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恒心和坚持见证了亿万富翁的每一分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六章恒心和坚持见证了亿万富翁的每一分钱
  穷人害怕困难,而亿万富翁认为财富之路从不平坦
  追求财富的路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一定充满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些困难会使追求财富的你备受打击。
  产生失败感、自卑感,甚至因为害怕困难而止步不前,错过赚钱的好时机,而贫困一生。
  而那些迎难而上的人。
  都是最终的成功者。
  亿万富翁为什么是亿万富翁?
  因为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困难并战胜困难。
  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郑俊怀就有一种愈挫愈坚的精神。
  1983年底郑俊怀被任命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的厂长,面临的是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混乱……所有这些条件都暗示着一种结果,就是濒临倒闭。
  可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郑俊怀对此没有丝毫的顾忌。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全厂职工的支持,这个厂一定会旧貌换新颜。
  上任伊始,郑俊怀先为企业规定了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使企业逐渐走上了正轨。
  接着,他把生产新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
  为了确保新产品在春节期间上市,到了腊月二十八,郑俊怀和工人们都没有休息。
  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的新产品——一毛钱一支的奶油冰棒终于上市了。
  可是在市场上,这种产品却不受人们喜欢。
  他们首次开发的新产品以失败而告终,作为厂长的他开始面临信任危机。
  职工们的情绪非常低落,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心血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有些人甚至心灰意懒,什么事都不想做,郑俊怀却好像没发生什么事似的,他安慰职工们说:“这算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大事,做大事就不能向困难低头。
  自古以来,哪个做大事的人没有经历过失败?”
  他极力鼓舞工人们重新振作起来。
  与此同时,他也积极寻找失败的原因。
  后来他找到了原因所在: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开发出新的高质量的乳制品,而不是一毛钱一支的奶油冰棒。
  1984年春节,当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家庭团圆的幸福中时,郑俊怀却独自一人到上海考察冷饮市场和生产设备。
  在那里他看上了一种生产雪糕的设备,但是这种设备非常抢手,即使付现款也得等一年才能提货;况且当时的回民奶食品总厂根本就没有钱,难题摆在了郑俊怀面前。
  郑俊怀马上返回呼市向银行要求贷款,可是他的厂是个小厂,又面临倒闭的危险,银行拒绝贷款给他。
  面临艰难处境,郑俊怀依旧干劲十足,他每天都在银行里死缠硬磨,坚持了一个多月,他这种得不到贷款誓不罢休的精神打动了一位银行经理,他才贷到了10万元资金。
  他马上派两位主管到上海买设备。
  设备到厂后,郑俊怀为了抢时间,不分昼夜地与工人们一起工作,并肩作战。
  不到一个月,设备就安装完毕,靠这套日产雪糕10万支的设备,回民奶食品总厂当年的利润达到了10万元。
  就是这10万元利润鼓舞了职工们的信心,使郑俊怀的企业朝着成功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今天的伊利集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面对困难,只要你积极想办法,尽力去解决问题,困难终究会被战胜的。
  保罗·道弥尔是美国著名企业家,他专门收购面临危机的企业,这类企业在他的手中经过整顿,个个起死回生,财源广进。
  1948年,21岁的保罗·道弥尔离开了祖国匈牙利,来到美国。
  当时,他什么都没有,唯一的资本就是一个强健的身体。
  在美国找一份工作勉强度日,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但是志向远大的道弥尔并不会仅仅满足于此。
  在一年半时间里,他竟变换了15次工作。
  他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朝秦暮楚、好高骛远,而是为了对美国有一个更多更深的了解,尽快增长自己的能力,学会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
  最后,道弥尔在一个制造日用杂品的工厂正式开始工作了。
  他工作干得极为卖力,同时还做了许多分外的事。
  老板被他这种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了。
  一天,老板把道弥尔叫到办公室,对他说:“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处理,我想让你管理这个工厂,你不会反对吧?”
  道弥尔听后非常高兴,他很自信地说:“当然不会反对,我想我会把它管理得很好,谢谢您对我的信任。”
  道弥尔做了工厂主管,每周工资由30美元升到了195美元。
  这个数字在当时来说是不小的收入,但他追求的不是这个,他要朝着一个更大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在这个小工厂固然能学到一些管理的经验,但毕竟十分有限。
  道弥尔认为,要想做一个企业家,不仅要学会管理工厂,还必须熟悉市场,了解顾客的心理和需求,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部门是销售部门,不懂销售业务就不能成为现代的企业家。
  因此,半年之后,他辞掉了现有的工作,决定做推销员。
  他做推销员之后,视野果然开阔了许多。
  他在同各种顾客打交道的过程中,锻炼了交际能力和技巧,丰富了销售产品的经验,学会了如何去洞察和分析顾客的心理,同时也对当地的风俗民情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这对于一个来自外国的青年人来说,无疑又积累了一大趣÷阁无形的财富。
  仅用两年时间,道弥尔便用自己的心血和才智编织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成为当地最富有的推销员。
  正在这时,道弥尔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高价买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工艺品制造厂,同时拥有70%的股份。
  也就是说,这家工厂成了他的控股企业,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进行整顿和改革了。
  道弥尔首先从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实行整顿。
  他认为,生产环节方面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开支。
  他辞去了一部分对工厂的前景失去信心的员工,而对留下的增加他们的工作量,提高他们的工资。
  销售环节方面,因为是工艺品,他废止推销办法,改为推销制度;提高产品价格,保持合理利润;加强销售服务,提高工厂信誉。
  “为什么老喜欢买下一些快要倒闭的企业来经营?”
  有人这样问道弥尔。
  他的回答非常巧妙:“别人经营失败了,接过来就容易找到它失败的原因,只要找出造成失败的缺点和失误,并把它纠正过来,就会得到转机,也就会重新赚钱。
  这比自己从头干起要省力得多。”
  因此,同行企业家们称保罗·道弥尔为企业界“神奇的巫师”。
  保罗·道弥尔真是一个神奇的人,在他的眼中,困难好像儿戏一样,可以轻松跨过。
  日本水泥大王、浅野水泥公司的创建者浅野总一郎,23岁时穿着破旧不整的衣服,失魂落魄地从故乡富士山走到东京来。
  因身无分文,又找不到工作,他一段时间每天都处在半饥饿状态之中。
  但他并不害怕这些困难,他决定去尝试做一些小生意。
  正当他走投无路时,东京的炎热天气启发了他。
  “干脆卖水算了。”
  他灵机一动,便在路旁摆起了卖水的摊子,生财工具大部分都是捡来的。
  “来,来,来,清凉的甜水,每杯1分钱。”
  浅野大声叫喊。
  果然,水里加一点糖就变成钱了。
  头一天所卖的钱共有6角7分。
  简单的卖水生意使这位吃尽千辛万苦的青年不必再挨饿了。
  浅野后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无用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是可以利用的,只要有利可图,就赶紧去做。”
  浅野卖了两年水果,25岁时已赚了一趣÷阁为数不少的钱,于是开始经营煤炭零售店。
  30岁时,当时的横滨市市长听说浅野很会使人们看似无用的东西产生价值,就召见他说:“你是以很会利用废物闻名的,那么人的排泄物你也有办法利用吗?”
  浅野说:“收集一二家的粪便不会赚钱,但是收集数千家的大小便就会赚钱。”
  市长问:“怎么样收集呢?”
  浅野说:“盖个公共厕所,我做给你看,好不好?”
  这样,浅野就在横滨市设置63处日本最初的公共厕所,因而他就成了日本公共厕所的始祖。
  厕所盖好之后,浅野把汲粪便的权利以每年4000日元的价格卖给别人,两年后设立一家日本最初的人造肥料公司。
  也许你会感到震惊,设立日本最大的水泥公司——浅野水泥公司的资金,是从这些公共厕所的粪便上赚来的!
  浅野日后成为了大企业家,就是由于他对任何事都能够好好地加以利用。
  也就是说:人在困境时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反而能给予他一个转机,使他涌上无比的勇气,使他更加聪明,更加能勇往直前。
  因此对人生厄运我们不应恐惧,应感谢才是。
  尝试任何事,这个建议听起来似乎很单纯,但对许多人而言,实情并非如此。
  许多人往往是费尽心力让自己相信某件想完成的事根本办不到或不值得去努力,而且他心里所想的都不会有结果,即使有结果,也要担负太多的责任。
  果真如此的话,过不了多久,他就会阻止自己去接受任何或大或小的挑战。
  而在富人的眼中,困难的事自有一种美。
  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尝试。
  有时,面对困难,只要你稍微动动脑,开发一下想像力,困难也许就会迎刃而解了。
  在加州海岸的一个城市中,所有适合建筑的土地都已被开发出来,并予以利用。
  在城市的另一边是一些陡峭的小山,无法作为建筑用地,而另外一边的土地也不适合盖房子,因为地势太低,每天海水倒流时,总会被淹没一次。
  一位具有想像力的人来到了这座城市。
  具有想像力的人,往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个人也不例外。
  在到达的第一天,他立刻看出了这些土地赚钱的可能性。
  他先预购了那些因为山势太陡而无法使用的山坡地。
  他也预购了那些每天都要被海水淹没一次而无法使用的低地。
  他预购的价格很低,因为这些土地被认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他用了几吨炸药,把那些陡峭的小山炸成松土。
  再利用几台推土机把泥土推平,原来的山坡地就成了很漂亮的建筑用地。
  另外,他又雇用了一些车子,把多余的泥土倒在那些低地上,使其超过水平面,因此,也使它们变成了漂亮的建筑用地。
  看,想像力的作用有多大。
  困难并不可怕,更不要因挑战困难失败了而伤心退缩。
  失败本是人生旅途中难免的事,在对待失败时,应该勇敢地面对它,只要尽了力,便可问心无愧。
  另一方面,探寻失败的原因,也要用磊落的态度,别人才会对你的作为有所谅解。
  研究失败者,你会发现他们都患有一个通病,那便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你将发现,他们会埋怨失败路上的一切,其中最糟糕的莫过以健康、智力、年龄和运气等为借口,越是成功的人,越极少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而那些停滞不前的人却总是抱怨时运的不好、社会的不公、世态的炎凉。
  研究成功者的生活,你将发现,所有通常人所找的借口,在这些成功者的生活中荡然无存。
  丘吉尔曾说过:“一个人绝不可以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
  若是这样,只会使危险加倍。
  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
  人不要逃避任何困难,绝不!”
  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想成功的人更会碰上许多困难与障碍。
  如果不能勇于面对与克服的话,障碍背后的机会就不会出现。
  这句话告诉我们,刻意避开反而使你更难达到目标,不如面对它、清除它,人生的机遇才会赐福给你。
  人往往喜欢把容易做的事先做,困难的事放在后边。
  如此一来会做的总是会做,不会做的还是不会做,自己并没有得到提高,被困难淹没的机会还是没有出现。
  记住“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这句话吧!它对你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骑脚踏车,如果担心跌倒,就永远骑不上去。
  ——兰斯·阿姆斯特朗
  在亿万富翁眼中,失败是向成功更近了一步
  失败是很可怕的事情吗?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古印度莫卧尔皇帝在一生中也经历过许多次失败,有一次他不得不在一个马槽里躲避敌军的搜捕。
  作为一国统帅竟必须躲在马槽里,他越想越丧气,忍不住要冲出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这时他看到马槽里有一只蚂蚁在艰难地拖着一颗玉米粒试着爬过一道看来是它不可能过去的坎。
  已经是第六次了,蚂蚁从坎上翻滚下来,但小小的蚂蚁似乎没有意识到困难是如此艰巨,它又一次拖起玉米粒爬了上去,它终于成功地翻了过去。
  莫卧尔从中受到了巨大的鼓舞,脱险后他再一次招集军队,不屈不挠地与敌人斗争,最后他建立了中世纪最后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帝国。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
  那就是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亿万富翁认为,失败只是向成功更近了一步。
  奥登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芝加哥创办了一份教导人们成功的杂志,当时他没有足够的资本创办这份杂志,所以他就和印刷工厂建立了合伙关系。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然而,他却没有注意到他的成功对其他出版商造成威胁。
  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一家出版商买走了他合伙人的股份并接收了这份杂志。
  当时他不得不以一种感到非常耻辱的心态,离开了他那份以爱为出发点的工作。
  由成功到失败,最大的原因在于,奥登忽略了以和谐的精神与他的合伙人合作,他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合伙人争吵。
  当机会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并没有把握住它。
  他的自私和自负应该对他的失败负责,而他在业务上不够谨慎以及说话语气太强烈,也是造成他失败的原因。
  但是,奥登却能够从这次的失败中找到重新创业的种子,他离开芝加哥前往纽约,在这里他又创办了一份杂志。
  为了要完全控制业务,他必须激励其他只出资但没有实权的合伙人共同努力。
  同样他必须谨慎地拟订他的营业计划,因为现在他只能依赖自己的资源了。
  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份杂志的发行量就比以前那份多了两倍多。
  其中一项获利来源是他所想出来的一系列函授课程,而这一系列的函授课程就成了个人成功学的第一趣÷阁编纂资料。
  当奥登离开芝加哥的事业时,一度处在彷徨阶段。
  他可以从此放弃办杂志的事业,接受他太太的主意,安稳地从事律师工作;但是,他在失败中找到了等值利益的种子,并且精心培养这粒种子,圆了他人生最大的梦想。
  从长远来说,失败也是一次成功。
  对此发明大王爱迪生感触最深。
  他为发明电灯失败了无数次。
  当实验再一次失败,他的助手叹着气说:“唉,又失败了。”
  “不,”爱迪生轻松地说,“这是我们又成功地找出了一个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把失败看成一次成功,从失败中有所收获,这是成功人士应具有的最佳心态,他们最能深刻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谛,往往会在失败的教育中获益,然后从失败中走向成功,实现辉煌的转变。
  当然,关键是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在同一个地方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样的人也不会从失败中把握未来,实现命运的转变。
  摩根在新奥尔良参加工作的短期时间里,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和另外的几个人因为胆大妄为、玩忽职守而出现了工作偏差,导致了工作上的巨大失误,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他们几个人,都面临着被军事法庭审判的巨大危险。
  这个年轻人一想到自己未来的大好年华很可能被牢狱所吞没,而自己的所有人生设计也都将化为泡影,他竟嘤嘤而泣起来。
  但是忽然不知道是哪个人重重地打了他一拳,接着一个声音,炸雷般地在他耳畔响起——胆小鬼,还没说要枪毙你呢!这点挫折算得了什么!一个男子汉,要有一种压倒一切的气概!至此,这个年轻人也突然间醒悟,又慢慢地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那个在黑暗中哭泣的人,就是摩根本人,这件事情给了摩根很大的启发。
  这句话真的太好了!一个男子汉,要有一种压倒一切的气概!是这样的。
  摩根和平常人一样,也很想让自己在大众的心目中有个坚强和高大的形象,以博得公众对自己的敬爱,也确立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分量。
  许多年过去了,摩根忘记了许多人和许多话,可始终没有忘记这个人和这句话。
  每当他遭遇险境和挫折的时候,总会回忆当年的那一幕……
  吸取那次失败的教训后,摩根奋发图强,终于成为一代富豪。
  美国百货大王梅西于1882年生于波士顿,年轻时出过海,以后开了一家小杂货铺,卖些针线。
  铺子很快就倒闭了。
  一年后他另开了一家小杂货铺,仍以失败告终。
  在淘金热席卷美国时,梅西在加利福尼亚开了个小饭馆。
  本以为供应淘金客膳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岂料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这样一来,小饭馆又倒了台。
  回到马塞诸塞州之后,梅西满怀信心地干起了布匹服装生意,可是这一回他不只是倒闭,而且是彻底破产,赔了个精光。
  不死心的梅西又跑到新英格兰做布匹服装生意。
  这一回他时来运转了,他买卖做得很灵活,甚至把生意做到了街头小店。
  头一天开张时账面上才收入11.08美元,而现在位于曼哈顿中心地区的梅西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了。
  每当你遭受失败时便放弃,不再努力了,那么你就绝不会胜利。
  失败者总是说:“你要是尝试失败的话,就退却、停止、放弃、逃跑吧!你不过是无名小辈。”
  千万不要听信这种劝言。
  成功者对此从来都不加理会,他们在失败之后总会再去尝试。
  他们会对自己说:“这是一条难以成功的道路,现在让我再从另一条路上去尝试吧!”
  世上确实有很多不幸的事,有很多值得埋怨的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世上根本不可能会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人、事、物的。
  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完美,抱怨社会,抱怨他人,如果我们一定要等到世上所有条件都完美后才开始行动,那么只好永远等下去了。
  有的人为什么一辈子都干不了一件事情,原因正在于此。
  相反,有的人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但他却行动起来,力求改变现状,而不是埋怨,结果行动者却成功了,而埋怨者依旧一事无成。
  一个人如果满足于他已有的,绝不会有什么需求,而伟大人物和庸人最大的区别即在此。
  庸人有了不满,只知道呆坐呻吟,埋怨自己的境遇不佳;伟人则努力改造环境。
  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
  因为任何一项事业要取得相当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难免要犯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
  例如,在工作上想搞改革,越革新矛盾越突出;学识上想有所创新,越深入难度越大;技术想有所突破,越攀登险阻越多。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说:“世人何尝知道:在那些通过科学研究工作者头脑里的思想和理论当中,有多少被他自己严格的批判、非难的考察,而默默地隐蔽地扼杀了。
  就是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愿望以及初步的结论,也达不到1/10。”
  这就是说,世界上一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成功与失败的比率是1∶10。
  至于一般人与这个比率比当然要低得多。
  因此,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能不能经受住错误和失败的严峻考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由于出现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有人就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人就唉声叹气、激流而退;有人则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然而,错误和失败并不因为人们的不快、悲叹、惊慌和恐惧而不再光临。
  相反,怕犯错误,怕遭失败,却往往会犯更大的错误,遭更多的失败。
  所以,对待错误和失败应该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从逆境中,人们能够学到很多。
  从知识的点滴积累,到性格的磨砺锻炼。
  一次次的失败和绝境,可以使人们悟出某些书本里学不到的真谛,最终走向成功。
  杰出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功,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均能自强不息,并且具有必胜的信念。
  即使面对种种逆境、重重困难时,他们也从未放弃过。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抱怨自己没本事,从而消极平庸,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
  正如拿破仑所言:“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
  只要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下去,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就一定能成功。
  有钱人就是这样“炼”成的。
  无商不“艰”,正如美国成功学宗师拿破仑·希尔所说:“幸运之神要赠给你成功的冠冕之前,往往会严峻地考验你,看看你的耐力与勇气是否足够。”
  推销奇才韦尔奇从小就患口吃症,他当过球童、报童,卖过鞋;洛克菲勒小时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18岁时,以1000美元开始创业;松下幸之助不满10岁便背井离乡当学徒,其一生体弱多病,草创松下电器时,仅有3名员工和不到100元的创业资本;丰田几度濒临破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比尔·盖茨在接受世界8大财经媒体之一的《金融时报》采访时说道:“我有过颓丧和虚怯。
  微软公司在每次起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一次比一次大,从技术难关、竞争对手的围攻到政府的指控,如果我不是最终以勇气和毅力战胜颓丧和虚怯,恐怕早就被市场竞争的浪潮淹没了。”
  逆境中人的生存本能及危机感对事业的成长至关重要,人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正确地对待逆境及时汲取经验、教训、鼓足信心和勇气,就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卡耐基
  亿万富翁认为最可怕的事情是对自己丧失信心
  很多亿万富翁都认为,自己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始终相信自己”。
  虽然一些困难处境会使他偶尔产生怀疑,但是,他们都会很快就恢复自信。
  汤姆·曼是一个鱼饵投资者,他发明的鱼饵——橡皮蠕虫被大量购买,已售出几十亿个。
  曼先生不只是一个投资者,他还是一个世界级的职业钓鱼手。
  他科学地研究鱼,研究钓鱼者、鱼饵和钓鱼技术。
  他认为,钓鱼最好的鱼饵是钓鱼者所信得过的鱼饵。
  如果你对你的鱼饵充满信心,那么,你就会因为有信心而钓到鱼。
  这就是生活中成功的原因。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发现成功是如此的困难,因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那么他就很难具备动力。
  一个人不能真正相信自己所要做的,接着,他就会表现出对他人缺乏信任。
  如果在你的眼里,为你干活的人都是一些缺乏自信的人,那么你怎么能相信他们是最好的呢?
  如果你的客户觉得你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你所销售的产品,那么你就无法将产品推销出去。
  罗森沃德1862年,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少年时随家人移居北美,定居在伊利诺依州斯普林菲尔德市。
  罗森沃德的家境不大好,为了维持生活,中学毕业后,他就到纽约的服装店当跑腿,做些杂工。
  罗森沃德从年幼时就受犹太人的教育影响,使他拥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他确信凡人皆有出头之日,一个人只要选定了目标,然后坚持不懈地往目标迈进,百折不挠,胜利一定会酬报有心人的。
  罗森沃德本着这种精神,十分卖力地赚了几百块钱。
  “我要当一个服装老板。”
  这是罗森沃德的奋斗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除了在工作中留心学习和注意动态外,把全部的业余时间用于学习商业知识,找有关的书刊阅读。
  到1884年,他自认为有些经验和小额本金了,决定自己开设服装店。
  可是,他的商店门可罗雀,生意极不佳,经营了一年多,把多年辛苦积攒的一点点血汗钱全部赔光了,商店只好关门,罗森沃德垂头丧气地离开纽约,回伊利诺依州去。
  痛定思痛,罗森沃德反复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
  最后,他找出了原由:服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又是一种装饰品,它既要实用,又要新颖,这才能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而自己经营的服装店,没有自己的特色,也没有任何新意,再加上自己的商店未建立起信誉,没有销售渠道,那是注定要失败的。
  针对自己出师不利的原因,罗森沃德决心改进,他毫不气馁,继续学习和研究服装的经营办法。
  他一边到服装设计学校去学习,一边进行服装市场考察,特别是对世界各国时装进行专门研究。
  一年后,他对服装设计很有心得,对市场行情也看得较为清楚。
  于是,决定重整旗鼓,于是,他向朋友借来几百美元,先在芝加哥开设一间只有10多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店。
  他的服装店除了展出他亲自设计的新款服式图样外,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对已定型的服饰改进,甚至完全按顾客的口述要求重新设计。
  因为他的服装设计款式多,新颖精美,再加上灵活经营,很快博得了客户的欣赏,生意十分兴旺。
  两年后,他把自己的服装加工店扩大了数十倍,并把服装店改为服装公司,大批量生产各种时装。
  从此以后,他的财源广进,声名鹊起。
  1945年台湾将五大企业开放民营,王永庆决定进军塑胶工业,他以巨大的勇气买下了塑胶工业准备大干一场。
  塑胶粉粒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月产只有100吨,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小的。
  在台湾本土只能销售20吨,而日本的同类产品却是物美价廉,占据了整个台湾市场。
  由于产销不能两旺,王永庆的台塑公司资金周转不灵,产品大量积压,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
  一些股东见前景不妙,担心的问题成了令人恐惧的现实,纷纷提出了退股。
  台塑面临夭折的危险,王永庆的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逆境。
  王永庆在四面楚歌时,决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以常人无法想像的胆识,在股东们纷纷退股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变卖自己大部分的产业,以低价买断了台塑公司的所有产权,独自经营。
  王永庆这么做,当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意气用事。
  他是在冷静分析过后才做出这个惊人选择的。
  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王永庆认真分析了台塑不景气的原因,发现除了日本产品的竞争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台湾地区的需求量有限,需求与供给之间,一个月要有80吨的差额,台塑的产品在台湾明显是供大于求。
  要想改变现状,只有打开台湾以外的市场一条路可走。
  但是要想把台塑的产品外销,靠月产100吨的产量是极不现实的,没有任何竞争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再生产。
  王永庆决定马上扩大生产规模。
  在旁人看来,月产100吨都卖不出去,还想扩大生产规模,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王永庆扩大生产规模的决定不是盲目的。
  因为台湾是世界上主要的烧碱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烧碱过程中被弃之不用的70%的氯气,为塑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经过几次扩大生产规模,又实行塑胶产品的深加工,终于使台塑企业起死回生,台塑的航母一点一点地成形了。
  王永庆在台塑彻底站稳脚跟之后,没有满足,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木材业,投资创办了“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从而结束了台湾纸浆进口的历史。
  后来又与日商合作,成立生产聚丙烯腈纤维纱的台旭纤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王永庆的产业可以说是遍布台湾各地,跨化学、木材、纺织等很多个部门,被誉为“主宰台湾第一大企业家”。
  1980年,他又进军美国,在美国拥有了3个石化原料厂以及11个下游工厂,被美国石化界称为“不可轻视的劲敌”,成了真正的富人。
  亨利由于看到房产销售的情势大好,决定代理销售活动房屋。
  当时不少人劝他不要去做,说他不可能做得好。
  当时他所有的积蓄只有30000美元,而别人告诉他最低的资本投资额是他的积蓄的许多倍。
  “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你能够应付得了吗!再说,你在销售活动房屋方面又有多少实际经验?
  更别提业务管理了。”
  他的顾问这样忠告他。
  亨利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他承认竞争十分激烈,自己确实缺少资金,而且经验也不足。
  “但是,”他接着说,“我收集了很多资料,上面显示,活动房屋这个行业正在扩展,我对我可能遇到的竞争进行了彻底的研究。
  我知道我在销售方面可以做得比镇上任何人都好。
  我也预料到会犯一些错误,但我相信会很快超过别人。”
  于是,他毫不动摇地行动了。
  最后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心赢得了两位投资者的信任,也使他得到了几乎不可能的优惠——一家活动房屋制造商答应,在不需要现金的条件下,将一些很少量的存货供应给他。
  就这样亨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年,他卖出了超过100万美元的活动房屋。
  正因为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所以才能够取得这些成果。
  可见,一切胜利皆始于个人求胜的意志和信心。
  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在日常生活中,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是,胜利者都是有信心的人。
  一个人要永远保持成功的自信!在每做一件事前告诉自己这一次一定会成功,信心将随着你每一次目标的实现而增长。
  随着信心的增长,你会把目标设置得更高,通过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功。
  拥有成功的信念,你行,我也行,这是成功的第一个前提。
  你必须相信你能够成功并获得财富,你必须相信自己。
  自我暗示是建立信心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在你把自己的信念列入你精密的计划或者发财致富的规划中时,自我暗示也是非常有益的。
  为什么对自己有信心是如此必要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能干好,你不可能说服别人相信你的计划。
  另外,成功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克服难以避免的困难,都需要信念引导你走向成功,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在为实现计划的努力过程中,必须确立如下的行为准则:如果你不是真心实意、完完全全地相信自己要做的事,那么别去做,否则你肯定会失败。
  成功需要真心的承诺。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你不会去奋斗,不会去拼搏,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精力。
  将信将疑只会带来部分成功,但也意味着部分失败。
  对自我的怀疑可以从糟糕的结果当中看出。
  要想成为亿万富翁,你必须知道,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对自己的信心及能力要给予完全的信任。
  曾经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祥子,现在落魄到了极点,买了回家的火车票以后,口袋里只剩下仅有的一元钱了,这便是他的全部家产。
  从深圳开出的143次列车开始检票了,他百感交集。
  “再见了!深圳。”
  一句告别的话,还没有说出,就已经泪流满面。
  “我不能就这样走。”
  在跨上车门那一瞬间,祥子又退了回来。
  火车开走了,他留在月台上,在口袋里悄悄撕碎了那张车票。
  深圳的车站是这样繁忙,你的耳朵里可以同时听到七八种不同的方言。
  他在口袋里握着那一元硬币,来到一家商店门口,五毛钱买了一只儿童彩趣÷阁,五毛钱买了4只“红塔山”的包装盒。
  在火车站的出口,他举起一张牌子,上书“出租接站牌(一元)”几个字。
  当晚,祥子吃了一碗加州牛肉面,口袋里还剩了18元钱。
  5个月后,“接站牌”由4只包装盒发展为40只用锰钢做成的可调式“迎宾牌”。
  火车站附近有了他的一间房子,手下有了一个帮手。
  3月的深圳,春光明媚,此时各地的草莓蜂拥而至。
  10元一斤的草莓,第一天卖不掉,第二天就只能卖5元,第三天就没人要了。
  此时,样子来到近郊一个农场,用出租“迎宾牌”挣来的1万元,购买了3万只花盆。
  第二年春天,当别人把摘下的草莓运进城里时,祥子栽着草莓的花盆也进了城。
  不到半个月,3万盆草莓销售一空,深圳人第一次吃上了真正新鲜的草莓,他也第一次领略了1万元变成30万元的滋味。
  要吃即摘,这种花盆式草莓,使祥子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他开始做贸易。
  他异想天开地把谈判地点定在五星级饭店的大厅里。
  那里环境幽雅且不收费。
  两杯咖啡,一段音乐,还有彬彬有礼的小姐,祥子为没人知道这个秘密而兴奋,他为和美国耐克鞋业公司成功签订贸易合同而欢欣鼓舞。
  总之,祥子的事业开始复苏了,他又重新找回了以前的感觉。
  无论如何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只有这样,你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才会在失败中崛起,开创出自己的事业来。
  在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下,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商海之潮。
  很多人都在找致富之路,致富才能满足物质需求。
  从机关干部到工人,从大学教授到售货员,从博士到农民,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士纷纷“下海”。
  真可谓商海无垠,水也滔滔,波也滔滔。
  在茫茫的商海中,工能致富,农能致富,知识分子也能致富。
  社会面临的现实又是:家无隔宿之粮的人固然要致富,就是丰衣足食者亦要致富,否则不能抵御通货膨胀。
  一个繁盛的大都会,金融活动之所以格外活跃,就是因为投资已成为各界人士必然的致富之途,而不是少数人和有关机构的专利范围。
  可以说,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站的人生位置。
  这个世界是一个体系,无时无刻不在运作、发展,这个过程中提供着很多创业的机会。
  问题是机遇在你面前,你敢于以果断的行动去抓住它,使其成为事业成功的契机。
  这里面就有一个信心问题。
  独木桥的那一边是美丽丰硕的果园,自信的人大胆地走过去采撷到自己的愿望,而缺乏自信的人却在原地犹豫:我是否能够过得去?
  ——而果实,都被大胆行动的人采走了。
  维克多·格林尼亚年轻时是英国瑟儿堡地区很有名的一个浪荡公子。
  有一次,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他像往常一样傲气十足地邀请一位年轻美丽的小姐跳舞,那位姑娘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怒不可遏地说:“算了,请你站远一点。
  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我的视线。”
  这句话刺痛了格林尼亚的心。
  他在震惊、痛苦之后,猛然醒悟,对自己的过去无比悔恨,决心离开瑟儿堡,去闯一条新路。
  他在留给家人的纸条上说:“清不要探问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学习。
  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番成就来的!”
  结果,经过8年的刻苦奋斗,他终于发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式试剂”,并荣获诺贝尔奖,成为著名的化学家。
  人并非天生伟大,成功者也不是天生之才,而是自信、主动意识决定了一个人走向成功!像维克多·格林尼亚这样的“浪子回头金不换”,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
  亿万富翁绝不会存有安于现状的念头
  约翰·伍迪在他从事的体育领域相当成功。
  年轻时,他多次参加奥运会,累计得过10枚金牌。
  在他执教的20多年里,又培养了11位得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
  “你认为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一天,在一次训练的过程中,他的一个学生问他。
  “不安于现状,永远追求新高度。”
  约翰·伍迪说。
  约翰·伍迪认为,作为一个运动员,在其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安于现状,都可能导致运动生涯的终止。
  比如,一个运动员如果取得地区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全国冠军;当他取得全国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世界冠军;当他取得一项世界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下一项世界冠军。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经常这样教导我的队员。”
  约翰·伍迪说,“他们没有让我失望。”
  事实上,整个世界都是竞技场,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投入到比赛中了。
  比学习成绩,比工作成果,比事业成就,比家庭幸福……成功的人,总是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
  如果你想要成为亿万富翁,就必须存有不安于现状的念头。
  松下幸之助天生体质孱弱,在电灯公司工作时,虽没有一个使生活稳定的整套计划,但在松下心中却开始有了“非做个打算不可”的意念。
  身体虽然病弱,但他的升级加薪却很快。
  婚后第二年,也就是22岁那年春天,松下升级做检查员了。
  这是一般工人梦寐以求的职位。
  当然,在所有检查员当中,松下又是最年轻的。
  检查员的工作是:前往客户家,检查前一天技工完成的工作。
  大约一天要查15~20户,因为是松下久已熟悉的工作,加上工人都是老同事和老部下,他们的工作习惯松下很了解,一看就知道好坏。
  这种工作很轻松,并且总会受到礼遇。
  没想到这个检查员的工作,竟成为松下日后辞职的动机之一。
  在做检查员之前,松下自己开始研究电灯插座的改良设计,花了很多心血,终于完成一个试验品,心里非常高兴。
  他打算先给主任看,请他批评指教,再请公司把插座都改为这种新式设计。
  主任的话却令人意外:“松下君,这东西不行,完全没有希望,像这种程度的东西,根本没资格提出来。”
  松下好像挨了当头一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过了一会儿才问:“不行吗?”
  “不行。
  还要多多下工夫啊!”
  离开主任的时候,松下无法忍住眼泪。
  本来深信自己的作品是好的,期望过高,所以失望也大。
  松下伤心地哭了出来,他自小就比较爱哭。
  过了好久松下才明白,那个插座有利也有弊,是完全失败的作品。
  于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研究成功。
  就在这时,他升级做了检查员,便把插座的事暂时搁下,专心去做检查员了。
  其间,他不由得又记起以前改良的插座架。
  “我做得很好,的确比原来的有改进之处,我要把它完成。
  检查员的工作,别人看来的确是值得羡慕的轻松工作,可是我不满意。
  这样混下去行吗?”
  有了这样的想法,终于有了结论:“辞掉公司的工作,制造电灯插座,卖给公司。
  主任说不行,那是他看错了。”
  松下由此下定决心,辞退工作,然后制造插座,还有各种电器用具。
  万一失败,就再回到电灯公司,做一个终身忠实的从业员。
  这样的一次选择,改变了松下整个一生。
  如果松下心甘情愿地守在检查员的职位上干上一辈子的话。
  那不光他本人将彻底平庸,对整个人类社会也是一大损失。
  有一个叫李刚的人,他曾经在一家合资企业任首席财务官。
  在成为首席财务官之前,他工作非常卖命,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老板非常赏识他,第一年就把他提拔为财务部经理,第二年提拔为首席财务官。
  坐上首席财务官职位后,拿着丰厚的薪水,驾着公司配备的专车,住着公司购买的华宅,他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然而,他的工作热情却一落千丈,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乐上面。
  当朋友问他还有什么追求时,他说:“我应该满足了,在这家公司里,我已经到达自己能够到达的顶点了。”
  李刚认为公司的CEO是董事长的侄子,自己做CEO是不可能的,能够做到首席财务官就到达顶点了。
  他在首席财务官的位置上做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却没有干出一点值得一提的业绩。
  朋友善意地提醒他:“应该上进一点了,没有业绩是危险的。”
  没想到,李刚竟然说:“我是公司的功臣,而且这家公司离不了我李刚,老板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他甚至在心里对自己说,丰厚的薪水永远属于我,车子永远属于我,房子永远属于我,没有人可以夺去,因为没有人可以替代我。
  的确,公司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李刚。
  然而,他的糟糕表现,还是让老板动了换人的念头。
  终于,在一个清晨,李刚驾着车,和往日一样来到公司,优越感十足地迈着方步踱进办公室里,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一份辞退通知书。
  被辞退了,丰厚的薪水没了,车子不得不还给公司。
  而且,他还从舒适的房子里搬了出来,不得不去租一间小得可怜的、上厕所都不方便的小套间。
  永不满足是使事业成功的强有力的刺激,尤其是与特定的目标相结合的时候。
  青年时期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若从此而心满意足,那将是:获得最终成功的障碍。
  “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年只是平平凡凡的人了。”
  这句俗语,说透了其中的含义。
  贫困的人常能白手成家;反之,继承父母财产的人,却往往家道中落。
  如此看来,没有欲望的人,就好比没有上发条的钟表一样,要钟表走动,必须费些力气,亲自上紧发条。
  有一位母亲就说了下面的话,为她的儿子上紧了发条:“没有人比你更优秀。
  但是,倘若你不做番事业来证明,那么,你与别人也是毫无差异的。”
  不能坚持正确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年轻人,就犹如正在玩耍却又感到无聊的孩子一样——他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总是撅着嘴。
  突然,你意想不到地得到了10万美元,你要怎么利用呢?
  曾有心理学者向知识阶层提出这个问题。
  然而,因为被问及的人大部分都有固定的收入,以致所答大体一致:要把一部分当养老金,以旅行或玩乐度其余生。
  要把这一趣÷阁意外的财富用来完成人生某个大目标者,一个也没有。
  这恐怕是因为持有大目标的人太少了。
  意外得来的财富常使受益者大部分脱离了生产者的行列,变成仅仅为消费而生活的人。
  不安于现状,你就会时刻都保持创新的活力和干劲。
  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
  个人价值得到最好、最有效的彰显。
  因此,绝不要安于现状,努力行动吧!
  没有追求的人很快就会消沉。
  哪怕只有不足挂齿的追求也总比没有要好。
  ——卡莱尔
  再添一把柴,火就会燃烧
  人生如战场,没有常胜将军,谁都会经历失败。
  面对一次次失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认准自己的目标继续奋斗,一直坚持到成功那天。
  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许多人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最终选择了放弃。
  他们是被自己的软弱的意志彻底地扼杀了,其实他们离成功也许只差一步。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同一个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刚开始,鳄鱼会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
  一次次失败后,它毫不气馁,总是接着向小鱼发动更猛烈的进攻。
  一次、二次、三次……无数次进攻无希望以后,它不再进攻了。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把中间隔板拿开,鳄鱼却仍然一动不动,任凭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最终被活活的饿死。
  其实这时候那条鳄鱼再多一点坚持和努力,就能够保留住自己的性命!往往,再多一点努力和坚持便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以前做出的种种努力,付出的艰辛便不会白费。
  令人感到遗憾和悲哀的是,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多数人选择了放弃,没有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现实生活中,成功往往就是在你承受不了的失败和痛苦后,再多一点点坚持,多一点点努力得来的!
  你听过海耶斯·琼斯令人兴奋感动的事迹吗?
  他是1960年高栏比赛的风云人物,他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打破了许多纪录,轰动一时。
  他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参加当年在罗马举行的奥运会的选手。
  他参加110米高栏赛,全世界都认为他能赢得金牌。
  但是,出乎意料,他并没有得到金牌,只取得了第三名的名次。
  这当然是个极大的挫折,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怎么办呢?
  我或许该放弃比赛。”
  要再过4年才会有奥运会,而且他已经赢得所有其他比赛的高栏冠军,何必再受4年艰苦的训练?
  看来唯一合理的路是忘掉比赛,开始在其他事业上寻求发展。
  这当然非常合乎逻辑,但是海耶斯·琼斯却不能安于这种想法。
  “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东西,”他说,“你不能够事事讲求逻辑。”
  因此他又开始了训练,一天3小时,一个星期7天,在之后几年里,他又在60米和70米高栏项目创造了一系列新纪录。
  1964年2月22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琼斯参加60米高栏赛。
  赛前他曾经宣布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室内比赛。
  大家的情绪都很紧张,每个人的眼睛都看着他。
  他赢了,打破了自己以前所创的最高纪录。
  在那个时候的老麦迪逊广场花园,跑者跑过终线之后,就转进一个弯道,观众看不见。
  琼斯跑完,走回跑道上,低头站了一会儿,答谢观众的欢呼。
  然后17000名观众都起立致敬,琼斯感动得热泪盈眶,很多观众也流下泪来。
  一个曾经失败的人仍然继续坚持下去。
  他不放弃,而爱他的人们就爱他这一点。
  他参加1964年东京奥运会,在110米高栏赛中跑出13.6秒的成绩,得了第一,终于赢得了金牌。
  后来他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担任业务代表。
  他自愿协助推广所在城市的体能训练计划,他的活动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0世纪70年代,世界拳王阿里因体重超过正常体重20多磅,因此速度和耐力大不如前,他也因此面临着告别拳坛的厄运。
  1975年9月,四年未登上拳台的33岁的阿里与另一拳坛猛将弗雷泽进行第三次较量。
  在进行到第十四回合时,阿里已经精疲力竭,处于崩溃的边缘。
  他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几乎再也没有力气迎战第十五回合了。
  然而,阿里并没有倒下,而是拼命坚持着,不肯放弃。
  他心里清楚,对方也和自己一样,也筋疲力尽了。
  比到这个时候,与其说在比气力,不如说在比毅力,最后的胜利就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会儿了。
  他知道此时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
  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仍存着体力。
  阿里从弗雷泽的眼神中发现了这一微妙的变化,他精神为之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
  果然,弗雷泽表示甘拜下风。
  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
  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便眼前一片漆黑,双腿无力地跪在地上。
  弗雷泽见此情景,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
  阿里的胜利胜在他在最后时刻的坚持,而弗雷泽的失败就败在他关键时刻的放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例如,房屋是由一砖一瓦堆砌成的,足球比赛最后的胜利是由一次一次的得分累积而成的;商店的繁荣也是靠着一个一个地顾客所造成的。
  所以每一个重大的成就都是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而成的。
  按部就班做下去是达成任何目标唯一的聪明做法。
  最好的戒烟方式就是“一小时又一小时”坚持下去,有许多人用这种方式戒烟,成功的比率比别的方法要高。
  这个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下决心永远不抽,只是要他们决心不在这一小时抽烟而已。
  当这一小时结束时,只需要把他的决心改在另外一小时就行了。
  当抽烟的欲望渐渐减弱时,时间就延长到两小时,又延长到一天,最后终于完全戒除。
  那些一下子就想戒烟的人一定会失败,因为心理上的感觉受不了。
  一小时的忍耐很容易,可是永远不抽那就难了。
  想要达到任何目标都必须按部就班做下去才行。
  对于那些初级经理人员来讲,不管被指派的工作多么不重要,都应该看成“使自己向前跨一步”的好机会。
  推销员每促成一趣÷阁交易时,就有资格迈向更高的管理职位了。
  教授每一次的演讲、科学家每一次的实验,以及商业主管每一次的开会,诸如此类,都是向前跨一步,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
  有时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过去的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们早已投入无数的心血,打好坚固的基础了。
  那些暴起暴落的人物,声誉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的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都是由一片一片独立的石块、砖瓦所造成的,可是石块、砖瓦本身并不美观,成功的生活也是如此。
  创富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对于坚定的行动者来说,每一次的挫折和困难,反而隐藏着另一次成功的契机。
  在这里,关键在于创富者的态度。
  如果你因此而灰心丧气,丧失继续行动的斗志,那你就从此再也爬不起来,成了一个永远的失败者。
  但是,如果你能正确对待挫折,在打击中激发出更大的勇气、信心和创富智力,光明的前途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意志不坚定者大凡都有这种情况,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有三五分钟的热情,继而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下去或做下去,倘若再遇上一点波折,那更是有了一个极好的借口,趁机开溜,这种人,显然难成大事。
  而意志坚定者则与之截然相反,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即使遇到挫折,亦能自解或受他人指教而得以脱困。
  一句话,创富者若缺了“坚持”二字,便随时都有打退堂鼓的可能。
  因为在创富过程中,要遭遇到的挫折、困难绝不会少,若一遇则退,则大有可能在跳换几个行业之后,便偃旗息鼓,改换门庭了,一腔创富热情亦随之东流。
  其实,凡属日常化经营的行为最是“贵在坚持”,各种挫折和纷扰,只要你敢于面对,天下便没有不能解决的事情。
  人们不是常爱说这样一句话吗:“成功往往就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只要坚持,柳暗之后必有花明,山重水复之后必现坦途。
  坚持行动,是医治创富道路上一切疑难杂症的良药秘方。
  有力和无力之区别,勤劳和懒惰之区别,成功和失败之区别,其间之差异犹如薄纸之隔。
  请你仔细想一下,业绩多你一倍的业务员,比起你8小时工作时间,他工作了16小时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在顾客访问中你一天10次,他也不过多了你一次而已。
  而你用了10个小时的心思于工作上的同时,他也只不过多用了1小时。
  诸如此类的事情说明,只要再稍加努力便可得到非凡的成果。
  但是多数人,却在自我满足后停滞不前了,从而陷入了困难与失败的陷阱。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坚持是达到目标的关键。
  无论你吃多少闭门羹、面对多少困难或障碍,你都得培养出绝不放弃、坚持到底的态度。
  穷人就是要不怕困难和失败,才能成功,因为失败的经验越丰富,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只要有向上的决心,必定能在失败中寻获成功的钥匙;如果就此灰心失意,便永远尝不到成功的美果。
  你若仔细观察一只蚂蚁,便会发现,这真是种不可思议的生物,因为它从不放弃。
  如果你在一只蚂蚁面前放一片树叶、一根棍子、一块砖,它一定会从上面爬过、从底下钻过、从旁边绕过,直至达到目的。
  我们都该从蚂蚁身上汲取经验,勤奋地工作,不断追求目标。
  无论遭遇什么问题,或身陷何等困境,都绝不能放弃。
  有一个商人,当有人问其成功的秘诀时,他只说了简短的一句话:“再添一把柴。”
  其实,有时成功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关键时刻,也正是再添一把柴的时候。
  再添一把柴,99℃的水就能达到沸点!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脚踏实地才能成为亿万富翁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
  这样事业才有成功的保证。
  创富的过程也一样,获取财富的过程是艰辛的。
  唯有脚踏实地的一直奋斗下去,财富的积累才能有所保证,财富的大厦其根基才是牢固的,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相反,若一味好高骛远、急于求成,那财富的大厦只会是一个梦中的幻影,不能持久。
  张文荣创业不久,由亚龙集团投资开发的四星级酒店公寓——亚龙酒店公寓面向市场发售,这个位于浦东的房地产项目从品质和地段来说,均可卖到每平方米8000元,但是张文荣坚持只卖7000元。
  他的这一举动招致了来自小股东的责怪。
  张文荣对此表示,因为只售价7000元一平方米,所以五六天就销售一空,资金早些回笼便可投入下一个项目。
  更重要的是,在保证足够利润的基础上,向广大消费者和市场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亚龙开发的房子质量好而价不贵,为集团未来房产经营做了免费广告。
  “赚钱不要赚到尽”,这是张文荣的口头禅,此话反映出他作为商人难能可贵的平和心态,而他本人也意识到,这也正是他在上海几年打拼下来一直稳步前进的主要原因。
  他始终认为,做生意和做人都一样,要着眼长远利益,而不要盯着眼前的一点得失。
  张文荣曾说过,赚钱不要希望一夜暴富,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财富最让人放心。
  这样的指导思想使张文荣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实业为本,并且以自身积累发展为主。
  他对自己的经营风格的评价是“谨慎,非常谨慎。”
  他曾自豪地说,在亚龙集团投资房地产之前,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
  至今,企业的负债率仍保持在30%以内。
  张文荣的致富哲学是高明的,因为他深谙“财富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这个道理。
  金钱的积累要从每一枚硬币开始,不要因为钱小而弃之,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得到更大的财富。
  贪图更大的财富,结果连本来能够到手的也丢掉了。
  你不但要懂得如何创造财富,同时还要知道珍惜每一趣÷阁财富。
  有两个年轻人一同去寻找工作,其中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是犹太人。
  他们都满怀着希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有一天,当他们走在大街上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青年装作没看见就走了过去,而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非常鄙视:真是太没出息了,连一枚硬币也捡!
  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犹太青年心中感慨万分: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后来,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
  公司规模不大,工资低,工作也很累,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又在街上相遇,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而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
  “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会当老板呢?”
  英国青年对此感到不可理解。
  犹太青年说:“因为我不会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走过去,对于每一分钱,我都会非常珍惜,而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财呢?”
  英国青年并不是不在乎钱,而是眼睛总盯着大钱而不在乎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他不能成就事业的原因。
  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金钱的积累是从“每一个硬币”开始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得到更大的财富。
  一个成功致富者绝不会放弃每一分钱。
  对金钱的态度也反映了一个人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
  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不好高骛远的人,才能脚踏实地地为自己的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之,不仅不能得到大的财富,小的财富也会与他无缘。
  在浙江义乌有个叫李开复
  的生意人,他开过许多摊店,也办过各种大小公司。
  最早他卖针线,后来卖机械手表到电子表,再后来他卖计算器到手机、电脑,等等。
  20多年,做生意中他与时俱进、随机应变,他不断关闭好景不再的商店和公司,先后卖过100多种产品。
  正是这种灵活善变的经营方式使他由当初摆针线小摊发展到今天的大型电脑、彩电专卖公司。
  “汽车狂人”李书福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他高中毕业时,由于三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便在家乡台州开了一家小照相馆。
  一年后,他带着2000元钱开始新的创业——做电冰箱。
  几经磨难,李书福小有成就,年营业额达5000万元。
  1986年,李书福创办了吉利集团。
  1989年,李书福的电冰箱工厂产值超过1亿元。
  后来,由于国家政策调整,李书福不得不放弃电冰箱生产,将价值1000多万的工厂送给了国家。
  转而开始生产装饰板。
  就在这时,海南的房地产热引起了他的注意,但是这次投资却让李书福损失了好几千万。
  之后,李书福又把目光投向摩托车行业,开发出全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
  1998年,吉利集团摩托车产量达35万辆,不但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
  李书福进而做出更惊人的决定:造汽车。
  他投资5亿多元,开发家用微型货车和轻型轿车,每辆售价4万多元,在国内轿车行业引发“地震”。
  当时,他放言要生产3~5万元的家庭轿车,让人们很怀疑:那能是轿车吗?
  后来,夏利等车降至相应的价位时,人们才知道李书福并没有胡说。
  吉利集团经过17年艰辛努力,现已发展成涉足汽车、高等教育、摩托车、装饰材料、旅游等领域的国家级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员工从创业时的十几人,增加到目前的8000多人,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
  李开复和李书福的创富经历都印证了脚踏实地累积财富的道理。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若你有成为亿万富翁的理想。
  那么就千万要记住,不要渴求一夜之间就暴富。
  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努力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恒心和坚持见证了亿万富翁的每一分钱
  人生最大的自由,莫过于选择成败,成功者寥若晨星,更少有人青史留名,而失败者比比皆是。
  据有关学者研究证明:48%的人面对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了;25%的人面对两次失败就泄气了;15%的人面对三次失败也放弃了;只有12%的人面对无数次的失败,而不气馁。
  永远地朝着一个方向冲刺,他们坚信只要方向对头,方法得当,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人生最严峻的考验就是毅力,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
  “666”农药的研制者说:“我不是失败了665次,而是成功地找到了665次不能成功的方法。”
  有一次在美国,因为种种原因,海尔集团CEO张瑞敏与一家大公司接触后发现双方难以达成合作。
  这时候,对方提出了颇具威胁性问题:“如果我们在大陆另选择一家企业合作,将来其实力一定会很强大,难道你们不怕受到冲击吗?”
  张瑞敏微微一笑,他说:“我想引用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的一句名言回答您:‘我们现在唯一害怕的只是我们自己。
  ’”
  李健最早涉足茶叶经营是在2001年。
  在这之前他经营着一家超市,由于拆迁,他只好改行和一个福建籍朋友做起了茶叶生意。
  那时,茶艺还在萌芽状态,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是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比较大。
  可是之前李健对茶艺、茶文化一窍不通。
  门市开业后面对顾客提出有关茶的问题,他常常脸涨得通红,说不出话来,之后只得求救朋友。
  看着朋友和顾客大谈茶文化,李健第一次认识到茶居然有着这样深的内涵。
  李健喜欢上了这一行。
  李健和朋友做生意的观点发生了分歧。
  生意也开始变得清淡。
  李健回忆,在一段时间里不断的往里垫钱,根本没有回款。
  坚持完第三个月后,李健与朋友之间的生意思路偏离越来越大,最后只好分道扬镳。
  于是他开始了独自创业。
  经过市场调查,他把茶叶门市地址选在了北京茶叶一条街——马连道。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李健当初只是想扎堆的生意好做,并没在意这一条街上对手们的来历。
  事后他才发现这里的人个个都是茶叶高手,不论是茶道还是销售,而且他们都来自茶叶生产厂家,从骨子里有着对茶的理解。
  唯独他是个门外汉。
  李健选定地址后看中了一间60平方米的门市,年租金4万块钱。
  他交了租金请来装修工装修门市,自己赶往茶叶生产地采购茶叶。
  这是他第一次采购茶叶,由于没有经验,又缺乏茶叶知识,采购的茶叶无论在色泽上还是质量上都给日后的批发和销售带来了困难。
  为了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买来好多有关茶叶的书,仔细研读,凡是上门的客户也都提供最优惠的价格,以便发展市场。
  即使这样他仍是门庭冷落。
  李健开始托朋友介绍茶叶销售渠道,稍有空闲亲自背着茶叶样品去零售店推销,有时他请人给他看门市,自己背个大袋子到偏远区县去找销售点。
  而很多时候,他都吃闭门羹,偶尔听到“我们有供货方,以后考虑吧”,他都激动半天。
  “那时我一心想着尽快发展客户,有时一天只能吃到一顿饭,一个月下来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在两个月里他跑遍了6个城市的茶叶零售店,但是没有得到回报,他处在了崩溃边缘。
  李健的茶叶门市经历了整整14个月的萧条后才开始复苏。
  在这期间,他不断听到类似他这种门外汉茶业门市倒闭的消息,他的朋友也劝他收手。
  李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咬着牙告诉朋友:“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每个行业起步都会有艰难和困苦,更何况我还没有认输。”
  随着李健茶经的提高和市场的辛勤开拓,第13个月开始有了一点利润,就在2003年春节前的一个月,他的门市赚回了之前的所有投资,还略有盈余。
  在2004年,李健的茶叶门市纯利润达到20多万元。
  “我的生意在经历了10个月以上的冰冻才迎来朝阳,真正赚钱是在第二年的年底。
  在这期间我也想过退出,但是我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选择了坚持。
  我处事的风格就是执著,我认为做生意也需要执著。
  所以我成功了。
  现在茶叶消费档次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工艺制作、认知程度越来越深,随之茶叶的市场也将更加广阔,我想我还会执著下去。”
  也许李健的成功并没有多少玄妙之处,唯一的就是他执著、肯钻研。
  只要有恒心,铁棒也能磨成针。
  成功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是按部就班去完成。
  在这个意义上说,不成功比成功还难,看一个人,不必看他辉煌耀眼、春风得意之时,而看他身处逆境时是怎样艰难跋涉的。
  执著是人类的一种美德。
  任何天赋、才华、强势都不能代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彻头彻尾。
  黄培源是台湾著名的投资理财专家,他多次提到一个创造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
  假定一位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
  如果他每年存下的钱都投资到股票和房地产上,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收益率,那么40年以后,他能累积多少财富?
  一般人猜的金额,多数在200~800万之间,最多的也不超过1000万。
  然而依照财务学计算复利的公式,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0281亿,一个众人不敢想像的数字。
  也就是说,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这个收益其实是每个人都能够实现的,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人并不能坚持下来,很多人只坚持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而另外的人连做都没做,所以世界上的亿万富翁还是只有少数。
  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卡耐基都会躺在他那张宽大舒适的沙发椅上,对过去,对未来沉思一番。
  在西班牙很流行斗牛,在此之前,小公牛要在斗牛场里接受考验。
  每一头被带进场的牛,得攻击一名用长矛刺它的骑马斗牛士。
  每一头牛的勇敢程度,就按照它不顾刺伤、勇往直前的冲锋次数,定出高低。
  我们也要承认,生命每天都在接受类似的考验。
  如果坚忍不拔,不断尝试,继续冲向前去,就会成功致富。
  我们并不是在战败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血管里也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动。
  我们不是一只等待牧人来戳刺的绵羊,而是一头猛狮,不能和绵羊在一起谈话,在一起走路,在一起睡觉。
  我们不想听哭泣者的哭泣、抱怨者的抱怨。
  因为,那些都是有传染性的疾病。
  让他们加入羊群吧!失败的屠宰场不是命运的归宿,致富的康庄大道才是我们的前途。
  生命的评价是在每一次旅程的终点,而不在起点的附近,但我们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致富的目标。
  虽然可能在第一千步的地方遭遇失败,但成功就隐藏在失败的后面。
  我们不知道它有多远,除非转个弯,还要时常换脚步。
  如果那一步没有用,我们就采用另一步,甚至再换一步。
  实际上,一次一步不会太困难。
  坚持到最后者必能成功,不懈努力者才能致富。
  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学到博大精深的学问。
  苏格拉底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对学生提了一要求:“从今天起,我们每天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甩手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大家:“哪些同学一直坚持每天甩手?”
  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你们告诉我,现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每天甩手?”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了手,而这个学生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因为坚持,柏拉图终于从苏格拉底众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功成名就,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了博大精深的学问。
  其实,苏格拉底设计的甩手动作只是一个暗示,其意就是:坚持者必将成功!
  坚持,是一把尺子,它衡量着一个人的意志,把芸芸众生分为意志坚强者和意志薄弱者;坚持,是一块磨刀石,它砥砺着坚持者的意志,让意志坚强者意气风发,让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坚持,是一架天平,它总是倾向于意志坚强者,而忽视意志薄弱者的存在。
  坚持其实就是恒心,就是意志力。
  古今中外,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他们唯一的共同特征就是超人的意志力。
  还没有听说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取得了成功的。
  哪怕是一件小事,能够长期坚持就很不容易。
  在赚钱方面也是一样,如果大家能够像柏拉图坚持甩手那样坚持理财,每个人都能够在这辈子成为千万富翁。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取代坚持不懈的位置。
  才干也不会;没有什么比有才干,但却没有成功,更寻常可见的了。
  天赋也不会,没有得到奖赏的天赋,几乎成为一个谚语。
  教育也不会;世界上挤满了被教育过的废物。
  仅仅是坚持不懈以及决心,就会让你所向披靡。
  ——托马斯·沃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