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百官劝进【求月票,求打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说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旁人,他也自认为齐衡不会造反。
  可是,史书中看到那么多的事例,他实在不敢保证,齐衡会不会跟那些人一样。
  那李世民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尚且如此,自己和齐衡之间的关系就更别提了。
  所以,对待马秀英他可以纵容一些,但对齐衡,却不能这么做。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中虽然有些愧疚,但也别无他选。
  转身看着桌面上的皇历,还有那封面上空白的地方,朱元璋缓缓转身,提起毛趣÷阁在那空白的地方写了三个字。
  “大统历!”
  看着写好的皇历名字,朱元璋微微一笑:“咱也有自己的皇历了。”
  王府中书省外。
  李善长与胡惟庸相伴而行。
  一边走着,李善长一边说道:“我前天刚刚接到一支折子,是滁州监军上报的小明王近期情况。”
  “内中说,自从上位北伐以后,小明王每天都坐立不安,喜忧参半,喜者,上位就要取天下了,元廷就要灭亡了。忧者,上位一旦称帝,小明王则将生死未卜。”
  一旁听着李善长这话的胡惟庸,心中却不知在想些什么,连李善长观察他的目光都没有看到。
  直到李善长停下了脚步,胡惟庸走在了两人身前时,他这才回过神来,忙对着李善长抬手,道:“李公。”
  见此,李善长这才缓缓走在了前面。
  同时继续说道:“折子刚刚递上去,大虎就前去滁州接驾了,我还听说,有人在城外秘密相送。”
  听着李善长的话,胡惟庸明白,这事李善长只怕是已经清楚了,便也不再隐瞒,直接说道:“属下正要向李公禀报,城外相送的人正是属下。”
  “上位对小明王有难言之隐,又不好直言大虎,所以才令属下借送行暗示给大虎。”
  闻言,李善长缓缓停下脚步,回身瞧着胡惟庸说道:“那你暗示的对,还是不对呢?”
  胡惟庸马上说道:“属下正想请李公予以判断。”
  见李善长点头,胡惟庸继续说道:“其一,一路上山高路险的,小明王难免会发生意外。”
  “其二,一旦发生意外,大虎身为护驾将军应当引罪自裁。”
  第一条,李善长早已猜到,并没有什么惊讶,可当第二条说出来时,即便是李善长都不得不惊讶于胡惟庸的心狠。
  竟然要大虎引罪自裁!
  就在李善长震惊之际,他的身后突然跑来一人。
  只见二虎缓缓来到了二人的面前,拱手对着二人说道:“大王口谕,请先生速去书房议事。”
  瞧着二虎,李善长渐渐将心中的惊讶隐藏在深处。
  点了点头,然后对身边的胡惟庸说道:“惟庸啊,一块走吧。”
  可这时,二虎却说道:“大王只说了李先生,并未提前胡先生。”
  见此,一旁的胡惟庸虽然心中难免失落,可也只好对着身边的李善长说道:“那,属下只好告辞了。”
  李善长点点头。
  王府书房外的后花园中。
  一张石桌旁,李善长、刘伯温相对而坐。
  吕昶站在一旁,而朱元璋却在给众人倒着茶。
  “若依照古礼,朝廷应在每年正月初一颁行本年度皇历,并以此为法典,统一全国各地的集结时辰,可元廷已经有十多年没有颁发历书了,因此民间已经私自印发历书,在暗中流传。”
  “论理,私撰历书,当斩。”
  “可是元廷腐败无道,礼崩乐坏,也就没人管了。”
  说到这里,吕昶对着身边的朱元璋说道:“禀大王,天下乱,则礼法乱,这礼法一乱,天下必乱。所以,制订历法,统一时辰,乃新朝当务之急呀。”
  因为一时的情绪激动,吕昶一口气没喘上来,当场咳嗽起来。
  一旁的刘伯温急忙端着一杯茶水给他递了过去。
  “吕公,别急,慢慢说。”
  喝了口茶后,吕昶继续说道:“再说,中华国土万里,一本皇历从京城送到边疆,得两三个月呀。许多边民,直到开播了,还没有本年度的皇历,臣建议,新朝要立下新的规矩,提前颁发皇历,让全国百姓赶在农时之前,能拿到新朝第一本皇历。”
  说到这里,吕昶终于是说完了,年纪不小的他,这精力也着实有限。
  在刘伯温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这时,朱元璋听吕昶说完,便看向了一旁的李善长和刘伯温,示意他们说两句。
  见此,一旁的刘伯温则说道:“大王,吕先生所言,臣句句赞同,臣无话可说。”
  这时,一旁的李善长则站了起来,说道:“在下以为,既然叫皇历,就意味着先有皇,再有历。新朝皇历,应该在陛下登基开元之后,颁行天下。”
  “而且,开元那一天,新朝的第一诏,也应该是皇上的登基诏书。”
  “之后,再陆续颁布各种法典律令。包括这部大统历。如果未开国先颁行皇历,恐怕名不正言不顺啊。”
  在商议此事之前,朱元璋心中早有计较,如今听李善长这么说,自然是不高兴的,他将手里茶碗中的茶水一倒,说道:“可咱却觉得恰恰相反。”
  说到这里,感受着众人看向自己的眼神,朱元璋忙解释道:“你们想,天下百姓一看见这皇历,肯定会大吃一惊。”
  “他们会想,这还没开国呢,皇历先下来了,天下肯定是朱元璋的,瞧瞧人家,还没当上皇上呢,先顾上农时了。”
  朱元璋将马秀英跟自己说的话,又在众人面前重复了一遍。
  这让一旁的刘伯温和吕昶立马露出了笑容。
  虽然相比于他们自己所说的那些话,朱元璋这些话比较粗俗,但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旁的刘伯温忙说道:“大王明鉴,这正是天下草民们的心思。”
  吕昶也是赞同的点点头。
  而朱元璋见他们二人支持自己,笑了笑,说道:“立国,就得先正纲纪,正纲纪,咱就从历法开始。”
  “如果连日月四季都定不下来,何为天下一统啊?”
  “再者,连年战乱,百废待兴,治国以安民为本。欲安民就得先安其心哪,这部大统历就有安定人心之效,咱们呀,赶早不赶晚,立刻开印,颁行天下。”
  听到朱元璋的话,众人都明白,这事朱元璋已经定了下来。
  就在一旁的李善长还在犹豫之际。
  刘伯温却说道:“大王,这么说来,这大统历就成了新朝的第一诏,而大王的登基诏书反而成了第二诏,这可真是乾坤再造,千古未见呐。”
  听着刘伯温的话,朱元璋对于这样的事情反而不在乎:“真是千古未见嘛?那咱就让天下人见上一见!”
  滁州明王宫外。
  大虎率领着几名护卫,朝着明王宫走来。
  在门口时,负责职守的大将立马对着走来的大虎拱手见礼道:“虎将军!”
  大虎见此,也拱手还了一礼。
  随后便从胸前将朱元璋的诏书拿了出来,交给了这名大将,同时问道:“这几天明王陛下怎么样了?”
  在来到滁州城后,大虎便听到了有关小明王的事情。
  如今这才担忧的问道。
  听到大虎的询问,滁州监军立马说道:“昼夜不眠,茶饭不思,连人都瘦了一大圈了。”
  不过,大虎却并不会因此而耽搁时间,直接说道:“准备一下,明儿一早我就带陛下去金陵。”
  滁州监军立马回道:“遵命!”
  “将军,请。”
  小明王的大殿中。
  大虎跪在地上朗声喊道:“前元将亡,新朝将立,吴王特派末将专程前来迎请陛下,前往金陵。”
  “请陛下恩准。”
  “并于明日起驾。”
  听着大虎的话,龙椅上的小明王却一脸忧愁的说道:“将军,本王不想去金陵,本王住这挺好的。”
  可大虎却说道:“请陛下放心起驾,末将担保陛下平安。再说,应天府已经为陛下建好了皇宫。”
  胆怯懦弱的小明王,不由像个孩子一般,问道:“我不去成嘛?”
  听着小明王的话,大虎没有说话,却摆出一副随时都要动手的姿态。
  这时,小明王一旁的辅臣却看向了小明王。
  显然,在私下他们对此事已有商讨。
  见此,小明王只好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算了,我去。反正天下都是朱元璋的了,住哪儿还不一样,都是住在如来佛的掌中。”
  大虎没有反驳,只说道:“陛下明鉴。”
  第二天一大早。
  大虎便带着小明王一同来到了江边的大船之上。
  瞧着眼前的大船,小明王一边走着,一边对着身边的大虎担忧的说道:“这船,还稳当吧?”
  大虎道:“陛下尽管放心,请。”
  随着大船开始航行,大致到了午时。
  大虎站在甲板上,看着身边的一名护卫使了个眼色,护卫立马拱手道:“是。”
  很快。
  一碟碟的酒菜便被将士们送了上来。
  这时,大虎也缓缓走进了船舱。
  瞧着坐在主位上的小明王,也没有丝毫的拘束,说道:“用点酒菜吧。”
  可小明王瞧着面前的酒菜,却一口也不吃,说道:“我不饿。”
  显然,是害怕这酒菜当中有毒。
  但大虎却说道:“末将可是饿了。”
  小明王道:“那将军请自便吧。”
  闻言,大虎立马拱手道:“多谢陛下、”
  说完,便自顾自的提起面前的酒肉开始大快朵颐。
  瞧着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大虎,小明王不由的思考起来。
  这大虎到底要做什么。
  可没过一会儿。
  坐在船舱椅子上的小明王,却突然瞧着地面上漫进来的河水,惊呼道:“将军!船舱进水了!”
  “将军,船舱进水了!”
  可是,坐在椅子上的大虎却丝毫没有理会,反而加快了自己吃东西的速度。
  “来人啊!救命呐!”
  随着船体的渐渐倾倒,大虎终于停止了吃东西,他缓缓看着面前的小明王,说道:“慌什么!”
  “就算到了海底龙宫,末将也守着你!”
  渐渐的,大船渐渐在那江河的中央沉没到了河底,再也没有了踪迹。
  一如往常般平静的河面,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金陵城。
  吴王府外。
  二虎站在门外,高声喊道:“吴王上朝,众臣入殿!”
  随着二虎的一声大吼,吴王府外站成两排的文武百官们,纷纷朝着吴王府中走进。
  在来到了那吴王大殿之时。
  李善长第一个跪在地上,对着台上的朱元璋喊道:“四方群雄已铲削殆尽,远近官民也无不归心,日月星辰,皆备于陛下。”
  “乾坤再造,正当于此时。”
  “臣率百官,再次泣血上奏,叩请陛下早正号位,以慰臣民之望。”
  随着李善长这话说出口,身后的一排排文武纷纷同李善长一般跪在了地上。
  可听着李善长的话,台上的朱元璋却面色如常的说道:“各位的心意咱领了。”
  “但是元璋功浅德薄,岂敢妄自称尊哪。”
  “不准。”
  听着朱元璋的话,众臣纷纷喊道:“陛下!”
  可朱元璋却道:“不要再这么叫了。”
  李善长继续说道:“陛下屡屡谦让,显见明主圣君之德,足可感天动地。”
  “臣等叩请陛下,念及天下苍生之厚望,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早日即位开元。”
  朱元璋正襟危坐,缓缓说道:“小明王是天下之共主,即使要即位开元,也应由小明王即位,咱元璋绝不敢僭越。”
  “不准!”
  听到这话,堂中的百官再次劝谏道:“陛下。”
  “陛下!”
  就在这堂中进行百官劝进的古礼时,大堂之外,胡惟庸突然闯了进来,来到了百官之前,跪地而拜,道:“陛下!”
  “禀陛下!”
  “水师哨左急报。”
  “说是接载小明王的龙舟,驰至燕子矶时,风急浪大,不幸,沉没了。”
  听着堂中胡惟庸的哭诉,堂中众人皆是一惊。
  台上的朱元璋更是脸色大变。
  而胡惟庸则继续说道:“明王陛下他,他溺水身亡了。。。。。”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立马起身对着胡惟庸喝道:“大虎呢!他是怎么护驾的!”
  胡惟庸哭诉道:“大虎将军自知罪不可赦,无颜归见陛下,他自沉长江,随明王同去了......”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突然瘫坐在了龙椅上。
  在他的身后,二虎听到自己大哥死了,也是忍不住满脸泪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