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唐的B面
南寿会拒得这么快这么坚决,老道确实没料到。
原本想着年轻人的心思大多一样,肯定愿意往热闹繁华的京城去走走瞧瞧。
想法是一点儿都没错。
可谁让南寿有着个老浪批的灵魂呢?
浪批甚至能隐约猜到,假老道应该是有个很有意思的身份,而且不低。
毕竟贝贝好说歹说也是知府家的嫡女,而按照老道之前的口气,敏敏身份应该是不弱于贝贝的。
所以,要么血脉尊贵,要么有个不下于三四品的家门坎儿...叛逆的豪门翘家小太妹咩?
可小太妹看起来偏又对老道很有点尊重,或者忌惮的样子。
还有那老道正儿八经说要引荐的人...
但南寿还是一点都不感兴趣。
他现在有想去做的事情。
智言当时给他的触动确实不小,他现在惦记的,是能否尽快把救助孤贫孩子们的事儿搞定。
买下一个小智言对于南府来说,并不是件多麻烦的事儿。
但要成批的收养,就没那么简单了,毕竟这时代有这时代的规则。
根据他的大致了解,这时空与唐朝有至少九成的相似,再说细点,是跟太宗到玄宗那段时间最像。
不管是物产还是律法还是风俗,都像。
虽然也有些不同,譬如他在府里那少爷的称谓。
又或者本该是江南东道的,变成了江南府。刺史变成了知府。
但社会阶层没变,依然是主家部曲,泾渭两分。
地域也没变,江南府也跟那时的江南东道一样,是沿着海边,从润州到姑苏到温州直到漳州左近那么超级长的一条。
而且,也一样迷信。
嗯,年轻时只躲在象牙塔中读史,南寿曾把历史看得很简很薄。
不就是治国嘛,多容易?
不就是分辨忠奸么?不就是抵御蛮族开疆扩土么?不就是外戚宦官财权军权、心机算计么?
若能换我去,多出来一千多年的知识,吟诗作对开银行办工厂把经济先弄起来,再火药那些几件套一上,不要太轻松。做个宰相都没问题。
可等趟过江湖回头再看,才发现自己当年的想法是有多可爱。
想真做点事情,哪儿有那么简单的。
真实的岁月,又哪像写史者们描绘的那么轻松?
就简单举个例子,如果吴老师写的《西游》要在中晚唐发行,猜猜会怎么样?
万人空巷!
但应该不是去抢着听书看书,而是把印书讲书的苦孩子给打出屎来。
西天取经找如来?还八金刚?...揍死你个瓜皮!
玄奘尊弥勒的啊~那几百年间,又何止是道释、空有那些在撕逼?
整个有唐一朝,民间的迷信风气都没被压下来过,若细翻江湖故事,甚至会发现很多小地方的官府及豪族的影响力,已经怼不过了。
人家要弄个法会吵架辩论,觉得搞快点时间放在三月合适,哪怕正是农时,你都拦不住。
招呼那么多人干嘛?有时候就为辩论一个称呼。
所以连学识浩若烟海的寅恪先生,读唐释典时都被搞得头昏脑涨,只能苦笑吐槽:“...斯盖非唐以后之中国人,拘于方以内者所能知矣。”
也许有人说,真的咩?怎么史书上没记载?什么江湖故事不会是信口胡编的吧?
...写史书的那些人当然不会细说~君明臣贤即盛世嘛~崇儒尊贤就有好日子过嘛。
但有很多痕迹,也是他们想抹都抹不掉的。
或者可以看看唐朝各个皇帝发布的各种诏敕,这东西属于不容易被篡改的部分。
也许会发现,里面跟迷信有关的部分,实在是多到不正常。
哪怕只看初唐到盛唐,那几位相对有为的皇帝。
太宗说:啊~道士以后要排在和尚前面,都记住哈~
太宗骂:法琳你个秃驴!整天妖言惑众也就罢了,还造谣说我李家是胡人之后?!老子弄死你信不信!
太宗说:哈,玄奘你不是喜欢翻译经书么?来来来,帮我把道德经翻成梵文,哥们儿要来个文化反输出。
他儿子李治说:
和尚尼姑你们有点装太过了啊,以后不许接受亲身父母和贵人的朝拜,你们得拜父母,晓得伐?
然后他们共同的媳妇武则天说:嘻嘻~不禁不禁,信才好哇~弥勒降世就是姑奶奶撒~
所以到玄宗时就更难了:
不许满街到处抄经书!
不许打着幌子骗百姓的钱!
不许...算了,哥们儿还是直接作弊吧!
于是玄宗把道德经放进了科考内容里,到后来干脆直接开了道举。
天宝这年号,有因由的。
嗯,不止进士明经,有段时间,修道也能中举人哟,而且是连续开科哟。
别说,这道举里面,还真出了两个有趣的家伙,也正是因为这两位在岭南布下种子,才有了当时大食商人纪录广州那边崇道的画面。
至于这些人物故事为什么后来在正野史里都难以寻见...猜猜会是谁干的?
几位皇帝也是真被搞到头疼。
太宗请个阿三国来的老骗子看病,最后明知道被坑被忽悠,还是只能礼遇送走。
李治得尊着玄奘,但又不能把他放出长安。
玄宗一边嫌弃,一边还得亲手注写经书,生怕经被念得更歪些。
祖宗都搞不定,你让后来的孩子咋办?
所以就有韩愈韩铁头那句著名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头铁是吧?不让朕迎佛骨是吧?~贬你!~贬你是因为你读书把脑子读坏了,也不看看现在啥情况!
EMM~~其实关于这部分,史书里面好像也有...但写的人是个人才。
旧唐书。
这书成于唐宋之间的五代,因为可读性和精彩程度没有宋时欧阳修他们编的那套强,所以被加个旧字。
但有一个好处,因为五代跟宋朝不一样,大唐的身子还未全凉下来,有些世俗积弊,依然留着。
那些拼命压榨生民来供养迷信的风气和群体还在。
所以写这书的也是个大才,不明说,只在全书开篇的本记第一篇里,用最巨大的篇幅,记了份诏书。
诏书是太宗他爹李渊下的,内容呢,是李渊在位时,要求整肃裁减天下的僧道庙观。
而且内容还是其次,关键是最后四个字-事竟不成。
开国皇帝明发了诏书...事竟不成。
更缺德的是,接下来就直接写玄武门事变。
所以像南寿这样的老浪批,看清江湖之后再看史,感觉就丰富多了。
甚至很不厚道的揣测过,李治咽气之前改的那最后一个年号-弘道。到底是他改给谁看的呢?还是谁改给他看的?
啧啧啧啧...
特仑苏的故事,他必须讲给老道听,誓也必须发。
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就是个护身符呢?对吧?
原本想着年轻人的心思大多一样,肯定愿意往热闹繁华的京城去走走瞧瞧。
想法是一点儿都没错。
可谁让南寿有着个老浪批的灵魂呢?
浪批甚至能隐约猜到,假老道应该是有个很有意思的身份,而且不低。
毕竟贝贝好说歹说也是知府家的嫡女,而按照老道之前的口气,敏敏身份应该是不弱于贝贝的。
所以,要么血脉尊贵,要么有个不下于三四品的家门坎儿...叛逆的豪门翘家小太妹咩?
可小太妹看起来偏又对老道很有点尊重,或者忌惮的样子。
还有那老道正儿八经说要引荐的人...
但南寿还是一点都不感兴趣。
他现在有想去做的事情。
智言当时给他的触动确实不小,他现在惦记的,是能否尽快把救助孤贫孩子们的事儿搞定。
买下一个小智言对于南府来说,并不是件多麻烦的事儿。
但要成批的收养,就没那么简单了,毕竟这时代有这时代的规则。
根据他的大致了解,这时空与唐朝有至少九成的相似,再说细点,是跟太宗到玄宗那段时间最像。
不管是物产还是律法还是风俗,都像。
虽然也有些不同,譬如他在府里那少爷的称谓。
又或者本该是江南东道的,变成了江南府。刺史变成了知府。
但社会阶层没变,依然是主家部曲,泾渭两分。
地域也没变,江南府也跟那时的江南东道一样,是沿着海边,从润州到姑苏到温州直到漳州左近那么超级长的一条。
而且,也一样迷信。
嗯,年轻时只躲在象牙塔中读史,南寿曾把历史看得很简很薄。
不就是治国嘛,多容易?
不就是分辨忠奸么?不就是抵御蛮族开疆扩土么?不就是外戚宦官财权军权、心机算计么?
若能换我去,多出来一千多年的知识,吟诗作对开银行办工厂把经济先弄起来,再火药那些几件套一上,不要太轻松。做个宰相都没问题。
可等趟过江湖回头再看,才发现自己当年的想法是有多可爱。
想真做点事情,哪儿有那么简单的。
真实的岁月,又哪像写史者们描绘的那么轻松?
就简单举个例子,如果吴老师写的《西游》要在中晚唐发行,猜猜会怎么样?
万人空巷!
但应该不是去抢着听书看书,而是把印书讲书的苦孩子给打出屎来。
西天取经找如来?还八金刚?...揍死你个瓜皮!
玄奘尊弥勒的啊~那几百年间,又何止是道释、空有那些在撕逼?
整个有唐一朝,民间的迷信风气都没被压下来过,若细翻江湖故事,甚至会发现很多小地方的官府及豪族的影响力,已经怼不过了。
人家要弄个法会吵架辩论,觉得搞快点时间放在三月合适,哪怕正是农时,你都拦不住。
招呼那么多人干嘛?有时候就为辩论一个称呼。
所以连学识浩若烟海的寅恪先生,读唐释典时都被搞得头昏脑涨,只能苦笑吐槽:“...斯盖非唐以后之中国人,拘于方以内者所能知矣。”
也许有人说,真的咩?怎么史书上没记载?什么江湖故事不会是信口胡编的吧?
...写史书的那些人当然不会细说~君明臣贤即盛世嘛~崇儒尊贤就有好日子过嘛。
但有很多痕迹,也是他们想抹都抹不掉的。
或者可以看看唐朝各个皇帝发布的各种诏敕,这东西属于不容易被篡改的部分。
也许会发现,里面跟迷信有关的部分,实在是多到不正常。
哪怕只看初唐到盛唐,那几位相对有为的皇帝。
太宗说:啊~道士以后要排在和尚前面,都记住哈~
太宗骂:法琳你个秃驴!整天妖言惑众也就罢了,还造谣说我李家是胡人之后?!老子弄死你信不信!
太宗说:哈,玄奘你不是喜欢翻译经书么?来来来,帮我把道德经翻成梵文,哥们儿要来个文化反输出。
他儿子李治说:
和尚尼姑你们有点装太过了啊,以后不许接受亲身父母和贵人的朝拜,你们得拜父母,晓得伐?
然后他们共同的媳妇武则天说:嘻嘻~不禁不禁,信才好哇~弥勒降世就是姑奶奶撒~
所以到玄宗时就更难了:
不许满街到处抄经书!
不许打着幌子骗百姓的钱!
不许...算了,哥们儿还是直接作弊吧!
于是玄宗把道德经放进了科考内容里,到后来干脆直接开了道举。
天宝这年号,有因由的。
嗯,不止进士明经,有段时间,修道也能中举人哟,而且是连续开科哟。
别说,这道举里面,还真出了两个有趣的家伙,也正是因为这两位在岭南布下种子,才有了当时大食商人纪录广州那边崇道的画面。
至于这些人物故事为什么后来在正野史里都难以寻见...猜猜会是谁干的?
几位皇帝也是真被搞到头疼。
太宗请个阿三国来的老骗子看病,最后明知道被坑被忽悠,还是只能礼遇送走。
李治得尊着玄奘,但又不能把他放出长安。
玄宗一边嫌弃,一边还得亲手注写经书,生怕经被念得更歪些。
祖宗都搞不定,你让后来的孩子咋办?
所以就有韩愈韩铁头那句著名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头铁是吧?不让朕迎佛骨是吧?~贬你!~贬你是因为你读书把脑子读坏了,也不看看现在啥情况!
EMM~~其实关于这部分,史书里面好像也有...但写的人是个人才。
旧唐书。
这书成于唐宋之间的五代,因为可读性和精彩程度没有宋时欧阳修他们编的那套强,所以被加个旧字。
但有一个好处,因为五代跟宋朝不一样,大唐的身子还未全凉下来,有些世俗积弊,依然留着。
那些拼命压榨生民来供养迷信的风气和群体还在。
所以写这书的也是个大才,不明说,只在全书开篇的本记第一篇里,用最巨大的篇幅,记了份诏书。
诏书是太宗他爹李渊下的,内容呢,是李渊在位时,要求整肃裁减天下的僧道庙观。
而且内容还是其次,关键是最后四个字-事竟不成。
开国皇帝明发了诏书...事竟不成。
更缺德的是,接下来就直接写玄武门事变。
所以像南寿这样的老浪批,看清江湖之后再看史,感觉就丰富多了。
甚至很不厚道的揣测过,李治咽气之前改的那最后一个年号-弘道。到底是他改给谁看的呢?还是谁改给他看的?
啧啧啧啧...
特仑苏的故事,他必须讲给老道听,誓也必须发。
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就是个护身符呢?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