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事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疤脸汉子因贾炜救了自己兄弟,且允他赊欠诊金,所以对贾炜感恩戴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们一伙人共有七八十个,都是亲戚族人,或是乡邻朋友。
  疤脸汉子姓赵名刚,这伙人以他为首,做这挖私矿的勾当已有数年。
  据赵刚说,仅仅是麻田、梅田、浆水、长村等地,像他们这样私下挖矿的,就有近万人。
  大一些的矿上,几百上千的都有,只是这样的大矿不多。
  更多的,则是赵刚他们这种,几十个上百人的小团伙,有挖煤的,也有挖铁矿、铅矿的。
  从山里挖出矿石后,一般都是就近装船,让客商收了之后运往广东,尤其是铁矿和煤炭,销量最大。
  至于在本地炼铁的也有,只是炼出来的铁不大好。
  “矿工的日子苦啊!”
  赵刚这么粗壮个汉子,说起此事都不由连连摇头叹气。
  “那可真不是人干的活!”
  贾炜大部分时候,都只耐心的倾听着,有时陪着叹口气,有时因想到自己身世,不免跟着咒骂几句老天不公的话。
  他知道张铭让自己来县城这个医馆,并不是为了赚钱,主要还是为了打探消息。
  煤炭销路的问题,原本是想让周胜那边解决的,没想到今日机缘巧合,遇到赵刚,从他的口中,倒探听出不少有用的消息。
  待安排赵刚和另一个伙伴吃过晚饭,贾炜叮嘱几句后,便回了后院。
  他在灯下研好墨,展开纸,略一思忖,提趣÷阁如飞,很快写了封密信,待墨迹干了之后,将其裁成四指宽巴掌长的纸条,卷起来塞入一根竹管里。
  这竹管半新不旧,看着像是破损的趣÷阁杆,毫不起眼。
  两端也用蜡封住了口,又糊上些泥土,任谁见了也想不到,里面还藏着纸条。
  贾炜处理完竹管后,便让大徒弟进来,将竹管交给他。
  大徒弟会意,也不多问,径自回了徒弟们睡觉的屋子。
  次日一早,大徒弟便挎着菜篮出门,平日里也是他负责采买,因下着小雨,他便打了个油纸伞。
  冬日里能有什么蔬菜?无非是些白菜豆腐罢了。
  县城本就不大,他很快便去了卖豆腐的铺子,买了一斤豆腐,一把黄豆芽,出来后也没有闲逛,去附近的杂货铺子又买了些梅干菜,然后便直接回了医馆。
  就在大徒弟离开豆腐铺子小半个时辰后,邢家嫂子也来此间,买了豆腐后出门后,也未曾多待。
  只是谁都未曾注意,她的菜篮里,什么时候多了根竹管。
  邢家嫂子出了城,回到院子便将竹管交给了丈夫,邢大运不敢耽搁,直接去找周胜和吴之江。
  “原来广东客商这么多?”
  周胜听吴之江念完密信内容,便将纸条重新装回去,待明日一同送回沿江堡。
  吴之江咳嗽几声,用手帕擦了擦嘴角,说道:
  “既然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收购,那便好办了。明日让邢老弟划船,送我去一趟。”
  周胜有些担心吴之江的身体,略想了想说道:
  “还是咱们一起去为好。”
  吴之江听了点点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日稍做了一些准备,第二天天色微明,众人便都已出发。
  周胜和吴之江、邢大运以及另一个小伙子同船,那收煤的地方离着县城有半日水路,当天晌午前后便到了。
  邢大运和那小伙子没下船,只在船上等候。
  这里是个天然码头,看着毫不起眼,周胜和吴之江顺着路走了没多久,就见路边露天堆了许多煤炭,防雨的棚子里,还有更多木炭。
  不远处还有几间屋子,颇为简陋,有个穿着短衣的老头,正在屋子门口坐着喝酒。
  周胜笑眯眯的上前搭话,那老头果然是广东口音,好在交流起来并不碍事。
  “后生仔,你们不像是这行的人呀。”
  老头儿斜靠在门框上,一旁的小桌上摆着两碟下酒菜。
  周胜便笑道:
  “老丈眼神真好,我和兄长的确是新进这行的,不过我们的煤炭不光多,还很好。”
  说着,他便从褡裢里取出几块煤炭,这是来县城之前,张铭专门让他带上的。
  老头挨个接在手里打量一番,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对周胜问道:
  “似这般的煤,每日能有多少?”
  周胜略一思忖道:
  “眼下还不曾全力开矿,每日只得三万斤左右。”
  这个数字,还偏保守了些。
  老头却猛地抬起头,按照每人每天挖一百斤左右来算,这二人的矿上,至少有三百个矿工。
  显然不是个小矿,这伙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念头只在他脑子里打了个旋儿,便丢到了一旁。
  如今这年月,吃这口饭的人可是越来越多。
  虽说官面上一直在封禁,可屡禁不绝,不然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饭碗了。
  从数量上来说,这倒是个大主顾,老头儿心里盘算着,面上却不慌不忙的端起酒碗,“滋溜”一口。
  “后生仔,这行可不好做啊。”
  老头儿欺周胜和吴之江是新人,不懂行情,便忽忽悠悠说了一大堆。
  周胜也不急,坐在小板凳上,毫不见外的给自己也涮了碗酒,一边喝着,一边听老头儿忽悠。
  末了,老头儿仿佛才想起来似的,随口道:
  “此地的煤,向来是我们几家收的,百斤煤作价五分银。”
  “两位若是不信,可以沿着章水上下打听打听。”
  周胜听了微微一笑,道:
  “老丈莫要诓我们兄弟,来之前我们已打探明白,这里收煤,百斤煤作价一钱银,如何到了我们兄弟这里,便少了五分?”
  老头被当面戳穿,也不着恼,笑道:
  “定然是旁人胡言乱语。”
  周胜便和他讨价还价,磨了半天,终于讲定百斤煤八分银。
  至于如何送来此地,便是周胜的事儿,不拘什么时候送来,一手货一手钱,两不相欠。
  谈妥了此事,周胜如释重负,也不多留,讲定三日后便会送一批煤来,便和吴之江一同回到船上。
  “回沿江堡!”
  周胜上了船,笑容满面的对邢大运道:
  “总算办成了件顶重要的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