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冯锡范论政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经对于让女儿出任自己的秘书郎这件事异常的坚持,自己这个女儿从小由王妃唐婉儿教导,文学功底深厚。
  书读的多了,怀疑也就多了,当然不满意自己一直躲在闺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尤其是郑经禁止唐婉儿给女儿缠足,一双天足的延平公主更是活泼好动,古灵精怪。
  每次延平公主没有大家闺秀样子的时候,唐婉儿就埋怨郑经,说女儿现在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都没有就是郑经惯的。
  郑经并不否认,不但不否认,而且还大言不惭地说:“我郑经的女儿就该活的无忧无虑,整天说个话走的路都要拿捏着,活的还不跟个怨妇一般。”
  唐婉儿嘴上埋怨着郑经把女惯得没样子,将来都不好选驸马,心里却非常的甜蜜,自己的丈夫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这么多年与自己相濡以沫,只纳了一个自己的陪嫁丫头为侧妃,这样的男人简直就是女人梦想中的理想夫君,自己是前世修了多少福分才在这一世找到如此的如意郎君。
  对于唐婉儿埋怨郑经太宠女儿会让女儿不好找婆家,郑经霸气地回怼,只要我的女儿看上的,就算是敌国王子他爹也给他绑回来。
  唐婉儿笑着嗔怪郑经:“大王竟说浑话,听说过强抢民女的,还没听说强抢男子做夫婿的!”
  “亏你还读了那么多的书,难道没听说宋人有榜下捉婿的习俗。再说咱们闺女才貌双全,谁能娶到咱闺女那是福分。
  若是没有合适的夫婿人选,那寡人就养她一辈子,总好过去人家家里当牛做马。”
  “还说妾身没见过世面,您也好不到哪里,公主下嫁到夫家那也是君,夫家怎么敢给气受。”
  “婉儿!你觉得若是闺女真过这样的日子,会幸福吗?说难听点儿,夫妻同个房还要受下面的奴婢左右,夫妻双方哪里还能有寻常夫妻的感情。
  寡人不希望闺女走大明公主的老路,既然选择嫁人,那就是小两口一起过日子,夫家的公婆一样需要孝敬,端着公主的架子,如何能让人亲近?”M.biQuge.biZ
  唐婉儿知道夫君说这些话是发自肺腑的,别看夫君对闺女宠溺,对儿子严厉。可是夫君对于闺女也不是放任不管,该有的管教一样不少。
  别看闺女活泼好动,可是该有的规矩一点儿都不少,这些年在学堂读书,从来没有透露过自己的身份,和其他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在学堂里读书学习。
  犯了错误先生一样会进行惩罚,可是闺女从来不会因为受罚而透露自己的身份,以身份压制先生,就连学堂的先生都夸闺女品学兼优,若是男儿身一定是栋梁之才。
  凭什么女儿身就不能成为栋梁之才,这世道对女子何其不公也!
  当夫君跟自己商量让闺女出仕担任他的秘书郎的时候,唐婉儿从心里是一百个愿意,可是又担心闺女抛头露面,以后不好嫁人。
  夫君一句话就让唐婉儿放下心来:谁说女子就必须要嫁人,若是嫁个无赖子,还不如不嫁。让女儿担任秘书郎也能让女儿接触到华夏的青年才俊,说不定就看上了哪个青年才俊。
  郑经当然知道让女子担任秘书郎一职会出现很多非议的声音,之所以坚持让闺女担任这一职位,就是希望王室能够成为天下表率,让天下人明白,女子凭着自己的本事,一样可以自食其力。
  小到纺织女工,大到国家官员,女子都应该有一席之地,历史已经证明,社会越是公平,国家越是进步,百姓越是富足。
  ————————
  冯锡范跟着延平公主进入书房内,郑经已经在书房门口迎接。冯锡范不敢怠慢,赶紧上前躬身行礼:“臣琼州知府冯锡范拜见大王!”
  “希范!免礼!你我君臣有日子没见了,琼州如今的情况如何?”
  “回大王!其他方面还好,就是棉布的库存压力有些大,主要是因为满剌加方面的货物出现积压,各大海商不敢贸然进货,生怕货物压在手里,回笼不了寸头。
  不过对大陆的销售依然旺盛,臣建议可以加大对大陆的销售,将积压的棉布全部销售到大陆去,尤其是北方草原的销售呈现出翻倍增长的趋势。
  比起中原的销量来,草原更具有购买力,臣觉得应该让谢永常将互市的范围扩大,开拓更多的商业渠道。”
  郑经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道:“这是中原与草原最大的区别,中原百姓以农耕为生,自给自足,就算是没有交易也能生存。
  而草原上则不同,草原以游牧为生,他们除了牛羊马匹之外,只能生产一些奶制品,大部分的生活物资都要通过交易获取。
  这也是草原为何千方百计也要与中原互市的原因,开了互市,他们又觉得中原的商人太黑心,就会坑骗他们的牛羊。
  双方因为互市的积怨越来越深,便会爆发战争,战争一起,中原便会关闭互市,于是草原上就会发现,没有中原商人坑骗他们,他们的日子过得更艰难。
  于是中原与草原就这样打打停停地过了几千年,中原弱的时候,草原就会南下中原抢一波,甚至还会鸠占鹊巢留在中原。
  可是他们在中原的待的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忘记了草原上的生活,慢慢被中原同化,原本的氐、羯、羌、鲜卑、匈奴,这些草原部族慢慢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成了和我们一样的汉人。
  可是人进了中原,草原依然还在,只要草原还在,就会不断有草原部族崛起,走了匈奴来了突厥,走了契丹来了女真,走了女真来了蒙古。
  只要汉人无法真正掌握草原,草原上部族还会不断变换,唯一不变的是无论哪个部族占据草原,都会与中原发生冲突。
  这是由草原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并不会因为换了一个部族就会发生改变。想要开拓草原的商业版图,首先要将草原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里才可以,不然不受节制地向草原输送物资,等到草原兵强马壮之时,最后倒霉的肯定是我华夏百姓。”
  冯锡范没想到自己提了一句草原,就引来华夏王一番长篇大论,看来大王对草原的怨念颇深啊!
  对于大王的怨念,冯锡范不是很理解,一个福建人为何这么在意草原的情况,若不是知道大王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还以为大王在草原受过羞辱。
  “大王!臣明白千年以来对中原威胁最大的就是草原,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西夷来到东方,臣认为华夏的危险已经不再是草原,而是海洋。
  这些西夷能够跨越万里海波来到华夏,没有一个人是善男信女,这些人万里而来,没有好处可不愿意回去。若是我们自废武功,早晚有一天西夷不仅仅是打到我们的沿海,甚至还会从沿海登陆深入内陆。”
  “在这一点上,寡人与希范是英雄所见略同,这个观点其实我们的先辈早就提出过,只不过被当权者当成了耳旁风。”
  “是谁说过?”
  “三宝太监给宣庙的奏疏曾经说过: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郑和在后世声望非常高,可是在这个鄙视宦官的年代名声并不明显,不是研究史料之人,很少有人关注。尤其是冯锡范这种官宦子弟出身的人,更是不可能关注一个阉人的过往。
  在读书人眼里,阉人除了祸国乱政之外,不会干别的事,因此冯锡范对三宝太监的事迹知之甚少。而郑经却不同,郑家海盗出身,对于历代航海的先贤都有研究,因此对于郑和的过往非常清楚。
  “臣明白了,这就是大王为何不先统一天下,而是先在南洋攻略,将南洋各地的西夷赶走,这么做的第一目的就是确保我华夏外围的安全。”
  “可以这么说吧,当然还有一层原因是为了给华夏百姓拓展生存空间,我华夏看似地大物博,实际上却人多地少,土地太少,就会导致恶性竞争,恶性竞争的结果就是贫者无立锥地、富者阡陌相连。
  只有把华夏各地多余的人口迁出来,才能有足够的土地分给百姓,就算是大地主为了留住佃户,也不敢肆无忌惮的盘剥,因为佃户还有一条退路,那就是移民到南洋等地。”
  “大王!有一点臣不是很理解,若是把人口都迁徙到南洋这些偏远地区,华夏的核心区域人口就会减少,,这不是典型的强枝弱干吗?”
  “若是农业社会,你这种想法没有问题,因为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力是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没有机械减轻人力的时候,人口的多少决定了国家的强弱。
  而工业化社会的农业人口却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工业人口,也就是说工业化社会主要创造财富的是工业,为了提供足够的工人,就必须要扩张城市人口。
  这个时候,工农业就出现了矛盾,若是将人口大量投入到城市,必然会牺牲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又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弥补农业的人力不足,未来农业集中化,大面积耕种化将成为趋势。未来小农经济将彻底的从华夏的历史中消失,农村通过土地兼并、形成大规模的农场。
  反对土地兼并是违反人性的,因为人类的本性就是贪婪的,遏制兼并就是遏制贪婪,这怎么可能遏制得住。强行抑制兼并就会导致权贵私下里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进行土地兼并,与其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政策,不如放开土地兼并,只控制土地的地契。
  这就是寡人从来不反对土地兼并的原因,只要国家定期清丈天下土地,按照地契征税,就能保证国家的税收正常进行。任何没有地契的土地,不管是任何人开垦的,都属于违法开垦,想要属于自己,必须缴纳足额的土地购置费用。”
  若是以前的冯锡范,一定会坚决的反对这种土地政策,因为这种土地政策主要面对的征税对象就是士绅大户,反而无地的黔首百姓成了不用纳税的人。
  读书人悬梁刺股追求功名的意义何在?这不是变相地鼓励百姓不读书吗?可是这些随着华夏新政的不断推行,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冯锡范已经看到了工业的威力。
  别的不说,就说琼州一府生产的棉布,就够大半个华夏的百姓使用,单单纺织业这一项就给华夏创造了几百万两的税收。
  这还不包括纺织厂本身带来的利润,而且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人口的扩张让城市的商业愈发的繁荣,商税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尤其是昌化、崖州两座工业城市的人口,更是超过了琼州府城琼山和历史名城儋州,正是看到了工业的威力,冯锡范深深地明白,以农业社会的士绅群体根本就无法对抗工业化的华夏。
  与其对抗最后被覆灭,不如主动融入,利用规则找到新的富贵切入点,成为华夏新的顶层权贵。
  冯锡范很有才华,功利心也很重,因此他与父亲的政见一直不和,冯澄世是典型的守旧文人,不希望削弱儒生的特权。而冯锡范则希望利用新的规则,为家族的未来谋划。
  “大王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占据的地盘少,新政的影响还不是那么大,若是我们在全国铺开的话,会不会引起士绅激烈的反扑?”
  “这是肯定的,我们的政策对士绅并不友好,士绅反对我们是绝对的,不过只要士绅不傻,坚持过前几年,逐渐掌握了农业机械化种植,他们会感谢新政的。
  因为新政虽然让他们交了税,但是由于机械的应用,他们用人的数量会大大地减少,所得利润不比原来佃租给给佃户少,甚至还会多上不少。
  而且规模化种植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什么作物好销售那就种什么。”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之海权时代更新,第二百九十九章 冯锡范论政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