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熟悉的陌生人
一夜的火车,宋援朝抵达金陵后直接就去了一分厂,离开的几天时间他一直牵挂着厂子里的情况,现在的联系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宋援朝很是怀念二十一世纪后那种便捷的联系和信息传递。
想到这他不由得想起了电讯的发展,又联想到了李叔的设计和即将到来的国内电讯大变革。
今年年初的时候,宋援朝从李叔那边拿到了关于出入中续器的设计资料,整理之后就让秦正国帮忙在香江找寻专业人士对其中的技术应用进行评估,同时开始筹备。
前些时候,秦正国给宋援朝打来电话,他告诉宋援朝评估结果出来了,李叔的设计非常不错,根据专业人士的判断,虽然这些设计相比国际先进的技术有一定差距,但从技术角度来看更简单可靠,而且对于目前国内市场很具有实用性。
对此,宋援朝果断让秦正国以盛华公司的名义在鹏城成立了一个盛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香江盛华总部和海外投资公司进行控股,作为全资的外资企业在鹏城落户。
这家公司成立后,又在下面成立了一家研究所和电子厂。目前研究所还在筹备过程中,秦正国正在香江和内地到处挖人,至于电子厂直接收购了一家香江小型企业和服装厂一样拆迁至鹏城园区,目前以普通电话机产品和半导体组装为主,先开展这部分的业务,等时机成熟后直接再上马出入中续器和程控交换器项目。
李叔那边宋援朝已经让李大琪去沟通了,作为一个高级工程师,又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李叔在单位并不被重用,相反还受到了多次排挤。
与其继续留在电子厂受气倒不如去盛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宋援朝直接给李叔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对此李叔目前还在犹豫过程,但宋援朝相信李叔一定会接受的,先不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李大琪身为盛华股东的身份,仅仅能在盛华施展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在老单位继续这样庸庸碌碌无所事事,无法展现抱负这点就无法抗拒,以自己对李叔的了解,他最终肯定会作出正确的抉择。
宋援朝很期盼电子公司能够在这方面早日拿出成品填补国内空白,从而借着电讯发展的机遇迅速占领市场,从而快速壮大起来。
服装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轻工业类,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最适合也是最容易发展起来的。
宋援朝非常明白这点,所以他很清楚目前盛华公司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各种隐患。
服装业包括整个纺织品行业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确红极一时,可当随着时间迈向九十年代中后期,这个行业不可避免地萧条下去。
萧条的原因有许多,比如贸易战,西方进口大国对我国纺织品的限制和关税壁垒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进入的门槛实在太低了,凡是有点能力和资金的人都能干,全国上下类似的工厂遍地开花,其他的不用说仅仅是离沪海不远的通州地区,小小的一个县级市在二十世纪末居然拥有上千家大大小小和纺织品有关的各类工厂,如果放到全国范围这数量更是庞大。
看见一个行业火红,大家一股脑全涌进去,然后为了拿到订单拼命无序竞争,自己和自己人先打了个头破血流,弄得利润直线下降。
许多行业就是这样给折腾死的,服装(纺织品)行业就是如此。
低门槛的产业竞争力不强,这点宋援朝很清楚,盛华公司在目前初期或许可以用这种方式快速积累,从而完成短时间的壮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些产业必然会走向夕阳。
宋援朝成立电子公司的目的一方面是他前世的时候就是搞这行的,很清楚国内电讯行业的发展变化,二来也是想借这个方式让盛华有提前转行的打算,根据宋援朝的计划,目前盛华的主业依旧是服装(纺织)行业,毕竟这个行业在现在属于“现金奶牛”的存在,能够为盛华集团提供大量的资金储备,同时也能解决鹏城地方投资和工作岗位需求。
不过这个行业宋援朝没打算长做,最多干到九十年代初期就打算出手,把手里的这些相关产业给卖掉。以九十年代初期的市场来看,进入这行的人太多了,正是卖高价的最好机会,而到哪时候,宋援朝其他产业经过几年的积累也到了自我造血并且收获的时候了,这样一来盛华的转型就能水到渠成。
这个思路宋援朝目前并没有和秦正国他们具体沟通,倒不是他故意瞒着秦正国他们,而是这思路实在是太超前了。
超越时代一步的是天才,如果超越两步三步的就是疯子。
宋援朝如果现在告诉大家,这个产业干不了太久,等十来年后就肯定会走下坡路,无论是秦正国还是李大琪他们估计都不会相信。
要知道如今盛华在鹏城的工厂可是现在鹏城规模最大生产量第一的厂家,每天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不仅在国内抢手,就连国外的出口订单也是接的忙不过来。
李大琪已经给秦正国打了正式报告,要求进一步扩大工厂的产能,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秦正国在和宋援朝沟通后同意了李大琪的报告,工厂的二期已紧锣密鼓施工了,用不了几个月产能就能扩大一倍以上。
这还不算,秦正国还特意在园区一处留下了一个地方,作为工厂三期也就是分厂的存在,等二期完成盛华马上就会上马三期,等到明年这个时候,整个盛华集团在鹏城的工厂规模将达到让人惊愕的程度。
看着每天一车车的原料运进工厂,然后又变成一车车成品从工厂运出,发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秦正国的心情极度舒畅。
这些在他眼里根本就不是货物,都是一张张的钞票啊!现在服装行业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随随便便就有着100%以上的利润,尤其是那些出口服装的利润更高,最多居然达到了300%以上。
宋援朝曾经和秦正国说过,盛华在鹏城的工厂就是盛华的现金奶牛,起初秦正国还没明白宋援朝这个形容词,而现在他彻底搞懂了什么叫现金奶牛。
宋援朝说的一点都没错,用现金奶牛来形容非常恰当,不!秦正国觉得用印钞机来形容更贴切些才是。
相比上次宋援朝来的时候,秦正国的身材更胖了许多,这两年来他几乎是横向发展,当年那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只有一个大腹便便的香江商人。
企业现在红红火火,应彩霞又给他生了一个漂亮闺女,小家伙已经长开了,虽然还不会说话,只会伊伊呀呀的婴儿语,肉乎乎香喷喷的特别可爱,每次回香江秦正国都要抽出时间陪孩子好久,逗孩子玩,看着闺女瞪着小胳臂小腿咯咯笑,是他除了工作之外最大的乐趣了。
应彩霞恢复的很好,两人已经有了继续生一个孩子的打算。毕竟家里产业越来越大,虽然闺女宝贝,可总要有个儿子未来继承家产吧?但这事不急一时,他们现在还年轻,随自然就好,这都是老天注定的,要有总会有。
应彩霞因为要照顾女儿产后没回鹏城,而是在香江总部担任董事和副总。在香江这边,徐慧为人可靠,管理能力也非常不错,不仅在公司手把手教会了应彩霞许多东西,两人私下的关系也很好,一直都以姐妹相称。
热火朝天的盛华公司在鹏城的工厂门口,一辆辆满载原料或者成品的货车进进出出,门口站着穿着公司制服戴着红袖章的保安,这些保安身材高大,年轻魁梧,腰里还别着橡胶棍,一看就是退役军人出身,这样的配置在鹏城的企业里盛华是头一家,如今已被不少香江来投资的企业主效彷。
工厂的大门左边贴着招工启事,从工厂正式开业到现在,这张招工启事就一直在,最多就是每隔一段时间用新的启事把旧的启事给换下来罢了。
盛华的工资高待遇好,这是整个鹏城公认的,不过要进盛华当工人却比其他企业严格许多,不仅要严查个人身份,还需要有人担保,此外在工厂做工要严格尊守工厂的各项规定制度,所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盛华的。
可就算这样,前来打工的许多人第一首选还是盛华,除非实在进不去才选择其他企业,这种情况也造成了盛华在当地的名气。
在工厂的对面一片围墙,蹲着不少人,这些人都是从全国各地跑来鹏城打工的。
随着鹏城的快速发展,现在各地来鹏城打工者是越来越多,对于这种现象地方政府是持鼓励态度,毕竟这对鹏城是有好处的。
可人多了,也避免不了鱼龙混杂,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哪怕地方采取了各自措施,比如说要求来的人持有介绍信、边防证什么的,如果没有这些不给进入,就算进入也必须带在身上随时以供检查。
这是初期,后期这些变成了三证,也就是身份证、边防证和暂住证缺一不可,如果不带身边被查到的后果非常严重。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证进入的人是根本杜绝不了的,就像现在蹲在这边的十几个人中,真正口袋里装着证的恐怕没几个,大多数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跑到鹏城来搏出路的外地打工者。
人群中,有人神色茫然不知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也有人蹲着抽烟默默想着心思,还有几个年轻人相互轻声交谈着,似乎在讨论等会再去哪家工厂试工什么的。
而在这些人里,一个穿着有些发黄的长袖衬衫,长袖卷起到臂弯,胸口的扣子从上到下三颗开着,其中第二颗已经不翼而飞了,蹲在一个相对阴暗又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抽着烟目光紧盯着盛华工厂的大门,同时又用余光警惕打量着四周的家伙。
这个人胡子拉碴,看起来二十多岁,样子和普通打工仔似乎没什么区别,可如果李大琪这时候从里面出来看见对方的话肯定能认出这个人是谁,这人就是当年和宋援朝、李大琪他们一起搞衣架的小伙伴,他们的初中同学,那位教唆王建军一起吃里扒外,最后出了事逃得不知所踪的张斌。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重归黄金年代更新,第四百四十九章 熟悉的陌生人免费阅读。www.ahfgb.com
想到这他不由得想起了电讯的发展,又联想到了李叔的设计和即将到来的国内电讯大变革。
今年年初的时候,宋援朝从李叔那边拿到了关于出入中续器的设计资料,整理之后就让秦正国帮忙在香江找寻专业人士对其中的技术应用进行评估,同时开始筹备。
前些时候,秦正国给宋援朝打来电话,他告诉宋援朝评估结果出来了,李叔的设计非常不错,根据专业人士的判断,虽然这些设计相比国际先进的技术有一定差距,但从技术角度来看更简单可靠,而且对于目前国内市场很具有实用性。
对此,宋援朝果断让秦正国以盛华公司的名义在鹏城成立了一个盛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香江盛华总部和海外投资公司进行控股,作为全资的外资企业在鹏城落户。
这家公司成立后,又在下面成立了一家研究所和电子厂。目前研究所还在筹备过程中,秦正国正在香江和内地到处挖人,至于电子厂直接收购了一家香江小型企业和服装厂一样拆迁至鹏城园区,目前以普通电话机产品和半导体组装为主,先开展这部分的业务,等时机成熟后直接再上马出入中续器和程控交换器项目。
李叔那边宋援朝已经让李大琪去沟通了,作为一个高级工程师,又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李叔在单位并不被重用,相反还受到了多次排挤。
与其继续留在电子厂受气倒不如去盛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宋援朝直接给李叔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对此李叔目前还在犹豫过程,但宋援朝相信李叔一定会接受的,先不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李大琪身为盛华股东的身份,仅仅能在盛华施展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在老单位继续这样庸庸碌碌无所事事,无法展现抱负这点就无法抗拒,以自己对李叔的了解,他最终肯定会作出正确的抉择。
宋援朝很期盼电子公司能够在这方面早日拿出成品填补国内空白,从而借着电讯发展的机遇迅速占领市场,从而快速壮大起来。
服装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轻工业类,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最适合也是最容易发展起来的。
宋援朝非常明白这点,所以他很清楚目前盛华公司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各种隐患。
服装业包括整个纺织品行业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确红极一时,可当随着时间迈向九十年代中后期,这个行业不可避免地萧条下去。
萧条的原因有许多,比如贸易战,西方进口大国对我国纺织品的限制和关税壁垒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进入的门槛实在太低了,凡是有点能力和资金的人都能干,全国上下类似的工厂遍地开花,其他的不用说仅仅是离沪海不远的通州地区,小小的一个县级市在二十世纪末居然拥有上千家大大小小和纺织品有关的各类工厂,如果放到全国范围这数量更是庞大。
看见一个行业火红,大家一股脑全涌进去,然后为了拿到订单拼命无序竞争,自己和自己人先打了个头破血流,弄得利润直线下降。
许多行业就是这样给折腾死的,服装(纺织品)行业就是如此。
低门槛的产业竞争力不强,这点宋援朝很清楚,盛华公司在目前初期或许可以用这种方式快速积累,从而完成短时间的壮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些产业必然会走向夕阳。
宋援朝成立电子公司的目的一方面是他前世的时候就是搞这行的,很清楚国内电讯行业的发展变化,二来也是想借这个方式让盛华有提前转行的打算,根据宋援朝的计划,目前盛华的主业依旧是服装(纺织)行业,毕竟这个行业在现在属于“现金奶牛”的存在,能够为盛华集团提供大量的资金储备,同时也能解决鹏城地方投资和工作岗位需求。
不过这个行业宋援朝没打算长做,最多干到九十年代初期就打算出手,把手里的这些相关产业给卖掉。以九十年代初期的市场来看,进入这行的人太多了,正是卖高价的最好机会,而到哪时候,宋援朝其他产业经过几年的积累也到了自我造血并且收获的时候了,这样一来盛华的转型就能水到渠成。
这个思路宋援朝目前并没有和秦正国他们具体沟通,倒不是他故意瞒着秦正国他们,而是这思路实在是太超前了。
超越时代一步的是天才,如果超越两步三步的就是疯子。
宋援朝如果现在告诉大家,这个产业干不了太久,等十来年后就肯定会走下坡路,无论是秦正国还是李大琪他们估计都不会相信。
要知道如今盛华在鹏城的工厂可是现在鹏城规模最大生产量第一的厂家,每天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不仅在国内抢手,就连国外的出口订单也是接的忙不过来。
李大琪已经给秦正国打了正式报告,要求进一步扩大工厂的产能,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秦正国在和宋援朝沟通后同意了李大琪的报告,工厂的二期已紧锣密鼓施工了,用不了几个月产能就能扩大一倍以上。
这还不算,秦正国还特意在园区一处留下了一个地方,作为工厂三期也就是分厂的存在,等二期完成盛华马上就会上马三期,等到明年这个时候,整个盛华集团在鹏城的工厂规模将达到让人惊愕的程度。
看着每天一车车的原料运进工厂,然后又变成一车车成品从工厂运出,发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秦正国的心情极度舒畅。
这些在他眼里根本就不是货物,都是一张张的钞票啊!现在服装行业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随随便便就有着100%以上的利润,尤其是那些出口服装的利润更高,最多居然达到了300%以上。
宋援朝曾经和秦正国说过,盛华在鹏城的工厂就是盛华的现金奶牛,起初秦正国还没明白宋援朝这个形容词,而现在他彻底搞懂了什么叫现金奶牛。
宋援朝说的一点都没错,用现金奶牛来形容非常恰当,不!秦正国觉得用印钞机来形容更贴切些才是。
相比上次宋援朝来的时候,秦正国的身材更胖了许多,这两年来他几乎是横向发展,当年那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只有一个大腹便便的香江商人。
企业现在红红火火,应彩霞又给他生了一个漂亮闺女,小家伙已经长开了,虽然还不会说话,只会伊伊呀呀的婴儿语,肉乎乎香喷喷的特别可爱,每次回香江秦正国都要抽出时间陪孩子好久,逗孩子玩,看着闺女瞪着小胳臂小腿咯咯笑,是他除了工作之外最大的乐趣了。
应彩霞恢复的很好,两人已经有了继续生一个孩子的打算。毕竟家里产业越来越大,虽然闺女宝贝,可总要有个儿子未来继承家产吧?但这事不急一时,他们现在还年轻,随自然就好,这都是老天注定的,要有总会有。
应彩霞因为要照顾女儿产后没回鹏城,而是在香江总部担任董事和副总。在香江这边,徐慧为人可靠,管理能力也非常不错,不仅在公司手把手教会了应彩霞许多东西,两人私下的关系也很好,一直都以姐妹相称。
热火朝天的盛华公司在鹏城的工厂门口,一辆辆满载原料或者成品的货车进进出出,门口站着穿着公司制服戴着红袖章的保安,这些保安身材高大,年轻魁梧,腰里还别着橡胶棍,一看就是退役军人出身,这样的配置在鹏城的企业里盛华是头一家,如今已被不少香江来投资的企业主效彷。
工厂的大门左边贴着招工启事,从工厂正式开业到现在,这张招工启事就一直在,最多就是每隔一段时间用新的启事把旧的启事给换下来罢了。
盛华的工资高待遇好,这是整个鹏城公认的,不过要进盛华当工人却比其他企业严格许多,不仅要严查个人身份,还需要有人担保,此外在工厂做工要严格尊守工厂的各项规定制度,所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盛华的。
可就算这样,前来打工的许多人第一首选还是盛华,除非实在进不去才选择其他企业,这种情况也造成了盛华在当地的名气。
在工厂的对面一片围墙,蹲着不少人,这些人都是从全国各地跑来鹏城打工的。
随着鹏城的快速发展,现在各地来鹏城打工者是越来越多,对于这种现象地方政府是持鼓励态度,毕竟这对鹏城是有好处的。
可人多了,也避免不了鱼龙混杂,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哪怕地方采取了各自措施,比如说要求来的人持有介绍信、边防证什么的,如果没有这些不给进入,就算进入也必须带在身上随时以供检查。
这是初期,后期这些变成了三证,也就是身份证、边防证和暂住证缺一不可,如果不带身边被查到的后果非常严重。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证进入的人是根本杜绝不了的,就像现在蹲在这边的十几个人中,真正口袋里装着证的恐怕没几个,大多数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跑到鹏城来搏出路的外地打工者。
人群中,有人神色茫然不知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也有人蹲着抽烟默默想着心思,还有几个年轻人相互轻声交谈着,似乎在讨论等会再去哪家工厂试工什么的。
而在这些人里,一个穿着有些发黄的长袖衬衫,长袖卷起到臂弯,胸口的扣子从上到下三颗开着,其中第二颗已经不翼而飞了,蹲在一个相对阴暗又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抽着烟目光紧盯着盛华工厂的大门,同时又用余光警惕打量着四周的家伙。
这个人胡子拉碴,看起来二十多岁,样子和普通打工仔似乎没什么区别,可如果李大琪这时候从里面出来看见对方的话肯定能认出这个人是谁,这人就是当年和宋援朝、李大琪他们一起搞衣架的小伙伴,他们的初中同学,那位教唆王建军一起吃里扒外,最后出了事逃得不知所踪的张斌。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重归黄金年代更新,第四百四十九章 熟悉的陌生人免费阅读。www.ahfg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