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送嫁
噼里啪啦。
这时,牌楼下响起了鞭炮声。
苏武看了看时间,“晚晚快走,晴姑父接新娘子来了。”
“哦哦,新娘子!”小姑娘欢呼着,转身一脸严肃地招呼两只动物,“安安饭饭快快走,和晚晚一起看新娘子去。”
苏武哈哈地摇了摇头。
一行人里脚最短就属她了。偏偏小家伙完全没有自知之明,总喜欢对其他人指手划脚。
安安扯着脖子嗷嗷直叫。
“知道啦。”苏晚听完它的吼叫,从自己的小包包里翻出个完好的红色橡皮球,塞进狮子的大嘴里。
“安安小心点。你要再咬坏这个球球,家里可没有了。”
这些橡皮球,红橙黄绿蓝靛紫,当初文蓝每种颜色都买了一个回来。
小姑娘向来喜欢鲜艳的大红色,一直霸着这一颜色的球玩。现在连它都掏出来了,那别的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已经全部被安安或者阿爆咬坏了。
“没事。安安大可以放心磨牙。”苏武哈哈地抱起腿短的女儿,伸手揉了揉小心翼翼叼着球的狮子。
“刚刚有人又帮忙买了十个球。明后天就差不多到了。安安你尽管啃。”
后面跟上来的莫文斌气得牙齿咯咯直响。
谁家的磨牙棒会买那么贵的?
一只球顶他一个月的工资。刚才莫文斌在手机上点了点,差不多一年的工资就没了。
幸好他打电话回去诉苦,加上旁边的张立诚帮忙解释了下,才得以报销。
否则仅凭他发过来的订单链接,那边都有点想走一趟检查/院。
苏武听见动静,回头一看,“莫副,这么早就准备回去?”
至少该和张立诚他们一样,留下来听李雁表演完古琴曲再走嘛。
“回什么回。”莫文斌没好气,一把夺过小秘书的公文包,“今天苏晴大侄女出阁,我是来参加婚礼的。”
苏武恍然,狐疑地打量着莫文斌。
这家伙十天半月就会来养心谷一次,和苏晴苏海他们的关系都不错。
不过除非苏晴计算错误,包多了粽子,否则他应该收不到喜粽才是。
莫文斌脸色发黑,一眼就知道苏武在想什么。
他是不会告诉苏武的。
冬至那天,眼前的风雨廊落成。莫文斌挤在养心谷庆贺的人群里,好不容易才找到苏晴,然后向她讨要了只喜粽……
没多久,一行人到了苏晴家外。
“小牛,”苏武喊院门口翘首以盼的苏小牛,“看好妹妹或者带给你五婶婶。五叔这边有事要忙。”
他一会儿还有很多事要做,不方便带着苏晚。比如和苏海他们到牌楼下,给过来接亲的新郎官顾和风带路什么的。
幸好新郎新娘都是汉族,因此古怪奇葩的迎亲习俗不多,只要按着常规走就行。
苏小牛乖巧地应了声,把自家猴子放到小堂妹肩上,牵着她正想走。
饭团看看面前的院子又看看小主人肩上的猴子,停下了脚步。
它和小八还有咕咕的关系都不好,也就不想进去。
嘎嘎!
跟小主人说了两声,大雁呼地张开翅膀,一下子冲天而起,遥遥向东飞去。
八成是去了仙女湖。
苏晚也不介意,嘻嘻地朝天上的饭团挥了挥小手,蹦蹦跳跳地跟上苏小牛,进了身后人来人往的院子。
两个小姑娘辗转反复,好不容易才找到文蓝。
“小牛和小晚你们肚子饿了吧?”看着两人手上瘪瘪的喜袋,文蓝摇头。
她重新用花生和枣子把两个小姑娘的喜袋装满。
“祖祠西厢里有吃的。无论是人的还是动物的都有。如果肚子饿了,小牛带妹妹先过去吃点。”
说完,她指了指两人的喜袋。
“这些花生和枣子就不要再吃了。一会儿晴姑姑出门,你们要撒给新郎和新娘的。”
“如果其他小朋友都有,就你们俩吃光了,没东西撒出去。多不好意思啊。”
苏晚听明白了,郑重其事地点头,“妈妈,那晚晚不吃了。一会儿留着撒给晴姑姑。”
院子里人多手杂,苏小牛带着小堂妹和两个动物就去了祖祠的西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们俩磨磨蹭蹭的,刚吃个半饱。
祖祠外噼里啪啦地响起了鞭炮声。
“新娘子来了!”
不知谁高喊了一句。
新娘出嫁,都会先到祖祠来辞别祖宗,感谢祖上一直以来的庇护。
哗啦~
苏晚这些小孩子纷纷丢下碗筷,一窝蜂涌向西厢院门口,兴致勃勃的想出去围观。
结果被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孩子,比如苏子真、苏小兰等等,唬着脸拦下。
马婶风风火火地闯进了西厢。
她四处一看,“小牛还有小虎,跟马奶奶来!”
哈!
苏小牛一蹦三丈高,欢呼着把手里的苏晚交给旁边的石端敏,自己欢天喜地地跑了过去。
苏晚皱着张小脸,委屈巴巴地叫了一声,“奶奶,晚晚也要去。”
马婶过来哈哈地揉了揉她的小脸,“晚晚还小,等下个姑姑出嫁,奶奶一定喊你送嫁。”
说完,她又安慰了小姑娘几句,让大孩子们看好各个弟弟妹妹,自己则带着苏小牛和苏小虎进了祖祠正屋。
主屋里小山一般的神主牌烛火通明,前面铺了一张草席,席子上放着一条叠成长条状的鸳鸯锦被。
没等苏小牛反应过来这是要作什么,后面哗啦啦传来人声。
回头一看。
穿着大红秀禾服的新娘左手端着只碗,右手托着个红色的小袋子,在文蓝和另一个妇女的托扶下走了进来。
碗里装的是村子的井水,袋子里装的是祖祠的土。
俗说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出嫁时把家乡的水和土带上,意义着即便远嫁他乡,也会记得自己的根。
苏晴走到锦被前,马婶赶紧让苏小牛和苏小虎走过去,和新娘并排站到一起。
文蓝预先作了功课。
作为未来宗妇,以后族里的婚生嫁葬,她都需要出面。
接过苏晴手上的水和土,文蓝恭恭敬敬把它们放到前面的供桌上,然后掏出一本线装书,小心翼翼地读着上面的告别词。
一边的马婶脸色古怪。
嫁到养心谷二十多年以来,她也送过村里不少的女孩出嫁。
然而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宗妇用普通话,告知上面的祖宗们,谁谁谁要出嫁了,以后记得继续保佑远嫁其乡的她。
也不知道上面的祖宗们有几个能听得懂……
好不容易等文蓝念完,新娘和送嫁的苏小牛俩人一起跪到锦被上,齐齐磕了九个响头。
等她们磕完头站起来,掌管族谱的叔祖走过来,把苏晴的名字找到,然后递给文蓝,让她在上面写下一个“字”字。
字,即“待字闺中”的“字”,也就是嫁人的意思。
这时,牌楼下响起了鞭炮声。
苏武看了看时间,“晚晚快走,晴姑父接新娘子来了。”
“哦哦,新娘子!”小姑娘欢呼着,转身一脸严肃地招呼两只动物,“安安饭饭快快走,和晚晚一起看新娘子去。”
苏武哈哈地摇了摇头。
一行人里脚最短就属她了。偏偏小家伙完全没有自知之明,总喜欢对其他人指手划脚。
安安扯着脖子嗷嗷直叫。
“知道啦。”苏晚听完它的吼叫,从自己的小包包里翻出个完好的红色橡皮球,塞进狮子的大嘴里。
“安安小心点。你要再咬坏这个球球,家里可没有了。”
这些橡皮球,红橙黄绿蓝靛紫,当初文蓝每种颜色都买了一个回来。
小姑娘向来喜欢鲜艳的大红色,一直霸着这一颜色的球玩。现在连它都掏出来了,那别的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已经全部被安安或者阿爆咬坏了。
“没事。安安大可以放心磨牙。”苏武哈哈地抱起腿短的女儿,伸手揉了揉小心翼翼叼着球的狮子。
“刚刚有人又帮忙买了十个球。明后天就差不多到了。安安你尽管啃。”
后面跟上来的莫文斌气得牙齿咯咯直响。
谁家的磨牙棒会买那么贵的?
一只球顶他一个月的工资。刚才莫文斌在手机上点了点,差不多一年的工资就没了。
幸好他打电话回去诉苦,加上旁边的张立诚帮忙解释了下,才得以报销。
否则仅凭他发过来的订单链接,那边都有点想走一趟检查/院。
苏武听见动静,回头一看,“莫副,这么早就准备回去?”
至少该和张立诚他们一样,留下来听李雁表演完古琴曲再走嘛。
“回什么回。”莫文斌没好气,一把夺过小秘书的公文包,“今天苏晴大侄女出阁,我是来参加婚礼的。”
苏武恍然,狐疑地打量着莫文斌。
这家伙十天半月就会来养心谷一次,和苏晴苏海他们的关系都不错。
不过除非苏晴计算错误,包多了粽子,否则他应该收不到喜粽才是。
莫文斌脸色发黑,一眼就知道苏武在想什么。
他是不会告诉苏武的。
冬至那天,眼前的风雨廊落成。莫文斌挤在养心谷庆贺的人群里,好不容易才找到苏晴,然后向她讨要了只喜粽……
没多久,一行人到了苏晴家外。
“小牛,”苏武喊院门口翘首以盼的苏小牛,“看好妹妹或者带给你五婶婶。五叔这边有事要忙。”
他一会儿还有很多事要做,不方便带着苏晚。比如和苏海他们到牌楼下,给过来接亲的新郎官顾和风带路什么的。
幸好新郎新娘都是汉族,因此古怪奇葩的迎亲习俗不多,只要按着常规走就行。
苏小牛乖巧地应了声,把自家猴子放到小堂妹肩上,牵着她正想走。
饭团看看面前的院子又看看小主人肩上的猴子,停下了脚步。
它和小八还有咕咕的关系都不好,也就不想进去。
嘎嘎!
跟小主人说了两声,大雁呼地张开翅膀,一下子冲天而起,遥遥向东飞去。
八成是去了仙女湖。
苏晚也不介意,嘻嘻地朝天上的饭团挥了挥小手,蹦蹦跳跳地跟上苏小牛,进了身后人来人往的院子。
两个小姑娘辗转反复,好不容易才找到文蓝。
“小牛和小晚你们肚子饿了吧?”看着两人手上瘪瘪的喜袋,文蓝摇头。
她重新用花生和枣子把两个小姑娘的喜袋装满。
“祖祠西厢里有吃的。无论是人的还是动物的都有。如果肚子饿了,小牛带妹妹先过去吃点。”
说完,她指了指两人的喜袋。
“这些花生和枣子就不要再吃了。一会儿晴姑姑出门,你们要撒给新郎和新娘的。”
“如果其他小朋友都有,就你们俩吃光了,没东西撒出去。多不好意思啊。”
苏晚听明白了,郑重其事地点头,“妈妈,那晚晚不吃了。一会儿留着撒给晴姑姑。”
院子里人多手杂,苏小牛带着小堂妹和两个动物就去了祖祠的西厢。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们俩磨磨蹭蹭的,刚吃个半饱。
祖祠外噼里啪啦地响起了鞭炮声。
“新娘子来了!”
不知谁高喊了一句。
新娘出嫁,都会先到祖祠来辞别祖宗,感谢祖上一直以来的庇护。
哗啦~
苏晚这些小孩子纷纷丢下碗筷,一窝蜂涌向西厢院门口,兴致勃勃的想出去围观。
结果被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孩子,比如苏子真、苏小兰等等,唬着脸拦下。
马婶风风火火地闯进了西厢。
她四处一看,“小牛还有小虎,跟马奶奶来!”
哈!
苏小牛一蹦三丈高,欢呼着把手里的苏晚交给旁边的石端敏,自己欢天喜地地跑了过去。
苏晚皱着张小脸,委屈巴巴地叫了一声,“奶奶,晚晚也要去。”
马婶过来哈哈地揉了揉她的小脸,“晚晚还小,等下个姑姑出嫁,奶奶一定喊你送嫁。”
说完,她又安慰了小姑娘几句,让大孩子们看好各个弟弟妹妹,自己则带着苏小牛和苏小虎进了祖祠正屋。
主屋里小山一般的神主牌烛火通明,前面铺了一张草席,席子上放着一条叠成长条状的鸳鸯锦被。
没等苏小牛反应过来这是要作什么,后面哗啦啦传来人声。
回头一看。
穿着大红秀禾服的新娘左手端着只碗,右手托着个红色的小袋子,在文蓝和另一个妇女的托扶下走了进来。
碗里装的是村子的井水,袋子里装的是祖祠的土。
俗说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出嫁时把家乡的水和土带上,意义着即便远嫁他乡,也会记得自己的根。
苏晴走到锦被前,马婶赶紧让苏小牛和苏小虎走过去,和新娘并排站到一起。
文蓝预先作了功课。
作为未来宗妇,以后族里的婚生嫁葬,她都需要出面。
接过苏晴手上的水和土,文蓝恭恭敬敬把它们放到前面的供桌上,然后掏出一本线装书,小心翼翼地读着上面的告别词。
一边的马婶脸色古怪。
嫁到养心谷二十多年以来,她也送过村里不少的女孩出嫁。
然而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宗妇用普通话,告知上面的祖宗们,谁谁谁要出嫁了,以后记得继续保佑远嫁其乡的她。
也不知道上面的祖宗们有几个能听得懂……
好不容易等文蓝念完,新娘和送嫁的苏小牛俩人一起跪到锦被上,齐齐磕了九个响头。
等她们磕完头站起来,掌管族谱的叔祖走过来,把苏晴的名字找到,然后递给文蓝,让她在上面写下一个“字”字。
字,即“待字闺中”的“字”,也就是嫁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