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沙漠草场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到两位长辈说起农业的事情,路明远一脸好奇的走了过来。
  他对这个倒是感兴趣。
  说实话,一个农耕文明的粮食产量竟然能达到亩产两百多公斤,这点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要知道这亩产两百多公斤可不是试验田,或者少数田地,而是一个普遍值,平均值。如今想来,这确实有点不太合理。
  这里面应该不只有农作物改良的因素。
  按照路明远上一世的知识来判断,没有化肥,单靠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就算农田的产出最大化的利用,也就是实现土地—植物—动物—粪便堆肥还田之间完美循环,也不可能会长期稳定在这么多。
  算上那微乎其微的雷电固氮,还有偶尔种植固氮植物进行绿肥,那么产量应该也只有一半,甚至更少才对。
  上次去农家的时候居然没察觉到这一层,这点确实不应该。
  不过二叔应该知道些什么。
  “二叔,我们去堆肥场拉的那种粪肥是怎么来的?”
  早年路明远经常和二叔去东郊的堆肥场拉肥料,倒是没关心过这个问题。主要是当时他的心思不在这上面,而且他上辈子也知道堆肥是怎么来的,所以就没问过。
  但是此时从元素守恒的方面想了一下,才发现这堆肥中的氮元素貌似有点多啊!
  或者说,昌丰城产生的肥料根本就不足以维持农作物现在的产量。
  从农作物的三大必须元素,氮磷钾来说明。
  要知道在这个生态循环中,氮元素可是会流失的,它不像磷元素和钾元素,氮元素很容易就会变为氨气,然后挥发到空气中,造成堆肥中的氮元素流失。
  此时,如果没有类似于化肥的手段来补充氮元素,那又怎么可能一直保持亩产?
  而且路明远也没见过自己二叔通过休耕、或者种植一些固氮的植物来补充氮元素,那么问题应该就出在堆肥上。
  听到侄子的问题,路义轻咳一声,准备给自己侄子好好上上课。
  “明远,你想知道这个,那二叔可得给你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堆肥场的粪肥呢,其实主要有两种。
  一种就是通过咱们昌丰城附近田地里产出的秸秆、杂草、树叶,还有那些酒糟、剩饭剩菜,再加上人的粪便,鸡鸭猪牛等畜生产生的粪便,一起发酵而来的。
  咱们上完厕所之后不是要用水冲走嘛。
  那个粪水的地下管道就通往小湾水库附近。在那边专门有人会用一种除水的神通,将粪水里面的水份全部除去,然后将干净的水排到水库里面,至于剩下的干的,就会和其他的原料一起发酵。
  温度合适的话,大概半年就可以用了。
  这个肥料每亩地一年大约要上八百斤左右的样子,每次耕种前,当做底肥就可以了。”
  “这个我知道,咱们一起去堆肥场拉过。”
  以前每到农忙的时候,路明远都会和二叔二婶将收获后的小麦杆,还有玉米杆等秸秆直接割下来,拉到堆肥场,然后才能拉回足够的肥料当做底肥,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不过听二叔这么说,显然是还有其他的来源。
  “明远,你知道沙漠草场吗?”
  “当然知道,以前我们通过神通将世界上的大部分沙漠都改造为了适合种植的草原,从此以后,我们人人都能吃上牛羊肉,也能喝上牛羊奶了。
  而且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人族的人口才开始大规模暴发,一直到现在大约有一百多亿人口。”
  对于那时候将沙漠改造为草原的壮举,路明远可是真心佩服。
  他也曾细心研读过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对此自然是如数家珍。
  据记载:大约五百年前,由农家宗师夏节之提议,建议用神通将世界上的沙漠改造为适合种植的农田。
  然后呢,就有了持续好几百年的大改造。
  听说最初的一两年里,沙漠里每天都在下雨。
  没错,每天傍晚的时候,百家的宗师们都会从海洋中运送大量的水分,然后通过降雨神通,给沙漠里面施云布雨。
  而地上的大师们则趁机用粉碎神通将沙子研磨的更细,再通过固定神通将沙漠表面的细沙固定住,从而不易被风吹走。
  在他们后面,还跟着一群辛勤的农民。
  这些农民的主要工作便是在后面处理好的土地上种植沙棘、仙人掌、红柳、沙蒿等耐沙耐旱植物。
  大约经过三年的生长,还有反复种植,世界上的大部分沙漠都被彻底定住了。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不需要固定神通的帮助了,单单靠着沙漠里的植物,就已经可以将沙漠给杀死了。
  当然,每天的降雨还是不能少。要不然这么多植物肯定活不了。
  自然中间也出现过事故,听说还出现过几次小规模的沙尘暴,不过都被那些值守的宗师们给打爆了,没翻起什么浪花。
  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沙漠里的那些耐沙植物也在茁壮的成长,沙漠里的土壤也慢慢得到了改善,在加上雨水不断,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们便开始往沙漠里移栽其他植物。
  经过试验和农家的选育,最终选择了能增加土壤肥力的苜蓿、三叶草,还有各种豆科植物。
  从此,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漠便成了一片绿茫茫的草原。
  而且随着植物的生长与覆盖,沙漠里的气候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降雨也渐渐多了起来,均匀了起来。
  而且由于植物的覆盖,水分蒸发速度也慢了下来。
  到了如今,五百年过去了,虽然沙漠草场还需要一定的人工补水、人工降雨,但是频率已经下降了很多,大约一个月一次就行。
  可以预料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的沙漠终究将会变成真正的草原。
  而因为改造后的草原土壤太过于贫瘠,有效土层甚至只有十来公分,而且生怕好不容易改造好的草原被破坏掉,所以直到现在,草原上面种的还是那些草本植物。当然,还有一定的树木,而没有一丁点的农作物。
  毕竟农作物的果实是要流通到其他地方的,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在掠夺土壤的养分,所以此时的沙漠草原中只能种植一些固氮肥田的植物。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争取不会对土壤做出大的破坏。
  对于此这项改变世界、甚至改变人类进程的壮举,路明远深感佩服的同时,他也对参与此项大工程的那群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不管是参与其中的那三百五十三位宗师也好,还是那七万五千名大师也罢,再或者是在后方奋斗的那亿万平民百姓,他们都值得历史的铭记。
  是他们,给了后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机会。
  不过其中,最让路明远感觉到哭笑不得的却是一个沙漠,一个唯一留下来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没错,这块沙漠是当初特意留下的,而且还是当时几位农家的宗师强烈要求的。说是为了方便以后研究沙漠植物,研究沙漠气候而特意留的。
  说实话,当初读到这里的时候,路明远差点没笑喷了。
  上一世有珍稀保护动物之说,这一世居然有了保护沙漠,这可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当然,就算沦为了保护区,这个保护沙漠也被大幅度的阉割了,只留下了原来十分之一大小的一小块。供人参观、研究。
  而每当路明远看到这儿的时候,他都不得不吐槽一句:你怎么不把黄土高原给留一点?
  现在黄土高原上不是绿树便是农作物,害的他想体验一下黄沙漫天的感觉都没有机会。
  当然,他这只是皮一下而已。真让他去亲自体验,他才不去。
  好好生活不好嘛,干嘛给自己找罪受?
  不过此时二叔提到这个沙漠草场,难道这第二种肥料跟它有关?
  想到那边那广阔无边的养殖场,路明远心道:该不会是从那边将牛粪和羊粪之类的运过来吧?
  这应该……
  考虑到现在没有火车汽车等现代工具,路明远刚说这应该挺难的,但是他突然想到这边有一种能减轻负重的神通,而且还有飞行神通,便将自己的想法给按了回去。
  确实有这个可能哈!
  这时,二叔路义继续诉说道:“那里面不是大都种的苜蓿嘛!
  后来农家发现,苜蓿的肥田效果要比平常的秸秆高好几倍,特别是开花结果期的苜蓿,那效果更好。
  所以那边每年都会给各个城市运送足量的干苜蓿。
  一部分用来喂养牛羊,一部分直接堆肥发酵。
  而且这个肥料和底肥不同,每年要上五次左右。基本上两个月一次。
  不过每次的量都不多,每次每亩大约也就两百斤的样子,所以二叔就没叫你。
  而且今年有了你的手拉犁,我们可就轻松多了。”
  “这样啊!那也就是说,我们每亩地每年大约需要两千斤的肥料,这样才能保持四五百斤的产量。”
  “对就是这样!而且如果没有外来的苜蓿的话,亩产大约也就两百来斤。并且之后的产量还会慢慢的下降,直到最后,可能都不到一百斤。
  咱家祖传的那本族志上有,五百年前吧,当时的亩产才九十来斤,三四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就那还经常吃不饱。”
  “好吧!”
  路明远懂了,其实人族现在就是把固氮植物苜蓿当做氮肥来使用了。
  不然不补充氮元素的话,就算循环做的再好,营养元素也会慢慢的流失,此时土壤的肥力自然也就大不如前了。
  换句话说,除非有外源性氮元素补充,那么上一世鼓吹的有机农业,甚至是生态农业,纯粹就是死路一条。
  这些少数人玩玩还可以,大范围甚至号召全国来实施的话,不是蠢就是坏。
  或者纯粹是闲人口太多了!
  这一世的农业够生态、够有机、够天然吧,农田里长出农作物后,经过动物和人类的作用,又全部回到了农田,甚至南方的楚国还将桑蚕鱼稻玩出了花,但是结果呢,粮食亩产还是上不了三百斤。
  最后有了外源性的苜蓿,这才稳定到了四五百斤。
  就这还是有两三亩,哦不对……
  想到城里养殖的那些牛羊猪等吃的也是专门种植的草,甚至是豆渣,路明远觉得,现在的一亩农田纯粹是被五六亩的土地养着,这才能产这么多的粮食。
  他记得上一世曾经看到过一份资料:
  光从氮元素来分析,每生产两百斤的粮食需要的纯氮大约是五斤左右。
  而这相当于两个成年人,或着0.2头猪或者牛的腐熟肥年产量,或者是不施肥的两亩绿肥的年产量(短年生固氮植物)。
  如果再加上猪和牛的口粮,发酵过程中的氮损失,那么维持亩产两百斤所需要的土地可能就得有三四亩之多。
  而这个亩产量,距离上一世那些亩产千斤的小麦、玉米,亩产两千斤的稻谷,两者之间的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但是如果按照尿素中的氮元素含量46%来计算,五斤纯氮只需要十斤多一点的化肥,从这就可以看出化肥的优越性与突破性了。
  生产出同样的粮食,一个需要三四倍体量的土地供养,甚至还有产量下降的风险(氮流失),而另外一个只需要十来斤化肥就可以了。这之间的差距,已经不用说了。
  当然,路明远也不是将化肥视为包治百病的救命灵药。
  只要人类的种植还离不开土壤,那么化肥的应用就应该小心再小心,要不然它很容易就将土壤的生态环境给破坏掉了,甚至可能会污染水资源,还有空气。
  所以用农家肥来保持土壤活性,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才是未来啊!
  就在路明远想这些的时候,二叔继续说道:
  “其实,二叔听说还有一种肥料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知道明远你听说过硝石没有?”
  “硝石?就是以前厕所扫出来的那个?可以用来冻冰棍的那个?”
  “对!就是它。听说它的效用比我们常用的肥料强得多,只需要几斤,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亩产量。
  不过硝石矿的存量不多,如果放开了用的话,几十年就用完了,所以现在只有农家用它来研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上限。
  以期在将来找到硝石替代品的时候,迅速拔高产量。”
  至于厕所,已经改造为水冲的了,自然不产硝石了。
  “提高亩产上限?”
  想到前段时间苏近师兄说有了足够的肥料,小麦的亩产甚至可以突破一千斤,路明远明悟道:“所以现在小麦的亩产量还不到上限的一半?”
  “这个确实。听说隔壁的王麻子做过实验,他将两亩的肥料上到了一亩地上,那年的小麦亩产就达到了六百斤,第二年继续的话,那亩地甚至产了将近七百斤。
  不过没有肥料的那亩地却彻底荒了,亩产很快降到了一百斤左右。
  这么一算,其实还亏了。所以农家早就给过建议,让最好平均施肥,而且施肥的次数分的越多、越细,效果就越好。
  不过分的次数太多了~麻烦,而且后期的收益也不大,所以我们普遍分为两次底肥,五次追加肥。”
  “好吧!”
  路明远点了点头,这和上一世那些专家的建议差不多。
  氮肥确实容易流失,所以才建议次数越多越好,这样流失的少。
  不过普通人的精力和技术有限,只是将肥料分为三四次便是极限了。
  后来呢,技术有了突破,有了随时随地可以施肥,且可以实时监控、智能微量施肥的水肥一体化,这才将这份麻烦的工作给解放了出来。
  不过路明远相信,这一世有着他的帮助,而且还有这些能驱动超凡能量的神通,这一世肯定能做的更好。
  等将来自己引导出了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那么自己应该就可以看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