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朱元璋的制衡之术【求月票,求打赏】
听到这话,李善长虽面色不动,可心中却在暗暗的思索起来。
皇上携太子北巡,那一驾龙辇就成了朝廷中心。
漫漫长途,却由刘伯温与皇上朝夕相处,莫非他会取代自己,成为朝廷首辅嘛?
如今授封未启,即便是李善长,对于自己的地位也不敢说百分百自信。
第二日,礼贤馆。
一名大臣走在礼贤馆当中,与身边的一名学士争论着。
“这馆匾不能换呐!你们非要这么做,那就是害了恩师呀。”
“不行,馆匾一定要换!”
“不能这么干!”
“别拉着我!”
就在这时,刘伯温缓缓从门外走了进来,听着院中争论的二人,不由的问道:“杨宪,吕平,你们吵什么呢?”
听到这话后,那吕平当即说道:“请中丞大人公断,皇上特意下了旨意,将礼贤馆改为翰林院,由中丞大人您掌管,所以下官到工部取来了新的牌匾要挂到门上,可这杨宪却死活不让,非要拦着。”
闻言,刘伯温不由的看向了面前的杨宪,问道:“杨宪,这并不干你的事,为何不准啊?”
杨宪急忙道:“恩师,礼贤馆金匾是皇上亲趣÷阁题写的,如果恩师刚刚执掌翰林院就更换门匾,学生担心会引发流言蜚语。特别是昨天在朝会上,皇上刚刚痛斥过流言二字啊。”
见杨宪提起昨日的朝会,刘伯温叹口气道:“不是痛斥,是斥痛了流言。”
刘伯温性格如此,即便是平常交谈,也是咬文嚼字,追求更高的形容。
“那照你看,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翰林院的门上永远挂着礼贤馆的门匾嘛?”
可杨宪却随口说道:“学生以为好办,礼贤馆金匾不动,翰林院的门匾置于其下,如此即可。”
就在这时,刘伯温身后的儿子,刘涟立马笑道:“这像什么话,一座门楼上挂两只门匾,这岂不是,岂不是怪诞嘛?”
听到这“怪诞”二字,刘伯温顿时皱着眉头看向了身边后的儿子。
见此,刘涟也立马意识到自己说错话,闭嘴不言。
而杨宪则说道:“这叫天恩在上,有主有从,学生认为皇上看了绝无半点怪诞。当年铸礼贤馆,其意是聚贤,如今朝廷开翰林院,仍然是聚贤呐。”
刘伯温点点头,道:“杨宪,就照你说的办吧。”
杨宪大喜:“好。”
说完,便招呼身后的抬匾之人朝门口走去。
而留在原地的刘伯温,看了眼走出去的杨宪等人,随后便对着身边的刘涟说道:“涟儿,怪诞二字怎么能从你嘴里说出?你看杨宪就比你聪明。”
刘涟也马上歉意的说道:“是,我刚说完那句话,就后悔失言了。”
不过,刘伯温也从这件事上意识到自己儿子的短板,说道:“这样吧,让杨宪收拾一下行装,过几天随我去扬州。”
“是。”
第二天。
金陵城外。
朱元璋一身龙袍走在百官送行的队列当中。
与身边的李善长说道:“善长啊,咱原本是想带你一起去的,可后来一想,这不行呐,你走了之后这朝廷该怎么办啊,咱还是放心不下,所以啊,你还是留下来,主持朝政吧。”
李善长面对朱元璋自然是不敢表现任何的不悦,忙说道:“北巡幸苦,皇上定要保重,臣留守京城绝不辜负皇上重托。”
朱元璋见李善长这个态度,忙笑着说道:“嗯,那就好。”
或许是李善长这个态度让朱元璋比较满意,在瞧见一侧与百官们挤在一起送行的胡惟庸时,缓缓停住了脚步,淡淡的说道:“胡惟庸。”
听到朱元璋的声音,胡惟庸一惊。
已经过去多久了。
自从之前他给朱元璋办了那件事后,朱元璋便再也没有理会过他。
今天,还是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
他忙上前两步,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瞧着胡惟庸,朱元璋询问道:“你的官服呢?”
胡惟庸道:“禀皇上,奉天殿完工后属下无官无职。”
朱元璋点点头:“那你现在在做些什么?”
胡惟庸道:“暂在中书省行走,读书,打杂,收发呈文。”
朱元璋道:“读书?读书好哇,多读点书,对你好处。”
朱元璋这话,满满都是深意。
也不知胡惟庸领会了几层,但那眼眸中的光彩已然不同了。
而随着朱元璋继续向前走,在来到刘伯温的身边时,朱元璋瞧着他身后的杨宪,问道:“这人,咱咋没见过呢?”
刘伯温忙说道:“禀皇上,这是翰林院学士杨宪,臣准备带他随行。”
杨宪也急忙说道:“臣杨宪,叩祝圣安。”
朱元璋之前刚刚与胡惟庸说了两句,仿佛为了均衡,如今便又说道:“嗯,看得出来,名师出高徒啊。”
说完,便转身看向了身后,说道:“好了,甭送了,都回去吧。”
听到朱元璋这话的第一时间,李善长便率先拱手对着朱元璋喊道:“皇上保重!”
随着朱元璋的北巡队伍离去。
李善长与胡惟庸一同朝着城中返回。
返回的途中,路过一小桥,胡惟庸也不知是因为刚刚朱元璋对他说的那句话,还是什么,心情显然是不错,高兴的对李善长说道:“皇上仍然将摄政大权委托给您了。”
可李善长却道:“那又怎样,管家可并不是主子呀。”
但胡惟庸却说道:“这起码证明中书省丞相之职非李公莫属啊。”
听到胡惟庸的话,李善长却意兴阑珊道:“再看吧。”
“倒是你,这次可是皇上主动找你对话了。”
但胡惟庸却说道:“李公你也看到了,皇上虽然找我对话,可态度却异常冷淡,还是当着众臣的面。”
李善长道:“送行的官员那么多,皇上谁都没问,单独跟你说话,这也是一份关切嘛。”
可胡惟庸却立马说道:“不,皇上还跟一个人说过话。”
李善长一愣:“谁呀?”
胡惟庸道:“翰林院学士杨宪,皇上的原话是:名师出高徒。”
可李善长却不以为意道:“他呀,刘伯温的一个跟班罢了,想开些,哦,对了,今天晚上到我府上去喝寿酒。”
胡惟庸又是一阵糊涂,
李善长的寿辰,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绝不是今日。
“李公,今儿是谁的寿辰?您跟夫人,都不是今日呀。”
见胡惟庸不知道,李善长便是一笑,道:“是我的养母,她今年九十九岁了,我一点都没声张,只几个家人来做寿,晚上你也来吧。”
听到这话,胡惟庸立马感受到了李善长对他的厚待,忙说道:“谢恩公!”
而李善长则嘱咐道:“记住了,不准声张,免的臣僚们给我添乱。上回扩建宅院的事还没了呢。”
李善长虽然是这么说,可胡惟庸却不是那种一根筋的人。
李善长说不要,是真的不要吗?
或许是吧,但如今的李善长是什么人,未来板上钉钉的中书省丞相,老母寿辰真要这么寒酸?
在与李善长分别后,胡惟庸想了想后,便第一时间来到了平日里与李善长交情最好的汤和那里。
在求见过后,知道胡惟庸是李善长身边最亲近之人的汤和,也是给了他一个面子,让人将他带了进来。
并且,在胡惟庸进来后也是满脸的热情。
而胡惟庸在与汤和客套了几句后,便偷偷的将李善长老母寿辰的事情给透漏了出去。
当然,李善长既然提点他不能说出去,胡惟庸自然是交代了自己今日来此不能说的事情。
汤和身为武将,在建国之后的作用本就不可能如同往昔一般重要。
这一点虽然最开始时有些不自在。
可想了想后也就明白。
所以一直都想跟一位朝中重量级的文臣交好,以此来保证自己日后在朝中的地位。
如今听到李善长老母寿辰的事情,而且这事并未公开,基本上没人知道。
这不就是一个加深与李善长之间关系的好机会嘛?
对于胡惟庸前来报信,汤和也是非常的感谢。
而胡惟庸则里外里的收了两份人情。
朱元璋北巡的队伍中。
朱元璋的龙辇之上。
朱元璋横躺在床上,中间隔着一张桌子,而刘伯温则坐在一角。
朱元璋微微闭着双眼,对身边的刘伯温淡淡说道:“徐达他们已经打到山东了,估计五日之内就可兵临大都,真希望他们攻城顺利呀。”
“都说大都城固若金汤,唉。”
听着朱元璋的话,刘伯温道:“皇上,臣早年赶考,曾经去过大都,那城确实是坚固。但微臣认为,元廷意志早已土崩瓦解,他们徒有一座坚城,不足以苟延残喘。”
刘伯温虽然说的有些道理,可朱元璋却只是说道:“但愿如此吧。”
显然,朱元璋想跟刘伯温聊的并不是这件事。
话一说完,便又调转话音,说道:“伯温啊,授封大典咱一推再推,你说为何呀?”
听到朱元璋提起这事,早已经被自己这张破嘴坑了好几次的刘伯温,急忙说道:“臣不知道。”
见刘伯温不愿意说,朱元璋却非要问:“猜猜。”
刘伯温见推不过,便道:“臣斗胆,皇上是担忧将帅们,争名争功争荣利,摆不平。因而,一再推延。”
可朱元璋却笑了笑后,说道:“不全是,名利之争,永远都会有的。咱之所以往后拖呀,那是因为咱想好了授封将帅的办法,但是还想不出制约他们的主意。”
“赏,而不能制,那就暂时不要赏。”
此时的朱元璋也不知道是多读了几本书,还是因为在与齐衡的交往当中学习到了经验教训,让齐衡这么一位大能人到如今自己都不能安心的使用。
如今说出的这句话,让刘伯温听到都是大加赞叹道:“皇上圣见!”
而朱元璋则像是随口聊天似的,说道:“李善长.......”
“他呀,早把中书省当作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听着朱元璋又给自己出的这道难题,刘伯温则从容应对道:“皇上,不光善长兄是这么想的,朝廷上下,文武百官,恐怕都是这么想的。中书省丞相之位,舍善长无第二人。”
可朱元璋却道:“那你呢。”
闻言,刘伯温顿时对朱元璋心中的想法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之前他就预测过朱元璋在接下来的授封上要如何的安排,才能做到人人叫好,又能制约人人。
为帝者,面对这样的局面,最好的一个办法必然是平衡之术。
尤其是如今朱元璋麾下的这些文武官员们都是身有功绩的。
只有通过平衡之术,才能使他们相互制约。
只是,刘伯温一直都想不好朱元璋会让谁来制约那淮西一派。
毕竟,朱元璋麾下的淮西一系,几乎可以达到八九成了。
这样的力量下,什么人能够抗衡。
当然,他刘伯温也是想过自己的。
但一想到这种可能,刘伯温便立马将此推翻。
刘伯温很清楚,自己绝不能站到李善长他们所代表的淮西一派对立面去。
原因很简单。
自己的底子实在太单薄了。
压根不可能抑制住淮西一派这头猛兽。
朝廷之上的每一个人都看着文质彬彬,但刘伯温很清楚,平日里乖如绵羊的他们,一旦发作,立刻便能化作洪水猛兽将他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之前他第一次投靠朱元璋的时候就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他一直都想的是假意投靠到齐衡的麾下。
借齐衡麾下之势力,有朝一日朱元璋无法认清齐衡时,自己就能取而代之。
到时候,有齐衡在朝堂根基的他,自然可以与李善长亦或者任何一个淮西一派的人斗上一斗。
但如今不同。
如今的他,孤身一人。
虽然宋濂、吕昶等人也都可以在朝中给自己尽些微薄之力,但这样的力量在面对淮西一派时,根本不够看。
连塞牙缝都不够的。
虽然靠着掌管的翰林院吸收了一些新力量,如杨宪之流。
可他们不管能力如何,都还是幼苗,如今难堪大用。
平日里自己面前这位皇上也有意无意的在抬举他们浙东一系的官吏,似乎有意抬举他们。
皇上携太子北巡,那一驾龙辇就成了朝廷中心。
漫漫长途,却由刘伯温与皇上朝夕相处,莫非他会取代自己,成为朝廷首辅嘛?
如今授封未启,即便是李善长,对于自己的地位也不敢说百分百自信。
第二日,礼贤馆。
一名大臣走在礼贤馆当中,与身边的一名学士争论着。
“这馆匾不能换呐!你们非要这么做,那就是害了恩师呀。”
“不行,馆匾一定要换!”
“不能这么干!”
“别拉着我!”
就在这时,刘伯温缓缓从门外走了进来,听着院中争论的二人,不由的问道:“杨宪,吕平,你们吵什么呢?”
听到这话后,那吕平当即说道:“请中丞大人公断,皇上特意下了旨意,将礼贤馆改为翰林院,由中丞大人您掌管,所以下官到工部取来了新的牌匾要挂到门上,可这杨宪却死活不让,非要拦着。”
闻言,刘伯温不由的看向了面前的杨宪,问道:“杨宪,这并不干你的事,为何不准啊?”
杨宪急忙道:“恩师,礼贤馆金匾是皇上亲趣÷阁题写的,如果恩师刚刚执掌翰林院就更换门匾,学生担心会引发流言蜚语。特别是昨天在朝会上,皇上刚刚痛斥过流言二字啊。”
见杨宪提起昨日的朝会,刘伯温叹口气道:“不是痛斥,是斥痛了流言。”
刘伯温性格如此,即便是平常交谈,也是咬文嚼字,追求更高的形容。
“那照你看,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翰林院的门上永远挂着礼贤馆的门匾嘛?”
可杨宪却随口说道:“学生以为好办,礼贤馆金匾不动,翰林院的门匾置于其下,如此即可。”
就在这时,刘伯温身后的儿子,刘涟立马笑道:“这像什么话,一座门楼上挂两只门匾,这岂不是,岂不是怪诞嘛?”
听到这“怪诞”二字,刘伯温顿时皱着眉头看向了身边后的儿子。
见此,刘涟也立马意识到自己说错话,闭嘴不言。
而杨宪则说道:“这叫天恩在上,有主有从,学生认为皇上看了绝无半点怪诞。当年铸礼贤馆,其意是聚贤,如今朝廷开翰林院,仍然是聚贤呐。”
刘伯温点点头,道:“杨宪,就照你说的办吧。”
杨宪大喜:“好。”
说完,便招呼身后的抬匾之人朝门口走去。
而留在原地的刘伯温,看了眼走出去的杨宪等人,随后便对着身边的刘涟说道:“涟儿,怪诞二字怎么能从你嘴里说出?你看杨宪就比你聪明。”
刘涟也马上歉意的说道:“是,我刚说完那句话,就后悔失言了。”
不过,刘伯温也从这件事上意识到自己儿子的短板,说道:“这样吧,让杨宪收拾一下行装,过几天随我去扬州。”
“是。”
第二天。
金陵城外。
朱元璋一身龙袍走在百官送行的队列当中。
与身边的李善长说道:“善长啊,咱原本是想带你一起去的,可后来一想,这不行呐,你走了之后这朝廷该怎么办啊,咱还是放心不下,所以啊,你还是留下来,主持朝政吧。”
李善长面对朱元璋自然是不敢表现任何的不悦,忙说道:“北巡幸苦,皇上定要保重,臣留守京城绝不辜负皇上重托。”
朱元璋见李善长这个态度,忙笑着说道:“嗯,那就好。”
或许是李善长这个态度让朱元璋比较满意,在瞧见一侧与百官们挤在一起送行的胡惟庸时,缓缓停住了脚步,淡淡的说道:“胡惟庸。”
听到朱元璋的声音,胡惟庸一惊。
已经过去多久了。
自从之前他给朱元璋办了那件事后,朱元璋便再也没有理会过他。
今天,还是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
他忙上前两步,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瞧着胡惟庸,朱元璋询问道:“你的官服呢?”
胡惟庸道:“禀皇上,奉天殿完工后属下无官无职。”
朱元璋点点头:“那你现在在做些什么?”
胡惟庸道:“暂在中书省行走,读书,打杂,收发呈文。”
朱元璋道:“读书?读书好哇,多读点书,对你好处。”
朱元璋这话,满满都是深意。
也不知胡惟庸领会了几层,但那眼眸中的光彩已然不同了。
而随着朱元璋继续向前走,在来到刘伯温的身边时,朱元璋瞧着他身后的杨宪,问道:“这人,咱咋没见过呢?”
刘伯温忙说道:“禀皇上,这是翰林院学士杨宪,臣准备带他随行。”
杨宪也急忙说道:“臣杨宪,叩祝圣安。”
朱元璋之前刚刚与胡惟庸说了两句,仿佛为了均衡,如今便又说道:“嗯,看得出来,名师出高徒啊。”
说完,便转身看向了身后,说道:“好了,甭送了,都回去吧。”
听到朱元璋这话的第一时间,李善长便率先拱手对着朱元璋喊道:“皇上保重!”
随着朱元璋的北巡队伍离去。
李善长与胡惟庸一同朝着城中返回。
返回的途中,路过一小桥,胡惟庸也不知是因为刚刚朱元璋对他说的那句话,还是什么,心情显然是不错,高兴的对李善长说道:“皇上仍然将摄政大权委托给您了。”
可李善长却道:“那又怎样,管家可并不是主子呀。”
但胡惟庸却说道:“这起码证明中书省丞相之职非李公莫属啊。”
听到胡惟庸的话,李善长却意兴阑珊道:“再看吧。”
“倒是你,这次可是皇上主动找你对话了。”
但胡惟庸却说道:“李公你也看到了,皇上虽然找我对话,可态度却异常冷淡,还是当着众臣的面。”
李善长道:“送行的官员那么多,皇上谁都没问,单独跟你说话,这也是一份关切嘛。”
可胡惟庸却立马说道:“不,皇上还跟一个人说过话。”
李善长一愣:“谁呀?”
胡惟庸道:“翰林院学士杨宪,皇上的原话是:名师出高徒。”
可李善长却不以为意道:“他呀,刘伯温的一个跟班罢了,想开些,哦,对了,今天晚上到我府上去喝寿酒。”
胡惟庸又是一阵糊涂,
李善长的寿辰,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绝不是今日。
“李公,今儿是谁的寿辰?您跟夫人,都不是今日呀。”
见胡惟庸不知道,李善长便是一笑,道:“是我的养母,她今年九十九岁了,我一点都没声张,只几个家人来做寿,晚上你也来吧。”
听到这话,胡惟庸立马感受到了李善长对他的厚待,忙说道:“谢恩公!”
而李善长则嘱咐道:“记住了,不准声张,免的臣僚们给我添乱。上回扩建宅院的事还没了呢。”
李善长虽然是这么说,可胡惟庸却不是那种一根筋的人。
李善长说不要,是真的不要吗?
或许是吧,但如今的李善长是什么人,未来板上钉钉的中书省丞相,老母寿辰真要这么寒酸?
在与李善长分别后,胡惟庸想了想后,便第一时间来到了平日里与李善长交情最好的汤和那里。
在求见过后,知道胡惟庸是李善长身边最亲近之人的汤和,也是给了他一个面子,让人将他带了进来。
并且,在胡惟庸进来后也是满脸的热情。
而胡惟庸在与汤和客套了几句后,便偷偷的将李善长老母寿辰的事情给透漏了出去。
当然,李善长既然提点他不能说出去,胡惟庸自然是交代了自己今日来此不能说的事情。
汤和身为武将,在建国之后的作用本就不可能如同往昔一般重要。
这一点虽然最开始时有些不自在。
可想了想后也就明白。
所以一直都想跟一位朝中重量级的文臣交好,以此来保证自己日后在朝中的地位。
如今听到李善长老母寿辰的事情,而且这事并未公开,基本上没人知道。
这不就是一个加深与李善长之间关系的好机会嘛?
对于胡惟庸前来报信,汤和也是非常的感谢。
而胡惟庸则里外里的收了两份人情。
朱元璋北巡的队伍中。
朱元璋的龙辇之上。
朱元璋横躺在床上,中间隔着一张桌子,而刘伯温则坐在一角。
朱元璋微微闭着双眼,对身边的刘伯温淡淡说道:“徐达他们已经打到山东了,估计五日之内就可兵临大都,真希望他们攻城顺利呀。”
“都说大都城固若金汤,唉。”
听着朱元璋的话,刘伯温道:“皇上,臣早年赶考,曾经去过大都,那城确实是坚固。但微臣认为,元廷意志早已土崩瓦解,他们徒有一座坚城,不足以苟延残喘。”
刘伯温虽然说的有些道理,可朱元璋却只是说道:“但愿如此吧。”
显然,朱元璋想跟刘伯温聊的并不是这件事。
话一说完,便又调转话音,说道:“伯温啊,授封大典咱一推再推,你说为何呀?”
听到朱元璋提起这事,早已经被自己这张破嘴坑了好几次的刘伯温,急忙说道:“臣不知道。”
见刘伯温不愿意说,朱元璋却非要问:“猜猜。”
刘伯温见推不过,便道:“臣斗胆,皇上是担忧将帅们,争名争功争荣利,摆不平。因而,一再推延。”
可朱元璋却笑了笑后,说道:“不全是,名利之争,永远都会有的。咱之所以往后拖呀,那是因为咱想好了授封将帅的办法,但是还想不出制约他们的主意。”
“赏,而不能制,那就暂时不要赏。”
此时的朱元璋也不知道是多读了几本书,还是因为在与齐衡的交往当中学习到了经验教训,让齐衡这么一位大能人到如今自己都不能安心的使用。
如今说出的这句话,让刘伯温听到都是大加赞叹道:“皇上圣见!”
而朱元璋则像是随口聊天似的,说道:“李善长.......”
“他呀,早把中书省当作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听着朱元璋又给自己出的这道难题,刘伯温则从容应对道:“皇上,不光善长兄是这么想的,朝廷上下,文武百官,恐怕都是这么想的。中书省丞相之位,舍善长无第二人。”
可朱元璋却道:“那你呢。”
闻言,刘伯温顿时对朱元璋心中的想法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之前他就预测过朱元璋在接下来的授封上要如何的安排,才能做到人人叫好,又能制约人人。
为帝者,面对这样的局面,最好的一个办法必然是平衡之术。
尤其是如今朱元璋麾下的这些文武官员们都是身有功绩的。
只有通过平衡之术,才能使他们相互制约。
只是,刘伯温一直都想不好朱元璋会让谁来制约那淮西一派。
毕竟,朱元璋麾下的淮西一系,几乎可以达到八九成了。
这样的力量下,什么人能够抗衡。
当然,他刘伯温也是想过自己的。
但一想到这种可能,刘伯温便立马将此推翻。
刘伯温很清楚,自己绝不能站到李善长他们所代表的淮西一派对立面去。
原因很简单。
自己的底子实在太单薄了。
压根不可能抑制住淮西一派这头猛兽。
朝廷之上的每一个人都看着文质彬彬,但刘伯温很清楚,平日里乖如绵羊的他们,一旦发作,立刻便能化作洪水猛兽将他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之前他第一次投靠朱元璋的时候就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他一直都想的是假意投靠到齐衡的麾下。
借齐衡麾下之势力,有朝一日朱元璋无法认清齐衡时,自己就能取而代之。
到时候,有齐衡在朝堂根基的他,自然可以与李善长亦或者任何一个淮西一派的人斗上一斗。
但如今不同。
如今的他,孤身一人。
虽然宋濂、吕昶等人也都可以在朝中给自己尽些微薄之力,但这样的力量在面对淮西一派时,根本不够看。
连塞牙缝都不够的。
虽然靠着掌管的翰林院吸收了一些新力量,如杨宪之流。
可他们不管能力如何,都还是幼苗,如今难堪大用。
平日里自己面前这位皇上也有意无意的在抬举他们浙东一系的官吏,似乎有意抬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