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内外之政(四)户籍制度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臣会议上,于正首先将今年中牟战役、百泉与共邑战役以及远征伐楚三大战役中,立有功勋的士卒们一一论功行赏,又亲自提拔了三十几人为士,分别授予了勋章、田地和士冠服。
  不过这样一来,手下法士人家臣们实在太多了,一开家臣会议便是乌泱泱的一片,连议事厅都快坐不下了,更何况人多口杂的反倒不利于议事。
  所以,于正特意提高了入内议事的标准,规定从今以后只有“中士”爵位以上,才有议事资格,其余士人只有在正朔等重大节日才会召开集体的大朝会。当然,如果确实有情况需要单独禀报,也是可以的,毕竟授予了他们“士”的爵位,允许他们可以经过通报后单独觐见汇报,也可以通过投书的方式汇报。
  晋升仪式完毕后,已是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于正趁着午膳时间赶忙宣布了新的“议事厅”规矩,于是下午的议事厅内,便又只剩下二十几个重要的家臣还在其中有资格议事了。
  这对他们也是种特别的荣誉,毕竟于正晋升的“士”的人数实在太多了,物以稀而贵,以泛而贱,滥爵之下,他们本要淹没在众多士人中了。如今这样一来,他们又找回了曾经那种高人一等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于正看着手下的家臣们,文武两班,六司衙门皆在,其中还点缀着两三位女性乡宰,心中带着些欣慰之意说道:
  “诸位,如今黑山在我等手中愈发强盛,不仅黑山上有石城、康城两邑,山下也拥有了共邑、百泉两邑。坐拥四邑之地,人口更多达十余万,已是卫国当之无愧的一方强盛大夫。这一切都有仰赖诸位的尽心尽力,正在此谢过大家!”
  卫国在东周初期约有七八十座大小城邑,八九十万的人口,经过百年发展,最强盛时也号称是千乘大国,所以至卫懿公时少说也有二百来万的人口。但经过狄人的一番蹂躏后,残存的卫人约摸只有一百五十万左右,这其中还有近半数人口如今仍处在狄人的统治之下。
  所以治下有着十余万民庶的于正,已然是卫国朝廷所不能忽视的一方大领主。算上他和弘毅大夫和公子康的联盟,其势力甚至能抵得上一般的小诸侯国,比如许国这种男爵国,也不过二三十万人口。
  家臣们见到主家势力如此欣欣向上,也是与有荣焉。虽然于正并未实行大量分封,除了少量功勋田可以免税外,其余田地都是士绅一体纳粮,也不允许豢养私奴,只能以雇佣的方式。
  但是他们大多数毕竟曾是一穷二白的庶人,能得于正特别擢拔为“士”,跨越了阶级的鸿沟,已是天大的恩惠,更何况还有大量的俸禄补贴,所以大多数人还是满意和感激为主的。
  因而闻听主君夸赞,家臣们也立马齐声回道:“臣等愿与主家共荣光!愿我家业千秋万代!”
  于正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起诸多他不在时的事宜,进入了正式的议事环节。
  六司仍然是以布政司为首,端木容率先出列,介绍起如今四邑的民政情况。
  “启禀主君,按照主君您之前的指示,布政司对黑山治下的统计调查工作从未停止。在收复共邑后,布政司又赶忙进行了一次人口大普查,如今黑山治下共有三万两千两百余户,共计十三万五千四百余口。
  其中20-40岁的青壮男性约有两万七千余人,20-40岁的青壮女性约三万五千余人。这些人是主要的壮劳力,青壮男性更是军中重要的兵源。
  另外,0-6岁的幼童约有一万五千余人,12-20岁的青少年男女约有两万五千余人,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女约有三万两千余人。”
  于正满意地点点头,除了因为战乱消耗,男性人口少了一些外,其余年龄段都还算正常。他对布阵司的统计工作表示了肯定,户籍工作看似是小事,但却关系到整个领地能不能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黑山目前所采用的户籍制度乃是于正所教的革新版,有别于此时的户籍制度采用了大量的统计方法。
  春秋时期,户籍制度也是存在的,但还很粗糙,甚至诸侯和大夫也不知道自己领地内有多少人,更不知道组成情况如何。
  《周礼》中记载:“听闾里以版图”。
  闾里即乡里,版图即户口册,后来才用以代指一国的疆域。
  但是周朝的户籍制度是以家为基本单位的,而不是人,也缺乏必要的信息,常常出现不在册的隐匿人口。比如关于奴隶人口,成家的奴隶称“臣”,便是以“家”为单位计算,史书有奴隶主买卖和赏人“臣五家”、“臣十家”乃至“臣一百家”、“臣二百家”这类情况。
  一直要到战国时期,秦孝公重要商鞅变法,户籍制度才得以变得较为完善。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了清查户口、按户分给田地。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生了小孩要登记,死亡人口要除名,官吏要经常检验户口,凡是在册人户,都得向国家缴纳赋税,充服兵役,维护地方治安,检举捉拿“奸人”。
  而于正在黑山所推行的户籍制度无疑更加完善,不仅对性别、年龄、婚姻、民族甚至还有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进行了详细的登基,还进行了统计分类。
  作为后世的现代人,于正还引用了近代社会出现的“打孔制表”技术,以便更加简洁明了地进行归类。
  所谓的“打孔制表”,就是把每个人所有的调查项目依次排列于一张卡片,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在相应项目的位置上打孔。
  例如,穿孔卡片"性别"栏目下,有"男"和"女"两个选项,"年龄"栏目下也有数个数字段的系列选项。统计员可以根据每个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在穿孔卡片各栏目相应位置打出小孔。
  每张打完孔的卡片便代表着一位公民的个人档案。
  如此,当需要统计某项数据时,不再需要进行繁复地清点统计,非常容易看花眼。只需要用一根铁针将相应的打孔处穿起来就成了,极大避免了出错率。
  这样便能简便地统计出每个城邑、每个乡寨中有多少儿童和老人,有多少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等等数据信息。
  (后世的美国统计专家霍列瑞斯博士发明了穿孔制表机,平均每台机器可代替500人工作,使得人口调查统计变得非常方便。这也为之后德国统计犹太人口提供了便利,导致了大量的犹太人被屠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