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上任大礼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621章上任大礼包
  “没问题,陈总。
  我和庆一同志都在这里,可以给你这个承诺,你可以完全放心。
  这个企业该怎么搞,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肯定得多方征集意见。
  你这样专业人士的意见,更是重中之重。”
  杨光辉笑哈哈地说道,很高兴的样子。
  和陈予权聊天就是愉快,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玩虚的。
  如今这世道,什么样的交情最让人感动?
  给钱啊!
  陈庆一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一哥的意见。
  这个态度是必须要端正的。
  “予权啊,你刚才好像还说到小企业和乡镇企业,那又是怎么回事?
  跟你说的这个大企业,不是一码事吧?”
  李卫民在一旁若有所思地问道。
  “不是一码事!”
  陈予权笑着说道。
  “矿产资源是非再生资源,涉及到这种国有资产,我是完全赞同杨老板那个思路的,必须严加管控,有计划地开采加工,一丝一毫都不能浪费了。”
  “所以这一块,不妨管得死一点,计划性强一点。”
  “但是涉及到非国有资产的自由市场,那就要尽量放开,给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权。”
  “在资金方面,政策方面,也要有一定的倾斜和扶持。”
  杨光辉苦笑一声,说道:“政策支持可以考虑,资金支持有点难度,青峰地区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底子太薄,没钱啊……”
  陈予权笑了笑,说道:“杨老板,我个人觉得吧,这个我们还得从全局来着眼。
  目前青峰地区排得上号的大企业,就那么几个。”
  “青峰钢铁厂,这是部属企业。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封闭运转的,垂直管理。
  除了能给地方上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增加一些消费,其他方面,两者之间,其实关系不大。”
  “满堂红酒厂,名气够大,创造利润还算可观。
  但企业规模摆在那里,想要成为一个巨无霸,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况且,白酒行业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满堂红酒厂最大的问题,是底蕴不足。
  将来是不是能一直红火下去,老实说,我现在也不敢打包票。”
  一听这个话,杨光辉顿时眉头微微一蹙,略带一点玩笑似的说道:“陈总,你不会是因为那个合作协议,只剩下两年多时间,就故意给我打个预防针吧?”
  “这一点,我也不妨给你交个底。
  五年到期,我确实是想要逐步回购你们几个私人老板手里的股份。
  国有控股,这是既定策略,不能变。
  但是,经营权,我的意见是继续交给你。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不矛盾。”
  “在经营管理这一方面,实话说,我更加相信专业人士。”
  边说边瞥了陈庆一一眼。
  两年多后,他杨光辉是不是还会继续留在青峰地区工作,可是说不准的。
  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陈庆一那个时候应该还在。
  到时候,你们爷俩商量着办吧!
  “嗯,这个到时候再说。
  但是短时间内,满堂红酒厂应该是很难为地方上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
  “青峰地区,可是有将近四百万人口。”
  “所以,青峰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缺一个民间的支柱产业。”
  陈予权说着,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李卫民杨光辉陈庆一也跟着脸色凝重,气氛在不知不觉间,就完全被陈予权带动了。
  说了他才是今天晚上这个小型聚会的主角。
  “民间的支柱产业?
  你的意思是说……”
  杨光辉若有所思。
  在座三位衙门大佬,他是最懂经济建设工作的。
  “对,就是需要一个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并且在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
  我个人觉得,摩托车和低端家用汽车或者说农用汽车,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向。”
  “你要搞汽车?”
  杨光辉一脸惊讶。
  这个思维也太跳跃了吧?
  刚还在说矿产资源呢,一下子就跳到汽车摩托车上边去了?
  陈予权笑道:“杨老板,是青峰要搞汽车,不是我要搞。”
  “一无人才二无技术三无资金,什么都没有,怎么搞?
  这汽车可不像蒸包子,说出笼就能出笼的!”
  杨光辉两手一摊,有点无奈地说道。
  “我有啊!”
  陈予权老神在在地说道。
  “人才技术资金,我都可以想办法解决。”
  杨光辉顿时瞪起了眼睛,伸手点了点他,笑骂道:“你说话还带大喘气的?
  下回能不能一次把话说完?”
  李卫民和陈庆一都笑了起来,凝重的气氛立马又变得轻快了许多。
  “是这样,我的计划呢,是在青峰地区搞两个总装厂。
  一个搞摩托车,一个搞微型农用车或者小货车,适合农村和山区使用的。
  物美价廉的那种……”
  “慢着,只搞两个总装厂是什么意思?
  各种配件从哪来?”
  杨光辉就很头痛。
  这家伙,说话总是说半截,让人生气。
  “就地生产!”
  “我打算在青峰地区大批扶持零配件生产的小微型企业,或者说家庭作坊。
  我这边只负责几件事。
  第一个,总装。
  第二个,营销。
  第三个,技术输出。
  第四个,原料控制。
  第五个,资金扶持。”
  “这样一来,我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人工管理成本。
  工厂规模也无须搞得太大。
  从成本控制方面来看,是非常有利的。”
  “可是,这样子搞,质量不好控制吧?”
  陈庆一有点担心地问道。
  他明白,这才是陈予权送给他的“大礼包”。
  这个产业真要是能搞起来,并且一两年初见成效,那就是他的一大成绩。
  足以让他在青峰地区站稳脚跟,获得足够的声誉和威望。
  将来杨光辉一旦调任或者高升,他就地扶正就变得十分的顺理成章。
  以他的年龄来看,他只要在五六年内有过担任地区一二把手的资历,以后更进一步,走到李卫民如今的高位,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陈予权笑道:“这个不用担心。
  外包加工,只要有一支过硬的品控队伍,质量反倒比自己生产更好控制。
  不合格的零配件,一律拒收就是了。
  反过来,也能促使加工厂自身的进步。
  等他们的品控意识,加工技术,管理水平都提上来,将来不管加工什么产品,都能赚到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