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千百年来的思想被改变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知这个所谓大宋高级技术学院的学生,一进校门就能以天子门生自居。
  一时间那些书生私下里大骂这学院的学生走了狗屎运,碰上了镇北王这样一个热衷于给工匠建学堂的怪胎,才让他们有了出头之日。
  虽然这些书生依然在内心鄙视工匠社会地位低下,但是经过这些年萧琦慢慢提升工匠的地位。
  他们也都知道,这些工匠将会是他们这些读书人之下,最受人们尊敬的行业,与他们的差别也就只是不能直接进入仕途而已。
  渐渐的,一些号称书香门第的大家族,都开始想办法送自己家不是读书的材料的子弟,或者旁系不受家族重视的子弟进入这个学院学习。
  不去不知道,去了他们才发现,原来人家不是什么人都收的,想要进入这所学院,必须在各种学科中达到一定的造诣才行。
  他们那些子弟怎么可能会那些玩意,让他们去萧琦原来建立的那些初等和中等学堂中去学习工匠,他们又拉不下这个面子。
  事情最后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也有些觉得自己家在整个大宋都是有名望的存在,觉得我送自己家孩子来你们这里学习,是给你们面子。
  有些家族的人,在听说学院嫌自己家孩子不合格拒收之后,在学院大闹。
  但是这些人的下场都很惨,不光被派驻在那里守卫的常胜营军兵暴揍一顿,还被听到消息的赵眘把这几家为官的人降级了几个。
  这回整个大宋无论官员还是百姓算是彻底明白,这个新建的学院真不得了,不光是镇北王重视,就连大宋皇帝都非常重视。
  最快做出转变的是一些商人。
  在大宋商业很发达,所以商人都比较富裕。
  但是他们再有钱,依然被读书人看不起,即便是他们巴结那些书生,不时花钱邀请读书人来自己家开什么诗会,搞联谊。
  在那些儒生的眼中,他们依旧是浑身散发着铜臭的一群俗不可耐的家伙。
  虽说有人花了大价钱给自己家孩子请先生,最后考上了进士,算是翻身成了书香门第。
  可绝大多数的商人是没有那样好运气的。
  如今好了,先是镇北王建立了初级学堂,说白了就是扫盲班。
  然后又是中级学堂,中级学堂的建立之后,其实就已经吸引那些商人的眼球了。
  自古以来商人的嗅觉都是非常灵敏的。
  中级学堂就开始教授一些工匠知识,对于那些商人来讲,学习这玩意就是让他们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特别是在做那些工匠生产物品相关生意的商人,在学习了这些知识技能之后,能让他们对自己这个行业更加精通。
  所以之前就有那些生意做得并不大,但对上了这些学堂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做出了精准判断的商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些学堂学习。
  虽然那些学堂中,常胜营军兵和工匠子弟是免费上学,他们的子弟是要花钱才能上学,但是那些钱相对于请私塾少太多了。
  这些年因为在初级学堂毕业,又在中级学堂中学的不错的学生,都被内定为新成立学院的学生。
  特别是这次新学员开学,为使第一批学生能有良好的基础。
  新学员直接从中级学堂破格选拔出了近三百人,直接进入新学员学习,并且学费全免!
  这让那些自己家孩子被选中的商人扬眉吐气。
  特别是在几个名门大族,因为孩子没被选上大闹学院。
  结果不但被常胜营军兵暴揍,还被皇帝治罪的消息传出后。
  这些商人们更是得意,走在路上脖子仰得像鹅一样,碰到个熟人就说自己儿子已经被新学院破格录取。
  且因为自己孩子努力,学院看中自己孩子的勤奋,学杂费一律全免!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能供得起家中孩子读书,直到考取功名做官改变全家命运的少之又少。
  绝大部分都是家里花了大价钱,最后什么都没考中,只得给别人做了账房,投入与产出一比简直就是血亏。
  能考上举人的书生还好些,虽然没有考中进士做官。
  但是曾经考中过举人,也相当受人追捧,被大户人家高薪聘请做私塾先生,或被请去做一些大家族在外负责人的幕僚。
  毕竟这些中过举人的,与那些中进士做官的一起参加过考试,有所谓的同年之谊,在外面碰到麻烦或许就能跟当地的官员攀上了关系,这样多少就会得到一些照顾。
  毕竟靠读书考功名,最后做官改变一家命运的,是极少数人。
  大部分人都是家中省吃俭用,供其读了十几年书,结果连个举人都没考中,只得去给别人做账房等活计养家糊口。
  看似工作体面,其实那些少的可怜的月例钱,比种地多不了多少。
  虽然不用辛苦劳作,但也极不稳定,东家判断错误破产后,账房就会失业,如果不能尽快找到下家,日子过得还不如给别人种地。
  近几年来,在萧琦有意无意的操作下,工匠的地位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不但工匠做到了行业顶级水平也能做官,而且平日里这些工匠的收入都非常稳定。
  只要手艺还行,人又勤劳愿意吃苦,那么养活自己一家老小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若是手艺公认的不错,那就不得了了,只要不惜力愿吃苦,几年把自己家经营成个富户简直不要太容易!
  有了这些工匠做榜样,现在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花钱送自己的孩子去那些初级学堂和中级学堂学习。
  这样一来,原本萧琦开设的那些学堂根本就不够用。
  加上那些四处行商的商人们四处宣扬,整个大宋的百姓都希望这样的学堂能在他们那里也有。
  萧琦得到消息也没客气,直接下令开始大量招收教人认字的启蒙老师。
  并且从工匠中挑选技术虽马马虎虎,但是能说会道的去做中级学堂,传授工匠知识的老师。
  以前萧琦弄的这些初级与中级学堂,主要是在他的封地大量普及,京城临安附近仅是为了那些军兵和工匠子弟才建的。
  这次的动静可就太大了,直接在全大宋都建立这样的学堂,最低也要在每个县都设立初级和中级学堂。
  一时间整个大宋都被震动,百姓全都欢呼雀跃。
  那些儒家学说的死忠们全都懵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上只能有儒家才能开堂办学,新办的学堂简直就是对他们这些人的挑衅。
  很多州府的儒生开始讨伐这些新学堂,都跑去县衙有的甚至跑到州府去告状,要求制止这些正在筹备的学堂开办。
  那些偏远府县的儒生不知道厉害,但是府县的官员可是早就知道,之前那些儒生挑衅镇北王的后果有多严重。
  这些府县的官员赶紧用雷霆手段,将这些闹事的儒生给压了下去。
  随着各地府县的强力压制,那些儒生也明白了事不可为,随之朝廷与镇北王都非常重视这些学堂的事情也在那些书生中传开。
  逐渐没有人再敢明目张胆的去找这些学堂的麻烦。
  不过这些儒生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建立这么多的初级学堂,那教授孩子们识字的启蒙老师将会非常紧缺。
  于是这些人开始悄悄串联,暗中立下攻守同盟,不许去给那些初级学堂做教授孩子识字的启蒙先生。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派去各地建学堂的人发现,并且快速报给了萧琦知道。
  萧琦看到这个消息心中对那些腐儒真是看不起,你们这些久考不中的书生脑子都特么有坑么?
  本来生计都是问题了,现在有个做老师的机会,这工作比作账房受尊敬多了,不光工作稳定不会失业。
  有编制的公办教师你不要,还摆谱?
  萧琦直接下令,对这些傻货不必惯着,直接建立一个黑名单,谁敢跳出来跟咱们的学堂作对。
  那就把这个人列入黑名单,终生不再允许这人进入大宋所有与工匠相关的行业,他的孩子也不允许进入这些学堂学习。
  你不是觉得只有你学的才是正统,别的都是歪门邪道么?
  那你们就去走你们的阳关道,想走我的独木桥?
  一个字“滚!”
  萧琦之前所办的那些学堂,最早的老师都是什么人?
  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常胜营首批扫盲班挑选出来的,虽然这些年给那些孩子做启蒙先生有了些书生气,但是依旧虎虎生风。
  接到萧琦命令之后,这些人很快就摸清了当地挑头搞事情的那些儒生名单。
  很快各府县就贴出了告示,将这些人的名字全都写上,并将他们所做的事情也都写了出来。
  并且一点也不遮掩的宣布,因为这些人对新学堂的敌视,新学堂将终身将这些人排除在所有与学堂相关行业之外,且他的子女后代也不许入学新学堂。
  那些能够挑头做出这些事情的人,都是在当地有些人脉的所谓名门望族,他们得知那些学堂的公告,顿时大怒,觉得自己家族被扫了颜面。
  纷纷纠结一帮人,要给那几个来这里筹备学堂的外地人一个教训。
  结果一群跑去虚张声势的家伙,被人家能动手坚决不吵吵的几个外乡人打的屁滚尿流。
  倒是有一个县城的人比较生猛,看打不过直接动了家伙,结果这边刚凭借着人多,把人家一人打成重伤,那边几名外地人已经抽出兵器杀了过来。
  后果就是他们去的几十人,当场被人砍杀了十来个,剩下的人全都吓得一哄而散。
  原本以为官府会将那些动手杀人的绑起来治罪,结果县衙直接派人将这些闹事的人全都抓了起来,连州府得知消息都派兵前来抓他们。
  那些府兵来了之后,他们才知道为什么那几个来办学的人为什么那么猛,原来人家都是常胜营的军兵,现在虽然在这些学堂任教,但依然有着常胜营的官职。
  这下就热闹了,这些闹事的罪名是袭击常胜营将士,不但死的白死,那些跑回家的也都被抓了起来等候处置。
  这些偏远地区的儒生之所以会跳出来找麻烦,也怪那些儒家官员把当初上百官员和几千书生被堆京观的事情给压下有关。
  他们觉得这事太丢人,反正孔府已经把那些闹事的书生给开除了,这些人已经不属于儒生,所以全力压制这个消息,不许传播。
  这才有了这些消息闭塞的偏远地区,冒出些腐儒跳出来蹦跶的事情。
  事情出了之后,才有一些零星的消息,就是当初那些闹事的书生被堆成京观的传闻,传到他们当地。
  这还是因为这里出了书生挑衅新学堂的事情,才被人有意传播到他们这里来。
  随着这些传闻逐渐多起来,那些腐儒才知道这次他们错的离谱,以前他们凭借着在当地的影响力,县官都要照顾几分颜面。
  现在可好,别说县官,就是那些州府的官员,都恨不得马上把他们这些搞事情的人全都弄死,省得他们自己被牵连。
  随着一些出头鸟被枪打。
  大宋各地学堂的建设,在受到了一些阻力之后,突然快速的建立起来,而且各种教学的老师也都很快配齐。
  这些学堂就不能不收费了,因为学堂太多,全都不收费即便萧琦这样的身家也供不了多久就得破产。
  随后萧琦制定了这些学堂的收费标准,工匠和军兵家的孩子半价收费,立过军功的军兵家的孩子学费全免。
  其他的学生全都正常收费,当然这些费用依然是普通百姓负担得起的。
  经过这次在整个大宋全面建立学堂的风波,不但使得普通百姓知道读书的出路不止做官一条。
  还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工匠等众多的技艺,将来成为自己的赚钱养家糊口的门路,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不只是百姓明白了这一点,很多书生也明白了这一点。
  毕竟认为独尊儒术,其他学术都是旁门左道的腐儒属于少数。
  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比较看重养家糊口过日子的正常人。
  也许萧琦都没有察觉,此时大宋各个阶层的人群,思想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他们开始接受,并且承认除了儒家学说外,别的学术同样重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