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伟大的梦想
白晶晶听了,却是没有多少动容。
“我在神虎山的时候,听人说过,人族每当动荡的时节,都会是天灾人祸相连,百姓们民不聊生。
大贞历经三百年,积累怨气无数, 如今是积重难返,又遭逢天灾,百姓们活不下去就会造反,这是正常的事情。
从来没有那个朝廷能够逃脱过这个规律,很多强者都说过,这是人族朝廷的周期律,循环往复,难逃宿命。”
肖童听了,有些默然,确实如此,人族自有帝王以来,建立的朝廷大多都难逃历史周期律,开国之穷,然后盛世,积累民怨,最终衰落灭亡。
朝廷是百姓的朝廷,当朝廷凌驾于百姓之上,不顾百姓生死,不理民间冤情,日积月累之下,用不了数百年,便会灭亡,这就是历史周期律。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朝廷能够避免,盛极而衰, 最终灭亡的下场,因为他们都不是百姓的朝廷,也不是为百姓服务的,他们是为一小簇的权贵服务的。
权贵掌控了朝廷,奴役着百姓,让百姓失去了希望,最终也会城应了那句老话。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是啊,渺小的生命为了一世的荣华,就会不择手段,谁又管身后是否洪水滔天呢?
人性的自私,也是注定了朝廷难以逃脱历史周期律。
大贞立国数百年,其中不知道镇压着多少冤屈,天灾来临,人祸自然频发,一旦有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是万间宫阙都做了土,兴亡都是百姓苦。”
肖童坐在梧桐树下, 悲天悯人, “我游走四处,外求难得解决的办法,唯有内求。
我实力有限,无法照顾太多,想要在肖家庄立下净土,守护肖家庄附近的百姓,若是将来我实力提升的话,也是希望把这一净土做强、做大,可以照顾更多的人。
白姑娘,你觉得我这想法,可有行不通的地方?”
白晶晶道,“公子,你悲天悯人,心肠慈悲,想要开辟净土,救济一方百姓。
只是做这样的事情,太过劳心劳力,会耽误公子修行。
我觉得,凡事量力而行,不可鲁莽,免得误了自己,害了别人。”
肖童听了,心中大喜,道,“想不到白姑娘年纪轻轻,就有着如此老成谋国之言,你所言极是。
儒门经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定会量力而行,不然的话,开辟净土,惹来他人觊觎,却没有护卫的力量,反而是好事成祸事了。
这事情,我会慢慢去做的。
只是做这样的事情,不是我一人能够完成,我希望以后能够遇到更多的帮手,一起来完成这个伟大的梦想。”
白晶晶低声道,“我也想帮你,可是我以后修行有成之后,要回神虎山,重建白虎一族,白虎一族不可就此没落下去。
但是在这之前,我愿意助你完成梦想,开辟一方净土。”
肖童道,“那就多想你了。
我这净土,以后无论是人,是仙,是佛,是妖,还是其他的种族神灵,都可以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再无战争纷扰,再无阶级分化,再无勾心斗角,都可以安心学知识,不必为了粮食、活着而奔波。”
“现在是大旱之年,缺水、缺粮,更是天热难耐,我要想办法先解决这样的问题。”
白晶晶道,“你想怎样办?
这是天灾,就算是修者也没有扭转乾坤的伟力。”
肖童道,“虽然没有办法利用地下水,灌溉良田,可是我依旧要在肖家庄中,开辟出来深井,供应百姓们吃水。
现在我想做的就是,用此法在肖家庄开辟九口深井。
当然我要的是百姓们同心协力来完成,而不是借助我的法力。
另外我会用修成的万丈黑龙法身搬运大海之水,日夜浇灌肖家庄、麒麟镇,解此地的旱情,让这里的百姓能够吃上饭。”
白晶晶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肖童注意已定,她也不会反对,而且做这样的事情,对人道有利,会引来人道气运的庇护,有了人道气运加身,对修行也很有利。
“另外就是我分出玄火法身,吸收天地间的热量,尽量减轻此地的旱情。”
肖童的心脏中,火光一绕,出现一尊火人,通体流动着鲜红的火焰,火光熊熊,宝体庄严,神辉腾腾,流光溢彩。
正是借助炎火灵珠演化出来的玄火法身,玄火法身盘坐在屋顶之上,运转玄火天书,吸收着四周的热量,热量一少,整个肖家庄都清凉起来。
但是靠近玄火法身的地方,却是温度高的吓人,隐隐有着玄阳真火被凝练出来。
肖童手掌一挥,一道道符文,出现在玄火法身的周围,这些符文,有着隐藏气息,隐匿身形的功能,出现之后,符文生光,光华交织在一起,化作一座法阵,落在玄火法身的四周。
玄火法身随即消失在众人的眼前,气息也是消失不见,像是从没有出现。
但是他们都知道,玄火法身定然是盘坐在屋顶虚空之上运转玄火天书,吸收空中的火元力。
“现在我的玄火法身吸收空中的热量,又有万丈黑龙法身从大海中搬运雨水,这个地方的旱情会逐渐的解决的。”
“不过这些雨水都不能吃,还是需要打井,好满足百姓们的日常用水。
我这就召集百姓,让大家一起努力挖井。”
肖童走了出去。
一家一户的寻找着肖家庄的百姓。
让肖家庄的百姓,都朝着村子里最为空旷的地方汇聚而来。
肖家庄不大,只有八九百口人。
这八九百口人还包括了老弱病残孕。
真正的青壮劳动力,也不过是二三百口人。
这一群人,都知道肖童的名声,肖童也是说了要想办法解决大家的旱情,众人才会汇聚至此。
人群攘攘,走到此地,都是有些疑惑。
“大家有没有觉得,咱们这里忽然间,像是没有那么热了,清凉了许多,是不是大旱要过去了?”
“我在神虎山的时候,听人说过,人族每当动荡的时节,都会是天灾人祸相连,百姓们民不聊生。
大贞历经三百年,积累怨气无数, 如今是积重难返,又遭逢天灾,百姓们活不下去就会造反,这是正常的事情。
从来没有那个朝廷能够逃脱过这个规律,很多强者都说过,这是人族朝廷的周期律,循环往复,难逃宿命。”
肖童听了,有些默然,确实如此,人族自有帝王以来,建立的朝廷大多都难逃历史周期律,开国之穷,然后盛世,积累民怨,最终衰落灭亡。
朝廷是百姓的朝廷,当朝廷凌驾于百姓之上,不顾百姓生死,不理民间冤情,日积月累之下,用不了数百年,便会灭亡,这就是历史周期律。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朝廷能够避免,盛极而衰, 最终灭亡的下场,因为他们都不是百姓的朝廷,也不是为百姓服务的,他们是为一小簇的权贵服务的。
权贵掌控了朝廷,奴役着百姓,让百姓失去了希望,最终也会城应了那句老话。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是啊,渺小的生命为了一世的荣华,就会不择手段,谁又管身后是否洪水滔天呢?
人性的自私,也是注定了朝廷难以逃脱历史周期律。
大贞立国数百年,其中不知道镇压着多少冤屈,天灾来临,人祸自然频发,一旦有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是万间宫阙都做了土,兴亡都是百姓苦。”
肖童坐在梧桐树下, 悲天悯人, “我游走四处,外求难得解决的办法,唯有内求。
我实力有限,无法照顾太多,想要在肖家庄立下净土,守护肖家庄附近的百姓,若是将来我实力提升的话,也是希望把这一净土做强、做大,可以照顾更多的人。
白姑娘,你觉得我这想法,可有行不通的地方?”
白晶晶道,“公子,你悲天悯人,心肠慈悲,想要开辟净土,救济一方百姓。
只是做这样的事情,太过劳心劳力,会耽误公子修行。
我觉得,凡事量力而行,不可鲁莽,免得误了自己,害了别人。”
肖童听了,心中大喜,道,“想不到白姑娘年纪轻轻,就有着如此老成谋国之言,你所言极是。
儒门经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定会量力而行,不然的话,开辟净土,惹来他人觊觎,却没有护卫的力量,反而是好事成祸事了。
这事情,我会慢慢去做的。
只是做这样的事情,不是我一人能够完成,我希望以后能够遇到更多的帮手,一起来完成这个伟大的梦想。”
白晶晶低声道,“我也想帮你,可是我以后修行有成之后,要回神虎山,重建白虎一族,白虎一族不可就此没落下去。
但是在这之前,我愿意助你完成梦想,开辟一方净土。”
肖童道,“那就多想你了。
我这净土,以后无论是人,是仙,是佛,是妖,还是其他的种族神灵,都可以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再无战争纷扰,再无阶级分化,再无勾心斗角,都可以安心学知识,不必为了粮食、活着而奔波。”
“现在是大旱之年,缺水、缺粮,更是天热难耐,我要想办法先解决这样的问题。”
白晶晶道,“你想怎样办?
这是天灾,就算是修者也没有扭转乾坤的伟力。”
肖童道,“虽然没有办法利用地下水,灌溉良田,可是我依旧要在肖家庄中,开辟出来深井,供应百姓们吃水。
现在我想做的就是,用此法在肖家庄开辟九口深井。
当然我要的是百姓们同心协力来完成,而不是借助我的法力。
另外我会用修成的万丈黑龙法身搬运大海之水,日夜浇灌肖家庄、麒麟镇,解此地的旱情,让这里的百姓能够吃上饭。”
白晶晶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肖童注意已定,她也不会反对,而且做这样的事情,对人道有利,会引来人道气运的庇护,有了人道气运加身,对修行也很有利。
“另外就是我分出玄火法身,吸收天地间的热量,尽量减轻此地的旱情。”
肖童的心脏中,火光一绕,出现一尊火人,通体流动着鲜红的火焰,火光熊熊,宝体庄严,神辉腾腾,流光溢彩。
正是借助炎火灵珠演化出来的玄火法身,玄火法身盘坐在屋顶之上,运转玄火天书,吸收着四周的热量,热量一少,整个肖家庄都清凉起来。
但是靠近玄火法身的地方,却是温度高的吓人,隐隐有着玄阳真火被凝练出来。
肖童手掌一挥,一道道符文,出现在玄火法身的周围,这些符文,有着隐藏气息,隐匿身形的功能,出现之后,符文生光,光华交织在一起,化作一座法阵,落在玄火法身的四周。
玄火法身随即消失在众人的眼前,气息也是消失不见,像是从没有出现。
但是他们都知道,玄火法身定然是盘坐在屋顶虚空之上运转玄火天书,吸收空中的火元力。
“现在我的玄火法身吸收空中的热量,又有万丈黑龙法身从大海中搬运雨水,这个地方的旱情会逐渐的解决的。”
“不过这些雨水都不能吃,还是需要打井,好满足百姓们的日常用水。
我这就召集百姓,让大家一起努力挖井。”
肖童走了出去。
一家一户的寻找着肖家庄的百姓。
让肖家庄的百姓,都朝着村子里最为空旷的地方汇聚而来。
肖家庄不大,只有八九百口人。
这八九百口人还包括了老弱病残孕。
真正的青壮劳动力,也不过是二三百口人。
这一群人,都知道肖童的名声,肖童也是说了要想办法解决大家的旱情,众人才会汇聚至此。
人群攘攘,走到此地,都是有些疑惑。
“大家有没有觉得,咱们这里忽然间,像是没有那么热了,清凉了许多,是不是大旱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