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日用品换飞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会开完,各角色都有了归属。
  事儿看似简单,但又没那么简单,这里面有着商讨、争论、妥协。
  似乎每次跟其他单位合作拍片都要经历这么个过程,艰难,但有趣。
  齐睿拖着满身疲惫回了家,喷香扑鼻的味道一下钻进他的鼻孔中。
  “哟,今儿吃炸酱面啊。”看着满桌子的菜码,齐睿乐了。
  老妈笑着说:“甜甜馋这口了,我今儿单位上没啥事儿,就提前下班去菜市场买了菜,回来弄给你们吃。”
  唐甜挺着大肚子在老妈胳膊上蹭啊蹭,笑靥如花道:“您最疼我啦。”
  宠溺地刮了下她的鼻子,老妈笑道:“能怎么办呢?谁让你现在是我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我还指望着你顺顺利利把我大孙子给生下来呢。”
  齐睿挑起一筷子黄瓜丝塞进嘴里,吃完后问道:“确定是男孩儿吗?”
  甜甜姐点着头,说:“注意保密啊。”
  齐睿哈哈大笑道:“知道,组织原则嘛,我可是个党员。”
  “呸,你个臭不要脸的玩意儿。”老妈笑骂了一句,顺手打他一下。
  小舅小舅妈都回来了,看着饭桌上物产丰富,小舅妈扬扬手里的熟货,说:“我再给添两道菜,六必居的小肚和蒜肠。”
  姑姑笑道:“那你们爷儿俩喝点儿,我再去炒个花生米。”
  一家人在一起就得其乐融融才好啊。
  齐睿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拉着小舅喝了几杯,聊了些最近发生的事情。
  “睿子,闷三儿那边咋样了?”夹了点花生米放在嘴里咔咔嚼着,小舅问道。
  “进展顺利,已经贷出来160亿了,苏联银行跟开闸放水一样,连资质都不问,谁敢申请他们就敢往外贷,还生怕速度慢。”对老毛子的这波操作,齐睿也是服气了。
  “这就是国内经济不景气,急需快速拉动内需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啊,老毛子这关不好过了。”小舅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这些年经商,越发的沉稳大气,看问题的视角也全部打开了。
  看看,已经结婚数十年的小舅妈望向小舅的目光仍然带着崇拜的味道。
  齐睿看得直想笑。
  “是不太好过了,估计用不了两年,那些加盟国就会一个接一个地离开老大哥温暖的怀抱。”甜甜姐笑着说了一句。
  “管他呢,咱们能挣钱就成。”小舅把这事儿看得很开。
  “你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老妈皱着眉头说道,夹了俩鸡腿,俩丫头一人一个。
  “谢谢姑姑。”俩丫头小嘴儿倍儿甜。
  “乖。”老妈拍两下狗头。
  “这事儿怎么说呢?也不算是趁火打劫吧?这钱,咱不挣也会让别人挣去了,与其让别人挣,咱干嘛不捞一勺子稠的?”齐睿满嘴的歪理邪说。
  姑姑笑道:“你这话说的全是歪道理,就算不属于趁火打劫,也是个落井下石。”
  小舅妈也笑着说:“姐这话我同意。”
  你同意什么啊同意?
  一帮见识浅薄的女人,哼!
  齐睿决定不在这件事情上多纠缠了,说多了她们也不懂。
  小舅舅却说道:“闷三儿给我打来电话,那事儿可能有戏,老蒙说只要东西给到位了,飞机不是问题。我琢磨着,要不我出个面去跟川航接触一下,这么大的事情,没个底细人看着,真不能让人放心,你说呢?”
  挖老牟子墙角啊。
  这事儿我喜欢。
  这可是今年轰动一时的大事件,那么,这件事情是怎么个情况呢?又是如何运作成功的呢?
  有必要详细说说。
  1989年,老牟子从四川万县坐火车,准备去京城推销他的产品:竹编和藤器。
  在火车上,他和邻座的一个河南大哥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这个大哥也是能吹会侃,走过天南海北的他,知道的消息还真多。
  从这位大哥口中,老牟子得知当时苏联正面临解体崩溃,很多军事装备都在大甩卖,包括一些图—154飞机。
  不过,苏联找不到买家,说者无心,听者来了意思。
  老牟子从中嗅到了商机,既然你苏联找不到买家,那我就帮你找。
  到了京城后,老牟子也没心思推销那些竹编、藤器了,他开始四处打听国内有谁在采购飞机。
  经过多方的打听,他得知四川航空公司,从1988年就开始在采购飞机了,不过因为没找到价格合适的卖家,更换飞机这事就一直拖了一年。
  一个要买,一个要卖,这种信息差就给了老牟子机遇。
  苏联这个国家重工业发展得很厉害,但是在民生轻工业这一方面,几乎可以说没啥发展。
  像肥皂、卫生纸这些日用品,在苏联国内是极为匮乏的。
  而咱们重工业还在起步阶段,但是轻工业比苏联发达。
  因此,老牟子就想到了用“以货易货”的方式,用俄罗斯人特别需求的生活用品,来换取飞机。
  这种特定时代的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老牟子强大的心理和执行力,这桩买卖水到渠成。
  老牟子这人很有个人魅力,不是换作谁,大嘴一张,巴拉巴拉就能换飞机的。
  当然了,他也不是仅仅凭着一张嘴和个人魅力,简单来说吧,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他去了川航,人家根本不信他能搞来飞机,后来有了政府背书,四川航空的领导才相信这个人确实有这个能力。
  但是,民营企业是没有资格购买飞机的,不过这也好操作,就要求川航委托老牟子负责采购飞机,从莫斯科发货过来。
  然后再找一家有外贸经营许可的公司,以这家公司的名义签订产品的出口合同,这事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种操作方式呢,简单的来说就是“金融租赁”,只不过产品是非一般的“飞机”,略大,略大。
  当时的老牟子其实也没多少钱,因此,在合同当中有这么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关系着事情成败与否的一个条款:双方同时发货。
  并且双方都互相派出工作组进行监督,主要就是监督货物有没有按时发货。
  老牟子发的第一批货物是暖瓶的瓶胆,就是一大堆空的玻璃瓶,这批货不仅采购价便宜,而且体积还大,一眼看上去,乖乖,这么多货。
  俄罗斯那边的监督员可不管你发的是什么货,他们只管按时发货就成。
  所以,他们看到老牟子的第一批货就发了这么多,心里很舒服。
  在所有的货物中,这第一批暖水瓶,老牟子是全额一次性付清款项的。
  为啥?
  因为暖水瓶厂听说这是要拿去换飞机,心里就犯嘀咕,该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就要求必须一次性付清款项。
  恰好老牟子之前在京城倒腾冰箱,手里有点钱,就一次性付清了三千多的货款。
  在1991年,三千块是个啥概念?京城这个大城市的年平均工资才只有2877,当时大多数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100多,能拿200月薪的算是中层收入水平了。
  很多人都误以为当时是换了四架飞机,准确地说应该是五架。
  只不过其中的一架全是零部件,交货以后还需要重新组装。
  第一批货物成功运送过去,那么剩下的货物怎么办呢?从哪搞货款呢?
  在苏联的第一架飞机交货之前,老牟子就事先找到了京城工商银行,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我有一架飞机要做抵押。
  银行一看,行,只要你真有飞机,抵押就不是个事儿。
  等苏联的第一架飞机交货后,银行立马就给批了六千万。
  有了这趣÷阁资金,老牟子就在山东、河北、河南、重庆等七个省,采购了总共五百车的商品。
  当时,苏联的飞机八个小时就落地交货了,但是老牟子这边的货物,却总共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全部运送完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时全国发往苏联的货运专列,也就只有45列,而能单独批一列出来给他发货,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
  买方也知道这个客观存在的困难,这才同意分五年付清货物。
  而另一方面呢,这事闹得全国皆知,这趣÷阁生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既成事实。
  老牟子用生活用品换飞机这趣÷阁生意,根据当时的评估报告显示,总的赚取了1.6亿。
  他个人从中至少赚取了八千万,往高了说,赚个1亿也是很有可能的。
  80年代末90年代初啊,在万元户都还是天花板的年头里,老牟子就做了1.6个亿的生意,让人瞠目结舌。
  不过齐睿却没打算拖这么长时间才把生意完成,他早有准备,已经让鸣哥提前控制了几家食品厂和日用品厂,机器轰隆隆一转,各种劣质食品和日用品哗哗从流水线上下来。
  即便货运专列少,但是只要分批运到桐江口岸,剩下怎么往对岸运输,那就是老蒙该操心的事情了。
  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复制老牟子的经验,打通各个关节,让政府再给背一次书,然后就可以等钱落袋了。
  并且,他不需要跟银行贷款啊,他手里的资金足够用,从时间成本上来说,无疑节省了很多。
  听了小舅的话,齐睿笑道:“您能出面那是最妥当的了,就按照咱们之前商量过的办吧,这事儿运作成了,小小的发一趣÷阁没问题。”
  【作者有话说】
  今天状态不好,这章写了三个小时,我喘口气啊,或许只有两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