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3 科技和工业化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置俚人自然没有那么简单,比如不可能继续让所有俚人都生活在岭南,其中一部分要迁徙到北方。
  还要从北方迁徙更多汉人来岭南,人为的促进族群的融合。这些事情很复杂,至少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文易不可能一直盯着,他只是确定总体方针,具体的事情还需要下面的人去做。
  会议结束之后,他又私下见了冼惠:“夫人,对于这个安排你可还满意?”
  冼惠道:“我代六十万俚人谢陛下厚恩。”
  文易说道:“这些见外的话就不要说了,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俚人能过上好日子。至于冼氏,等天下一统会给你们一个国公之位,你可满意?”
  冼惠感激的道:“谢陛下洪恩,我高凉冼氏永远效忠陛下效忠大唐。”
  接下来两人又商谈了如何让俚人百姓走出深山,如何安置,如何迁徙等等,最后确定了个总体的方案。
  总之有了高凉冼氏的配合,再加上冼芸这个大祭司帮忙,事情就好办了许多。
  事情谈妥之后,冼惠又露出犹豫的表情,似乎有什么话想说。
  文易道:“夫人有什么话尽管说。”
  冼惠这才说道:“爨氏找我打听您会如何处置他们……您看我该如何回复?”
  文易并不觉得奇怪,爨氏又不蠢,到了这个时候要是还没有动作那才有问题:
  “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他们就可以了,天下归属本来就和他们无关,随他们选择吧。”
  冼惠心中一咯噔,这意思就很值得揣摩了。完全可以理解成,你们爨氏要是识相就全盘接受条件,不识相那就战场见,连谈的余地都没有。
  想到这里她深深的庆幸,还好当年把女儿嫁给了他……至少为俚人争取到了上谈判桌的机会。
  谈判结束,文易没着急离开。在南方各郡巡视了一圈,二十天后才乘船返回了东宁。
  皇帝御驾亲征凯旋归来,自然少不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皇后、太子以及王公大臣全都到码头迎驾,百姓过来的就更多了。
  文易很不喜欢这种铺张浪费,但这次他却没有阻止。因为这种凯旋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爱国教育,振奋全民士气。
  尤其是战争年代,这种士气很重要。
  只是文元在见到自己亲爹的时候表情有点不自然,毕竟把未婚妻肚子搞大在这个年代不是啥光彩的事情。
  为此还把亲爹从前线给叫回来主持婚礼,要是传出去真能成全民笑话。
  文易也没和他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好不容易回到皇宫依然不得闲,各部门都过来汇报工作,一直忙碌到半夜才结束。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怎么可能。
  后宫还有五个如饥似渴的娘们等着呢,反正刚回去的第一个星期他是一点都没闲着。
  太子大婚的事情也没有耽搁,自有礼部和宗正寺负责筹备。
  因为是太子娶亲,女方又是位高权重的柴氏女,规格自然是没得说。
  反正忙碌了半个月媳妇才娶进门,这件事情总算是结束了。
  然后文易才抽出时间和文元进行了一次长谈。
  “时间过的真快,眨眼间你都成婚要当爹了。”
  文元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也不敢回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文易也没指望他回答,感慨了一句之后就正色道:“以前我还能把你当成小孩子,你犯了错误也能用少不经事搪塞过去。”
  “但现在你已经不单单是我的孩子,还是小淼的丈夫,即将出生的孩子的父亲,有些责任必须要担当起来。”
  “不能再和以前那样随行而为,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尤其是要控制住自己的某些欲望。”
  文元脸马上就红了,低着头道:“是。”
  “新都那边最迟年底建成,现在就可以为迁都做准备了,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此事千头万绪,对你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孩儿明白。”
  两人整整谈了一个下午,从做人到做事等等都谈了个遍,甚至文易还把自己对未来的展望稍稍谈了一下。
  如果放在以前,文元肯定会非常的激动,认为父亲的理想很伟大。
  然而自己亲自监国小半年,让他对国家更加的了解,很快就发现这个展望有太多的漏洞。
  用漏洞不合适,或者说就是不现实。
  “父亲,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说。”
  “我说了您别生气。”
  “有道理我自然不会生气。”
  文元鼓起勇气道:“您所说的这些东西,靠现在的财政恐怕无法负担的起,就算把天下所有的财富都加在一起都远远不够。”
  “仅仅是您想要推行的全民教育、全民医疗,朝廷都很难负担的起。”
  文易反问道:“那为何唐国能推行全民教育和全民医疗呢?”
  文元道:“因为之前我们一直在通过商业从中原各国吸……吸血,等到我们一统天下,就不能再这样做了。”
  文易继续问道:“唐国国土面积并不算大,为何我们可以通过商业从中原各国吸血,而不是反过来被他们吸血呢?”
  文元应该是做过详细的调查,脱口而出道:“因为我们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商品。”
  文易再问道:“那为何我们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商品呢?”
  文元崇拜的道:“因为有您呀。”
  “……”文易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得意?高兴?都有,但更多的是无语。
  这孩子的四路可别被点歪了啊。
  连忙说道:“我确实想到了一些精妙的点子,可人力有时而穷,光靠我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吗?”
  “就像是蒸汽机,概念是我提出来的,可实用化却是博物院上百位技术匠人经过十年研究才做到的。”
  文元迷惑了,他有些无法理解自己父亲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意思。
  文易也知道自己的思绪被打乱没有说到重点上,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还记得我说过的生产力吗?”
  文元点头道:“记得,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资源的能力。”
  文易说道:“你觉得我们的财富不足以负担我的那些计划,是因为生产力不足,那么就想办法提高生产力。”
  “试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让一个人一天耕几十亩地,播几百亩地的种子,病虫害和杂草可以用药物解决,有足够的肥料……”
  文元露出向往的表情,不过很快就摇摇头道:“这怎么可能,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到这些,除非是神仙。”
  文易笑道:“不要这么快就否定,当年谁能想到会有火器?谁能想到会有蒸汽机?一年前你能想到蒸汽机和纺纱机、织布机组合在一起吗?”
  文元摇摇头,这些东西在出现之前都是没有任何人能想到的。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蒸汽机下面装四个轮子,它能不能和牛一样耕田播种?”
  “沤肥产生的汁水能当杀虫剂,粪便能当肥料,如果我们研究出其中的原理,是不是可以人工制造这些东西?”
  “人生病了可以用药物治疗,还有毒药能杀死人。那么庄稼生病了是不是也能用药物治疗,是不是也有药物能杀死杂草?”
  文元心中一动,道:“科技。”
  文易道:“是的,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实现我说的那些东西,就必须发展科技,现在做不到只是因为科技水平还没有达到。”
  文元激动的道:“原来如此,我懂了。”
  文易笑道:“你真的懂了吗?那我问你,科技的研发需巨额投入,博物院每年要花多少钱你应该知道。越往后花的钱就越多,朝廷能负担得起?”
  文元思索道:“科技提高了就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商品,我们可以用商品赚钱。”
  文易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道:“卖给谁?”
  文元道:“天下很大,四周不服王化的土人,弇洲、戎洲、商洲……非我大唐之地皆是贸易的对象。”
  越说他就越兴奋:“我们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天下财富供养大唐发展科技,然后用更高的科技生产出更好的商品,早晚有一天能实现您说的那些东西。”
  文易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道:“不错,看来你终于懂了。今天我再告诉你一个词,叫工业化。”
  他就把什么是工业化,如何实现工业化,工业化之后唐国大致会变成什么样子,朝廷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全新的变化等等都做了讲述。
  当然,只是做了一个笼统介绍,真要详细说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的。再说文易自己理论水平有限,也讲不了太细。
  但就是这个大致的框架,也足够震撼住文元了。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还可以变成这个样子,原来父亲看到了这么远的未来,作出了如此宏伟的计划。
  心中升起浓浓的骄傲和自豪,因为这是他的父亲。今天的这一席话他也牢牢的记在了心里,这就是未来他要努力前进的方向。
  “未来是美好的,但一切都要立足当下,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反而会坏事。”文易用这句话给这次的谈话做了收尾。
  之后他特意去博物院进行了考察,查看理科基础发展到哪一步了。
  结果自然是很喜人的,有他主导编写的教材在,又不惜成本的投入,理科在基础方面发展的已经很完善了。
  完全足以支撑往更深层次发展,事实上博物院的一众技术人员已经在向着这方面努力。
  到了这个程度,大多数理论知识都已经超出了文易的理解范畴,他能给出的意见已经很少。
  这次他过来也只是考察一下进度,看看人员配置之类的。
  进度他很满意,人员配置则稍有点不尽如人意。
  博物院的技术人员才刚刚突破千人,看起来很多,可架不住研究方向多啊,分到各个实验室真的没几个人。
  这方面急也没有办法,人才只能慢慢培养。
  好消息就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格物学,博物院下辖的格物学院,在校生已经超过两千人。
  和前世自然是没办法比,可在这个年代真的是独一份。
  这些学生毕业后,优秀的会进入博物院继续深造,成绩一般的可以去小学初中当理科教师。
  他们就是大唐理科的种子。
  从博物院出来他又去了蒸汽机生产厂,参观了蒸汽机生产流程。主要还是人力生产,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环节动用了车床。
  自从当年他搞出简易机床,在生产实践中工匠们逐步改进,已经有了更加复杂多样化的机床产品。
  尤其是蒸汽机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机床的研发。
  说起蒸汽机的实际应用,田顺谷骄傲的道:“现在蒸汽机的订单特别多,矿山、纺织厂、印刷厂、磨房厂都要机器。”
  “还有水师,他们在研究蒸汽船……我们的订单都排到两年后去了。”
  文易点点头道:“不要满足当下,要想办法造出功率更大质量更好的蒸汽机。”
  说到这些,田顺谷就有些无奈,道:“咱们的基础理(科)学不足以支撑我们继续往下研究,想造出更先进的蒸汽机,只能在学科上下功夫。”
  对此文易也没有办法,只能说道:“学科方面更急不来,不过大的突破无法做到,可以进行局部改进。”
  “现在使用蒸汽机的地方越来越多,让他们帮忙收集每一台机器的优劣和特点,然后做针对性的改造。”
  “不要小瞧这些小改造,数量足够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引起量变。”
  田顺谷连忙把这个点子给记录了下来,道:“陛下这个主意好,用户的反馈也是一种改进的方向,我马上就让人做调查。”
  文易道:“还有,既然蒸汽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你就抽空去研究点别的吧。我说的那个火车,可以进行研究了。”
  田顺谷兴奋的道:“太好了,我早就想研究火车了,可是张尚书说铁不够,不让修铁轨。”
  文易道:“现在还要打仗到处都要用铁,产量确实不够。我可以特别批给你一部分,但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田顺谷挠了挠头道:“我不是告张尚书的状,实在是……点子就在眼前却没有办法去研究,太难受了。”
  文易笑道:“我懂,现在有铁了你就好好研究吧,争取我下次回来能见到真正实用化的铁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