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互相吹捧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培儒刚挂掉了王会长的电话,没想到,廖庆仪院士的电话也打过来了。
  说的还是同一件事情。
  “赵院士,我一位老朋友生病了,需要你来京都一趟……“
  原来,这位邓光兴先生,和廖庆仪院士还是老朋友。
  两人当年还是一起出国留学的同学, 同在国外学习时,因为同是华人,并且还都有一颗爱国热情,都想着学好自己领域的知识回国报效祖国,这种信念将两个人吸引在了一起。
  两人在国外时,就有了很深刻的友谊。
  等回国后, 两人也依然保持着联系,分别在各自的领域, 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更是双双都成为了国家院士。
  而邓光兴先生,更是荣获了国家特等功勋章。
  赵培儒一口答应下来:“好,我马上就飞去京都。”
  廖庆仪老院士:“好,我们在京都碰面。另外,这次上面也邀请了黄河伟院士。”
  赵培儒一听这个名字,眼前不由得一亮。
  黄合伟院士,在胃病领域的份量很重。看来这次去往京都,还能和这位有一次深入的交流。
  ……
  京都,深水潭医院。
  特护住院病房中,气氛严肃。
  今天这里,太多重要领导在场了,每一个路口和转角处,也配有专门的特别人员驻守。
  不仅邓光兴先生本人被牢牢的保护起来,连他的家人, 也都有着重重保护。
  可以说, 这层医院楼层,已经被完全特别人员接管了。
  陈永铭院士作为这家医院的院长,出入这里时,都得出示证件, 验证刷脸。
  他进来这里,里面的医护人员见到他,这才敢悄悄的松了口气。
  “小张,联合会诊的专家们,来了多少了?”
  工作人员小张连忙回道:“总共邀请的16名专家,已经到位了14名。只剩下黄合伟院士和赵培儒院士没来了。我刚联系了两人,两人也刚到京都机场,专车已经去接了,应该都能在一个半小时内赶过来。”
  陈永铭院士微微点头。
  看来大家也都知道事情重要,都是在第一时间就赶过来了。
  他来到会议室中,发现已经到的14位老专家们,都已经开始讨厌开病人病情了。
  “邓先生这病,除了烧心、反酸、反食、哮喘外,还有什么临床表现?”
  “还伴发有食管裂孔疝,食管炎,下段运动功能不良,严重食管损伤……”
  “另外我们评估还发现, 邓先生的食管括约肌运动功能减弱,还具备了食管外症状, 咳嗽、夜间呛咳,我们评估,邓先生的疾病已经开始到了食管癌的发展曲线,到了外科手术不得不做的时候。”
  众人纷纷点头。
  邓光兴先生这胃食管反流,不仅具备种种严重标准的症状,还具备众多老年人患者才会出现的症状,可以说,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了。再这样下去,发展成为食管癌的几率很高。
  一位专家严肃道:”邓先生年龄大,伴发病多,耐受差,潜在风险高,所以……”
  “我希望各位在考虑治疗方案时,要尽可能的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做好术前评估而综合分析,把潜在风险控制在范围之内。”
  众人纷纷点头。
  这位邓光兴先生,身份太过重要了。
  除了是国家的重大功臣这层光环之外,其现在负责着的一个关键性“国家重器”项目,也到了关键时候,根本离不开他。
  可以说,邓光兴先生在这個节骨眼上,是万万不能出事的。
  而,其疾病和高龄,以及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和熬夜、高压力下的透支,又导致其身体就像是纸糊的一样,几乎处处都是潜在风险。
  几位医疗专家甚至感觉,稍稍刮一股大一点的风,都能把这位邓先生给吹倒了。
  邓光兴的专属医生,此刻也愁眉不展的坐在桌子旁。
  他无数次的警告过邓先生,让其注意身体,少熬夜,减轻工作压力,降低工作强度。但这位邓先生是谁的话都不听。
  众人开始讨论治疗方案。
  每个人开口,都极为谨慎。
  讨论一圈下来,都觉得难度很高,对待这纸糊的一样的病人,平日里他们那些大刀阔斧的动作,就都捉襟见肘,显得不合时宜,没办法用。
  “难啊。”
  “邓先生这个病例,大家再慎重一些吧。”
  这种类似病例,如果是换做常人,他们往往会把决定权交给病人自己极其家属,并且不会丝毫隐瞒手术中那巨大的风险。
  愿意冒险上手术台一试的,那就交给命运。
  不愿意冒着巨大危险的,那就给开一些抑制药物,勉强抑制一些临床药物,让其回家了修养身体了。
  而这例病人……
  其严重的反食、反酸,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工作状态,并且还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国家不能失去这么一个顶梁柱式的人才。
  这层层压力传导下来,在场的每个医生、老专家,心里都沉甸甸的。
  ……
  此时,深水潭医院门口。
  赵培儒也刚刚下了专车,站到了大门口。
  他给廖庆仪院士打了个电话:”廖院士,我刚到。”
  那边,廖庆仪院士道:“我已经在医院里了,我等你。”
  赵培儒挂掉电话,眼前便出现一个人,是全国医学会的理事成员,邓长兵。
  “赵院士。”邓长兵道:”王会长他们,已经在里面等着了。我们快进去把。”
  赵培儒点点头,两人往里走。
  刚没走几步,旁边岔路上,也出现了两人。
  邓长兵看到对方,道:“郑哥,你去接的谁?哦?是黄院士?您好您好!”
  旁边岔路,也是一名全国医学会的工作人员,把黄河伟院士接了过来。
  双方一介绍,赵培儒和黄合伟,便先握了握手。
  赵培儒打量着这位胃病领域的专家,其年龄比自己要大五六岁的样子,花白色的头发,看起来身体状态却比自己差远了。
  但对方的学识水平,以及发表的那些论文成就,却是值得赵培儒钦佩的。
  两人寒暄几句(互相吹捧对方成就)之后,话题回归正题。
  两人走上电梯,一边交流这次邓光兴院士的病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