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七章 建城
在一片荒凉之地上建造一座小城,就像是在白纸上作画。
虽然自由洒脱,但是也困难重重。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规划者必须有长远的眼光。
赵四喜的压力很大。
刚刚到达目的地,有人看着这里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有人看到这里一片荒凉, 了无人烟,心情低落,甚至觉还不如自己的老家好。
老农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抓起地上的泥土,认真地观察,甚至放在鼻子前面闻一闻。
孩子们不管这些,他们在草原上肆意地奔跑, 大声地欢笑着。
女人们在大车围成的临时营地在收拾东西。
“四哥儿,您是市长,该怎么办?您来定个章程吧?”一位姓周的老者说道。
一路上的相处, 大家已经看出赵四喜是个处事公允的人。大家都信服他。
这么多人在一起总要有一个摆话的才行。
同行的一千多人有十几个小团体是整个家族一起移民,赵四喜让他们自己推举一个话事人。
剩下的散户,赵四也将他们按照地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组长。
这样赵四就不用什么事情都将所有人召集到一起商量。
只要将这几十个话事人召集起来就好。同时几十个人还能够协助他管理手下这些人。
“周老,咱们现在首要的事情是将营地给弄起来。政府给咱们的粮食够用一段时间。现在距离耕种的季节还有一段时间。不能总住在大车上。”
“要不先建一百给地窝子吧,然后建个围墙围起来。这里太荒凉了,有个围墙安全些,万一出现马匪也好有个防御设施。”
地窝子就是那种半地下的建筑,上面半截可以用草棚也可以用木棚。现在正是干旱的季节,只要找一个稍微高一些的地方就能建起来。
“行……”
“成,就这么办。”
“中……”
众人七嘴八舌地回道,各种方言都冒出来了,好在这群人大都是北方人,虽然口音不同,但是基本能够听得懂。
“郑队长带着的三十人警队队,骑马对周围探查一下,看看咱们周围还有什么势力。”
那些南方佬之虽然将这个地方划给长江安保, 但是他们也不会那么好心。这个地方是还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地区。
时不时还会冒出殷地安人到这里游牧。
甚至会有游荡在中西部的匪帮会光顾这里。
所以李开成给了这支移民队伍配发了五百把步枪, 五万发子弹。甚至还有一挺老式转管机枪。
赵四不可能安排所有人都持枪警戒。
还有繁重的劳动等着他们。
不过他还是挤出了三十名在国内就做过民兵的青壮给那名姓郑的退伍士兵带领。
他们将专门负责警戒工作。
“行,赵市长,我带十人出去就好,老丁带着二十人留守营地。”
郑队长是从长江安保退役的。他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
这个到底有多乱,他在清楚不过,这里就是法外之地。
在这个地方,弱小就是一种原罪。
不能将自己虚弱的一面暴露在外面,否则周围的那些饿狼都会围过来撕咬。
“安全上的事情,就交给郑队长了。”
“诸位,虽然各家都是分了土地的,但是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还不能分散。毕竟这周围都不安全。”
“我的意思是先跟国内开辟新农场的模式一样,大家绑在一起劳动,先给大家安置住的地方。然后我们再丈量周围的土地,把地给分了。”
赵四喜的安排很稳妥,大家都是同意的。
这次带过来的两百多匹马还有一百多辆大车,赵四喜也都分到了各家或者是各个小组的头上。
让大家爱惜保管。
城市的选址非常的重要,要靠近水源,地势还不能太低。
另外还得靠近树林,方便获取建筑材料。
这里已经算是中部大平原地带。大部分地方都是草原,树林是分成一块一块的。
四喜分了一百名青壮专门去伐木。
还特意叮嘱树林里的树要间隔开来砍,砍大留小。
这周围的一切都是他们新郑城的,不能随意祸祸。
其余人则在选定的一块沿河高地上土工作业。
做地窝子首先要在地上挖出一米身的土坑,每个土坑大概二十平米大小。
然后将砍来的木头截成一米长,插在土坑的四周作为围墙。
顶上支一根圆木做房梁。然后就是用木板做屋顶。
这么人一起动手,流水线作业,很快就将营地给建立起来了。
营地的四周用圆木做成了一道厚重的栅栏围墙。
有了栅栏,远远看去真的像是一个小城。
只是为了节约时间这个小城并不大。
里面最大的一栋建筑物就是粮仓了。
还有一栋是存放种子的。
另外还有一个医务室,也相对宽敞一些。
至于小孩子读书的学校,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四喜觉得自己可能是最磕碜的市长了。他都没有的自己的市政厅。
只能在自己的地窝子里办公。
不过他却充满了干劲。
七日后,营地竣工,新郑的移民终于开始分地了。
他们是第一批居民,可以紧着沿河的土地先分。
这些土地不需要修建引水渠。只在在河边造一台水车就能保证自家土地的灌溉。
现在还是二月份,刚刚打春,四喜跟队伍中的几个农把事商量之后决定这一季就不种水稻了。
先种上玉米、红薯和马铃薯这三种粮食作物。
蔬菜的话各家自己种植。
等到八月份夏收之后,各家就要开始自给自足了。
加华官府给配给的粮食只能够顶到那个时候。
另外一边,邓队长也完成了对周围的巡视。
“东边五十公里外有三户白人移民,他们已经到那里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跟他们说了这里是新郑的地界。”
“北边六十公里外有一个殷地安人部落,人数有一百多,他们放牧为生,也进行狩猎。我们碰倒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在向北边迁徙。
那些人似乎是在冬季向南迁徙,夏季向北迁徙。这些殷地安人对我们非常戒备。他们几乎每个男子都拥有弓箭。一部分人还有火枪,全部骑马。”
“南边暂时还没有发现人。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被烧毁的木屋,还有女人和孩子的尸体。这里确实有匪帮活动。”风尘仆仆赶回来的郑队长向赵四喜汇报道。
好在周围的那些势力都不大,只要小心一些,应该还威胁不了新郑。
“郑队长,我知道了,麻烦你派人去到峡谷要塞那边汇报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
“当初我跟那里的指挥官刘营长说好了定期联络。他们也会定期派人到我们这里巡视。”
谷山
加华在进入大平原的主要山谷都修建永久工事。
将加华跟白人已经渗透到的大平原地区分割开来。
同时也为了维护峡谷地带的安全。
在西部的山区,最有开发价值的就是那些大峡谷了,那里不仅仅是交通要道。
同时也是发展农业以及采矿业的重要地带。
目前加华的华人军队,处了长江安保的雇佣军之外,还有以加州政府名义成立的州志愿军。
他们负责现在加州各处地方的守卫工作,人数大概有两万多人。
加华周边没有什么大的军事势力,就连大米利坚的常备军也就万把人,因此加华没必要保留那么多的常备军。
“好的,赵市长,你放心好了,我们现在还是比较安全的。东边还有两万人长江安保队员呢!”郑队长说道。他就是从东边退役下来的。
郑队长走后,四喜也放下了手中的事情。
他已经有一子,现在两岁半,夫人蒋氏最近又怀上孩子,应该是在海上下的种。
如今已经有五个多月。四喜让人给夫人打了一张床铺放在了地窝子里。
好在现在还是初春,地窝子入口的边上挖了一个壁炉出来,里面点着木柴。
扶桑小女孩一妹正蹲在壁炉的边上将一根根树枝拗断扔进壁炉之中。
有这壁炉的烘烤,地窝子中很是干燥。
其他的地窝子也大都是这样,只是大部分人家都是打着地铺。很多地窝子中要睡二三十个人。
几乎要将整个地窝子给排满。
四喜家的二十几个奴仆就只有两个地窝子,只能男的睡一个,女的睡一个。
谁要是想跟自己的媳妇儿那啥了,只能到外面找一个草深的地方解决一下。
“夫人,是我连累你遭罪了,要是留在老家,你有不用受这样的苦。”四喜走到床前,捋了捋蒋氏的头发,关心地说到。
“不碍事,我这天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吃个什么苦。咱们一起建一个新家园,以后咱们家星儿他们就可以享福了。”
蒋氏抚摸着自己的隆起的腹部,反倒安慰起四喜来了。
蒋氏这么一说,四喜倒是觉得自己有些矫情了。
安抚了妻子,四喜又叮嘱一妹好好照看主母还有小少爷。
他走出了地窝子,在营地中转悠了一圈。
不一会儿,走到了父亲的地窝子中,父亲和一些亲戚家的男性住在一起。
姐姐正在帮他们熬晚饭。壁炉上放着一口大口,里面煮着玉米糊糊,上面的还蒸着馒头。
“喜子过来了啊!”赵父放下了手中的老烟袋,在地上敲了一下。
“爹,大姐,各位叔伯,你们准备吃饭了啊?”四喜笑道。
食物目前都还是配给的,所以大家都吃的差不都。
除了有人闲暇的时候到河中捕些鱼,或者是在草原上捉到了猎物,才会自己改善一下伙食。
赵四喜变戏法似地从身后拿出一只剥好皮的野兔。
“爹,给你们打打牙祭。”
今天郑队长回来的时候给的四喜带了三只兔子,四喜留了两只在家给媳妇儿补身子。
给老爹带来了一只。
“哎呦,弟啊,哪里来的兔子。”大姐开心地接了过去。
“喜子啊,刚才我还在跟几位叔伯聊天。这里的土地是不错的,应该能够种出粮食。但是咱们以后就靠着种地怎么能富起来。国内的时候,那些富裕的地方,哪个不是搞出自己的产业啊。”赵父说道。
到底是年纪大的人考虑的比较长远。
“爹,咱们先把粮食种好了,西边的那些矿场,还有东边打仗的军队,都要粮食养着,咱们种的粮食不愁卖不出好价钱。”
“现在这里的土地都是我们的,到时候哪家要是还有余力。我就做主将官府的土地以很低的价格租给他种。只要在咱们新郑范围内的土地咱就做的了主。”
“例外李经理说了,我们三年之内都不需要给州里交一分钱的税。”
“到时候,只要养活咱们自己的警队就好了。”
四喜早就盘算好了,新郑城初期的定位就是一个粮食产地。
西边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不适宜耕种,但是那里有很多矿场,还有钢铁厂,这么多人粮食肯定是要从外面输入的。
东边的堪萨斯,长江安保那么多人在那里人吃马嚼也要消耗大量的粮草。
到时候他们不仅仅可以种植粮食,还可以在荒地上种植牧草,专门去做军队的生意。
另外这个地方是进入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重要通道。
可以开办一些旅馆,将新郑打造成为一个连接中西部的交通枢纽。
在旧金山,他还听到一些小道消息,据说东西铁路将会穿过大峡谷通到这里来。
“那就好,俺们也就会种粮食。今年种下了粮食,可以让大家抽空将各家的房子给建了。你说要不要建个砖窑啊。”赵父听到这里放心了不少。
“行啊,爹,等地种上了就开始弄。我最近带孙师傅去西边看看能不能找到采煤地方。”
老孙以前在矿上做过,有一点探矿的本领。年纪大了又眼馋这里的土地,于是带着家小一起移民加华。
赵四喜准备带着老孙在的新郑的地界看看,兴许能够发现煤炭呢。
哪怕是那种浅层的泥煤也行,只要能够用来烧窑就好了。
华人还是喜欢用砖头建房子,不像白人,到哪里都搞个木屋就完事儿。
当然如果有别的矿就更好了,这样新郑以后还能够有个新的财源。
赵四喜没有在父亲这里吃饭。他还要去看一下自家的这些长工。
最近他们跟着移民一起劳动。
赵四喜能够看出来,这些人都是一些勤快的本分人。
看样子,自己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家主。”
“家主!”
见到赵四喜进入窝棚,这些扶桑人纷纷跪下。
他们都是扶桑的底层人士,早已经形成了阶层观念。
在他们的认知中,赵四喜就是这个新城城主。
在扶桑就相当于是一方大名了。
而他们则被大名雇佣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
虽然,四喜并不是很习惯这样参拜方式。
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
“都起来吧。”四喜的表情威严地说道。
众人起身,很自觉躬身站成了两排,聆听家主的训话。
“你们最近都干的不错,没有人偷懒。”四喜先对他们进行了肯定。
“池边,你从明天开始去木匠队,跟他们一起锯木头。”
“嗨,家主。”
“井边,你去维修队,负责铁匠事宜。”
“一男,你明天开始跟放牧队一起活动。”
……
因为营地已经建好了,所以四喜过来给他家的这些长工们从新分配一下工作。
虽然自由洒脱,但是也困难重重。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规划者必须有长远的眼光。
赵四喜的压力很大。
刚刚到达目的地,有人看着这里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有人看到这里一片荒凉, 了无人烟,心情低落,甚至觉还不如自己的老家好。
老农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抓起地上的泥土,认真地观察,甚至放在鼻子前面闻一闻。
孩子们不管这些,他们在草原上肆意地奔跑, 大声地欢笑着。
女人们在大车围成的临时营地在收拾东西。
“四哥儿,您是市长,该怎么办?您来定个章程吧?”一位姓周的老者说道。
一路上的相处, 大家已经看出赵四喜是个处事公允的人。大家都信服他。
这么多人在一起总要有一个摆话的才行。
同行的一千多人有十几个小团体是整个家族一起移民,赵四喜让他们自己推举一个话事人。
剩下的散户,赵四也将他们按照地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组长。
这样赵四就不用什么事情都将所有人召集到一起商量。
只要将这几十个话事人召集起来就好。同时几十个人还能够协助他管理手下这些人。
“周老,咱们现在首要的事情是将营地给弄起来。政府给咱们的粮食够用一段时间。现在距离耕种的季节还有一段时间。不能总住在大车上。”
“要不先建一百给地窝子吧,然后建个围墙围起来。这里太荒凉了,有个围墙安全些,万一出现马匪也好有个防御设施。”
地窝子就是那种半地下的建筑,上面半截可以用草棚也可以用木棚。现在正是干旱的季节,只要找一个稍微高一些的地方就能建起来。
“行……”
“成,就这么办。”
“中……”
众人七嘴八舌地回道,各种方言都冒出来了,好在这群人大都是北方人,虽然口音不同,但是基本能够听得懂。
“郑队长带着的三十人警队队,骑马对周围探查一下,看看咱们周围还有什么势力。”
那些南方佬之虽然将这个地方划给长江安保, 但是他们也不会那么好心。这个地方是还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地区。
时不时还会冒出殷地安人到这里游牧。
甚至会有游荡在中西部的匪帮会光顾这里。
所以李开成给了这支移民队伍配发了五百把步枪, 五万发子弹。甚至还有一挺老式转管机枪。
赵四不可能安排所有人都持枪警戒。
还有繁重的劳动等着他们。
不过他还是挤出了三十名在国内就做过民兵的青壮给那名姓郑的退伍士兵带领。
他们将专门负责警戒工作。
“行,赵市长,我带十人出去就好,老丁带着二十人留守营地。”
郑队长是从长江安保退役的。他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
这个到底有多乱,他在清楚不过,这里就是法外之地。
在这个地方,弱小就是一种原罪。
不能将自己虚弱的一面暴露在外面,否则周围的那些饿狼都会围过来撕咬。
“安全上的事情,就交给郑队长了。”
“诸位,虽然各家都是分了土地的,但是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还不能分散。毕竟这周围都不安全。”
“我的意思是先跟国内开辟新农场的模式一样,大家绑在一起劳动,先给大家安置住的地方。然后我们再丈量周围的土地,把地给分了。”
赵四喜的安排很稳妥,大家都是同意的。
这次带过来的两百多匹马还有一百多辆大车,赵四喜也都分到了各家或者是各个小组的头上。
让大家爱惜保管。
城市的选址非常的重要,要靠近水源,地势还不能太低。
另外还得靠近树林,方便获取建筑材料。
这里已经算是中部大平原地带。大部分地方都是草原,树林是分成一块一块的。
四喜分了一百名青壮专门去伐木。
还特意叮嘱树林里的树要间隔开来砍,砍大留小。
这周围的一切都是他们新郑城的,不能随意祸祸。
其余人则在选定的一块沿河高地上土工作业。
做地窝子首先要在地上挖出一米身的土坑,每个土坑大概二十平米大小。
然后将砍来的木头截成一米长,插在土坑的四周作为围墙。
顶上支一根圆木做房梁。然后就是用木板做屋顶。
这么人一起动手,流水线作业,很快就将营地给建立起来了。
营地的四周用圆木做成了一道厚重的栅栏围墙。
有了栅栏,远远看去真的像是一个小城。
只是为了节约时间这个小城并不大。
里面最大的一栋建筑物就是粮仓了。
还有一栋是存放种子的。
另外还有一个医务室,也相对宽敞一些。
至于小孩子读书的学校,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四喜觉得自己可能是最磕碜的市长了。他都没有的自己的市政厅。
只能在自己的地窝子里办公。
不过他却充满了干劲。
七日后,营地竣工,新郑的移民终于开始分地了。
他们是第一批居民,可以紧着沿河的土地先分。
这些土地不需要修建引水渠。只在在河边造一台水车就能保证自家土地的灌溉。
现在还是二月份,刚刚打春,四喜跟队伍中的几个农把事商量之后决定这一季就不种水稻了。
先种上玉米、红薯和马铃薯这三种粮食作物。
蔬菜的话各家自己种植。
等到八月份夏收之后,各家就要开始自给自足了。
加华官府给配给的粮食只能够顶到那个时候。
另外一边,邓队长也完成了对周围的巡视。
“东边五十公里外有三户白人移民,他们已经到那里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跟他们说了这里是新郑的地界。”
“北边六十公里外有一个殷地安人部落,人数有一百多,他们放牧为生,也进行狩猎。我们碰倒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在向北边迁徙。
那些人似乎是在冬季向南迁徙,夏季向北迁徙。这些殷地安人对我们非常戒备。他们几乎每个男子都拥有弓箭。一部分人还有火枪,全部骑马。”
“南边暂时还没有发现人。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被烧毁的木屋,还有女人和孩子的尸体。这里确实有匪帮活动。”风尘仆仆赶回来的郑队长向赵四喜汇报道。
好在周围的那些势力都不大,只要小心一些,应该还威胁不了新郑。
“郑队长,我知道了,麻烦你派人去到峡谷要塞那边汇报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
“当初我跟那里的指挥官刘营长说好了定期联络。他们也会定期派人到我们这里巡视。”
谷山
加华在进入大平原的主要山谷都修建永久工事。
将加华跟白人已经渗透到的大平原地区分割开来。
同时也为了维护峡谷地带的安全。
在西部的山区,最有开发价值的就是那些大峡谷了,那里不仅仅是交通要道。
同时也是发展农业以及采矿业的重要地带。
目前加华的华人军队,处了长江安保的雇佣军之外,还有以加州政府名义成立的州志愿军。
他们负责现在加州各处地方的守卫工作,人数大概有两万多人。
加华周边没有什么大的军事势力,就连大米利坚的常备军也就万把人,因此加华没必要保留那么多的常备军。
“好的,赵市长,你放心好了,我们现在还是比较安全的。东边还有两万人长江安保队员呢!”郑队长说道。他就是从东边退役下来的。
郑队长走后,四喜也放下了手中的事情。
他已经有一子,现在两岁半,夫人蒋氏最近又怀上孩子,应该是在海上下的种。
如今已经有五个多月。四喜让人给夫人打了一张床铺放在了地窝子里。
好在现在还是初春,地窝子入口的边上挖了一个壁炉出来,里面点着木柴。
扶桑小女孩一妹正蹲在壁炉的边上将一根根树枝拗断扔进壁炉之中。
有这壁炉的烘烤,地窝子中很是干燥。
其他的地窝子也大都是这样,只是大部分人家都是打着地铺。很多地窝子中要睡二三十个人。
几乎要将整个地窝子给排满。
四喜家的二十几个奴仆就只有两个地窝子,只能男的睡一个,女的睡一个。
谁要是想跟自己的媳妇儿那啥了,只能到外面找一个草深的地方解决一下。
“夫人,是我连累你遭罪了,要是留在老家,你有不用受这样的苦。”四喜走到床前,捋了捋蒋氏的头发,关心地说到。
“不碍事,我这天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吃个什么苦。咱们一起建一个新家园,以后咱们家星儿他们就可以享福了。”
蒋氏抚摸着自己的隆起的腹部,反倒安慰起四喜来了。
蒋氏这么一说,四喜倒是觉得自己有些矫情了。
安抚了妻子,四喜又叮嘱一妹好好照看主母还有小少爷。
他走出了地窝子,在营地中转悠了一圈。
不一会儿,走到了父亲的地窝子中,父亲和一些亲戚家的男性住在一起。
姐姐正在帮他们熬晚饭。壁炉上放着一口大口,里面煮着玉米糊糊,上面的还蒸着馒头。
“喜子过来了啊!”赵父放下了手中的老烟袋,在地上敲了一下。
“爹,大姐,各位叔伯,你们准备吃饭了啊?”四喜笑道。
食物目前都还是配给的,所以大家都吃的差不都。
除了有人闲暇的时候到河中捕些鱼,或者是在草原上捉到了猎物,才会自己改善一下伙食。
赵四喜变戏法似地从身后拿出一只剥好皮的野兔。
“爹,给你们打打牙祭。”
今天郑队长回来的时候给的四喜带了三只兔子,四喜留了两只在家给媳妇儿补身子。
给老爹带来了一只。
“哎呦,弟啊,哪里来的兔子。”大姐开心地接了过去。
“喜子啊,刚才我还在跟几位叔伯聊天。这里的土地是不错的,应该能够种出粮食。但是咱们以后就靠着种地怎么能富起来。国内的时候,那些富裕的地方,哪个不是搞出自己的产业啊。”赵父说道。
到底是年纪大的人考虑的比较长远。
“爹,咱们先把粮食种好了,西边的那些矿场,还有东边打仗的军队,都要粮食养着,咱们种的粮食不愁卖不出好价钱。”
“现在这里的土地都是我们的,到时候哪家要是还有余力。我就做主将官府的土地以很低的价格租给他种。只要在咱们新郑范围内的土地咱就做的了主。”
“例外李经理说了,我们三年之内都不需要给州里交一分钱的税。”
“到时候,只要养活咱们自己的警队就好了。”
四喜早就盘算好了,新郑城初期的定位就是一个粮食产地。
西边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不适宜耕种,但是那里有很多矿场,还有钢铁厂,这么多人粮食肯定是要从外面输入的。
东边的堪萨斯,长江安保那么多人在那里人吃马嚼也要消耗大量的粮草。
到时候他们不仅仅可以种植粮食,还可以在荒地上种植牧草,专门去做军队的生意。
另外这个地方是进入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重要通道。
可以开办一些旅馆,将新郑打造成为一个连接中西部的交通枢纽。
在旧金山,他还听到一些小道消息,据说东西铁路将会穿过大峡谷通到这里来。
“那就好,俺们也就会种粮食。今年种下了粮食,可以让大家抽空将各家的房子给建了。你说要不要建个砖窑啊。”赵父听到这里放心了不少。
“行啊,爹,等地种上了就开始弄。我最近带孙师傅去西边看看能不能找到采煤地方。”
老孙以前在矿上做过,有一点探矿的本领。年纪大了又眼馋这里的土地,于是带着家小一起移民加华。
赵四喜准备带着老孙在的新郑的地界看看,兴许能够发现煤炭呢。
哪怕是那种浅层的泥煤也行,只要能够用来烧窑就好了。
华人还是喜欢用砖头建房子,不像白人,到哪里都搞个木屋就完事儿。
当然如果有别的矿就更好了,这样新郑以后还能够有个新的财源。
赵四喜没有在父亲这里吃饭。他还要去看一下自家的这些长工。
最近他们跟着移民一起劳动。
赵四喜能够看出来,这些人都是一些勤快的本分人。
看样子,自己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家主。”
“家主!”
见到赵四喜进入窝棚,这些扶桑人纷纷跪下。
他们都是扶桑的底层人士,早已经形成了阶层观念。
在他们的认知中,赵四喜就是这个新城城主。
在扶桑就相当于是一方大名了。
而他们则被大名雇佣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
虽然,四喜并不是很习惯这样参拜方式。
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
“都起来吧。”四喜的表情威严地说道。
众人起身,很自觉躬身站成了两排,聆听家主的训话。
“你们最近都干的不错,没有人偷懒。”四喜先对他们进行了肯定。
“池边,你从明天开始去木匠队,跟他们一起锯木头。”
“嗨,家主。”
“井边,你去维修队,负责铁匠事宜。”
“一男,你明天开始跟放牧队一起活动。”
……
因为营地已经建好了,所以四喜过来给他家的这些长工们从新分配一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