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经济战争(上)
正如姜云志与长孙无逸说的那样,他只是带着长孙无逸大体的做了一边,然后就抽身离开了。
其实打从一开始长孙无逸就是个工具人,就算是他不跟长孙无忌说,李世民也会把他调到姜云志的身边,他的作用就是继续姜云志的工作。
因为姜云志是不可能一直在这上面耗着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贞观二年和三年的蝗灾这事儿截至目前就知道姜云志、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知道,长孙皇后或许也知道,但除此之外绝对不会再有别人了。
如果有,那么也是根据天气、灾情以及过往的经验推测出来的,但推测终归是推测,在真实发生之前都是做不得数的。
从南方甚至是岭南收集粮食终归是下策,因为就算是那边的粮食再多也不会多过这个时代的粮仓:关中地区。
如果那边的粮食能多到赈济整个关中的确的话,那粮仓的名头早就易主了,所以哪怕是零存整取、聚沙成塔,底子在那摆着呢,最终的数量终究也就是那些而已。
姜云志和李世民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
不过现在他们还在等,在等一批人的回归,这批人就是清河、博陵二崔的人。
姜云志制造出来的玻璃离后世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因此二崔也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姜云志定下来的价格。
按照姜云志所定下的规矩,第一批琉璃制品只能外售,不能在大唐境内销售,二崔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照做了。
不过事实证明只要是好东西就根本不挑地方,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能卖出高价。
当初一套酒具和一套共一匹加起来一共十件,姜云志要了二崔五万贯,平均下来一件东西五千贯,但二崔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然后,他们将东西倒卖到西域,带了十五万贯回来。
这是玻璃制品的第一次交易,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崔氏心满意足的找到了姜云志,很是客气地给他反了三点的利。
其中的两个点是提前说好的,而另外多出来的那一个点是送给姜云志的。
实际上,二崔早就知道姜云志把那两个点的利润让给了李世民,但他们只是以为这是姜云志在表示他的心意,而二崔也因此觉得当初他们叛离五姓七望的决定很是正确。
因此,他们多给了姜云志一分利,算是表达他们的诚意,也为了保证以后的合作能够持续且长久的进行。
姜云志没有客气,直接将那一个点的利润收入囊中,然后给了崔氏第二批货物。
相较于第一批,这一批货物的成色要更好,透明度也更高,但价格也同样高出了很多。
但崔氏丝毫不介意,他们人为这么好的东西就值这个价!
十五件东西,其中还是以工艺品居多,姜云志要了他们十五万贯,较之第一次交易的价格足足翻了一倍,但崔氏却没有丝毫不满。
贞观元年三月,他们的商队再次出发,带着十五件玻璃制品再次前往西域。
而姜云志就是在等他们的归来。
六月下旬,正是大豆和小米下种的时间,崔氏的人终于是回来了。
相较于之前百分之二百的利润,这次他们更加出色,带着十五万贯的东西去了西域,带回来了五十万贯的钱,毛利润达到了百分之二百三十多。
于是乎,他们再次给了姜云志三个点的返利,其中两个点给李世民,一个点是给姜云志的。
不过这次他们没能等来第三批货物。
姜云志告诉他们交易暂时停止,大量的玻璃制品涌入市场会导致价格急剧下降,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下次交易推迟到今年年末。
理由充足,崔氏也没有在意,他们虽然看不起商业,但整个大唐在商业上能超过他们的也没有几个,他们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的。
没有任何的不满,他们又多给了姜云志一个点的返利,而姜云志也收下了,双方对于对方的目的都是心照不宣。
玻璃制品的交易暂缓,姜云志也终于腾出手来可以做别的事情了。
想要平抑明年甚至是后年蝗灾的影响,这点准备远远不够,他还准备了一个大计划。
而现在,就是这个大计划实施的时候了。
时间进入七月,长安乃至整个关中滴雨未下,旱灾的情况日益严重,但五姓七望为了赚回他们曾经丢失的民望,硬是压着粮食的价格没有让其涨起来。
七月初三,夜。
一骑快马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从皇宫中疾驰而出,穿过朱雀大街离开了长安城,也离开了长安。
三日之后,马上飞递的消息传来,耿国公冯盎与骠国边界处购得粮食七万余石,交趾地区收集四万余石,加上宿国公程咬金的队伍,二十余万石粮食同时从长江的上游和下游出发。
目标,长安!
消息一经传出就迅速蔓延开来,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他们从这二十万石的粮食中看到了希望。
只是他们不知道,真正的绝望还远没有到来。
有了这二十余万石的粮食做底气,朝廷迅速开仓放粮,赈济遭受旱灾所影响的地区,同时世面上朝廷收售粮食的机构也上了货,价格远低于如今的市价。
由朝廷这个官方放出的粮食大大的冲击了粮食市场,原本在五姓七望的勉力维持之下粮价就没有涨上去,现如今更是一跌再跌。
与此同时,之前那八个为朝廷捐献粮食赈灾的家族也下场开始收粮,而他们的理由也很是充足。
我们给朝廷捐了粮食之后家里都没什么储备了,现在朝廷得到了足以赈济旱灾的粮食,我们就不能收点粮食充实一下家底儿?
理由充足且无法反驳,最重要的是之前捐出去的粮食都是无偿的,而现在收粮食花的都是人家自己的钱,你有什么资格反对呢?
不仅不反对,百姓们甚至极力支持他们。
在百姓们看来,这些家族是值得信任的,他们这次为了朝廷捐了粮食,现在再充实起来,下次遇到灾情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捐。
五姓七望心中骂骂咧咧,但却不敢说出来。
你们买粮归买粮我们管不着,但是你们特么去买朝廷出售的粮食不行?就非得买我们的?
其实打从一开始长孙无逸就是个工具人,就算是他不跟长孙无忌说,李世民也会把他调到姜云志的身边,他的作用就是继续姜云志的工作。
因为姜云志是不可能一直在这上面耗着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贞观二年和三年的蝗灾这事儿截至目前就知道姜云志、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知道,长孙皇后或许也知道,但除此之外绝对不会再有别人了。
如果有,那么也是根据天气、灾情以及过往的经验推测出来的,但推测终归是推测,在真实发生之前都是做不得数的。
从南方甚至是岭南收集粮食终归是下策,因为就算是那边的粮食再多也不会多过这个时代的粮仓:关中地区。
如果那边的粮食能多到赈济整个关中的确的话,那粮仓的名头早就易主了,所以哪怕是零存整取、聚沙成塔,底子在那摆着呢,最终的数量终究也就是那些而已。
姜云志和李世民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
不过现在他们还在等,在等一批人的回归,这批人就是清河、博陵二崔的人。
姜云志制造出来的玻璃离后世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因此二崔也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姜云志定下来的价格。
按照姜云志所定下的规矩,第一批琉璃制品只能外售,不能在大唐境内销售,二崔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照做了。
不过事实证明只要是好东西就根本不挑地方,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能卖出高价。
当初一套酒具和一套共一匹加起来一共十件,姜云志要了二崔五万贯,平均下来一件东西五千贯,但二崔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然后,他们将东西倒卖到西域,带了十五万贯回来。
这是玻璃制品的第一次交易,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崔氏心满意足的找到了姜云志,很是客气地给他反了三点的利。
其中的两个点是提前说好的,而另外多出来的那一个点是送给姜云志的。
实际上,二崔早就知道姜云志把那两个点的利润让给了李世民,但他们只是以为这是姜云志在表示他的心意,而二崔也因此觉得当初他们叛离五姓七望的决定很是正确。
因此,他们多给了姜云志一分利,算是表达他们的诚意,也为了保证以后的合作能够持续且长久的进行。
姜云志没有客气,直接将那一个点的利润收入囊中,然后给了崔氏第二批货物。
相较于第一批,这一批货物的成色要更好,透明度也更高,但价格也同样高出了很多。
但崔氏丝毫不介意,他们人为这么好的东西就值这个价!
十五件东西,其中还是以工艺品居多,姜云志要了他们十五万贯,较之第一次交易的价格足足翻了一倍,但崔氏却没有丝毫不满。
贞观元年三月,他们的商队再次出发,带着十五件玻璃制品再次前往西域。
而姜云志就是在等他们的归来。
六月下旬,正是大豆和小米下种的时间,崔氏的人终于是回来了。
相较于之前百分之二百的利润,这次他们更加出色,带着十五万贯的东西去了西域,带回来了五十万贯的钱,毛利润达到了百分之二百三十多。
于是乎,他们再次给了姜云志三个点的返利,其中两个点给李世民,一个点是给姜云志的。
不过这次他们没能等来第三批货物。
姜云志告诉他们交易暂时停止,大量的玻璃制品涌入市场会导致价格急剧下降,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下次交易推迟到今年年末。
理由充足,崔氏也没有在意,他们虽然看不起商业,但整个大唐在商业上能超过他们的也没有几个,他们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的。
没有任何的不满,他们又多给了姜云志一个点的返利,而姜云志也收下了,双方对于对方的目的都是心照不宣。
玻璃制品的交易暂缓,姜云志也终于腾出手来可以做别的事情了。
想要平抑明年甚至是后年蝗灾的影响,这点准备远远不够,他还准备了一个大计划。
而现在,就是这个大计划实施的时候了。
时间进入七月,长安乃至整个关中滴雨未下,旱灾的情况日益严重,但五姓七望为了赚回他们曾经丢失的民望,硬是压着粮食的价格没有让其涨起来。
七月初三,夜。
一骑快马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从皇宫中疾驰而出,穿过朱雀大街离开了长安城,也离开了长安。
三日之后,马上飞递的消息传来,耿国公冯盎与骠国边界处购得粮食七万余石,交趾地区收集四万余石,加上宿国公程咬金的队伍,二十余万石粮食同时从长江的上游和下游出发。
目标,长安!
消息一经传出就迅速蔓延开来,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他们从这二十万石的粮食中看到了希望。
只是他们不知道,真正的绝望还远没有到来。
有了这二十余万石的粮食做底气,朝廷迅速开仓放粮,赈济遭受旱灾所影响的地区,同时世面上朝廷收售粮食的机构也上了货,价格远低于如今的市价。
由朝廷这个官方放出的粮食大大的冲击了粮食市场,原本在五姓七望的勉力维持之下粮价就没有涨上去,现如今更是一跌再跌。
与此同时,之前那八个为朝廷捐献粮食赈灾的家族也下场开始收粮,而他们的理由也很是充足。
我们给朝廷捐了粮食之后家里都没什么储备了,现在朝廷得到了足以赈济旱灾的粮食,我们就不能收点粮食充实一下家底儿?
理由充足且无法反驳,最重要的是之前捐出去的粮食都是无偿的,而现在收粮食花的都是人家自己的钱,你有什么资格反对呢?
不仅不反对,百姓们甚至极力支持他们。
在百姓们看来,这些家族是值得信任的,他们这次为了朝廷捐了粮食,现在再充实起来,下次遇到灾情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捐。
五姓七望心中骂骂咧咧,但却不敢说出来。
你们买粮归买粮我们管不着,但是你们特么去买朝廷出售的粮食不行?就非得买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