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开工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理说,800万的建筑工程应该不会惊动SZ市政府,结果却恰恰相反。
  这样一来,在SZ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柳青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可以这么说,柳青这项工程是一路开绿灯。
  比如说,工程款准时下拨,建筑材料由市政府亲自把关并采购。
  方案理论可行,这并不意味着能够实践。
  SZ市政府之所以大力支持柳青,主要是相关领导这样意识到:“一旦取得成功,到时候柳神有限责任公司完全有机会引领世界建筑行业。”
  另外,对于支持柳青的领导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机遇。
  五天时间过去了。
  按照要求,为了不打扰师生正常休息和学习,每天的施工时间只有8个小时。
  这期间,在柳青督促下,30名人造人组成的工程队率先拉起了安全隔离墙,最后又全力做地基与基础,其中包括开挖基槽,做基础,以及回填等工序。
  要想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品质,打地基容不得半分的闪失。
  这一天早上九点,柳青接到电话,说是市政府和教育局的相关领导,以及苏州境内一些新闻媒体要莅临现场,并全程参观楼层的建造。
  在大众常识中,大楼只能一层一层自下而上叠加。
  可是,柳青的建筑方案却不同,因为他是上下同时施工建造楼层,左右同时施工浇筑填充墙。
  因此,对于这种跨时代的建楼方式与方法,SZ市政府十分重视。
  这五天下来,地基建筑已经彻底结束,稳定性足以防御9级地震。
  早上九点时分,柳青带着苏明玉来到工地门口迎接相关领导。
  “小柳,今天能准时准点完成两层?”
  “许shi长,如果工程进度顺利的话,我们的预期目标是两栋大楼上下各两层,总计4层…”
  “哦?那我们倒要拭目以待。行了,你小子忙你的去,我们就在这里见证奇迹的诞生…”
  话语之人名作‘许文昌’,目前是苏州的一把手。
  虽然以柳青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按理说,他绝对没有机会结识许文昌。
  但是正因为他的超前建筑方案,所以柳青这段时间里没少往市政府跑。
  渐渐的,柳青和市政府不少领导都初步建立了一定的友谊。
  这对柳青的未来发展十分有益,方便以后SZ市有什么工程可以早一步知道。
  不多时,随着柳青下令施工,人造人纷纷忙碌起来。
  而且为了确保人手足够使用,柳青又从别墅小区调来了20名人造人。
  这两栋大楼的结构形式都是‘钢筋混凝土’,其中包括以下程序: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以及填充墙四大程序。
  而且在众人到来之前,人造人已经用吊车等建筑器械在两栋大楼的地基附近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从下往上建造楼层不足为奇,因为真正引人入胜的是从上往下。
  人造人利用钢管和钢板等工具作为模板,外加高科技仪器帮助下,人造人会在空中指定位置完成支模程序。
  这也是空中建筑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且据小爱证实,基地尚未生产制造出磁悬浮模板,否则这个程序将变得更加简洁,更加迅速。
  在众人眼神灼灼关注下,人造人们井然有序的配合,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差错。
  前后2个小时后,其中一栋大楼的第10层,也就是顶层的模板凭空落成。
  作为支柱和承力点,大楼前后左右四台大型吊车起到至关重要的功效。
  “shi长,看这架势,这些技工们不仅技艺高超,而且技术已经成熟了…”
  “关键是工程竣工后的质量和品质…”
  “恩恩,如果达标的话,我想柳青和他的公司一定会名震全世界…”
  虽然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人类来说,柳青和他的员工正在创造一个奇迹。
  然而,对于人造人来说,这样的工程和铺路没什么区别,根本谈不上有难度。
  模板建造完毕后,人造人们又去到第二栋大楼施工。
  与此同时,在确认模板数据优良后,几名人造人操控改装过的搅拌机向顶楼输送混凝土。
  所有工程主机械化,需要的工人比传统建筑少了将近三分之二。
  “好神奇,那么重的楼层,这四台吊车好像自始至终都没有晃动过…”
  “晃动?不不,你是几个意思?如果受力点晃动,那这楼还建不建了?”
  “兄弟,你别生气,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
  “哎哎,你们说这楼层的高度符不符合规定呢?”
  “不知道,除非现场测量,不然咱也不清楚…”
  柳青本来不愿意留在这里的,因为施工期间比较枯燥乏味。
  不过没办法,现场连许文昌都来了,身为公司老板的他必须得装装样子。
  一个上午下来,第一栋大楼的第十层成功浇筑完混凝土。
  按照先上后下的建筑原则,空中楼层的建造速度较慢,当夕阳下山时,两栋高楼大厦已然分别落实了两层。
  混凝土需要时间凝固,所以每隔48小时才能上、下各重叠一层。
  “shi长,数据出来了…”
  “怎么样?”
  “楼层高度完美达标,误差没有超过0.001;楼层目前非常稳定,所有钢筋支柱状态优良。还有就是,地基没有移动或是龟裂迹象,抗震率附和国家硬性标准…”
  许文昌等人今天在工地上呆了一整天,期间连吃饭都是和员工一样吃盒饭。
  倒不是柳青没有订好酒店,而是许文昌推迟了。
  苦等一天,许文昌要的就是技术人员测量的这一连串数据。
  “今天真是不虚此行,如果后续工程保质保量的话,我想这两栋建筑一定会成为苏州未来的一个象征性地标。老王啊,你吩咐下去,工程款方面尽快拨给柳青,反正他也跑不了嘛…”
  许文昌非常希望大楼彻底落成后带来的奇迹。
  因此,他想着在政策方面给予柳青最大的支持。
  同一天,在新闻媒体大肆报道下,柳青的公司一举轰动了苏州境内的房地产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