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你人真好!
第230章你人真好!
他们家也不是买什么琼浆玉液,用来酿制桑葚酒,一般的白酒就可以,毕竟他们需要先试试水。
上次买的时候,叶宇枫已经看过那两百斤的白酒了,不好不坏,属于正常品质。至于刚才那位老人怀念的赵家酒,他没见过,做不了评价。
“小兄弟,要哪种酒?还是上次的小红高粱吗?有的,有的,这小红高粱酒,咱们家每年都会酿一批。而且,咱们这酒,都是每年的红高粱下来后,用新粮食酿的,绝对的好酒。小兄弟,要多少?”
“一千斤,有吗?”
“一千斤?”店小二一声惊呼,瞪大眼睛看着叶宇枫。
“有!肯定有!小兄弟,你知道吧?这小红高粱酒啊,是越存越香。咱们店里窖存的小红高粱酒,去年的有,前年的有,大前年的也有。
再往上,咱们还有五年的、十年的。你是全要新酿制的,还是要年份久点的?当然,最新的,也是去年的,今年的高粱还没下来呢。”
店小二看了赵掌柜一眼,没吱声。
“去年的就行,我们有别的用处,不在意年份。”
“额,小兄弟,这酒还能有啥用处,不就是喝吗?这酒当然是年份越久的,越好喝啊,小兄弟,不再考虑考虑?”
“不用,就去年的。另外,再加上五百斤的大红高粱酒。”
赵掌柜张了张嘴,最终笑呵呵的应了,“行!看小兄弟买这么多,我送小兄弟一部分年份高一些的小红高粱酒。”
“谢谢赵掌柜了,不过,我们家驴车比较小,一千五百斤的酒,再加上酒坛子的重量,一车估计拉不完,赵掌柜,能安排辆车,帮忙送到村里吗?”
“没问题,金柱子,快,去将马车赶到后院,准备装车。”
“哎,好。”小二答应了一声,就拉开了后帘子,蹿了进去。
赵掌柜拿起柜台上的算盘,手一抖,一甩,算盘珠子归位了。
啪啪的算盘珠子声,伴着赵掌柜的声音响起,“小红高粱酒,二钱银子一斤,一千斤就是两百两,大红高粱酒,半两银子一斤,五百斤就是二百五十两。酒钱一共是四百五十两。小兄弟,你酒坛子,你打算要哪种?”
“如果有大的,一百斤一个的酒缸吧。如果没有那么多大的,小的也可以。”
“有的,有的,那就一百斤一个的大酒缸十五个,一百文一个,一两半的银子。小兄弟,酒买的多,我这一两半银子,就不收了。只收酒钱,四百五十两。”
叶宇枫从怀里掏出了银票,递给了赵掌柜。
赵掌柜数了数,笑眯了眼,“正正好。”一边说着,一边将银票塞到了怀里。
“小兄弟,你也将你家驴车赶到后院,我先去后院看看。”
“好的,赵掌柜。”
叶安宁眨巴了下眼睛,被她三哥抱着去赶驴车。
不过,叶安宁的心那,跟猫爪似的急。
上次她找到的那一千两的银子,被她的爹和三哥一起又是剪,又是熔的。她爹还用最密实的黍锦木雕刻了一个十两银元宝的模具。
除了没有票号和年份,熔成的银元宝,很是精致。
在民间,这种私人熔炼的银稞子,也是被准许流通的。只是没有一些著名票号发行的银元宝好使,毕竟私人加工后的银元宝,谁知道有没有掺杂质造假?
当然,有时候这种没有标记的银元宝,在流通的时候,人们会测量体积,会称重量,以此来判断有没有掺假,甚至有时候还会剪开看看。
所以,叶安宁找回来的那一千两银子,最终熔成的银元宝也没有多少,多数都被剪成了碎银稞子。
这次因为收上来的桑葚果更多,他们商量好了,打算买一千斤的小红高粱酒,五百斤的大红高粱酒。
临出门前,她爹将一个装满了银稞子的小箱子交给了三哥。叶安宁知道里面是五百两银子,有银元宝,也有银稞子,都是实实在在的银子。
可是,明明小箱子还在车厢的暗格里,她三哥啥时候弄来的银票啊,好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好像她三哥也有不少秘密的样子呢。
叶宇枫看着呆愣愣的叶安宁,好笑的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发什么呆呢?”
“没,三哥,我想吃糖人了。”
“行,一会儿咱们装完了车,三哥去给宁儿买。”
“三哥最好了。”
“枫哥儿?宁丫头?”
叶宇枫刚刚将叶安宁放在驴车上,就听到了身后有人叫他们兄妹俩。
叶宇枫回头就看到了一位看起来叶宗栋年纪差不多大,但比叶宗栋更加富态的中年男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叶老太太的弟弟刘江河。
他们三房原本和这个镇上舅爷的关系就很淡,如今和老宅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劣,他们早就当这一门亲戚不存在了。
“舅爷。”
“舅爷。”
不管与老宅的关系如何,在外面,对于这些“亲戚”,该有的礼貌,叶宇枫和叶安宁都没有忘了。
“还真是你们俩,怎么来了镇上,也不去舅爷家坐坐?”
叶安宁很想怼一句:坐啥坐啊,虚不虚伪?就不能当没看见?各走各的不好吗?
“舅爷,今个儿我带着宁儿来镇上买些用品,舅爷家挺忙的,就没去叨扰。改日,我带宁儿去舅爷家拜访。”
“哦?买了些什么东西?”刘江河抬头看了一眼他们刚刚出来的赵家酒坊,有些意味不明的问道。
叶安宁突然间想起来,刘江河家在镇上开了两家铺子,一家是粮铺,另外一家就是酒铺。
而那间酒铺的位置,同样在这半条街上,好像距离赵家酒铺并没有很远的样子。叶安宁怀疑刘江河或许早就看到他们了,故意过来看看的。
叶宇枫面不改色的回答道:“才刚到,还什么都没买。”
“哦,那准备买什么?咱们自家店里有的,就没必要在别处买了。”
“舅爷是要送给我们吗?那可真是太好了,正好我们家没银子,本来还想赊账来的。舅爷能够帮忙,这样不用欠别人银子了,舅爷,你人真好!”
(本章完)
他们家也不是买什么琼浆玉液,用来酿制桑葚酒,一般的白酒就可以,毕竟他们需要先试试水。
上次买的时候,叶宇枫已经看过那两百斤的白酒了,不好不坏,属于正常品质。至于刚才那位老人怀念的赵家酒,他没见过,做不了评价。
“小兄弟,要哪种酒?还是上次的小红高粱吗?有的,有的,这小红高粱酒,咱们家每年都会酿一批。而且,咱们这酒,都是每年的红高粱下来后,用新粮食酿的,绝对的好酒。小兄弟,要多少?”
“一千斤,有吗?”
“一千斤?”店小二一声惊呼,瞪大眼睛看着叶宇枫。
“有!肯定有!小兄弟,你知道吧?这小红高粱酒啊,是越存越香。咱们店里窖存的小红高粱酒,去年的有,前年的有,大前年的也有。
再往上,咱们还有五年的、十年的。你是全要新酿制的,还是要年份久点的?当然,最新的,也是去年的,今年的高粱还没下来呢。”
店小二看了赵掌柜一眼,没吱声。
“去年的就行,我们有别的用处,不在意年份。”
“额,小兄弟,这酒还能有啥用处,不就是喝吗?这酒当然是年份越久的,越好喝啊,小兄弟,不再考虑考虑?”
“不用,就去年的。另外,再加上五百斤的大红高粱酒。”
赵掌柜张了张嘴,最终笑呵呵的应了,“行!看小兄弟买这么多,我送小兄弟一部分年份高一些的小红高粱酒。”
“谢谢赵掌柜了,不过,我们家驴车比较小,一千五百斤的酒,再加上酒坛子的重量,一车估计拉不完,赵掌柜,能安排辆车,帮忙送到村里吗?”
“没问题,金柱子,快,去将马车赶到后院,准备装车。”
“哎,好。”小二答应了一声,就拉开了后帘子,蹿了进去。
赵掌柜拿起柜台上的算盘,手一抖,一甩,算盘珠子归位了。
啪啪的算盘珠子声,伴着赵掌柜的声音响起,“小红高粱酒,二钱银子一斤,一千斤就是两百两,大红高粱酒,半两银子一斤,五百斤就是二百五十两。酒钱一共是四百五十两。小兄弟,你酒坛子,你打算要哪种?”
“如果有大的,一百斤一个的酒缸吧。如果没有那么多大的,小的也可以。”
“有的,有的,那就一百斤一个的大酒缸十五个,一百文一个,一两半的银子。小兄弟,酒买的多,我这一两半银子,就不收了。只收酒钱,四百五十两。”
叶宇枫从怀里掏出了银票,递给了赵掌柜。
赵掌柜数了数,笑眯了眼,“正正好。”一边说着,一边将银票塞到了怀里。
“小兄弟,你也将你家驴车赶到后院,我先去后院看看。”
“好的,赵掌柜。”
叶安宁眨巴了下眼睛,被她三哥抱着去赶驴车。
不过,叶安宁的心那,跟猫爪似的急。
上次她找到的那一千两的银子,被她的爹和三哥一起又是剪,又是熔的。她爹还用最密实的黍锦木雕刻了一个十两银元宝的模具。
除了没有票号和年份,熔成的银元宝,很是精致。
在民间,这种私人熔炼的银稞子,也是被准许流通的。只是没有一些著名票号发行的银元宝好使,毕竟私人加工后的银元宝,谁知道有没有掺杂质造假?
当然,有时候这种没有标记的银元宝,在流通的时候,人们会测量体积,会称重量,以此来判断有没有掺假,甚至有时候还会剪开看看。
所以,叶安宁找回来的那一千两银子,最终熔成的银元宝也没有多少,多数都被剪成了碎银稞子。
这次因为收上来的桑葚果更多,他们商量好了,打算买一千斤的小红高粱酒,五百斤的大红高粱酒。
临出门前,她爹将一个装满了银稞子的小箱子交给了三哥。叶安宁知道里面是五百两银子,有银元宝,也有银稞子,都是实实在在的银子。
可是,明明小箱子还在车厢的暗格里,她三哥啥时候弄来的银票啊,好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好像她三哥也有不少秘密的样子呢。
叶宇枫看着呆愣愣的叶安宁,好笑的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发什么呆呢?”
“没,三哥,我想吃糖人了。”
“行,一会儿咱们装完了车,三哥去给宁儿买。”
“三哥最好了。”
“枫哥儿?宁丫头?”
叶宇枫刚刚将叶安宁放在驴车上,就听到了身后有人叫他们兄妹俩。
叶宇枫回头就看到了一位看起来叶宗栋年纪差不多大,但比叶宗栋更加富态的中年男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叶老太太的弟弟刘江河。
他们三房原本和这个镇上舅爷的关系就很淡,如今和老宅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劣,他们早就当这一门亲戚不存在了。
“舅爷。”
“舅爷。”
不管与老宅的关系如何,在外面,对于这些“亲戚”,该有的礼貌,叶宇枫和叶安宁都没有忘了。
“还真是你们俩,怎么来了镇上,也不去舅爷家坐坐?”
叶安宁很想怼一句:坐啥坐啊,虚不虚伪?就不能当没看见?各走各的不好吗?
“舅爷,今个儿我带着宁儿来镇上买些用品,舅爷家挺忙的,就没去叨扰。改日,我带宁儿去舅爷家拜访。”
“哦?买了些什么东西?”刘江河抬头看了一眼他们刚刚出来的赵家酒坊,有些意味不明的问道。
叶安宁突然间想起来,刘江河家在镇上开了两家铺子,一家是粮铺,另外一家就是酒铺。
而那间酒铺的位置,同样在这半条街上,好像距离赵家酒铺并没有很远的样子。叶安宁怀疑刘江河或许早就看到他们了,故意过来看看的。
叶宇枫面不改色的回答道:“才刚到,还什么都没买。”
“哦,那准备买什么?咱们自家店里有的,就没必要在别处买了。”
“舅爷是要送给我们吗?那可真是太好了,正好我们家没银子,本来还想赊账来的。舅爷能够帮忙,这样不用欠别人银子了,舅爷,你人真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