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接应
经过这几日的巡查和布防,朱慈炤大致了解了天津卫附近的重要战略要地。
天津卫又叫天津三卫,乃是一个主城池,三处兵营,朱慈炤都有派兵驻守。
同时通知附近的百姓南迁,或者撤入天津卫大城中。
朱慈炤很清楚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所以他要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
毕竟半年就打到江南的满清,虽然因为汉族统治者的种种不给力是一方面原因,但是也应当看到他们现如今的战斗力。
更何况他们俘虏了大量的汉族工匠,已经学会了火炮的制造。
更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些百姓不相信真的会有外族打到天津卫来,舍不得自己的田产和家园,不想南迁不愿意进城。
再比如说,一些地方的地主大户,因为朱慈炤没有答应给他们办事,放出了各种谣言和流言,背后使绊子让朱慈炤的政策无法贯彻。
但这些种种的阻拦,根本无法阻挡朱慈炤的决定。
大权在握之下,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地主官绅,大兵一派,通通都服了软。
朱慈炤还记得昨日,他亲自领着一营的将士前去那周掌柜在城外的庄园强迁的场景,因为周掌柜不想南迁,朱慈慈炤的队伍便直接动了手。
当如狼似虎的将士冲进周掌柜的庄园里,见什么拿什么的时候,周掌柜直接吓尿了。
是真尿了,他还以为朱慈炤这么多天的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是装的,现如今是露出庐山真面目了。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接下来便是杀人了。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永王殿下直接过来告诉他,人不走就留在这儿,等着被杀,但是一点儿金银、一点米粒都不准留下,你们若是死了,被没收的这些东西直接充公。
现在跟着走,你们的东西如数奉还。
周掌柜无奈,只能领着一众小妾哭哭啼啼的南下了。
这种场景,在天津卫很多地方都在上演,以三角淀(天津卫西北内陆湖)、东西走向的卫河为界,以北的地区,全部进行了坚壁清野。
本来期盼朱慈炤的各方势力,却是不免的被朱慈炤折腾得鸡飞狗跳。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普通百姓还有地主官绅,却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和以往不同的一面,那就是朱慈炤的军纪。
试问若有这等差事,驱赶百姓和官绅,这群大兵那个不得连抢带拿。
往往都是敌人没来,自己家的军队便已经祸害一遍,敌人一来这些大兵们一点用都没有,再让敌人把自己祸害一遍。
这才是正常的表现。
可是如今朱慈炤领来的这支队伍,总感觉那么让人耳目一新。
年轻一辈不懂什么,村中一些经历过事的老人,却是见人就说这支队伍好。
“这才是真正的官兵,真正的天兵啊!我记着我爷说过,戚老爷的戚家军就是这样的!”
“永王爷领的大兵们,就是戚家军在世,试问如今整个大明,还有哪家的大兵能如同永王爷领的兵这般规矩?!”
“要说这永王爷也不是平常人,我可是听人说了,咱们这位永王爷出生的时候,霞光满天,红光四射,太庙那房顶都直放光,说是太祖皇帝显灵,直把当今圣上都惊动了,若不是因为排行老四,早就立为……咳咳……”
“慎言,慎言……”
“慎言?那太祖和成祖皇帝不也排行老四……”
在进入天津卫的官道上,一些推着小车、牵着牲畜的百姓,却是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他们聊得很热切,在明末这种礼崩乐坏的时代,做长舌妇,已经不是妇人专属了。
城门口负责看守盘查的一众大兵们,那听到百姓如此议论,哪一个不是昂首挺胸,下巴尖都微微抬了起来。
至于妄议当今圣上家事,他们是不会管的,甚至打心眼里都希望百姓多说说,毕竟说的都是实话不是。
其实在朱慈炤的队伍里和江南之地,早就流传着朱慈炤勇救当今圣上,定策江南朝堂的事了,特别是端午,朱慈炤令骑兵南下献捷,这一路上不知多少百姓都知道了朱慈炤这个永王殿下。
甚至应天府中,也隐隐有当立永王为太子之事而引起的“不安之论”了。
不过不论什么不安之论,朱慈炤此时都没有心情去管这些,因为他正领兵前去接应从京师顺天府南迁的刘文耀、巩永固等人。
“侯先生,这里便交给你了,我前去接应了!”
“好,尊上放心,咳咳!”
北城门外,朱慈炤简略的嘱咐一番,便领着一千五百余的骑兵出发了。
侯峒增已经赶来了,如此,朱慈炤才敢放心北上接应。
这毕竟是自己的退路和后方,交给别人他根本不放心。
不过看侯峒曾那蜡黄的小脸,朱慈炤知道,这些时日确实是难为侯峒曾了。
因为这一路收尾,侯峒曾不仅要稳定地方局势,还要选拔任用官员,已经不仅仅是累了,而是身心疲惫了。
本来朱慈炤只要等着即可,可是这几日常有特讯营的人来送消息,说满清已经派人南下了,所以他必须要去接应一下了。
特讯营传来的消息,据说南下到漷县的时候,百姓已经有二十万之多了,这不是小数目。
按照时间推算,朱慈炤估摸着,也差不多北上百里就能碰见南下的刘文耀等人。
可是朱慈炤不知道,他千算万算,终究还是没有想到那么多百姓拖家带口,速度哪里能按照常理判断。
一直迎到近二百里的地方,才看见乌泱乌泱的百姓,缓慢南下。
而这时,朱慈炤还没和刘文耀、巩永固等说上两句话,便见北方有骑兵赶来,人数未知!
不用想,必是敌人!
“快跑,都快跑!”
第一时间,朱慈炤便大声喊了起来。
而有追兵追来,这些百姓们自然也看到了,顿时大乱起来。
孩童哭声,妇人叫声,挥鞭之声,牲畜嘶鸣,齐齐响起。
朱慈炤则第一时间领着麾下的骑兵迎了上去。
他的队伍中的骑兵装备精良,乃是数个州县的装备凑出来的,盔甲,马刀,长枪,标枪等齐备,惟一差的,也只是和外族骑兵交锋的经验了。
……
…………
感谢“书友20181001084028569 ”月票支持!
更新我只要有时间便会更新的,我有本职工作,更新不稳定,真的是对不住各位。
天津卫又叫天津三卫,乃是一个主城池,三处兵营,朱慈炤都有派兵驻守。
同时通知附近的百姓南迁,或者撤入天津卫大城中。
朱慈炤很清楚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所以他要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
毕竟半年就打到江南的满清,虽然因为汉族统治者的种种不给力是一方面原因,但是也应当看到他们现如今的战斗力。
更何况他们俘虏了大量的汉族工匠,已经学会了火炮的制造。
更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些百姓不相信真的会有外族打到天津卫来,舍不得自己的田产和家园,不想南迁不愿意进城。
再比如说,一些地方的地主大户,因为朱慈炤没有答应给他们办事,放出了各种谣言和流言,背后使绊子让朱慈炤的政策无法贯彻。
但这些种种的阻拦,根本无法阻挡朱慈炤的决定。
大权在握之下,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地主官绅,大兵一派,通通都服了软。
朱慈炤还记得昨日,他亲自领着一营的将士前去那周掌柜在城外的庄园强迁的场景,因为周掌柜不想南迁,朱慈慈炤的队伍便直接动了手。
当如狼似虎的将士冲进周掌柜的庄园里,见什么拿什么的时候,周掌柜直接吓尿了。
是真尿了,他还以为朱慈炤这么多天的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是装的,现如今是露出庐山真面目了。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接下来便是杀人了。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永王殿下直接过来告诉他,人不走就留在这儿,等着被杀,但是一点儿金银、一点米粒都不准留下,你们若是死了,被没收的这些东西直接充公。
现在跟着走,你们的东西如数奉还。
周掌柜无奈,只能领着一众小妾哭哭啼啼的南下了。
这种场景,在天津卫很多地方都在上演,以三角淀(天津卫西北内陆湖)、东西走向的卫河为界,以北的地区,全部进行了坚壁清野。
本来期盼朱慈炤的各方势力,却是不免的被朱慈炤折腾得鸡飞狗跳。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普通百姓还有地主官绅,却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和以往不同的一面,那就是朱慈炤的军纪。
试问若有这等差事,驱赶百姓和官绅,这群大兵那个不得连抢带拿。
往往都是敌人没来,自己家的军队便已经祸害一遍,敌人一来这些大兵们一点用都没有,再让敌人把自己祸害一遍。
这才是正常的表现。
可是如今朱慈炤领来的这支队伍,总感觉那么让人耳目一新。
年轻一辈不懂什么,村中一些经历过事的老人,却是见人就说这支队伍好。
“这才是真正的官兵,真正的天兵啊!我记着我爷说过,戚老爷的戚家军就是这样的!”
“永王爷领的大兵们,就是戚家军在世,试问如今整个大明,还有哪家的大兵能如同永王爷领的兵这般规矩?!”
“要说这永王爷也不是平常人,我可是听人说了,咱们这位永王爷出生的时候,霞光满天,红光四射,太庙那房顶都直放光,说是太祖皇帝显灵,直把当今圣上都惊动了,若不是因为排行老四,早就立为……咳咳……”
“慎言,慎言……”
“慎言?那太祖和成祖皇帝不也排行老四……”
在进入天津卫的官道上,一些推着小车、牵着牲畜的百姓,却是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他们聊得很热切,在明末这种礼崩乐坏的时代,做长舌妇,已经不是妇人专属了。
城门口负责看守盘查的一众大兵们,那听到百姓如此议论,哪一个不是昂首挺胸,下巴尖都微微抬了起来。
至于妄议当今圣上家事,他们是不会管的,甚至打心眼里都希望百姓多说说,毕竟说的都是实话不是。
其实在朱慈炤的队伍里和江南之地,早就流传着朱慈炤勇救当今圣上,定策江南朝堂的事了,特别是端午,朱慈炤令骑兵南下献捷,这一路上不知多少百姓都知道了朱慈炤这个永王殿下。
甚至应天府中,也隐隐有当立永王为太子之事而引起的“不安之论”了。
不过不论什么不安之论,朱慈炤此时都没有心情去管这些,因为他正领兵前去接应从京师顺天府南迁的刘文耀、巩永固等人。
“侯先生,这里便交给你了,我前去接应了!”
“好,尊上放心,咳咳!”
北城门外,朱慈炤简略的嘱咐一番,便领着一千五百余的骑兵出发了。
侯峒增已经赶来了,如此,朱慈炤才敢放心北上接应。
这毕竟是自己的退路和后方,交给别人他根本不放心。
不过看侯峒曾那蜡黄的小脸,朱慈炤知道,这些时日确实是难为侯峒曾了。
因为这一路收尾,侯峒曾不仅要稳定地方局势,还要选拔任用官员,已经不仅仅是累了,而是身心疲惫了。
本来朱慈炤只要等着即可,可是这几日常有特讯营的人来送消息,说满清已经派人南下了,所以他必须要去接应一下了。
特讯营传来的消息,据说南下到漷县的时候,百姓已经有二十万之多了,这不是小数目。
按照时间推算,朱慈炤估摸着,也差不多北上百里就能碰见南下的刘文耀等人。
可是朱慈炤不知道,他千算万算,终究还是没有想到那么多百姓拖家带口,速度哪里能按照常理判断。
一直迎到近二百里的地方,才看见乌泱乌泱的百姓,缓慢南下。
而这时,朱慈炤还没和刘文耀、巩永固等说上两句话,便见北方有骑兵赶来,人数未知!
不用想,必是敌人!
“快跑,都快跑!”
第一时间,朱慈炤便大声喊了起来。
而有追兵追来,这些百姓们自然也看到了,顿时大乱起来。
孩童哭声,妇人叫声,挥鞭之声,牲畜嘶鸣,齐齐响起。
朱慈炤则第一时间领着麾下的骑兵迎了上去。
他的队伍中的骑兵装备精良,乃是数个州县的装备凑出来的,盔甲,马刀,长枪,标枪等齐备,惟一差的,也只是和外族骑兵交锋的经验了。
……
…………
感谢“书友20181001084028569 ”月票支持!
更新我只要有时间便会更新的,我有本职工作,更新不稳定,真的是对不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