
此时陆逊却开始在河对岸,结造已经淘汰的简易白公炮,之后……每日向河面大量投掷散碎砂石、枯枝,也就是力求将河面上薄薄的浮冰压下去!
水结冰后,密度反而更小,能够飘起来——这也保证了只要足够深,冰下的温度不至于过低。
可以说这是水成为“生命之源”的基础,否则从下面开始结冰的话,每年彻底冻结一次,现在的生物怕是都活不了……
正是因为冰可以浮在水面上,起到保温的作用,而不是沉下去、令上面的水继续散热,所以水的结冰相对来说很困难。
现在陆逊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加速河水的结冰!
加之今年天气的确更冷了一些,最终在十月下旬,河面的结冰便达到了能够过大部队的程度,陆逊也成功将战线推到了黄河以北!
面对楚国的咄咄逼人,魏国反而开始放弃黄河沿线,或许是觉得已经守不住,或许……是想要在河北平原,与楚国一决胜负。
就在楚军的确开始因为寒冷,而影响士气、战斗力的时候,楚国的第一批棉衣终于已经到位!
前年甘宁才送回来的种子,去年开始,就已经有不少官屯开始培育棉花,今年更是全面种植。
虽然民间暂时反应寥寥,想来还需要时间去普及,但是大量的官屯,保证了棉花的种植面积,纺织机之类更是现成的……
魏国想要借助寒冷的优势,来拖垮“大意”的楚国时,楚军终于开始发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