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养狗
看刘芸那犹豫的表情,杨晨问道:“怎么?”
“那我外婆家有一个表弟和一个表妹,能来帮忙吗?”
刘芸小心翼翼地询问,外婆家的情况,她是知道的。尽管上次给他们家一些小麦,但生活肯定还是挺困难的。
其实,还有两个表哥,两个表姐,不过表哥他们都结了婚,然后分了家,两个表姐也嫁了出去。
如果能解决两张嘴的吃饭问题,就算不给工钱,相信外婆也会赶他们过来。
毕竟两人年纪还小,不到十八岁,政府是不会给工资的。再加上现在不是农忙期间,闲在家里没什么事干,而且这个年纪的人吃得还多。
“嗯!没问题呀!喊过来呗!”杨晨乐道。
两毛钱一天,包吃,这么廉价的劳动力,以后可找不到。
“不过,住哪里?”毕竟是外村人,总不能天天摸黑回家睡觉吧?
“如果让他们过来,我想着让小雪和小雨暂时到我们家睡。”
“行!那就这么安排吧!”杨晨点头。
反正刘雪那小妮子,惦记他家的最后那个房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见杨晨答应,刘芸很开心,走路都轻快了许多。
刚到岳父家门口,就听到岳父的教训声,以及小萝莉的哭声。
走进去一看,小雨抱着一只小狗,死活不肯松手,也不知道她是哪里抱回来的。这个年头,养狗的人家很罕见,毕竟人都吃不饱,还养只狗,是要饿死人还是饿死狗?
“我以后只吃一半,剩下的给小白。”小丫头倔强地说道。
白色的小奶狗舔着她小脸上的眼泪。
刘能气得头上的青筋都冒出来,又要骂人。
杨晨连忙上前:“叔,算了,喜欢就让她养吧!”
刘能摇头:“小晨你没养过狗不知道,狗吃得比人都多。”
虽然现在家里有杨晨的照顾,不缺粮食了,但也不能喂狗呀!多浪费呀!
刘芸的母亲接过杨晨手里的腊肠和鸭蛋,苦笑道:“怎么有带东西来,上次给的鸭蛋都还没吃完。”
“婶子,你们就是不舍得吃,留着干嘛?”
说完,又跟岳父刘能说道:“叔,我之前就想着养只猫、狗什么的。这样吧!你让小雨抱到我家养。咱村谁家养猫吗?我有空去捉个小猫回去。”
刘能有点意外,又有些质疑,心想不会是杨晨故意这么说的吧?
小丫头倒是聪明,立即爬起来,破涕为笑。抱到姐夫家养也没问题,反正她十天有八天是赖在姐夫家的。
“小白,我们去姐夫家。”
其老妈立即沉着脸,正要教训。女儿总是跑女婿家,外人怎么说?
刘芸赶紧说道:“妈!接下来让二妹和小雨到我那边睡吧!我刚才跟晨哥商量过,让外婆家的苗子和小天来帮忙,挣点工钱,还能吃饱饭。这么一来,他们只能住这里了。”
刘能夫妇呆滞了一下。
刘雪却非常欢喜:“让表弟、表妹来吗?这好呀!妈,外婆家也难,粮食没多少,人又多,让他们来呗!”
这家伙,好像恨不得立即将自己住的房间让出去一样。
刘能迟疑了三秒钟,问道:“小晨,要这么多人手吗?我看你们昨天都没干活了。”
如果是为了照顾亲戚,扩大招工,那不是让女婿吃亏吗?
“昨天和今天,我特意让大家休息的。接下来,大把事情要做,需要人手。”
听到这话,刘能夫妇顿时笑道:“那就好,那就好!行呀!那就叫他们过来,睡这里。”
不是他们不照顾娘家那边,尤其是刘能,前些天还把放了一个多月的鸡蛋偷偷送过去,顺带提了三十斤的面粉。
刘雪欢呼一声,立即跑到自己房间收拾行李物品。
这气得她老妈追过去,狠狠地掐了几下:哪有你这样的?这传出去,你不嫌丢脸,我都嫌丢人。
刘芸帮忙去做家务,向来粘着杨晨的小雨则是精力旺盛地遛着小奶狗。
“小晨,鱼塘的事,你太冲动了。我知道,你能从外面弄回来粮食,但不划算吧?”刘能跟杨晨说道。
“划算呀!”
然后,杨晨给岳父大人算一趣÷阁账。
鸭子一只能卖两块钱,五百只就一千元。鱼虽然也是肉,但便宜,一条三两斤重的鱼,就卖那么五毛,可架不住鱼多呀!
以后,杨晨可以往那鱼塘投两万尾鱼苗,即便每一条只能卖五毛,两万尾就是一万元。
仅仅是这样,鱼塘的收益就是一万一千元。当然,得扣除一些成本,可也比种小麦赚钱吧?
如果是按照他们的亩产计算,一百亩的小麦收个两万斤左右,两三毛钱的单价,总共也就几千元而已。
“账不是这么算的,你养那么多鱼,卖给谁?”这是一个大问题。
就算周边几个村子都给面子,也卖不掉多少吧?
“我不是有车吗?到时候让两三个人专门拉到其他村子去卖。两万尾,咱们镇就能消化掉。”
行吧!刘能不说了。
吃饱饭之后,刘能骑着自己女儿的自行车,就赶去陈家沟,也就是刘芸外婆的村子。
现在,白石村有三辆自行车,都是杨晨买回来的。其中一辆自己骑,一辆女式的给刘芸姐妹,还有一辆则是放在村委公用。
也正是这样,没有人会眼红杨晨的日子过得好,毕竟杨晨处处想着大家。
陈家沟其实比白石村更穷,土地不肥沃,种出来的粮食少。尽管他们已经很努力耕种,但还是吃不饱。
所以,外村的女子很少嫁到陈家沟。而陈家沟的女子则是想方设法嫁出去,导致整个村子一群的光棍。
刘芸的外曾祖母还在世,牙齿都掉了一半,可身子骨还算硬朗。
她看到刘能这个孙女婿到来,很开心。
这个孙女婿给她长脸呀!今年断粮的时候,要不是孙女婿,他们一大家子都不知道怎么办。
“阿能来了,秀子快出来。”老人家喊道。
这一喊,一家老小全从房间里出来。
小孩子见这次姑丈没带吃的,有点小失落,可还是礼貌地问好。
“那我外婆家有一个表弟和一个表妹,能来帮忙吗?”
刘芸小心翼翼地询问,外婆家的情况,她是知道的。尽管上次给他们家一些小麦,但生活肯定还是挺困难的。
其实,还有两个表哥,两个表姐,不过表哥他们都结了婚,然后分了家,两个表姐也嫁了出去。
如果能解决两张嘴的吃饭问题,就算不给工钱,相信外婆也会赶他们过来。
毕竟两人年纪还小,不到十八岁,政府是不会给工资的。再加上现在不是农忙期间,闲在家里没什么事干,而且这个年纪的人吃得还多。
“嗯!没问题呀!喊过来呗!”杨晨乐道。
两毛钱一天,包吃,这么廉价的劳动力,以后可找不到。
“不过,住哪里?”毕竟是外村人,总不能天天摸黑回家睡觉吧?
“如果让他们过来,我想着让小雪和小雨暂时到我们家睡。”
“行!那就这么安排吧!”杨晨点头。
反正刘雪那小妮子,惦记他家的最后那个房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见杨晨答应,刘芸很开心,走路都轻快了许多。
刚到岳父家门口,就听到岳父的教训声,以及小萝莉的哭声。
走进去一看,小雨抱着一只小狗,死活不肯松手,也不知道她是哪里抱回来的。这个年头,养狗的人家很罕见,毕竟人都吃不饱,还养只狗,是要饿死人还是饿死狗?
“我以后只吃一半,剩下的给小白。”小丫头倔强地说道。
白色的小奶狗舔着她小脸上的眼泪。
刘能气得头上的青筋都冒出来,又要骂人。
杨晨连忙上前:“叔,算了,喜欢就让她养吧!”
刘能摇头:“小晨你没养过狗不知道,狗吃得比人都多。”
虽然现在家里有杨晨的照顾,不缺粮食了,但也不能喂狗呀!多浪费呀!
刘芸的母亲接过杨晨手里的腊肠和鸭蛋,苦笑道:“怎么有带东西来,上次给的鸭蛋都还没吃完。”
“婶子,你们就是不舍得吃,留着干嘛?”
说完,又跟岳父刘能说道:“叔,我之前就想着养只猫、狗什么的。这样吧!你让小雨抱到我家养。咱村谁家养猫吗?我有空去捉个小猫回去。”
刘能有点意外,又有些质疑,心想不会是杨晨故意这么说的吧?
小丫头倒是聪明,立即爬起来,破涕为笑。抱到姐夫家养也没问题,反正她十天有八天是赖在姐夫家的。
“小白,我们去姐夫家。”
其老妈立即沉着脸,正要教训。女儿总是跑女婿家,外人怎么说?
刘芸赶紧说道:“妈!接下来让二妹和小雨到我那边睡吧!我刚才跟晨哥商量过,让外婆家的苗子和小天来帮忙,挣点工钱,还能吃饱饭。这么一来,他们只能住这里了。”
刘能夫妇呆滞了一下。
刘雪却非常欢喜:“让表弟、表妹来吗?这好呀!妈,外婆家也难,粮食没多少,人又多,让他们来呗!”
这家伙,好像恨不得立即将自己住的房间让出去一样。
刘能迟疑了三秒钟,问道:“小晨,要这么多人手吗?我看你们昨天都没干活了。”
如果是为了照顾亲戚,扩大招工,那不是让女婿吃亏吗?
“昨天和今天,我特意让大家休息的。接下来,大把事情要做,需要人手。”
听到这话,刘能夫妇顿时笑道:“那就好,那就好!行呀!那就叫他们过来,睡这里。”
不是他们不照顾娘家那边,尤其是刘能,前些天还把放了一个多月的鸡蛋偷偷送过去,顺带提了三十斤的面粉。
刘雪欢呼一声,立即跑到自己房间收拾行李物品。
这气得她老妈追过去,狠狠地掐了几下:哪有你这样的?这传出去,你不嫌丢脸,我都嫌丢人。
刘芸帮忙去做家务,向来粘着杨晨的小雨则是精力旺盛地遛着小奶狗。
“小晨,鱼塘的事,你太冲动了。我知道,你能从外面弄回来粮食,但不划算吧?”刘能跟杨晨说道。
“划算呀!”
然后,杨晨给岳父大人算一趣÷阁账。
鸭子一只能卖两块钱,五百只就一千元。鱼虽然也是肉,但便宜,一条三两斤重的鱼,就卖那么五毛,可架不住鱼多呀!
以后,杨晨可以往那鱼塘投两万尾鱼苗,即便每一条只能卖五毛,两万尾就是一万元。
仅仅是这样,鱼塘的收益就是一万一千元。当然,得扣除一些成本,可也比种小麦赚钱吧?
如果是按照他们的亩产计算,一百亩的小麦收个两万斤左右,两三毛钱的单价,总共也就几千元而已。
“账不是这么算的,你养那么多鱼,卖给谁?”这是一个大问题。
就算周边几个村子都给面子,也卖不掉多少吧?
“我不是有车吗?到时候让两三个人专门拉到其他村子去卖。两万尾,咱们镇就能消化掉。”
行吧!刘能不说了。
吃饱饭之后,刘能骑着自己女儿的自行车,就赶去陈家沟,也就是刘芸外婆的村子。
现在,白石村有三辆自行车,都是杨晨买回来的。其中一辆自己骑,一辆女式的给刘芸姐妹,还有一辆则是放在村委公用。
也正是这样,没有人会眼红杨晨的日子过得好,毕竟杨晨处处想着大家。
陈家沟其实比白石村更穷,土地不肥沃,种出来的粮食少。尽管他们已经很努力耕种,但还是吃不饱。
所以,外村的女子很少嫁到陈家沟。而陈家沟的女子则是想方设法嫁出去,导致整个村子一群的光棍。
刘芸的外曾祖母还在世,牙齿都掉了一半,可身子骨还算硬朗。
她看到刘能这个孙女婿到来,很开心。
这个孙女婿给她长脸呀!今年断粮的时候,要不是孙女婿,他们一大家子都不知道怎么办。
“阿能来了,秀子快出来。”老人家喊道。
这一喊,一家老小全从房间里出来。
小孩子见这次姑丈没带吃的,有点小失落,可还是礼貌地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