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乡间
1645年10月2日,汉洲,新淮安(今澳洲帕默斯顿市)。
远在神州的大明是否崩塌,对于生活在新淮安(今澳洲帕默斯顿市)石坝乡的朱有根来说,根本不是他想关心的事。
他现在最为关注的是,农田里的肥力够不够,出外放的十几羊莫要被野外的袋狼给叼走了, 屋里的母鸡能否多下几个蛋,以及每年可以存些多少银钱。虽然现在日子比十年前在大明的时候,要好过多了,不虞饿肚子,但生活依然很艰难。
他的柔佛妻子在今年六月,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这已经是他第三个孩子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几乎全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尽管家里的老大已经七岁了,平日里也可以帮着他做些家里的轻巧活计。但乡上的官人却非要强迫每个适龄孩童去学堂读书, 否则会取消对家里土地农税减免。
当然, 孩子去学堂读书认字,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可以学点东西,而且还能在学堂里混一顿午饭。另外,对于家中孩童多的农户,乡政府也会有一些实物补贴,粮油、牛奶、鱼干等等。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人,朱有根最为看重的还是政府当年分给他的四十亩农田,尽管每年会有十来亩地会处于休耕状态,但凭着他一个人,还是无法耕种这么多土地的。当然,你也可以请附近生产屯的那些尚未分配土地的移民帮着耕种,可是要花钱呀,他哪舍得。
不过, 他还是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辛劳,都花费在这片土地上, 精心的侍候着, 并打算将其传诸于子孙。
“你家现在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你打算将这土地传给谁?”村长杨广德蹲在地头,调笑着问道。
“自然是留给小儿子。”朱有根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一屁股坐在地垄上,看着地里又冒出的许多杂草,眉头紧皱着。
“哟,你家小儿子还未满一岁,现在就决定给他留家产了?”
“老大读书还不错,说不定以后有些出息。”朱有根说起自家的孩子时,脸上露出一脸喜悦,“将来,或许可以做个官家人。”
“那倒未必!”杨广德一想到自家孩子在学堂里的读书成绩,心中不免有些酸味,“现在几乎每个孩子都要进入学堂读几年书,现在你家大小子能行,说不定待读到中学阶段,脑子又不灵光了。再者说了,咱们汉洲发展越来越好, 人口也是每年都在增加,那肯定读书的人也多了。谁能保证读了书,就一定是官家人?”
“嗤,你家小子脑子才不灵光呢!”朱有根不满地横了杨广德一眼,“上个月,乡里学堂的女先生家访时,都给我说了,我家大小子是个学习的好苗子,以后准能升到中学,就是去建业城天工学院读高级学堂,也是可能的!”
“那……你家小子以后真的出息了,可要帮着我家小子。他俩好歹也是一起长大,一起读书的好伙伴。”杨广德郁闷了一阵,随后凑过来,拍了拍朱有根的肩膀,“而且,这几年来,我可没少照顾你。”
“那是一定的。”朱有根得意地说道。
“哎,你家婆娘给你送饭来了。”杨广德远远地看到一个妇人,身后背着一个婴儿,左手还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慢慢朝这边地头走来。
朱有根抬头望去,果然,是自己的柔佛妻子给自己送午饭过来。
“家里的羊都圈好了?”朱有根从妻子手里接过饭盆,轻轻的放在地头,然后又从妻子身后的背带上将婴儿解了出来,抱在怀里逗弄着。
“都圈好了。”妻子朝旁边的杨广德笑了笑,轻声说道:“不过,有两只羊好像情况不对,大概是病了身体。”
“莫不是在外面吃了什么东西?”朱有根一愣,有些担忧地说道:“待晚上,请村里的老万来看看。”
家里养的羊,可是他们家为数不多可以获取现银的副业,四年时间,从三只羊发展到现在的十一只,要不是前年因为要翻新屋子,卖了两只,说不定羊群数量还会更多。
虽然,这个时节已是汉洲的春天,但处于北部地区的新淮安,气温还是很热,地头一片树林里三三两两分布着十几家正在吃午饭的农户,妇人在一旁说着闲话,眼睛还不时盯着到处跑动的幼儿。男人们大口吃着简单的午餐,谈论着春耕的情况。
随着帝汶岛和威远岛两地的稻米产量逐年增加,而且汉洲东部威海、云阳、大兴等府县地区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因而,汉洲北部建业府一带的粮食种植面积便随之减少,转而大范围地种植甘蔗、大豆、黄豆、花生、胡椒、水果以及苎麻等经济作物。
谷厷
而朱有根他们所在的新淮安石坝乡就根据县里的农政人员的指导,开始大面积地种植苎麻。
苎麻,可能是世界上纤维品质最好的植物。这种原产于大明西南地区的经济作物,在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
更重要的是,苎麻的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另外,苎麻也可用作动物饲料。苎麻叶富含植物蛋白,粗蛋白含量高达20%以上。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用苎麻叶喂养牛、羊、猪等的历史,而且具有很好的饲用效果。
在从大明搜集的各类医药书册当中,其中就有许多中药方注明了,苎麻根为利尿解热药,并有安胎作用,苎麻叶叶为止血剂,治创伤出血。根、叶并用治急性淋浊、尿道炎出血等症。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食用。
可以说,苎麻全身都是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若是论亩产收入比例的话,那是远远超过普通的粮食和油料作物。而且,汉洲北部作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类型,也非常适合苎麻的种植环境。
汉洲经过十年的农业发展,农业基本上遵循的是总体的宏观指导和普通农户的小范围自主选择,并根据各地气候、环境的属性,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
因为每年来到汉洲的移民,并不会立刻就分田分户,而是要在新辟之地,或者原有成熟地区,实施屯田式的集中管理,根据各地艰苦条件的不同和个人的劳动表现,会在两到三年内,再予以新移民分田并进行再次人员分配。
经过两三年的屯田式的集中管理,可以说所有的移民在来汉洲的初期,都具有高度的服从性和纪律性。加之,大部分来到汉洲的移民都是一无所有的饥民,或者战争难民,对于齐国政府给他们提供的一切生产生活物资,内心深处,还是充满感激之情的。因而,对于政府的各项安排,也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顺从和响应。
及至傍晚时分,疲惫了一天的农人,或扛着农具,或抱着几捆捡来的柴火,急匆匆地往村中各自小家走去。
“爹,娘,饭菜都已做好了,你们赶紧洗一洗,就可以吃了。”朱有根家七岁的老大朱重进听到院外有动静,掀开门帘,走了出来。他从母亲怀里抱过六个月大的弟弟,朝家人招呼道。
“今日在学堂里都学了什么?课程都已温习过了?”朱有根看见老大,眼睛不由放出一丝光芒,但嘴中却很严肃地说道。
“坐马车回家的路上,已经温习过了。”朱重进摇摇头,轻声说道。即使自己告诉父亲在学堂里学到的内容,他也多半是不懂的,但作为父亲,还是要摆出自己的威严和掌控一切的模样。
“嗯,好生读书。我老朱家以后光大门楣,就靠你了。”
“嗯。”朱重进听到父亲说这句话,已经不下千百遍了,“爹,我想把头发剃了。”
“为何要剃头发?”朱有根愕然。
“学堂里的许多同学都剃了头发,看着很精神。……我也想剃。”
“你……你个娃子在读书呀!……为何要剃头发?”
“爹,你不也剃了头发嘛。”朱重进看了一眼父亲,轻声说道:“村里许多叔伯都剃了头发的。”
“老子们要干农活,整日里汗流浃背,当然要剃了头发,落一个爽利。”朱有根急声说道:“你个读书娃子,咋能随便剃头发呢?我们几百上千年的传统,都是留有发髻,这才证明我们是汉人,是那个……那个华夏苗裔,与那些土著蛮夷,是完全不一样的!”
“先生说了,汉人传承,在心,不在形。”朱重进说道:“我们只要说汉话,行汉礼,承汉制,继汉家文明,彰汉家威仪,至于我们有没有头上一把头发,没什么关系。说不定,几千年前,我们老祖宗就是因为没办法剃头发,才留下一头发髻的。”
“啊?”朱有根被儿子一套说辞,给驳的不知该说什么,可他总觉得,那个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可轻易损伤,也是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自己这一辈,一无所有地来到汉洲,饭都吃不饱,自然不在乎头上的发髻。
但是,儿子可是进学堂读书的人呀,而且先生还夸赞他以后有出息,不该跟自己一般模样。读书人不是应该像我们曾经的大明那些书生才子一般,羽扇纶巾,冠盖什么的。
在我们齐国,有些汉人传统,难道要轻易丢弃了吗?
远在神州的大明是否崩塌,对于生活在新淮安(今澳洲帕默斯顿市)石坝乡的朱有根来说,根本不是他想关心的事。
他现在最为关注的是,农田里的肥力够不够,出外放的十几羊莫要被野外的袋狼给叼走了, 屋里的母鸡能否多下几个蛋,以及每年可以存些多少银钱。虽然现在日子比十年前在大明的时候,要好过多了,不虞饿肚子,但生活依然很艰难。
他的柔佛妻子在今年六月,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这已经是他第三个孩子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几乎全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尽管家里的老大已经七岁了,平日里也可以帮着他做些家里的轻巧活计。但乡上的官人却非要强迫每个适龄孩童去学堂读书, 否则会取消对家里土地农税减免。
当然, 孩子去学堂读书认字,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可以学点东西,而且还能在学堂里混一顿午饭。另外,对于家中孩童多的农户,乡政府也会有一些实物补贴,粮油、牛奶、鱼干等等。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人,朱有根最为看重的还是政府当年分给他的四十亩农田,尽管每年会有十来亩地会处于休耕状态,但凭着他一个人,还是无法耕种这么多土地的。当然,你也可以请附近生产屯的那些尚未分配土地的移民帮着耕种,可是要花钱呀,他哪舍得。
不过, 他还是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辛劳,都花费在这片土地上, 精心的侍候着, 并打算将其传诸于子孙。
“你家现在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你打算将这土地传给谁?”村长杨广德蹲在地头,调笑着问道。
“自然是留给小儿子。”朱有根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一屁股坐在地垄上,看着地里又冒出的许多杂草,眉头紧皱着。
“哟,你家小儿子还未满一岁,现在就决定给他留家产了?”
“老大读书还不错,说不定以后有些出息。”朱有根说起自家的孩子时,脸上露出一脸喜悦,“将来,或许可以做个官家人。”
“那倒未必!”杨广德一想到自家孩子在学堂里的读书成绩,心中不免有些酸味,“现在几乎每个孩子都要进入学堂读几年书,现在你家大小子能行,说不定待读到中学阶段,脑子又不灵光了。再者说了,咱们汉洲发展越来越好, 人口也是每年都在增加,那肯定读书的人也多了。谁能保证读了书,就一定是官家人?”
“嗤,你家小子脑子才不灵光呢!”朱有根不满地横了杨广德一眼,“上个月,乡里学堂的女先生家访时,都给我说了,我家大小子是个学习的好苗子,以后准能升到中学,就是去建业城天工学院读高级学堂,也是可能的!”
“那……你家小子以后真的出息了,可要帮着我家小子。他俩好歹也是一起长大,一起读书的好伙伴。”杨广德郁闷了一阵,随后凑过来,拍了拍朱有根的肩膀,“而且,这几年来,我可没少照顾你。”
“那是一定的。”朱有根得意地说道。
“哎,你家婆娘给你送饭来了。”杨广德远远地看到一个妇人,身后背着一个婴儿,左手还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慢慢朝这边地头走来。
朱有根抬头望去,果然,是自己的柔佛妻子给自己送午饭过来。
“家里的羊都圈好了?”朱有根从妻子手里接过饭盆,轻轻的放在地头,然后又从妻子身后的背带上将婴儿解了出来,抱在怀里逗弄着。
“都圈好了。”妻子朝旁边的杨广德笑了笑,轻声说道:“不过,有两只羊好像情况不对,大概是病了身体。”
“莫不是在外面吃了什么东西?”朱有根一愣,有些担忧地说道:“待晚上,请村里的老万来看看。”
家里养的羊,可是他们家为数不多可以获取现银的副业,四年时间,从三只羊发展到现在的十一只,要不是前年因为要翻新屋子,卖了两只,说不定羊群数量还会更多。
虽然,这个时节已是汉洲的春天,但处于北部地区的新淮安,气温还是很热,地头一片树林里三三两两分布着十几家正在吃午饭的农户,妇人在一旁说着闲话,眼睛还不时盯着到处跑动的幼儿。男人们大口吃着简单的午餐,谈论着春耕的情况。
随着帝汶岛和威远岛两地的稻米产量逐年增加,而且汉洲东部威海、云阳、大兴等府县地区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因而,汉洲北部建业府一带的粮食种植面积便随之减少,转而大范围地种植甘蔗、大豆、黄豆、花生、胡椒、水果以及苎麻等经济作物。
谷厷
而朱有根他们所在的新淮安石坝乡就根据县里的农政人员的指导,开始大面积地种植苎麻。
苎麻,可能是世界上纤维品质最好的植物。这种原产于大明西南地区的经济作物,在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
更重要的是,苎麻的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另外,苎麻也可用作动物饲料。苎麻叶富含植物蛋白,粗蛋白含量高达20%以上。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用苎麻叶喂养牛、羊、猪等的历史,而且具有很好的饲用效果。
在从大明搜集的各类医药书册当中,其中就有许多中药方注明了,苎麻根为利尿解热药,并有安胎作用,苎麻叶叶为止血剂,治创伤出血。根、叶并用治急性淋浊、尿道炎出血等症。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食用。
可以说,苎麻全身都是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若是论亩产收入比例的话,那是远远超过普通的粮食和油料作物。而且,汉洲北部作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类型,也非常适合苎麻的种植环境。
汉洲经过十年的农业发展,农业基本上遵循的是总体的宏观指导和普通农户的小范围自主选择,并根据各地气候、环境的属性,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
因为每年来到汉洲的移民,并不会立刻就分田分户,而是要在新辟之地,或者原有成熟地区,实施屯田式的集中管理,根据各地艰苦条件的不同和个人的劳动表现,会在两到三年内,再予以新移民分田并进行再次人员分配。
经过两三年的屯田式的集中管理,可以说所有的移民在来汉洲的初期,都具有高度的服从性和纪律性。加之,大部分来到汉洲的移民都是一无所有的饥民,或者战争难民,对于齐国政府给他们提供的一切生产生活物资,内心深处,还是充满感激之情的。因而,对于政府的各项安排,也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顺从和响应。
及至傍晚时分,疲惫了一天的农人,或扛着农具,或抱着几捆捡来的柴火,急匆匆地往村中各自小家走去。
“爹,娘,饭菜都已做好了,你们赶紧洗一洗,就可以吃了。”朱有根家七岁的老大朱重进听到院外有动静,掀开门帘,走了出来。他从母亲怀里抱过六个月大的弟弟,朝家人招呼道。
“今日在学堂里都学了什么?课程都已温习过了?”朱有根看见老大,眼睛不由放出一丝光芒,但嘴中却很严肃地说道。
“坐马车回家的路上,已经温习过了。”朱重进摇摇头,轻声说道。即使自己告诉父亲在学堂里学到的内容,他也多半是不懂的,但作为父亲,还是要摆出自己的威严和掌控一切的模样。
“嗯,好生读书。我老朱家以后光大门楣,就靠你了。”
“嗯。”朱重进听到父亲说这句话,已经不下千百遍了,“爹,我想把头发剃了。”
“为何要剃头发?”朱有根愕然。
“学堂里的许多同学都剃了头发,看着很精神。……我也想剃。”
“你……你个娃子在读书呀!……为何要剃头发?”
“爹,你不也剃了头发嘛。”朱重进看了一眼父亲,轻声说道:“村里许多叔伯都剃了头发的。”
“老子们要干农活,整日里汗流浃背,当然要剃了头发,落一个爽利。”朱有根急声说道:“你个读书娃子,咋能随便剃头发呢?我们几百上千年的传统,都是留有发髻,这才证明我们是汉人,是那个……那个华夏苗裔,与那些土著蛮夷,是完全不一样的!”
“先生说了,汉人传承,在心,不在形。”朱重进说道:“我们只要说汉话,行汉礼,承汉制,继汉家文明,彰汉家威仪,至于我们有没有头上一把头发,没什么关系。说不定,几千年前,我们老祖宗就是因为没办法剃头发,才留下一头发髻的。”
“啊?”朱有根被儿子一套说辞,给驳的不知该说什么,可他总觉得,那个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可轻易损伤,也是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自己这一辈,一无所有地来到汉洲,饭都吃不饱,自然不在乎头上的发髻。
但是,儿子可是进学堂读书的人呀,而且先生还夸赞他以后有出息,不该跟自己一般模样。读书人不是应该像我们曾经的大明那些书生才子一般,羽扇纶巾,冠盖什么的。
在我们齐国,有些汉人传统,难道要轻易丢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