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创业和创新是致富必走的两条道路
第四章创业和创新是致富必走的两条道路
没有投资,你永远是穷人
很多人相信努力工作致富,这并不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如果努力工作,而所得又足够多的话,确实可以致富。
但现实并非如此,很多人工作之后才发现,工资永远是那么少,除了基本生活开支,剩下的收入不值一提。
不用说那些诸如汽车、房子等奢侈消费品无法企及,就是那些稍贵一些的东西,在购买时,也会让人舍不得掏腰包。
所以,罗伯特·清崎在《穷爸爸,富爸爸》里说:穷人是为钱工作,而富人则让钱为他工作。
这意味着,没有投资,你永远是穷人;只有投资,你才能富有。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投资家,你的投资将决定你的一生。
格林先生前一阵子还在为失业而犯愁,可现在,他手头已经有100万美元了。
前几天,他买了两张彩票,没想到幸运之神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买的彩票中有一张中了头等奖。
整整100万美元,这对格林先生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些钱他几乎一辈子也挣不来。
“去他妈的工作吧,”格林先生想,“我应该好好享受一下,这么多钱怎么也花不完。”
马上,格林先生开始筹划如何花他的100万,他现在可以拥有那些做梦才会想要的东西。
他首先买了一栋豪华的别墅,然后又为他妻子和他自己各买了一辆进口的高级轿车,还买了一大堆以前想得到的东西。
100万已经用了一半了,该买的似乎也都买了,格林先生和他的妻子开始待在家里享受生活。
两年后,格林先生又开始工作了,他的钱被他全花光了,现在他又身无分文。
可是,麻烦的是他改不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不久他便负债累累,银行警告他如果再不还债,就要将他用于抵押的房子拍卖来还清债务了。
像格林先生这样一下子暴富起来,不久又变穷的人并不少,他们虽然曾经有过一大趣÷阁钱,但钱并不能帮他们形成富人的思维模式,他们不能留住这些钱,而这些钱却助长了他们不良的习惯,使他们在花光钱后又负债累累。
有一则这样的新闻报道,一个年仅29岁的年轻人因为干活时不愿意摘下他手上的冠军戒指,而被洗车站的老板解雇了。
这个年轻人曾经是一个篮球明星,他在职业生涯中挣了几百万美元。
可是在他退出篮坛后,他的朋友、律师、会计师把他的钱全拿走了,他只能去做一名薪水低廉的洗车工人。
而现在,他连洗车工也干不了了。
这位年轻人的篮球技术很好,这种特殊的技能让他挣了一大趣÷阁钱,可是他的财商很低,虽然有几百万美元,但思维模式却没有因为钱多而改变,仍是穷人的思维模式。
他对法律和财务知识一无所知,他的钱很快全被别人骗去了。
这位篮球明星很能挣钱,但都是替别人挣钱,他为自己什么也没留下。
胡志标对家电有一种天生的爱好,从小就以组装半导体为乐。
成年后,他不知从哪儿弄到一本松下幸之助的自传,从此梦想着要当“中国的松下幸之助”。
1995年,胡志标听到一个消息:有一种叫“数字压缩芯片”的技术正流入中国,用它生产出的播放机叫VCD,用来看盗版碟片比正流行的LD好过百倍。
这个东西一定会卖疯,这消息给胡志标很大的刺激。
经过市场调查,胡志标得知万燕公司已正式在国内市场推出VCD产品。
胡志标决心加以仿制。
当年10月,“真心实意,爱多VCD”的广告便在当地电视台播出,效果很好。
于是胡志标孤注一掷,将千辛万苦从银行贷到的几百万元大部分都投进了中央电视台,买下体育新闻前的5秒标版,这是出现在中央台上的第一条VCD广告。
通过广告轰炸,爱多迅速打开市场。
在广东市场站稳脚跟后,胡志标买了一张中国地图挂在墙上。
他发誓要将爱多的红旗插遍全中国。
随后胡开始了征服全国的旅程。
第一批随胡出征的业务员千奇百怪,有卖咸鱼的,有卖雪糕的,有卖假肢的,有卖水泥的,还有刚刚卖完三株口服液的,唯独没有卖过家电的,但也正是这一奇怪组合,使胡志标可以百无禁忌,奇招迭出。
不出几年,爱多就成为我国VCD行业的佼佼者。
拥有致富欲望的人,他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一个雇员,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生存与发展,而是创建自己的事业,从自己的事业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他们在学习或为别人工作中,都始终在为自己投资,这些投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投资,它还包括对自己的财商教育。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为自己投资过,不管你是在学习还是在为别人工作,从今天开始,拿出一部分时间、精力和金钱开始为自己投资吧。
每天投资一点,你会真正感觉到为自己活着。
为自己活着,才能活得更加轻松、更加潇洒,才能真正感觉到生存的意义。
广东巨星影业公司的老板邓建国是那种其貌不扬,走在街上绝没有回头率的人。
1991年,邓建国兜里揣着一千元钱,肩上扛着一台由别人抵债而来的旧摄像机来到广州寻找机会,不久他发现拍专题片有钱可赚。
几年时间下来,邓建国靠拍专题片就赚到了十几万元。
1995年,当过6年乡村电影放映员的邓建国开始筹拍电影,但是处女作《广州故事》让他亏损了200万。
次年,邓建国东山再起,注册巨星影业公司,将港台明星汤镇宗、任达华、温兆伦等签于旗下。
邓建国一边笑着付给明星们大把大把的钞票,一边苦着脸四处贩卖自己的影视计划。
其实这时是他一生中最穷困的时候,比他当年在农场打工还穷。
那时候他身上至少还没有债,现在却负债累累。
邓建国顶着巨大的压力,当年就投拍了《珠江恩仇记》、《广州教父》、《鸦片战争演义》等影片。
1997年,巨星影业公司一举创下广告贴片一亿一千万元的惊人收入。
此后他的事业渐入佳境,先后拍了《反贪风暴》、《康熙微服私访记》、《东方母亲》、《美丽人生》、《风流才子纪晓岚》、《猛龙过江》等20多部影视剧,成绩斐然。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区。
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请不要划地自限,要勇于充实自我,要接受挑战去冒险,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人在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危险时,常常凭着经验和本能。
比如,你不会去站在不稳的石头上,也不会把手伸进火里。
之所以这样,就因为你有过痛苦的经历与血的教训。
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的情况是很少的,烫过一次手你就不会再去玩火。
失败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它会让人得到经验,变得聪明。
然而,他也会让人失去冒险精神,从而失去成功的机会。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犯错误的恐惧。
很多穷人总是担心自己创业会失败,又失去了现有的稳定收入,落得个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所谓的稳定收入是很多人行动的障碍,犹如人生的鸡肋,说到底还是缺乏自信。
对绝大多数穷人来说,靠薪水永远只能满足生活的基本要求。
老板之所以雇你,不是要让你发大财的,也不是要和你共同富裕。
所以最终,要创造自己的幸福,还得靠你自己。
“只要安稳地过一辈子就行了,不必赚太多的钱。”
假如你的头脑被这种念头占据,你一辈子也赚不了大钱。
只有不满足现状,奋发向上,才是赚钱发财的前提。
不愿意过单调无意义的生活,想过更充实的生活,这种念头才是引导你奋发向上的最佳动机。
这并不是鼓励你欲壑难填或贪得无厌,而是鼓励你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假如你是一个机关的职员,每天固定上下班,虽然收入稳定,但不免有买房和供子女上学的压力。
如果你不满足现有的生活水平,那么你将会想办法使你的收入增加500元,甚至10000元。
只要有这种需要,就会激发强大的动力,你就会通过努力不断实现这些目标。
反之,如果你满足于现状,那么你恐怕不能保持现状,因为物价可能上涨,货币可能贬值,意外开销随时都可能出现。
汽车大王福特曾说过:“一个人若自以为有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
因此,如果一再谋求安逸,不思进取,不去投资,你就只能永远贫穷。
当然,要投资也不能老想着一蹴而就。
许多人一提致富,就想一夜暴富。
固然,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如中六合彩之类,但毕竟有此运气的人不多,绝大多数人还得依靠勤奋努力逐渐积累财富。
一次调查显示,美国41万个百万富翁中,78%的人年龄超过50岁,他们的财富都通过连续二三十年每周7天做相对枯燥的工作而获得的。
这个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每当一个“英雄”创办了一个航空公司、一个计算机公司,或者一个巧克力饼干公司,同时就有成千上万个“成功者”在新闻机构没有被人注意到的岗位默默无闻干着同样出色的工作。
既然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我们唯有靠早行动才能早致富。
美国人查理斯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很早就强迫自己将收入的1/4左右用于投资。
越早开始投资,就能越早达到致富目标,从而使自己与家人能越早享受致富的成果。
而且越早开始投资,利上滚利时间越长,时间充裕,所需投入之金额就越少,赚钱就越轻松且愉快!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谚语
只有创业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
曾经有人说:“淘金者需要梦想,发财者需要胆量。”
一个人若想成为亿万富翁,只有创业才能达到目标。
生活中,许多穷人都仅仅满足于当一名雇员,替别人打工,生活虽然有保障,但永远不会大富大贵。
而大多数富人都选择做企业主或投资者,因为富人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眼光,选择做企业主和投资者更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他们都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一旦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就会去投资或创业,但如果你只是想当一名雇员的话,那么即使有好的机会也无法抓住。
富人还具有强烈的欲望,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干一番大事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做企业主和投资者的原因。
李斯特先生在大学读了两年就退学了,经济上的原因使得他早早开始了工作。
他在一家刚开张的公司做推销员,推销家具。
他的工作干得非常好,很快就升迁当了培训主管。
受此成功的鼓舞,他要找一个比作零售更挣钱的职位。
他去了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干了几个月的见习推销员,但由于一些人在工作上刁难他,他不得不离开这份工作。
他又找了一家很大的家具公司推销地毯。
短短4年中,李斯特先生在整个家具业的市场销售中占据了一个制高点,他每年为公司带来几百万美元的利润,年薪达到几十万美元。
李斯特在工作方面是一名极其优秀的雇员,虽然他才25岁,但已是一名销售经验丰富的老手。
这位年轻且高收入的奇迹创造者,认为自己是战无不胜的。
他是地毯业一流的销售经理,是公司的支柱。
他一天到晚都忙着工作,从来没有想过将他收入中的一部分拿来投资。
他只是不停地为公司挣钱,当然,他自己拿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这已足够他花的了。
他住在豪华的别墅里,屋内摆设着奢侈的家具,一切看来都很美妙。
一天早上,李斯特先生被告知他的公司已被卖了。
更糟糕的是,买家没有兴趣要李斯特先生继续担任销售经理。
这个消息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顷刻之间,他感到自己的一切梦想都成了泡影,他又要落到小时候的那种贫困的生活中去了。
这种失落的痛苦在李斯特先生身上持续了好几个月。
终于,李斯特先生从痛苦中走了出来。
他认识到,以前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中,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他决定自己成立一个地毯销售中心,并从国际大都市纽约搬到美国地毯之乡佐治亚达尔顿。
这是李斯特先生掌握自己命运的唯一选择,虽然刚开始时他已身无分文。
用了7年时间,李斯特先生终于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现在李斯特先生刚刚50岁出头,他的地毯公司的资产已达到3000万美元,他还有其他许多产业。
今天,李斯特先生仍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工作,只不过干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工作,他的大部分时间用在计划和管理他的投资上。
他已完完全全在为自己工作,而不必再为别人工作了,并实现了他的诺言: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只有自己创业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李斯特先生的经验,也是商海中的一条至理名言。
松下在五代自行车店工作了整整7年,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在经营上却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向老板提出来以后,付诸实践,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老板对他更加赏识,而他也俨然成了老板的左膀右臂。
但在第七个年头,也就是1910年的6月,松下却突然向老板提出了辞职,因为他想拓展自己的视野,到一个和自行车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的行业里,希望发现一个新的、更有意义的生存环境。
尽管老板苦苦挽留,希望松下能够不走,但松下的决定却下得毅然决然。
当时,大阪全市已经动工铺设有轨电车了,由梅四起经四桥到筑港的有轨电车最先通车,而其他的路线正在建设之中。
松下看到这一切,马上意识到随着电车线路铺设完毕,有轨电车开通,自行车的需求量将会大大降低,自行车产业的前景不容乐观,而与电车相关的电气事业则可能会呈蓬勃发展之势。
从五代自行车店辞职以后,松下幸之助到大阪电灯公司求职,成了一名内线见习工。
在这之前,他对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由于喜欢,有了钻研的兴趣,进步就显得非常大。
他很快就掌握了电灯的安装和处理技术,做起工作来得心应手,成了熟练的独立技工。
由于工作出色,在1911年,松下被提升为技工负责人。
1915年,与井植梅野结成夫妻。
1916年又晋升为令所有人都为之羡慕的检验员,而当时松下幸之助年仅22岁。
在工作的时候,松下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公司的原有产品进行了改良,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式电灯插头。
这虽然算不上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但作为次一等的专利——实用新案,向专利局申请,还是通过批准了,编号为42129。
松下拿着自己研制的成果去找老板,但却没有得到重视。
为此,松下的自尊受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伤害。
但他并没有心灰意冷,就此罢休。
为了能够获得发展,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就,他下决心要自己独立门户,开创事业。
其实现实中有许多人都有与松下幸之助相似的经历,只不过有些人就甘于在公司中做个职员,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一生了。
但松下没有,他下决心要自己独立门户、开创事业,这才有了日后闻名于世的松下幸之助。
“从小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毕业后找一个好的单位”,这种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了,这就是人们心中的“出头之日”,也是所谓的“大有作为”。
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们纷纷寻找工作,而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尝到求助他人谋生的艰辛,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走投无路。
惠尔特和普克德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深受这种“传统”观念之害,饱尝了寻找工作的苦。
庆幸的是他们后来有所醒悟,转变了思维观念:与其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为别人提供创业机会。
摆脱了受雇于人的思想束缚,他们决定干自己的事业。
两人合伙凑了538美元,在加州租了一间车库,办起了公司,分别取二人姓名中的第一个字母为公司名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惠普公司。
创业之初,迎接他们的是凄风苦雨:他们苦心研制出的音响调节器推销不出去;试制出的发球出界显示器无人问津。
这并没有使两个人气馁,他们用这些与求助于人、四处寻找工作相比,想到自己在为别人创造工作机会,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于是他们依然雄心勃勃,夜以继日地研究、改进,四处奔波去推销。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研制的检验声音效果的振荡器开始有了几个买主,这令他们感到欣慰。
第二年,他们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赚了1563美元。
他们为自己赚的1563美元感到高兴,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创业的辛劳,又从这艰辛中体验到了常人无法感受的快乐。
20世纪70年代初,普克德凭着他在商海搏击的经验,认为微电子是工业的未来。
于是普克德为惠普定了决策,在“硅谷”创业,以微电子工业作为惠普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后来的业务活动的开展中自始至终坚持这一发展方向。
1972年,惠普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手持计算器,这一研制成果为微电脑的创造提供了条件。
手持计算器成为微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惠普又研制出激光喷墨打印机。
时至今日,惠普在电子计算机硬件技术方面仍然是首屈一指的,是全世界微电子工业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配套设备供应商之一。
人生面临着无数次选择,离校步入社会寻找用人单位几乎是每个人就业的思维方式。
本可以自己独辟一片天地,可如果跳不出这个思维方式,就只能四处奔波找工作。
世界上的确有一批幸运儿,他们无须历经创业的磨难,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大趣÷阁财富。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不争的事实,财富使许多富家子弟越来越穷困。
这是因为富家子弟只会守业而不善于创业,缺乏先辈的创业精神,并且常出现挥金如土的“二世祖”,或许等不到先辈过世,其万贯家财便已挥霍一空。
更重要的是,不劳而获的财富,是最容易消磨一个人的意志、智慧和品质的。
靠自己获取财富的首要途径,就必须勇于自己创业!
创业的意义非同寻常。
创业是拼搏精神的体现,与其一个人庸庸碌碌度过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那么创业就是最好的选择;创业是经营才干的体现,纸上谈兵算不了好汉,只有真枪实弹地干才能分辨是驴是马;创业是知识价值的体现,知识创造财富,你拥有知识成果,千万不要贱卖,若想完全实现知识的价值,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创业。
创业应该选择什么业种呢?
选择业种必须遵循3大原则:第一,不熟不做。
也就是应在自己所处的职业范围选择创业,因为你熟悉这个行业的经营方式,你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样你创业时就可以少走弯路。
在许多成功的创业者中,他们所选择的业种都是老行当或与所从事职业密切相关的行业。
第二,选择有市场前景的行业。
概括地说,就是选择朝阳行业,选择市场的空白点,以及在尚未饱和的行业选择创业。
第三,不要脱离自身的条件。
比如房地产开发,需要大资金运作;选择软件开发,需要较高的知识技术背景。
如果脱离自身的条件进行创业,草率行事,那么等待你的很可能是失败。
当然,条件不具备,并不等于你不能创业,你可以创造条件:积累资本、学习技术、掌握经验,准备越充分,你创业的胜算就越大。
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契诃夫
发掘你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是一个人将来迈向辉煌人生的奠基石,只有先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才能施展你更大的抱负,才能走向人生更大的成功。
因为任何一个成功者的第一桶金,都浸透着他的智慧与血汗。
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第三桶就容易源源不断地来了,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了资本,而是因为找到了赚钱的方法。
这时候的你,哪怕这第一桶金全部失去了,也有十足的信心与能力重新找回。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吕洞宾看见一个乞丐可怜,就在路边捡了一块石头,用手指一点,那块石头就变成了金砖。
他将这金砖递给乞丐,却遭到了乞丐的拒绝。
吕洞宾奇怪地问乞丐:“你为什么不要金砖?”
乞丐的回答却是:“我想要你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
第一桶金的意义就在于此,不仅赚了钱,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赚钱的方法。
赚取第一桶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普通手指变为点石成金的金手指的过程。
创业已经成功的人,他的经历和素质本身就是一趣÷阁财富,他可能有失败的时候,负债累累,比一个穷人还穷,但只要心不死,可以肯定他还会富起来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中外企业家赚取第一桶金的过程。
白手起家的富翁刚开始时都不是企业家和资本家,在积累财富和经验的初期,他们或者是雇员,或者是自己雇佣自己的自由职业者。
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是一位超级富翁,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企业家。
俞敏洪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当时的薪水每个月仅有120元。
他说,他当时唯一的能力就是教英语。
1991年底,他开始在一些英语培训学校兼课,拼命教书赚钱。
一天教6个小时可赚60元,两天就相当于刚开始在北大教课时一个月的工资。
次年他就辞掉了北大的教职,专职为别人补习英语。
“当时目标简单,就想教书赚钱,然后出国读书。”
他说。
但教着教着,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商机,那就是准备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有补习英语的需求。
1993年10月,俞创办了新东方。
但是,那时的学校员工只有4个人,而学生也只有20来个人。
然而新东方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它收费很低,且处于高校的聚集地北京市海淀区,周围有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数十所高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再加上他有声有色、带有激情的讲课,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到来。
1994和1995年,新东方发展特别快,开始在留学梦群体中树立了权威。
1995年,从全国各地走进“新东方”的学员达到了1万多人,俞编写的《GRE词汇精选》被大学生们称为出国留学考试的红宝书,几乎人手一册,俞敏洪获得了他从未有过的成功。
随着新东方的迅速发展,俞敏洪开始聘请大量教师和高级管理人员。
在新东方,一名普通教师的年薪也能达到10万以上。
2000年,新东方仅教学收入就达9000万元。
俞敏洪的第一桶金可谓来之不易,但正是这第一桶金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
现在,“新东方”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1992年,55岁的尹明善不顾家人反对,开始创业。
他一开始就将创业核心指向了摩托车发动机,尽管在此之前,尹明善对摩托车是一无所知。
当时重庆摩托车有“嘉陵”和“建设”两大品牌。
尹明善的做法是,将建设集团维修部的发动机配件买过来,自己装配成发动机再卖出去,成本只要一千四百块,而卖价可以高达两千。
因为零部件系出名门,产品质量有保证,所以销路一路看好。
尹明善就是这样借助建设集团的名牌零配件,迅速将销路打开。
为防止建设集团察觉,老谋深算的尹明善还指示手下化整为零,今天买某部分零件,明天再买另一部分零件。
同时指示手下仔细研究哪些配件是通用的,容易买得到的,哪些零件是非建设集团不可的,然后积极联系配套厂,设计替代品。
4个月后,等建设集团醒悟过来,下令一个零件也不许卖给尹明善时,尹的替代品已经开发出来了。
尹明善从摩托车行业掘得第一桶金高达百万以上。
目前身价五亿两千万元,列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九十六位。
李嘉诚17岁开始自资做生意,当时,有一家贸易公司订购了一批玩具输往外国。
当货物已卸船付运,可以向对方收取货款的时候,忽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来电通知,外国买家因财政问题,无法收货,但贸易公司愿意赔偿损失。
李嘉诚觉得,这批玩具很有市场,不愁顾客,损失有限,就不用赔偿了。
而且他也是考虑要留下一个空间,建立互信的关系,日后就有更多的生意机会了。
后来李嘉诚开始转营塑料花,也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有一天,一位美国人突然找到他,说经某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推荐,认为长江厂是全香港最大规模的塑料花厂,这令他一时语塞,因为当时他的厂房并不太大。
后来他才知道,从前那间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认识这位美国人,并告诉他李嘉诚是完全值得信任的生意伙伴,还说了不少好话。
这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
但是为确证李嘉诚有供货能力,外商提出须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
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作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
李嘉诚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你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
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
没想到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
所以,我还是很遗憾不能与你签约。”
李嘉诚这番实话实说使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广泛接受时,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实商人,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要与这位具有罕见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回。
李嘉诚值得他破一次例,他对李嘉诚说:“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之人。
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这位美国人最后给出了6个月的订单,更成为长江塑胶厂的永久客户。
他们所需的塑料花逐渐地全部由长江厂供应,使得李嘉诚的塑料业务发展一日千里。
做生意不怕吃亏,也需要以市场知识为依据的判断,一时吃亏,长远却往往有利。
正是因为李嘉诚的诚信之举,使得他掘到了平生的第一桶金。
1970年,25岁的美国小伙子特普曼来到丹佛市,在第2大道的一套小公寓里,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刚到丹佛,特普曼就徒步走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了解、评估每一块好的房地产的价值,计划在这个城市发展他的房地产事业。
为此,他常常去看一些土地和楼盘,就像是这些土地的主人。
初来乍到时,人们不认识特普曼。
因此他必须计划好为自己的房地产事业铺平道路的每一个步骤。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加入该市的“快乐俱乐部”,去结识那些出入该俱乐部的社会名流和百万富翁。
对特普曼这样一个无名小辈来说,要想进这样高档的俱乐部,实在不很容易,但特普曼还是决心去大胆尝试一番。
特普曼第一次打电话给“快乐俱乐部”,刚说完自己的姓名,电话随着一声斥责就被对方挂了。
特普曼仍不死心,又打了两次,结果仍遭到对方的嘲弄和拒绝。
“这样坚持下去,将会毫无结果。”
特普曼望着电话机喃喃自语,突然,他心生一计,又拿起了电话。
这次他声称将有东西给俱乐部董事长。
对方以为他来头不小,连忙将董事长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了他。
特普曼得意地笑了,他立即打电话给“快乐俱乐部”董事长,告诉他想加入俱乐部的要求。
董事长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却让特普曼来陪他喝酒聊天。
特普曼自然满口答应了。
通过喝酒聊天,特普曼逐渐与这位董事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几个月后,在董事长的特殊关照下,他如愿以偿,成为“快乐俱乐部”中的一员。
在俱乐部中,特普曼结识了许多富商巨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网。
1972年,丹佛市的房地产产业陷入萧条时,大量的坏消息使这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严重受挫,丹佛人都在为这个城市的命运担心。
然而在特普曼看来,丹佛城的困境对他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从前那些对他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好地皮,现在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任意挑选收购了。
就在这时,特普曼从朋友处得到一个消息:丹佛市中央铁路公司委托维克多·米尔莉出售西岸河滨50号、40号废弃的铁路站场。
特普曼凭着自己敏锐的眼光和经验判断出:房地产萧条是暂时性的,赚大钱的好机会终于降临了。
为此,他把自己所拥有的几个小公司合并起来,改称为“特普曼集团”,使他更具实力。
第二天一早,特普曼便打电话给米尔莉,表示愿意买下这些铁路站场,并约定了在米尔莉的办公室商谈这趣÷阁买卖。
风度翩翩、年轻精干的特普曼给米尔莉留下极好的印象。
他们很快便达成协议:“特普曼集团”以2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西岸河滨的那两块地皮。
不久,房地产升温,特普曼手中的两块地皮涨到了700万美元。
他见价格可观,便将地皮脱手了。
经过许多人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特普曼终于挖到了来到丹佛市的第一桶金——500万美元。
这是他闯荡丹佛的第一趣÷阁大买卖,也是他第一次独立做成的房地产生意。
此后,他开始了在美国辉煌的经商生涯。
赚取你的第一桶金很重要,它能为你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背景、有资金、有个富爸爸自然能够解决“第一桶金”,这样的创业者是幸运的。
而多数胸怀壮志、身无分文,凭着知识、智慧、毅力和信心去“空手套白狼”的创业者如何获得“第一桶金”就显得至关重要。
由于想方设法想尽早挖到“第一桶金”,往往是心浮气躁、怨天尤人,甚至为此而悲观失望。
碰上不愿慷慨投资的有钱人更是怨气冲天。
其实大多数人的银子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越有钱的人就越知道赚钱的艰难。
创业者应该更多地去挖掘设计如何自力更生获取创业所需要的“第一桶金”。
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与不成,还要看自己的运气。
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造一个亿万富翁。
之所以少,就因为难,物以稀为贵。
但是,挖掘“第一桶金”越是艰难,后来创业便越容易成功。
对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讲,第一桶金也许要5年,第二桶金也许只要3年,第三桶金也许只要一年,甚至更短。
因为你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可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来,只需轻轻给点油门,车就可以高速如飞一般。
年轻人有的是热情、书本知识,缺少的是经验、金钱。
而金钱恰恰是创业所必需的,所谓初次创业成功就是掘到第一桶金。
有了这第一桶金,加之掘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你的创业之路开始步入正轨了。
那么如何得到这宝贵的第一桶金呢?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凭长辈赐予、偶然所得(比如中彩票)。
也有一位成功人士说过:创业者的第一桶金往往不是那么干净。
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找点其他门路也未尝不可。
常言道:窍门到处有,看你瞅不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之,创富必须先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块掘金之地。
这块地应该具有如下特点:必须是市场所需要的;你的竞争对手不具备优势或不愿涉足;尚未被大多数人发现。
掘金之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首先应该从自身的经历找。
以往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绝不是时间的简单堆砌,而是智慧的积累和能量的储备。
无论是愉快的经历、艰苦的经历,还是漫不经心的经历,都蕴藏着许多可供利用的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放着“资源”不去开发利用,无异于一种浪费。
从经历中找优势,加以更新提高,你会发现成功并不是想像的那么远。
其次,从个人的“爱好”寻找。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如果平时在爱好与兴趣的过程中稍加留意近期外面的世界,并将爱好与投资有机结合起来,你就有可能因“爱好”而富裕起来。
这样的事例很多,那些IT英雄几乎无一不是电脑的“发烧友”,正是这浓厚的兴趣引领他们一步步走向财富殿堂。
此外,选择投资领域必须与自己的秉性结合起来。
如果你浑身充满创造力,内心热情如火,外表光芒万丈,可考虑投资经营公关公司、自助火锅店、快餐外送等服务业。
但如果你天性好静,不愿与别人打交道,那做这一行就是一种折磨,不如自己在家做一股市炒手,会有更多的收获。
还有,如果你喜欢精致有品位的生活,那么涉足美容业、精品店、手工艺品专卖店及小型咖啡屋,一定能让你一展雄才。
如果你能时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那么开一家心理诊所、办一家花店或园艺店正符合你的特点,因为这些行业正好需要你这种特征。
万丈高楼,平地起。
——谚语
与众不同的思考才能赚钱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曾说过:“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创新是人类的特质,只有摆脱常人的思维模式,踏出一条新的道路来,你才能在财富之路上异军突起。
罗伯特在大学3年级时便退学了。
他年仅23岁时就开始在佐治亚州克林夫兰家乡一带销售自己创作的各种款式的“软雕”玩具娃娃,同时还在附近的多巨利伊国家公园礼品店上班。
然而曾经连房租都缴不起、穷困潦倒的罗伯特如今已成了全世界最有钱的年轻人之一。
这一切不是归功于他的玩具娃娃讨人喜爱的造型和它们低廉的售价,而是归功于他在一次乡村市集工艺品展销会上突然冒出的一个灵感。
在展览会上罗伯特摆了一个摊位,将他的玩具娃娃排好,并不断地调换拿在手中的小娃娃,他向路人介绍“她是个急性子的姑娘”或“她不喜欢吃红豆饼”。
就这样,他把娃娃拟人化,不知不觉中就做成了一趣÷阁又一趣÷阁的生意。
不久之后,便有一些买主写信给罗伯特诉说他们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娃娃被买回去后的问题。
就在这一瞬间,一个惊人的构想,突然涌进罗柏特的脑海中。
罗伯特忽然想到:他要创造的根本不是玩具娃娃,而是有性格、有灵魂的“小孩”。
就这样,他开始给每个娃娃取名字,还写了出生证书并坚持要求“未来的养父母们”都要做一个收养宣誓,誓词是:“我某某人郑重宣誓,将做一个最通情达理的父母,供给孩子所需的一切,用心管理,以我绝大部分的感情来爱护和养育他,培养教育他成长,我将成为这位娃娃的唯一养父母。”
玩具娃娃就这样不仅有玩具的功能,而且凝聚了人类的感情,将精神与实体巧妙灵活地结合在一起,真可谓是一大创举。
数以万计的顾客被罗伯特异想天开的构想深深吸引,他的“小孩”和“注册登记”的总销售额一下子激增到30亿美元。
正是那个惊人的构想成就了罗伯特的辉煌。
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获得巨额财富,就看你想不想动脑筋了。
即使是亿万富翁和经验丰富的人也会出现失误,并为自己的错误付出高昂的代价。
对刚刚起步涉足商海的人来说,这是很危险的。
你如何决定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都要依靠你的大脑去思考。
太明显的事情不会让我们发财,如果真是这样,世界上到处都是亿万富翁了。
成功者和我们身边那些沉溺于平庸、勉强度日的人相比,就像是瞎子中间富有洞察力的人。
亿万富翁与常人不同,他们善于用大脑去思考,他们想办法解决阻碍他们前进的障碍,他们发现的是最终能够让他们到达成功彼岸的方法和行动。
创意并非都数一流,奇迹也并非统统能实现。
即便如此,仍应当鼓励自己和别人积极思考。
“美国氢弹之父”泰勒几乎每天都动脑思考出10个新想法,其中可能九个半不正确。
然而他就是靠许多“半个正确”的创意,不断创造成功的奇迹!
借助思考,人们更容易找到获取成功的突击方向,可以在阻挡着的障碍上撕开缺口。
善于创意和珍视思考,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可贵品质。
美国俄亥俄州一家小店的售货员普洛斯特和杂货店老板盖姆脾气相投,俩人经常互相串门,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盛夏的一天,普洛斯特到盖姆家,一起在楼前喝咖啡闲聊,盖姆夫人在一旁洗衣服。
普洛斯特突然发现,盖姆夫人手中用的是一块黑黝黝的粗糙肥皂,与她洁白细嫩的手形成鲜明的反差,他不禁叫道:“这肥皂真令人恶心!”
普洛斯特和盖姆就此议论起如何做出一种又白又香的肥皂来。
那个年代,使用黑肥皂是一件平常事,但有心的普洛斯特却萌发出创业的念头。
他和盖姆决定开办一家专门制造肥皂的公司,名称就用他俩名字的头一个字母P和G,叫P&G公司。
普洛斯特聘请自己的哥哥威廉姆当技师,研制洁白美观的肥皂,经过一年的精心研制,一种洁白的椭圆形肥皂产生了,普洛斯特和盖姆欣喜若狂。
像面对刚刚诞生的婴儿一样,该给它起一个什么动听的名字呢?
普洛斯特煞费苦心,日夜琢磨。
星期天,普洛斯特来到教堂做礼拜,一面想着为新肥皂命名的事,一面听神父朗读圣诗:“你来自象牙似的宫殿,你所有的衣物沾满了沁人心脾的芳香。”
普洛斯特心头一热:“对!就叫‘象牙肥皂’,‘象牙肥皂’洁白如玉,又语出圣诗能洗净心灵的污秽,更不用说外在的尘埃。”
美好的产品、圣洁的名字,谁能不爱?
P&G公司为此申请了专利。
为了把这种产品推向市场,普洛斯特和盖姆决定大力进行广告宣传。
他们聘请名牌大学的著名化学家分析“象牙肥皂”的化学成分,从中选择最有说服力和诱惑力的数据,并将它们巧妙地穿插在广告中,让消费者对“象牙肥皂”的优良品质深信不疑。
P&G也由此大获成功。
一般来说,竞争意识其实有两种不同的程度,一种是想要打败对方来获取胜利的攻击型竞争意识,另外一种是不胜对方也没关系但不败给对方的防守反击竞争意识。
发挥防守反击型竞争意识会怎样呢?
那就是别人不做的事情,你觉得要负担风险所以也不去做,大家都开始在做的事情,你一定很快地跟随去做。
像有些人喜欢随潮流一哄而上,飞奔去做保龄球或餐饮酒吧等行业,就是怕赶不上车的心态,赶上了之后,才发觉自己什么技术、知识也没有,只好与别人来个技术合作。
并不是说技术合作是不好的,但采取“只要跟着赚钱的潮流走……”的简单做法也许会获得蝇头微利,但是却绝对无法获得巨大成功的。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或企业都是这样的。
其中,在许多成功的富翁里,有许多攻击型竞争意识旺盛的经营者。
他们的共同点是有比别人强一倍的好奇心。
有好奇心才会不断思考,有了思考并且又与众不同,就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美国家用电器大王休斯原来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由于和主编积怨太深,他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
有一天,休斯应邀到新婚不久的朋友索斯特家吃饭。
吃菜时,他品尝到菜里有一股很浓的煤油味,简直无法下咽。
但碍于情面,他又不好说什么。
索斯特不可能吃不出那怪味道,但他也无可奈何,他新婚的妻子用的是煤油炉做饭,那时候大家都用那种炉子,很容易把煤油溅到锅里。
他当着朋友的面也不好说妻子什么,只好对着煤油炉抱怨:“这该死的炉子真讨厌,三天两头出毛病,你急用时它偏要熄灭,每次修都弄上一手油……”
最后索斯特又若有所思地说:“要是能有一种简便、卫生、实用的炉子就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索斯特的话对休斯的触动很大。
“对呀,为何不生产一种全新的炉具投放市场呢?”
有了这一想法后,他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制新型的家用电器上。
经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04年成功地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的家用电锅、电水壶等家用电器,成了闻名于世的实业家。
美国摩根财团的创始人摩根,原来并不富有,夫妻二人靠卖蛋维持生计。
但身高体壮的摩根卖蛋远不及瘦小的妻子。
后来他终于弄明白了原委,原来他用手掌托着蛋叫卖时,由于手掌太大,人们眼睛的视觉误差害苦了摩根。
他立即改变了卖蛋的方式:把蛋放在一个浅而小的托盘里,出售情况果然好转。
但摩根并不因此满足,眼睛的视觉误差既然能影响销售,那经营的学问就更大了,从而激发了他对心理学、经营学、管理学等的研究和探讨,终于创建了摩根财团。
在创新领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只有专心致志和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克服在通往任何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危机和障碍。
刮起“本田旋风”的本田宗一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修理汽车到生产摩托车,从生产摩托车到生产汽车,他一直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
本田宗一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别人的智慧融合起来,从而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他于1952年到世界各地参观考察、博采众长,回来后悉心对各国的先进样品钻研了两年,集中各种样品的优点,然后向全公司员工宣布:“本田要吸纳万国之长,不步他人后尘,要创世界第一技术水准。”
全公司上下,为实现这一目标,致力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954年参加了世界摩托车T·T大赛,这次大赛虽未夺取好成绩,但起到了火力侦察的试探作用。
1959年本田公司再次参加T·T大赛,获得了第6名。
到了1961年,本田公司的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当年的T·T竞赛中,在125CC级和250CC级的竞赛项目里,囊括了第1名至第5名,可说获得了全面大胜利。
从此,本田摩托车名声大噪,本田宗一郎也因此被称之为“当代著名技术专家”、“日本摩托车之父”。
必须强调的是,创新必须立足于市场,创新如果脱离市场,再好的创新产品,未必能够带来经济利益。
企业的经营者与纯粹的科研人员不同,经营者如果赚不到钱,就意味着经营失败或受挫。
经营要想成功,推出新产品是一条胜数较大的途径,而衡量新产品成功的标准,不是看产品的“创新成分”或“科技含量”有多大,而是看它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
日本东京的一个咖啡店老板则利用人的视觉对颜色产生的误差,减少了咖啡用量,增加了利润。
他给30多位朋友每人4杯浓度完全相同的咖啡,但盛咖啡的杯子的颜色则分别为咖啡色、红色、青色和黄色。
结果朋友们对完全相同的咖啡的评价却截然不同,他们认为青色杯子中的咖啡“太淡”;黄色杯子中的咖啡“不浓,正好”;咖啡色杯子以及红色杯子中的咖啡“太浓”,而且认为红色杯子中的咖啡“太浓”的占90%。
于是老板依据此结果,将其店中的杯子一律改为红色,既大大减少了咖啡用量,又给顾客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结果顾客越来越多,生意随之愈加红火。
无独有偶。
一商家从电视上看到博物馆中藏有一个明代流传下来的被称为“龙洗”的青铜盆,盆边有两耳,双手搓磨盆耳,盆中的水便能溅起一簇簇水珠,高达尺余,甚为绝妙。
该商家突发奇想,何不仿制此盆,将之摆放在旅游景点或人流量多的地方,让游客自己搓磨,经营者收费,岂不是一条很好的财路?
于是他们找专家分析研究,试制成功后投放于市场,效果出奇的好。
博物馆中的青铜盆只具有观赏价值,而此商家将之仿制,推向市场,则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创新对于创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对于创富的经营者来说必须永葆创新的青春,才能立足于商海。
一旦你停止了创新,停止了进取,哪怕你是在原地踏步,其实也是在后退,因为其他的创富者仍在前进、在创新、在发展。
“创新者生,墨守成业者死”,这是一条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很多创富者就是不懂得这个规律,稍有成就就裹足不前,坐吃老本,不再创新,不再开拓,妄求保本经营,结果不到几年,就落伍了,被时代前行的波浪淘汰了。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
——歌德
创意是创新之母
创意是创新之母,只有找到好的创意,创新才能成功,才能更有效地赚钱。
中国移动的一位领导回到当年插队的地方看望老朋友,刚下车他就住进了镇里的一家招待所。
经过一路的颠簸,领导身上汗渍渍的,他便想洗个热水澡。
招待所条件有限,只有一个公用的澡堂。
领导来到澡堂门口,被一名服务生拦住:“先生,您要洗澡的话请先交纳15元的初装费。
我们将会为您安装一只喷头。”
领导马上一愣,心想这招待所怎么这么宰人!但碍于身份,领导没有发作。
他交了钱,刚想进去却又被服务生拦住:“先生,对不起,为了便于管理,我们的每只喷头都有编号,请您先交纳10元的选号费,选好的号码只供您一人使用。”
领导有些生气,但还是交了钱选了“8”号。
服务生又说:“您选的是个吉利号码,按规定您还得交8元的特别号码附加费。”
“见鬼!”
领导压了压火,说:“那我改成4号。
4号也不是什么吉利号码,总用不着交什么特别号码附加费了吧?”
服务生说:“4号是普通号码,当然不用交特别附加费,但您得交5元的改号费。”
领导无奈地摇摇头,心想当年这里的民风是何等的淳朴,没想到如今为了赚钱竟然如此巧立名目,真是世风日下啊!
领导交了钱后理直气壮地问:“这下我可以进去洗澡了吧?”
服务生笑着说:“当然当然可以,您请。”
领导瞪了他一眼,踱着步往里走。
服务生突然又补充说:“对不起,我还得告诉您:由于4号喷头仅供您一人使用,所以不管您是否来洗澡,您每月还要交纳7元5角的月租费。
此外您每次洗澡要按每30分钟6元的价格收费。
另外,每月交费的时间是20日之前,如果您逾期未交,还要交纳一定的滞纳金……”“够了,够了,我不洗了!”
领导气坏了,扭头就想走。
服务生便问:“您真的不洗了吗?”
领导声色俱厉地说:“对!我永远也不在你们这里洗澡了!”
服务生微笑道:“如果您不再使用4号喷头了,那您还得交9元8角的销号费。
只有这样您以后才能再也不用向我们交纳任何费用了。”
领导大怒,和服务生大吵了起来。
不一会儿,招待所的经理闻声赶来。
领导一见经理来了,便高声嚷嚷着要投诉。
经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笑着对领导说:“先生,对不起,也许您还不知道,洗澡业在我们这里是垄断经营,还好你没有泡池子,不然还要收你的‘漫游’费呢!”
这当然只是一个幽默故事,但故事中招待所的经理如此繁多的创意却不能不使我们在微笑之余感到钦佩。
创意无处不在,只要你敢想敢做,你就能迅速致富。
创可贴的发明者埃尔·迪克森在生产外科手术绷带的工厂工作。
20世纪初,他太太在做饭时,经常将手弄破。
迪克森先生总是能够很快为她包扎好,但是他却十分担心,自己不在家时,该怎么办呢?
如果有一种特别方便的绷带,自己可以为自己包扎伤口就好了,那样,就不用担心太太自己包扎不了了。
于是,他想自己试着为太太做一个方便的绷带。
他想把纱布和绷带做在一起,就能用一只手包扎伤口。
他拿了一条绷带布平铺在桌子上面,在绷带上面涂上胶,然后把另一条纱布折成纱布垫,放到绷带的中间。
可其中有个难题,做这种绷带要用不卷起来的胶布带,而粘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了表面就会干。
后来他发现,一种粗硬纱布能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于是创可贴便问世了。
一家饭店开张,经理委托广告公司设计一个创意,让饭店在城里能够迅速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很快,广告公司把创意计划送来了。
创意内容只有5个字:无菜单点菜。
所谓无菜单点菜,也就是说饭店不提供菜单,而是顾客喜欢什么,饭店提供什么。
经理是饮食店里的行家,认为这样的创意简直就是瞎胡闹,无菜单点菜根本不符合饭店的惯例。
但广告公司认为无菜单点菜比免费品尝、打折酬宾效果好得多。
免费品尝虽大气但有诱饵之嫌,打折有时候就是对自己形象和品位的打折。
而无菜单点菜则不然,能说明饭店有烹饪实力,能够烹制出各种菜肴。
经理半信半疑,仍然心存忧虑,如何能保证采购齐各种原料呢?
而广告公司说,只要准备和其他饭店一样的菜即可。
无菜单点菜的广告打出后,人们觉得十分新鲜,饭店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
经理发现,顾客所点的菜大都是饭店已经配备的。
经理开始还纳闷,想了想便豁然开朗。
无菜单点菜其实只是小小的技巧而已,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而这个小小的变化所产生的效果却是不可估量的。
1981年4月,杰克·威尔士接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
这家公司规模庞大、产品分散,而且当时的情况并不景气。
威尔士刚一上任,他就想:怎样才能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公司呢?
如何做才能使公司的销售和利润有所增长呢?
经过调查,他发现公司管理得太死板,职工没有足够的自主权。
通过仔细的分析,他认定只有全体员工团结一致,才能使公司迅速发展起来。
于是根据公司的这一情况,他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并重新设定了公司的发展目标。
首先对公司进行改革,就是实行“全员决策”制度。
他让那些平时绝少有机会互相交流、按钟点上班的普通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会领袖等都能被邀请出席决策讨论会,与会者彼此平等,各抒己见。
“全员决策”的施行,得到了全体员工的支持,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经营的参与意识,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无限创意被充分发掘出来,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其中有90%以上的合理化建议都被威尔士采纳。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没过多久,原本不太景气的公司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美名声显赫的优秀企业。
很多人都知道法国著名化妆品公司——香奈尔公司,它的发展壮大就是得益于一名员工在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性的创意。
刚开始时的香奈尔公司没什么名气,产品滞销,公司陷入困境。
这时,销售部的一位员工突发奇想,并把想法向香奈尔汇报,立即得到了老板的大加赞赏。
没过几日,人们在巴黎《日日新闻》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广告:香奈尔化妆品公司精选10名丑女,将于星期六晚上在巴黎大舞台与诸君见面。
广告刊出后,一时间被传为奇闻。
届时到场参观的人非常多。
帷幕拉开,丑女们一个个鱼贯而出。
果然一个个都是面部长得奇丑无比。
观众们顿时嘘声一片,大家无不惊叹:“竟然会有这么丑的女人!”
这时只见香奈尔女士笑容可掬、神态自如地走上台,她对大家说:“为了展示本公司化妆品的功效,请诸位朋友稍等片刻,让丑女们化妆,以谢诸君。”
过了一会儿,随着音乐幕布再起,丑女们一个个涂脂抹粉,霓虹灯下果然是另一番模样。
观众无不叹服,自此香奈尔公司生产的化妆品在市场上成为畅销货。
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承受诸多压抑、打击、挫折、失败,久而久之,积习难返。
由于害怕再次遭遇失败,人们不愿再次尝试,不愿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不敢创新,直到彻底放弃对成功的渴望,画地为牢,坐以待毙。
因为害怕改变,所以将未来定义为“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办法”,所以不思进取。
这样自我设限,创造力、欲望和潜力被自身扼杀,人生被束缚在旧有的圈子里,白白浪费掉大好时机。
成功崛起的富人,不是因循守旧、没有任何压力的观光客,而是积极投入、努力创新的参与者。
善于捕捉机遇,以创造性思维迎接机遇的人,最有希望与财富为伍。
创意无处不在。
如果你掌握了创意思维的技巧,就能从失败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使你绝地逢生,从而逆转不利的人生经济状况。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其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记录显示,公司前10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这令董事们十分兴奋。
不过,在随后的几年里,公司的业绩却停滞不前,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长对业绩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长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美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薪水给你,另有分红、奖金。
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付你5万美元。
是不是过分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
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掉,一分钱也不必付。”
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
总裁接过那张纸,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5万美元支票给那位年轻的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管口的直径扩大1毫米。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挤出比原来粗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
这个决定,使该公司随后一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0%。
创业成功最关键的是创意,更重要的不在于创意本身有多少美妙和神奇,而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的不可复制、市场潜力的大小以及实施计划的可行性。
要选择彼此充分了解的、互补型的创业合作伙伴,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切入点,选择一个非成熟市场,这样就会使创业早日成功的几率大一些。
创业就好比走钢丝,稍微在哪个地方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甚至有生命危险,控制创业的风险是创业者保全自己的技巧。
创业者优点明显,他们往往热情和有韧性,有知识有勇气,但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要么是懂技术的不懂管理,要么是在管理经验上有一手但缺乏技术的前瞻性。
但随着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很多创业者慢慢变成了多面手。
创业所需的内部文化环境包括相互信任、核心人物、共同的信念。
创业者所需的外部环境,如社会对创业者的理解和支持,政府以种种社会资源支持创业者,等等。
只有适宜的文化环境方可保障创业自由。
在创业之前就把事业发展的规划全想明白,经过反复论证是不现实的,如果全想明白了,可能机会已有人抢先了。
创业时的环境往往大多数人不看好,这给少数看好这些业务的人以机会。
这时用常规的方法去论证,往往会得出结论说这个业务将会失败。
创业需要有创意的想法,但创意不等于创业,创意属于意识范畴,创业属于实践范畴。
创业至少需要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经验、管理等因素中的二三项,否则贸然去创业,只有失败一条路。
争取和利用资源,才能力争创业成功。
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
——布莱克
远见卓识是富人的标签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
三个年轻人一同结伴外出,寻找发财机会。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他们发现了一种又红又大、味道香甜的苹果。
由于地处山区,信息、交通等都不发达,这种优质苹果仅在当地销售,售价非常便宜。
第一个年轻人立刻倾其所有,购买了10吨最好的苹果,运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
这样往返数次,他成了家乡第一个万元户。
第二个年轻人用了一半的钱,购买了100棵最好的苹果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把果苗栽种。
整整3年时间,他精心看护果树,浇水灌溉,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第三个年轻人找到果园的主人,用手指着果树下面,说:“我想买些泥土。”
主人一愣,接着摇摇头说:“不,泥土不能卖。
卖了还怎么长果树?”
他弯腰在地上捧起满满一把泥土,恳求说:“我只要这一把,请你卖给我吧,要多少钱都行!”
主人看着他,笑了:“好吧,你给一块钱拿走吧。”
他带着这把泥土返回家乡,把泥土送到农业科技研究所,化验分析出泥土的各种成分、湿度等。
接着,他承包了一片荒山,用整整3年的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把泥土一样的土壤。
然后,他在上面栽种了苹果树苗。
现在,10年过去了,这三位结伴外出寻求发财机会的年轻人命运迥然不同。
第一位购苹果的年轻人现在每年依然还要购买苹果运回来销售,但是因为当地信息和交通已经很发达,竞争者太多,所以赚的钱越来越少,有时甚至不赚钱反而赔钱。
第二位购买树苗的年轻人早已拥有自己的果园,因为土壤的不同,长出来的苹果有些逊色,但是仍然可以赚到相当的利润。
第三位购买泥土的年轻人,他种植的苹果果大味美,和山区的苹果不相上下,每年秋天引来无数购买者,总能卖到最好的价格。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讲远见,最有远见的第三个年轻人赚取了最多的钱。
每个创富的人都是必须拥有远见,以使你的决策能让你从中获取利益,赚取钱财。
亚吉波多曾这样评价洛克菲勒:“洛克菲勒能比我们任何人都看得远,他甚至能看到拐弯过去的地方。”
19世纪80年代中期,当宾州的油田由于疯狂的开采而趋向枯竭时,蕴藏量更大的俄亥俄州的油田正在开发起来。
当时新发现的利马油田,地处俄亥俄州西北与印第安交纳东部交界的地带。
那里的原油有很高的含硫量,反应生成的硫化氢发出一种鸡蛋腐败的难闻气味,所以人们都称之“酸油”。
没有原油公司愿意买这种低质量的原油,除了洛克菲勒。
当洛克菲勒提出自己要买下油田的建议时,几乎遭到了标准石油公司执行委员会所有委员的反对,包括亚吉波多、普拉特和罗杰斯等。
因为这种原油的质量实在太低了,每桶只值0.15美元,虽然油量很大,但谁也不知用什么方法才能对它进行有效的提炼。
只有洛克菲勒坚持有一天会找到炼去高硫的方法。
亚吉波多也说,如果那儿的石油提炼出来的话,他将把产生出来的石油全部吞进肚子。
不管亚吉波多怎么说,洛克菲勒总是固执地保持沉默。
亚吉波多最终失望了,他当即表示将他的部分股票以每一美元减到85美分出售。
面临着非此即彼的选择,执行委员会同意了。
标准石油公司第一次以800万元的最后价格购买了油田,这是公司第一次购买产油的油田。
洛克菲勒始终是乐观的,美孚托拉斯的前景如此辉煌,他的乐观简直变成了如痴如狂。
他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300万美元,让一位颇有名气的化学家——德国移民赫尔曼·弗拉希来研究一种可将石油中的硫提取出来的方法。
弗拉希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洛克菲勒不懂科学,但知道科学家的工作是不能受到干扰的。
对弗拉希的要求,他一概有求必应。
用于研究的经费是巨大的,几万美元维持几个月时间就算不错了。
弗拉希提炼利马石油的工作进展缓慢,研究费用却持续地迅速增高,从几万美元增加到几十万美元。
美孚公司的巨头们再次开会,讨论是否立即放弃利马石油,把准备投到那儿的资金抽往别处。
亚吉波多以胜利者的姿态,幽默地对洛克菲勒说:看来他已经没必要喝光提炼出来的利马石油了。
他为自己转让股票的行为而感到庆幸。
然而,洛克菲勒仍以微笑作答,对大家的提醒不置一词。
利马石油的价格,在两三年内一跌再跌。
到1888年初,它已跌到每桶不到2美分,拥有利马油田股票的人纷纷抛出,并自叹倒霉。
弗拉希的工作没有中断,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待在实验室里。
研究工作其实已有了些眉目。
当洛克菲勒询问他究竟有多大把握时,弗拉希谨慎地回答:至少有50%以上的把握。
于是,洛克菲勒不再说什么。
他命令手下到交易所收购那些廉价抛售的利马石油股票,他要干就要干到底。
事实证明洛克菲勒是正确的。
一段时间以后弗拉希的研究成功了,他找到了一种完善地处理含硫量过高的利马油田的脱硫法,并因此获得专利,这种方法从此就被称为弗拉希脱硫法。
利马油田的股票价格迅速上涨,短短的时间就上涨将近10倍。
洛克菲勒收进的那些股票又赚了一大趣÷阁。
正是洛克菲勒的远见卓识使他赚了这趣÷阁钱。
要成为成功的商人,就要有敏锐的心思,可以预知未来的情势,不要眼光短浅,只贪眼前的蝇头小利,那样的人永远只能跟在人们后边,赔钱是肯定的。
纵观历史,预测人类的行为,显然比预测天气更容易。
智者切面包时,计算10次才动刀;倘若换成愚者,即使切了10下也不会测量估算一下,因此切出来的面包,总是大小不一或数量不对。
这就是智者和愚者做事时思考模式的不同。
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摩根也是那种善于把握变化趋势,具有非凡洞见和远见卓识的少数人之一。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战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既要赔德国50亿法郎的巨款,又要尽快恢复经济。
这一切都需要钱,而法国现政府要维持下去,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国债。
面对如此巨额的国债,再加上一个变数颇多的法国政治环境,法国的罗斯查尔德男爵和英国的哈利男爵(他们分别是两国的银行巨头)不敢接下这趣÷阁巨债的发行任务,而其他小银行就更不敢了。
面对风险,谁也不敢铤而走险。
这时,摩根敏锐地感到:当前的环境,政府不想垮台就必须发债,而这些债务将成为投资银行证券交易的重头戏,谁掌握了它,谁就可以在未来称雄。
但是,谁又敢来冒这个险呢?
摩根想到:能不能将华尔街各行其是的各大银行联合起来?
把华尔街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半迪加”,这样就把需由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承担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摩根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
不,应该是对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资银行的传统的背离与动摇。
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也不让别人染指。
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忌,互相敌视,即使迫于形势联合起来,为了自己最大获利,这种联合也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各投资商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
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当时人们称这种经营叫海盗经营,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
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
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
摩根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摩根凭借过人的胆略和远见卓识看到:一场暴风雨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摩根所料想的那样,他的想法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华尔街乃至世界金融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说他“胆大包天”、“是金融界的疯子”,但摩根不为所动,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他在静默中等待着机会的来临。
后来的事实无疑证明了摩根天才的洞察力,华尔街的辛迪加成立了,法国的国债也消化了。
摩根改变了以前海盗式的经营模式,后来又积极向银行托拉斯转变。
华尔街无疑从投机者的乐园变成了全美经济的中枢神经,而摩根及其庞大的家族也成了全美最大的财团之一。
我们知道,预见性想像对创富成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错误的决策往往与其预见能力不足有关,而一个正确的预见则可以帮助你快速获得财富。
曾一度令整个欧洲疯狂的联邦德国“电脑大王”海因茨·尼克斯多夫就是以其超前想像先声夺人而取胜的。
海因茨原在一家电脑公司里当实习员,只是搞一些业余研究,还常常不被采纳,于是他自己外出兜售,得到了一家发电厂的赏识,预支了他3万马克,让他在该厂的地下室研究两台供结账用的电脑。
1965年,他获得了成功,创造出了一种简便、成本低廉的820型小型电脑。
由于当时的电脑都是庞然大物,只有大企业才用得起。
因此,这种小型电脑一问世,立即引起了轰动。
他为什么要搞这种微型电脑呢?
他自己的回答是:“看到了电脑的普及化倾向,也因此看到了市场上的空隙,意识到微型电脑进入家庭的巨大潜力。”
在其富于想像的大脑中,他甚至“看到”每个工作台上都有一台电脑。
可以说,正是这种预见和想像使他获得了成功,并成为巨富。
1975年3月的一天,菲力普为在当天报纸上偶然看到的一条新闻兴奋不已:墨西哥发现了类似瘟疫的病例。
他马上联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了瘟疫,则一定会传染到与之毗邻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而从这两州又会传染到整个美国。
事实是,这两州是美国肉食品供应的主要基地。
如果真如此,肉食品一定会大幅度涨价。
于是他当即找医生去墨西哥考察证实,并立即集中全部资金购买了邻近墨西哥的两个州的牛肉和生猪,并及时运到东部。
果然,瘟疫不久就传到了美国西部的几个州。
美国政府下令禁止这几个州的食品和牲畜外运,一时美国市场肉类奇缺,价格暴涨。
菲力普在短短几个月内,因此净赚了九百万美元。
曾经有人把当前的社会称为“想像力经济”时代,要想在这个时代淘到金钱,你必须具有超凡的想像力,而想像力必须依托于远见力,只有远见的人,才能准确地预测市场,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取得成功。
是的,洛克菲勒能比我们任何人都看得远,他甚至能看到拐弯过去的地方。
——亚吉波多
亿万富翁能从蛛丝马迹中洞察财源
在股市之中,巴菲特纵横驰骋,无人可敌。
他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冷静敏锐的判断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其实巴菲将最不同寻常的地方就是他的洞察力,正是这种洞察力为他带来了滚滚财源。
要想成为亿万富翁,培养你的洞察力是必须的。
1962年,柏克夏·哈撒威纺织公司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陷入危机,股票因此下跌到每股8美元。
而巴菲特计算,柏克夏公司的营运资金每股在16.50美元左右,是它股价的两倍。
于是,巴菲特以合伙人企业名义开始购进。
到了1963年,巴菲特的合伙人企业已经成为柏克夏公司的最大股东,巴菲特也成为该公司的董事。
尽管柏克夏公司的形势不断恶化,工厂不断关闭,销售下降,公司亏损不断,但巴菲特还是继续买进。
很快,他的合伙人公司拥有了柏克夏49%的股份,并掌握了公司的控股权。
作为杰出的股票投资天才,巴菲特接管柏克夏公司以后,再也没有将收回的效益返回到纺织业上去,而是对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
他改变了柏克夏公司的资本源向,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向,使它从纺织业转向了保险业。
因为在巴菲特看来,纺织品行业需要厂房和设备投资,故而很消耗资金,而保险业却是能直接产生现金的,它的收益马上就可以得到,而债务却是在很久以后才偿付的。
在保险公司收到资金到最后偿付债务之间的时间内,它就可以拥有一大趣÷阁可以用来投资的基金,在贸易中叫做“筹款”。
在巴菲特看来,开展保险业务就等于打开了一条可用于筹资和投资的现金通道。
1967年,巴菲特以860万美元收购了奥马哈国际保险公司,从此以后,柏克夏就有了资金来源。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巴菲特又用柏克夏保险公司的“筹款”并购了奥马哈太阳极公司和规模更大的伊利诺伊国民银行及信托公司。
到了今天,柏克夏公司的股票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昂贵的股票,它的价格已由当初最低每股7.60美元上升到每股3000美元,最高达到每股9000美元。
1964年,由于色拉油事件的谣传越来越多,美国捷运公司的股票再次跌至每股35美元。
华尔街的证券商们好像商量好了,同唱着一个调子——“卖”。
就在这时候,巴菲特毅然逆潮流而动,将自己1/4的资产投入到这种股票上。
很快,他被自己这种类似赌法的投资所鼓舞了,美国捷运公司很快走出了色拉油谣传的阴影,到了1965年,股价升到了73.50美元一股,是收购价的1倍多。
巴菲特合伙人企业在那一年创下了超过道·琼斯工业指数33个百分点的惊人业绩。
在巴菲特经营合伙人企业的第二个5年中,扣除巴菲特应得的利润份额后,巴菲特有限责任合伙人的投资额上升了704.2%,是道·琼斯赢利的6倍。
投资者们开始崇拜巴菲特了,因为他使他们每一个都变成了百万富翁,他的地位达到了神话般的程度。
《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这样写道:“全美国最成功的投资企业之一是在奥马哈由一位在年仅11岁时就买了第一张股票的年轻人所经营的。”
买股票当然需要预测力和洞察力,因为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上,时刻都变化万千,没有出色的洞察力,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其实不仅在股市上,在很多地方都需要洞察力才能取得财富。
老希尔顿创建希尔顿旅店帝国时,曾指天发誓:“我要使每一寸土地都长出黄金来。”
无疑,他是天才,天才特有的目光使他从不忽略任何一次发财的机会,任何一寸他所管辖的土地都不会休闲静睡。
70年前,希尔顿以700万美元买下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制权之后,他以极快的速度接手管理了这家纽约著名的宾馆。
一切欣欣向荣,很快进入正常的最佳营运状态。
在所有的经理们都已认为充分利用了一切生财手段、再无遗漏可寻时,希尔顿依旧像园丁一样,一言不发地寻找着可能被疏忽闲置的菜地。
人们注意到,他的脚步时常在酒店前台有所停顿,他的目光像鹰一样,注视着大厅中央巨大的通天圆柱。
当他一次次在这些圆柱周围徘徊时,侍者们都意识到,又有什么旁人意想不到的高招儿闪耀在他的头脑里了。
希尔顿独自推敲过这些柱子的构造后发现,这4根空心圆柱在建筑结构上没有支撑天花板的力学价值。
那么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美观吗?
但没有实用价值的装饰,无异于空间的一种浪费。
希尔顿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一箭只射一雕。
于是,他叫人把它们迅速改造成4个透明玻璃柱,并在其中设置了漂亮的玻璃展箱。
这回,这4根圆柱就不仅仅是装饰性的了,在广告竞争激烈的时代,它们便从上到下充满了商业意义。
没过几天,纽约那些精明的珠宝商和香水制造厂家便把它们全部包租下来,纷纷把自己琳琅满目的产品摆了进去。
而老希尔顿坐享其成,每年都由此净收20万美元租金。
希尔顿就是希尔顿,他的洞察力的确不同凡响。
世上许多地方,时时处处皆有财源,就看你是否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培养洞察力,是致富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有许多人想干一番大的事业,但总是强调没有资金或其他必备的条件。
实际上,只要思路开阔,能够想别人想不到的主意,即使空气和水也能卖钱。
例如日本商人将田野、山谷和草地的清新空气,用现代技术储制成“空气罐头”,然后向久居闹市、饱受空气污染的市民出售。
购买者打开空气罐头,靠近鼻孔,香气扑面,沁人肺腑,商人因此获得了高额利润;美国商人费涅克周游世界,用立体声录音机录下了千百条小溪流、小瀑布和小河的“潺潺水声”,然后高价出售。
有趣的是,该行业生意兴隆,购买水声者络绎不绝;法国一商人别出心裁,将经过简易处理的普通海水放在瓶子中,贴上“海洋”商标出售;国外还有人销售月亮上的土地、星星的命名权,等等。
联邦政府重新修建自由女神像,但是因为拆除旧神像扔下了大堆大堆的废料。
为了清除这些废弃的物品,联邦政府不得已向社会招标。
但好几个月过去了,也没人应标。
因为在纽约,垃圾处理有严格的规定,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环保组织起诉的。
犹太人麦考尔正在法国旅行,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即终止休假,飞往纽约。
看到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他当即就与政府部门签下了协议。
消息传开后,纽约许多运输公司都在偷偷发笑,他的许多同事也认为废料回收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况且能回收的资源价值也实在有限,这一举动未免有点愚蠢。
当大家都在看他笑话的时候,他已开始工作了。
他召集一批工人,组织他们对废料进行分类: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旧木料加工成女神的底座;废铜、废铝的边角料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的灰尘都被他包装了起来,卖给了花店。
结果,这些在别人眼里根本没有用处的废铜、边角料、灰尘都以高出它们原来价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卖出,而且居然供不应求。
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
他甚至把一磅铜卖到了3500美元,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这个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
麦考尔的洞察力使他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赚了一大趣÷阁,洞察力的作用在此可见一斑。
6年前,杰克·巴伦奇正与妻子艾米在爱荷华家中,忽然电视画面上出现了阿尔加矿泉水的广告。
当微量元素溶入水中发出“噗噗”的声音时,一个灵感也在他脑中冒泡了:“我们为什么不制造一种能投入水中的固体清洁剂呢?”
靠着一位化学家帮助,杰克开始研制名为仙人掌杰克的全效清洁剂——一种状似子弹的药丸,它能将一夸脱水变成一种清洗液,清洗从地板到镜子、甚至宠物等各类东西上的污迹。
他接着又研制了一种汽车擦洗和上蜡药丸,以及一种形似药片、可以替代去垢剂、漂白剂和织物柔软剂的洗衣“维生素”。
一年下来,他的产品销售毛利超过了200万美元。
1861年,摩根在邓肯商行做事,受命前往古巴的哈瓦那,采购鱼、虾、贝类及砂糖等货物。
在返回的途中,轮船停泊在新奥尔良,他信步走过充满巴黎浪漫气息的法国街道,来到了嘈杂的码头。
这时,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小伙子,想买咖啡吗?”
此人自我介绍说,他是往来美国和巴西的货船船长,受委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里运来一船咖啡。
没想到美国的买主已经破产,只好自己推销。
如果给现金,他可以以半价出售。
这位船长大约看摩根穿着考究,像个有钱人,就拉他到酒馆谈生意。
摩根考虑了一会儿,就打定主意买下这些咖啡。
于是,他带着咖啡样品,到新奥尔良所有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推销,但谁都不敢接手。
他就大着胆子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了全船咖啡,并发电报给纽约的邓肯商行说,已买到一船廉价咖啡。
然而,邓肯商行回电严加指责,“不许擅自用公司名义!立即取消这趣÷阁交易!”
他只好发电报给伦敦的父亲朱尼厄斯·摩根,向他求援。
在父亲的默许下,摩根用父亲在伦敦的户头,偿还了原来挪用邓肯商行的金额。
在那名船长的介绍下,他又买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结果,他赌赢了!这个成功是他第一次的成功,当然也是一直到后来,他最念念不忘、最值得怀念的一次成功。
就在他买下大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减产,价格一下子猛涨了2~3倍。
他大赚了一趣÷阁,不但邓肯对他赞不绝口,连他远在伦敦的父亲也夸他有出息。
从某种意义上说,洞察力就是财源。
要想成为亿万富翁,没有洞察力是不行的。
众人都能观察到的商机,即使你看到了又有何作用呢?
只有洞察众人所不察的商机,才能获取财富。
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
——莎士比亚
没有投资,你永远是穷人
很多人相信努力工作致富,这并不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如果努力工作,而所得又足够多的话,确实可以致富。
但现实并非如此,很多人工作之后才发现,工资永远是那么少,除了基本生活开支,剩下的收入不值一提。
不用说那些诸如汽车、房子等奢侈消费品无法企及,就是那些稍贵一些的东西,在购买时,也会让人舍不得掏腰包。
所以,罗伯特·清崎在《穷爸爸,富爸爸》里说:穷人是为钱工作,而富人则让钱为他工作。
这意味着,没有投资,你永远是穷人;只有投资,你才能富有。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投资家,你的投资将决定你的一生。
格林先生前一阵子还在为失业而犯愁,可现在,他手头已经有100万美元了。
前几天,他买了两张彩票,没想到幸运之神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买的彩票中有一张中了头等奖。
整整100万美元,这对格林先生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些钱他几乎一辈子也挣不来。
“去他妈的工作吧,”格林先生想,“我应该好好享受一下,这么多钱怎么也花不完。”
马上,格林先生开始筹划如何花他的100万,他现在可以拥有那些做梦才会想要的东西。
他首先买了一栋豪华的别墅,然后又为他妻子和他自己各买了一辆进口的高级轿车,还买了一大堆以前想得到的东西。
100万已经用了一半了,该买的似乎也都买了,格林先生和他的妻子开始待在家里享受生活。
两年后,格林先生又开始工作了,他的钱被他全花光了,现在他又身无分文。
可是,麻烦的是他改不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不久他便负债累累,银行警告他如果再不还债,就要将他用于抵押的房子拍卖来还清债务了。
像格林先生这样一下子暴富起来,不久又变穷的人并不少,他们虽然曾经有过一大趣÷阁钱,但钱并不能帮他们形成富人的思维模式,他们不能留住这些钱,而这些钱却助长了他们不良的习惯,使他们在花光钱后又负债累累。
有一则这样的新闻报道,一个年仅29岁的年轻人因为干活时不愿意摘下他手上的冠军戒指,而被洗车站的老板解雇了。
这个年轻人曾经是一个篮球明星,他在职业生涯中挣了几百万美元。
可是在他退出篮坛后,他的朋友、律师、会计师把他的钱全拿走了,他只能去做一名薪水低廉的洗车工人。
而现在,他连洗车工也干不了了。
这位年轻人的篮球技术很好,这种特殊的技能让他挣了一大趣÷阁钱,可是他的财商很低,虽然有几百万美元,但思维模式却没有因为钱多而改变,仍是穷人的思维模式。
他对法律和财务知识一无所知,他的钱很快全被别人骗去了。
这位篮球明星很能挣钱,但都是替别人挣钱,他为自己什么也没留下。
胡志标对家电有一种天生的爱好,从小就以组装半导体为乐。
成年后,他不知从哪儿弄到一本松下幸之助的自传,从此梦想着要当“中国的松下幸之助”。
1995年,胡志标听到一个消息:有一种叫“数字压缩芯片”的技术正流入中国,用它生产出的播放机叫VCD,用来看盗版碟片比正流行的LD好过百倍。
这个东西一定会卖疯,这消息给胡志标很大的刺激。
经过市场调查,胡志标得知万燕公司已正式在国内市场推出VCD产品。
胡志标决心加以仿制。
当年10月,“真心实意,爱多VCD”的广告便在当地电视台播出,效果很好。
于是胡志标孤注一掷,将千辛万苦从银行贷到的几百万元大部分都投进了中央电视台,买下体育新闻前的5秒标版,这是出现在中央台上的第一条VCD广告。
通过广告轰炸,爱多迅速打开市场。
在广东市场站稳脚跟后,胡志标买了一张中国地图挂在墙上。
他发誓要将爱多的红旗插遍全中国。
随后胡开始了征服全国的旅程。
第一批随胡出征的业务员千奇百怪,有卖咸鱼的,有卖雪糕的,有卖假肢的,有卖水泥的,还有刚刚卖完三株口服液的,唯独没有卖过家电的,但也正是这一奇怪组合,使胡志标可以百无禁忌,奇招迭出。
不出几年,爱多就成为我国VCD行业的佼佼者。
拥有致富欲望的人,他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一个雇员,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生存与发展,而是创建自己的事业,从自己的事业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他们在学习或为别人工作中,都始终在为自己投资,这些投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投资,它还包括对自己的财商教育。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为自己投资过,不管你是在学习还是在为别人工作,从今天开始,拿出一部分时间、精力和金钱开始为自己投资吧。
每天投资一点,你会真正感觉到为自己活着。
为自己活着,才能活得更加轻松、更加潇洒,才能真正感觉到生存的意义。
广东巨星影业公司的老板邓建国是那种其貌不扬,走在街上绝没有回头率的人。
1991年,邓建国兜里揣着一千元钱,肩上扛着一台由别人抵债而来的旧摄像机来到广州寻找机会,不久他发现拍专题片有钱可赚。
几年时间下来,邓建国靠拍专题片就赚到了十几万元。
1995年,当过6年乡村电影放映员的邓建国开始筹拍电影,但是处女作《广州故事》让他亏损了200万。
次年,邓建国东山再起,注册巨星影业公司,将港台明星汤镇宗、任达华、温兆伦等签于旗下。
邓建国一边笑着付给明星们大把大把的钞票,一边苦着脸四处贩卖自己的影视计划。
其实这时是他一生中最穷困的时候,比他当年在农场打工还穷。
那时候他身上至少还没有债,现在却负债累累。
邓建国顶着巨大的压力,当年就投拍了《珠江恩仇记》、《广州教父》、《鸦片战争演义》等影片。
1997年,巨星影业公司一举创下广告贴片一亿一千万元的惊人收入。
此后他的事业渐入佳境,先后拍了《反贪风暴》、《康熙微服私访记》、《东方母亲》、《美丽人生》、《风流才子纪晓岚》、《猛龙过江》等20多部影视剧,成绩斐然。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区。
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请不要划地自限,要勇于充实自我,要接受挑战去冒险,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人在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危险时,常常凭着经验和本能。
比如,你不会去站在不稳的石头上,也不会把手伸进火里。
之所以这样,就因为你有过痛苦的经历与血的教训。
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的情况是很少的,烫过一次手你就不会再去玩火。
失败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它会让人得到经验,变得聪明。
然而,他也会让人失去冒险精神,从而失去成功的机会。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犯错误的恐惧。
很多穷人总是担心自己创业会失败,又失去了现有的稳定收入,落得个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所谓的稳定收入是很多人行动的障碍,犹如人生的鸡肋,说到底还是缺乏自信。
对绝大多数穷人来说,靠薪水永远只能满足生活的基本要求。
老板之所以雇你,不是要让你发大财的,也不是要和你共同富裕。
所以最终,要创造自己的幸福,还得靠你自己。
“只要安稳地过一辈子就行了,不必赚太多的钱。”
假如你的头脑被这种念头占据,你一辈子也赚不了大钱。
只有不满足现状,奋发向上,才是赚钱发财的前提。
不愿意过单调无意义的生活,想过更充实的生活,这种念头才是引导你奋发向上的最佳动机。
这并不是鼓励你欲壑难填或贪得无厌,而是鼓励你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假如你是一个机关的职员,每天固定上下班,虽然收入稳定,但不免有买房和供子女上学的压力。
如果你不满足现有的生活水平,那么你将会想办法使你的收入增加500元,甚至10000元。
只要有这种需要,就会激发强大的动力,你就会通过努力不断实现这些目标。
反之,如果你满足于现状,那么你恐怕不能保持现状,因为物价可能上涨,货币可能贬值,意外开销随时都可能出现。
汽车大王福特曾说过:“一个人若自以为有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
因此,如果一再谋求安逸,不思进取,不去投资,你就只能永远贫穷。
当然,要投资也不能老想着一蹴而就。
许多人一提致富,就想一夜暴富。
固然,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如中六合彩之类,但毕竟有此运气的人不多,绝大多数人还得依靠勤奋努力逐渐积累财富。
一次调查显示,美国41万个百万富翁中,78%的人年龄超过50岁,他们的财富都通过连续二三十年每周7天做相对枯燥的工作而获得的。
这个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每当一个“英雄”创办了一个航空公司、一个计算机公司,或者一个巧克力饼干公司,同时就有成千上万个“成功者”在新闻机构没有被人注意到的岗位默默无闻干着同样出色的工作。
既然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我们唯有靠早行动才能早致富。
美国人查理斯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很早就强迫自己将收入的1/4左右用于投资。
越早开始投资,就能越早达到致富目标,从而使自己与家人能越早享受致富的成果。
而且越早开始投资,利上滚利时间越长,时间充裕,所需投入之金额就越少,赚钱就越轻松且愉快!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谚语
只有创业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
曾经有人说:“淘金者需要梦想,发财者需要胆量。”
一个人若想成为亿万富翁,只有创业才能达到目标。
生活中,许多穷人都仅仅满足于当一名雇员,替别人打工,生活虽然有保障,但永远不会大富大贵。
而大多数富人都选择做企业主或投资者,因为富人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眼光,选择做企业主和投资者更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他们都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一旦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就会去投资或创业,但如果你只是想当一名雇员的话,那么即使有好的机会也无法抓住。
富人还具有强烈的欲望,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干一番大事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做企业主和投资者的原因。
李斯特先生在大学读了两年就退学了,经济上的原因使得他早早开始了工作。
他在一家刚开张的公司做推销员,推销家具。
他的工作干得非常好,很快就升迁当了培训主管。
受此成功的鼓舞,他要找一个比作零售更挣钱的职位。
他去了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干了几个月的见习推销员,但由于一些人在工作上刁难他,他不得不离开这份工作。
他又找了一家很大的家具公司推销地毯。
短短4年中,李斯特先生在整个家具业的市场销售中占据了一个制高点,他每年为公司带来几百万美元的利润,年薪达到几十万美元。
李斯特在工作方面是一名极其优秀的雇员,虽然他才25岁,但已是一名销售经验丰富的老手。
这位年轻且高收入的奇迹创造者,认为自己是战无不胜的。
他是地毯业一流的销售经理,是公司的支柱。
他一天到晚都忙着工作,从来没有想过将他收入中的一部分拿来投资。
他只是不停地为公司挣钱,当然,他自己拿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这已足够他花的了。
他住在豪华的别墅里,屋内摆设着奢侈的家具,一切看来都很美妙。
一天早上,李斯特先生被告知他的公司已被卖了。
更糟糕的是,买家没有兴趣要李斯特先生继续担任销售经理。
这个消息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顷刻之间,他感到自己的一切梦想都成了泡影,他又要落到小时候的那种贫困的生活中去了。
这种失落的痛苦在李斯特先生身上持续了好几个月。
终于,李斯特先生从痛苦中走了出来。
他认识到,以前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中,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他决定自己成立一个地毯销售中心,并从国际大都市纽约搬到美国地毯之乡佐治亚达尔顿。
这是李斯特先生掌握自己命运的唯一选择,虽然刚开始时他已身无分文。
用了7年时间,李斯特先生终于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现在李斯特先生刚刚50岁出头,他的地毯公司的资产已达到3000万美元,他还有其他许多产业。
今天,李斯特先生仍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工作,只不过干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工作,他的大部分时间用在计划和管理他的投资上。
他已完完全全在为自己工作,而不必再为别人工作了,并实现了他的诺言: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只有自己创业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李斯特先生的经验,也是商海中的一条至理名言。
松下在五代自行车店工作了整整7年,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在经营上却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向老板提出来以后,付诸实践,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老板对他更加赏识,而他也俨然成了老板的左膀右臂。
但在第七个年头,也就是1910年的6月,松下却突然向老板提出了辞职,因为他想拓展自己的视野,到一个和自行车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的行业里,希望发现一个新的、更有意义的生存环境。
尽管老板苦苦挽留,希望松下能够不走,但松下的决定却下得毅然决然。
当时,大阪全市已经动工铺设有轨电车了,由梅四起经四桥到筑港的有轨电车最先通车,而其他的路线正在建设之中。
松下看到这一切,马上意识到随着电车线路铺设完毕,有轨电车开通,自行车的需求量将会大大降低,自行车产业的前景不容乐观,而与电车相关的电气事业则可能会呈蓬勃发展之势。
从五代自行车店辞职以后,松下幸之助到大阪电灯公司求职,成了一名内线见习工。
在这之前,他对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由于喜欢,有了钻研的兴趣,进步就显得非常大。
他很快就掌握了电灯的安装和处理技术,做起工作来得心应手,成了熟练的独立技工。
由于工作出色,在1911年,松下被提升为技工负责人。
1915年,与井植梅野结成夫妻。
1916年又晋升为令所有人都为之羡慕的检验员,而当时松下幸之助年仅22岁。
在工作的时候,松下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公司的原有产品进行了改良,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式电灯插头。
这虽然算不上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但作为次一等的专利——实用新案,向专利局申请,还是通过批准了,编号为42129。
松下拿着自己研制的成果去找老板,但却没有得到重视。
为此,松下的自尊受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伤害。
但他并没有心灰意冷,就此罢休。
为了能够获得发展,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就,他下决心要自己独立门户,开创事业。
其实现实中有许多人都有与松下幸之助相似的经历,只不过有些人就甘于在公司中做个职员,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一生了。
但松下没有,他下决心要自己独立门户、开创事业,这才有了日后闻名于世的松下幸之助。
“从小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毕业后找一个好的单位”,这种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了,这就是人们心中的“出头之日”,也是所谓的“大有作为”。
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们纷纷寻找工作,而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尝到求助他人谋生的艰辛,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走投无路。
惠尔特和普克德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深受这种“传统”观念之害,饱尝了寻找工作的苦。
庆幸的是他们后来有所醒悟,转变了思维观念:与其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为别人提供创业机会。
摆脱了受雇于人的思想束缚,他们决定干自己的事业。
两人合伙凑了538美元,在加州租了一间车库,办起了公司,分别取二人姓名中的第一个字母为公司名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惠普公司。
创业之初,迎接他们的是凄风苦雨:他们苦心研制出的音响调节器推销不出去;试制出的发球出界显示器无人问津。
这并没有使两个人气馁,他们用这些与求助于人、四处寻找工作相比,想到自己在为别人创造工作机会,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于是他们依然雄心勃勃,夜以继日地研究、改进,四处奔波去推销。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研制的检验声音效果的振荡器开始有了几个买主,这令他们感到欣慰。
第二年,他们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赚了1563美元。
他们为自己赚的1563美元感到高兴,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创业的辛劳,又从这艰辛中体验到了常人无法感受的快乐。
20世纪70年代初,普克德凭着他在商海搏击的经验,认为微电子是工业的未来。
于是普克德为惠普定了决策,在“硅谷”创业,以微电子工业作为惠普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后来的业务活动的开展中自始至终坚持这一发展方向。
1972年,惠普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手持计算器,这一研制成果为微电脑的创造提供了条件。
手持计算器成为微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惠普又研制出激光喷墨打印机。
时至今日,惠普在电子计算机硬件技术方面仍然是首屈一指的,是全世界微电子工业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配套设备供应商之一。
人生面临着无数次选择,离校步入社会寻找用人单位几乎是每个人就业的思维方式。
本可以自己独辟一片天地,可如果跳不出这个思维方式,就只能四处奔波找工作。
世界上的确有一批幸运儿,他们无须历经创业的磨难,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大趣÷阁财富。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不争的事实,财富使许多富家子弟越来越穷困。
这是因为富家子弟只会守业而不善于创业,缺乏先辈的创业精神,并且常出现挥金如土的“二世祖”,或许等不到先辈过世,其万贯家财便已挥霍一空。
更重要的是,不劳而获的财富,是最容易消磨一个人的意志、智慧和品质的。
靠自己获取财富的首要途径,就必须勇于自己创业!
创业的意义非同寻常。
创业是拼搏精神的体现,与其一个人庸庸碌碌度过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那么创业就是最好的选择;创业是经营才干的体现,纸上谈兵算不了好汉,只有真枪实弹地干才能分辨是驴是马;创业是知识价值的体现,知识创造财富,你拥有知识成果,千万不要贱卖,若想完全实现知识的价值,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创业。
创业应该选择什么业种呢?
选择业种必须遵循3大原则:第一,不熟不做。
也就是应在自己所处的职业范围选择创业,因为你熟悉这个行业的经营方式,你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样你创业时就可以少走弯路。
在许多成功的创业者中,他们所选择的业种都是老行当或与所从事职业密切相关的行业。
第二,选择有市场前景的行业。
概括地说,就是选择朝阳行业,选择市场的空白点,以及在尚未饱和的行业选择创业。
第三,不要脱离自身的条件。
比如房地产开发,需要大资金运作;选择软件开发,需要较高的知识技术背景。
如果脱离自身的条件进行创业,草率行事,那么等待你的很可能是失败。
当然,条件不具备,并不等于你不能创业,你可以创造条件:积累资本、学习技术、掌握经验,准备越充分,你创业的胜算就越大。
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契诃夫
发掘你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是一个人将来迈向辉煌人生的奠基石,只有先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才能施展你更大的抱负,才能走向人生更大的成功。
因为任何一个成功者的第一桶金,都浸透着他的智慧与血汗。
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第三桶就容易源源不断地来了,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了资本,而是因为找到了赚钱的方法。
这时候的你,哪怕这第一桶金全部失去了,也有十足的信心与能力重新找回。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吕洞宾看见一个乞丐可怜,就在路边捡了一块石头,用手指一点,那块石头就变成了金砖。
他将这金砖递给乞丐,却遭到了乞丐的拒绝。
吕洞宾奇怪地问乞丐:“你为什么不要金砖?”
乞丐的回答却是:“我想要你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
第一桶金的意义就在于此,不仅赚了钱,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赚钱的方法。
赚取第一桶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普通手指变为点石成金的金手指的过程。
创业已经成功的人,他的经历和素质本身就是一趣÷阁财富,他可能有失败的时候,负债累累,比一个穷人还穷,但只要心不死,可以肯定他还会富起来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中外企业家赚取第一桶金的过程。
白手起家的富翁刚开始时都不是企业家和资本家,在积累财富和经验的初期,他们或者是雇员,或者是自己雇佣自己的自由职业者。
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是一位超级富翁,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企业家。
俞敏洪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当时的薪水每个月仅有120元。
他说,他当时唯一的能力就是教英语。
1991年底,他开始在一些英语培训学校兼课,拼命教书赚钱。
一天教6个小时可赚60元,两天就相当于刚开始在北大教课时一个月的工资。
次年他就辞掉了北大的教职,专职为别人补习英语。
“当时目标简单,就想教书赚钱,然后出国读书。”
他说。
但教着教着,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商机,那就是准备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有补习英语的需求。
1993年10月,俞创办了新东方。
但是,那时的学校员工只有4个人,而学生也只有20来个人。
然而新东方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它收费很低,且处于高校的聚集地北京市海淀区,周围有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数十所高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再加上他有声有色、带有激情的讲课,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到来。
1994和1995年,新东方发展特别快,开始在留学梦群体中树立了权威。
1995年,从全国各地走进“新东方”的学员达到了1万多人,俞编写的《GRE词汇精选》被大学生们称为出国留学考试的红宝书,几乎人手一册,俞敏洪获得了他从未有过的成功。
随着新东方的迅速发展,俞敏洪开始聘请大量教师和高级管理人员。
在新东方,一名普通教师的年薪也能达到10万以上。
2000年,新东方仅教学收入就达9000万元。
俞敏洪的第一桶金可谓来之不易,但正是这第一桶金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
现在,“新东方”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1992年,55岁的尹明善不顾家人反对,开始创业。
他一开始就将创业核心指向了摩托车发动机,尽管在此之前,尹明善对摩托车是一无所知。
当时重庆摩托车有“嘉陵”和“建设”两大品牌。
尹明善的做法是,将建设集团维修部的发动机配件买过来,自己装配成发动机再卖出去,成本只要一千四百块,而卖价可以高达两千。
因为零部件系出名门,产品质量有保证,所以销路一路看好。
尹明善就是这样借助建设集团的名牌零配件,迅速将销路打开。
为防止建设集团察觉,老谋深算的尹明善还指示手下化整为零,今天买某部分零件,明天再买另一部分零件。
同时指示手下仔细研究哪些配件是通用的,容易买得到的,哪些零件是非建设集团不可的,然后积极联系配套厂,设计替代品。
4个月后,等建设集团醒悟过来,下令一个零件也不许卖给尹明善时,尹的替代品已经开发出来了。
尹明善从摩托车行业掘得第一桶金高达百万以上。
目前身价五亿两千万元,列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九十六位。
李嘉诚17岁开始自资做生意,当时,有一家贸易公司订购了一批玩具输往外国。
当货物已卸船付运,可以向对方收取货款的时候,忽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来电通知,外国买家因财政问题,无法收货,但贸易公司愿意赔偿损失。
李嘉诚觉得,这批玩具很有市场,不愁顾客,损失有限,就不用赔偿了。
而且他也是考虑要留下一个空间,建立互信的关系,日后就有更多的生意机会了。
后来李嘉诚开始转营塑料花,也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有一天,一位美国人突然找到他,说经某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推荐,认为长江厂是全香港最大规模的塑料花厂,这令他一时语塞,因为当时他的厂房并不太大。
后来他才知道,从前那间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认识这位美国人,并告诉他李嘉诚是完全值得信任的生意伙伴,还说了不少好话。
这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
但是为确证李嘉诚有供货能力,外商提出须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
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作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
李嘉诚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你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
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
没想到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
所以,我还是很遗憾不能与你签约。”
李嘉诚这番实话实说使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广泛接受时,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实商人,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要与这位具有罕见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回。
李嘉诚值得他破一次例,他对李嘉诚说:“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之人。
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这位美国人最后给出了6个月的订单,更成为长江塑胶厂的永久客户。
他们所需的塑料花逐渐地全部由长江厂供应,使得李嘉诚的塑料业务发展一日千里。
做生意不怕吃亏,也需要以市场知识为依据的判断,一时吃亏,长远却往往有利。
正是因为李嘉诚的诚信之举,使得他掘到了平生的第一桶金。
1970年,25岁的美国小伙子特普曼来到丹佛市,在第2大道的一套小公寓里,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刚到丹佛,特普曼就徒步走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了解、评估每一块好的房地产的价值,计划在这个城市发展他的房地产事业。
为此,他常常去看一些土地和楼盘,就像是这些土地的主人。
初来乍到时,人们不认识特普曼。
因此他必须计划好为自己的房地产事业铺平道路的每一个步骤。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加入该市的“快乐俱乐部”,去结识那些出入该俱乐部的社会名流和百万富翁。
对特普曼这样一个无名小辈来说,要想进这样高档的俱乐部,实在不很容易,但特普曼还是决心去大胆尝试一番。
特普曼第一次打电话给“快乐俱乐部”,刚说完自己的姓名,电话随着一声斥责就被对方挂了。
特普曼仍不死心,又打了两次,结果仍遭到对方的嘲弄和拒绝。
“这样坚持下去,将会毫无结果。”
特普曼望着电话机喃喃自语,突然,他心生一计,又拿起了电话。
这次他声称将有东西给俱乐部董事长。
对方以为他来头不小,连忙将董事长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了他。
特普曼得意地笑了,他立即打电话给“快乐俱乐部”董事长,告诉他想加入俱乐部的要求。
董事长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却让特普曼来陪他喝酒聊天。
特普曼自然满口答应了。
通过喝酒聊天,特普曼逐渐与这位董事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几个月后,在董事长的特殊关照下,他如愿以偿,成为“快乐俱乐部”中的一员。
在俱乐部中,特普曼结识了许多富商巨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网。
1972年,丹佛市的房地产产业陷入萧条时,大量的坏消息使这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严重受挫,丹佛人都在为这个城市的命运担心。
然而在特普曼看来,丹佛城的困境对他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从前那些对他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好地皮,现在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任意挑选收购了。
就在这时,特普曼从朋友处得到一个消息:丹佛市中央铁路公司委托维克多·米尔莉出售西岸河滨50号、40号废弃的铁路站场。
特普曼凭着自己敏锐的眼光和经验判断出:房地产萧条是暂时性的,赚大钱的好机会终于降临了。
为此,他把自己所拥有的几个小公司合并起来,改称为“特普曼集团”,使他更具实力。
第二天一早,特普曼便打电话给米尔莉,表示愿意买下这些铁路站场,并约定了在米尔莉的办公室商谈这趣÷阁买卖。
风度翩翩、年轻精干的特普曼给米尔莉留下极好的印象。
他们很快便达成协议:“特普曼集团”以2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西岸河滨的那两块地皮。
不久,房地产升温,特普曼手中的两块地皮涨到了700万美元。
他见价格可观,便将地皮脱手了。
经过许多人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特普曼终于挖到了来到丹佛市的第一桶金——500万美元。
这是他闯荡丹佛的第一趣÷阁大买卖,也是他第一次独立做成的房地产生意。
此后,他开始了在美国辉煌的经商生涯。
赚取你的第一桶金很重要,它能为你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背景、有资金、有个富爸爸自然能够解决“第一桶金”,这样的创业者是幸运的。
而多数胸怀壮志、身无分文,凭着知识、智慧、毅力和信心去“空手套白狼”的创业者如何获得“第一桶金”就显得至关重要。
由于想方设法想尽早挖到“第一桶金”,往往是心浮气躁、怨天尤人,甚至为此而悲观失望。
碰上不愿慷慨投资的有钱人更是怨气冲天。
其实大多数人的银子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越有钱的人就越知道赚钱的艰难。
创业者应该更多地去挖掘设计如何自力更生获取创业所需要的“第一桶金”。
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与不成,还要看自己的运气。
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造一个亿万富翁。
之所以少,就因为难,物以稀为贵。
但是,挖掘“第一桶金”越是艰难,后来创业便越容易成功。
对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讲,第一桶金也许要5年,第二桶金也许只要3年,第三桶金也许只要一年,甚至更短。
因为你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可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来,只需轻轻给点油门,车就可以高速如飞一般。
年轻人有的是热情、书本知识,缺少的是经验、金钱。
而金钱恰恰是创业所必需的,所谓初次创业成功就是掘到第一桶金。
有了这第一桶金,加之掘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你的创业之路开始步入正轨了。
那么如何得到这宝贵的第一桶金呢?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凭长辈赐予、偶然所得(比如中彩票)。
也有一位成功人士说过:创业者的第一桶金往往不是那么干净。
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找点其他门路也未尝不可。
常言道:窍门到处有,看你瞅不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之,创富必须先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块掘金之地。
这块地应该具有如下特点:必须是市场所需要的;你的竞争对手不具备优势或不愿涉足;尚未被大多数人发现。
掘金之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首先应该从自身的经历找。
以往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绝不是时间的简单堆砌,而是智慧的积累和能量的储备。
无论是愉快的经历、艰苦的经历,还是漫不经心的经历,都蕴藏着许多可供利用的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放着“资源”不去开发利用,无异于一种浪费。
从经历中找优势,加以更新提高,你会发现成功并不是想像的那么远。
其次,从个人的“爱好”寻找。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如果平时在爱好与兴趣的过程中稍加留意近期外面的世界,并将爱好与投资有机结合起来,你就有可能因“爱好”而富裕起来。
这样的事例很多,那些IT英雄几乎无一不是电脑的“发烧友”,正是这浓厚的兴趣引领他们一步步走向财富殿堂。
此外,选择投资领域必须与自己的秉性结合起来。
如果你浑身充满创造力,内心热情如火,外表光芒万丈,可考虑投资经营公关公司、自助火锅店、快餐外送等服务业。
但如果你天性好静,不愿与别人打交道,那做这一行就是一种折磨,不如自己在家做一股市炒手,会有更多的收获。
还有,如果你喜欢精致有品位的生活,那么涉足美容业、精品店、手工艺品专卖店及小型咖啡屋,一定能让你一展雄才。
如果你能时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那么开一家心理诊所、办一家花店或园艺店正符合你的特点,因为这些行业正好需要你这种特征。
万丈高楼,平地起。
——谚语
与众不同的思考才能赚钱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曾说过:“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创新是人类的特质,只有摆脱常人的思维模式,踏出一条新的道路来,你才能在财富之路上异军突起。
罗伯特在大学3年级时便退学了。
他年仅23岁时就开始在佐治亚州克林夫兰家乡一带销售自己创作的各种款式的“软雕”玩具娃娃,同时还在附近的多巨利伊国家公园礼品店上班。
然而曾经连房租都缴不起、穷困潦倒的罗伯特如今已成了全世界最有钱的年轻人之一。
这一切不是归功于他的玩具娃娃讨人喜爱的造型和它们低廉的售价,而是归功于他在一次乡村市集工艺品展销会上突然冒出的一个灵感。
在展览会上罗伯特摆了一个摊位,将他的玩具娃娃排好,并不断地调换拿在手中的小娃娃,他向路人介绍“她是个急性子的姑娘”或“她不喜欢吃红豆饼”。
就这样,他把娃娃拟人化,不知不觉中就做成了一趣÷阁又一趣÷阁的生意。
不久之后,便有一些买主写信给罗伯特诉说他们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娃娃被买回去后的问题。
就在这一瞬间,一个惊人的构想,突然涌进罗柏特的脑海中。
罗伯特忽然想到:他要创造的根本不是玩具娃娃,而是有性格、有灵魂的“小孩”。
就这样,他开始给每个娃娃取名字,还写了出生证书并坚持要求“未来的养父母们”都要做一个收养宣誓,誓词是:“我某某人郑重宣誓,将做一个最通情达理的父母,供给孩子所需的一切,用心管理,以我绝大部分的感情来爱护和养育他,培养教育他成长,我将成为这位娃娃的唯一养父母。”
玩具娃娃就这样不仅有玩具的功能,而且凝聚了人类的感情,将精神与实体巧妙灵活地结合在一起,真可谓是一大创举。
数以万计的顾客被罗伯特异想天开的构想深深吸引,他的“小孩”和“注册登记”的总销售额一下子激增到30亿美元。
正是那个惊人的构想成就了罗伯特的辉煌。
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获得巨额财富,就看你想不想动脑筋了。
即使是亿万富翁和经验丰富的人也会出现失误,并为自己的错误付出高昂的代价。
对刚刚起步涉足商海的人来说,这是很危险的。
你如何决定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都要依靠你的大脑去思考。
太明显的事情不会让我们发财,如果真是这样,世界上到处都是亿万富翁了。
成功者和我们身边那些沉溺于平庸、勉强度日的人相比,就像是瞎子中间富有洞察力的人。
亿万富翁与常人不同,他们善于用大脑去思考,他们想办法解决阻碍他们前进的障碍,他们发现的是最终能够让他们到达成功彼岸的方法和行动。
创意并非都数一流,奇迹也并非统统能实现。
即便如此,仍应当鼓励自己和别人积极思考。
“美国氢弹之父”泰勒几乎每天都动脑思考出10个新想法,其中可能九个半不正确。
然而他就是靠许多“半个正确”的创意,不断创造成功的奇迹!
借助思考,人们更容易找到获取成功的突击方向,可以在阻挡着的障碍上撕开缺口。
善于创意和珍视思考,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可贵品质。
美国俄亥俄州一家小店的售货员普洛斯特和杂货店老板盖姆脾气相投,俩人经常互相串门,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盛夏的一天,普洛斯特到盖姆家,一起在楼前喝咖啡闲聊,盖姆夫人在一旁洗衣服。
普洛斯特突然发现,盖姆夫人手中用的是一块黑黝黝的粗糙肥皂,与她洁白细嫩的手形成鲜明的反差,他不禁叫道:“这肥皂真令人恶心!”
普洛斯特和盖姆就此议论起如何做出一种又白又香的肥皂来。
那个年代,使用黑肥皂是一件平常事,但有心的普洛斯特却萌发出创业的念头。
他和盖姆决定开办一家专门制造肥皂的公司,名称就用他俩名字的头一个字母P和G,叫P&G公司。
普洛斯特聘请自己的哥哥威廉姆当技师,研制洁白美观的肥皂,经过一年的精心研制,一种洁白的椭圆形肥皂产生了,普洛斯特和盖姆欣喜若狂。
像面对刚刚诞生的婴儿一样,该给它起一个什么动听的名字呢?
普洛斯特煞费苦心,日夜琢磨。
星期天,普洛斯特来到教堂做礼拜,一面想着为新肥皂命名的事,一面听神父朗读圣诗:“你来自象牙似的宫殿,你所有的衣物沾满了沁人心脾的芳香。”
普洛斯特心头一热:“对!就叫‘象牙肥皂’,‘象牙肥皂’洁白如玉,又语出圣诗能洗净心灵的污秽,更不用说外在的尘埃。”
美好的产品、圣洁的名字,谁能不爱?
P&G公司为此申请了专利。
为了把这种产品推向市场,普洛斯特和盖姆决定大力进行广告宣传。
他们聘请名牌大学的著名化学家分析“象牙肥皂”的化学成分,从中选择最有说服力和诱惑力的数据,并将它们巧妙地穿插在广告中,让消费者对“象牙肥皂”的优良品质深信不疑。
P&G也由此大获成功。
一般来说,竞争意识其实有两种不同的程度,一种是想要打败对方来获取胜利的攻击型竞争意识,另外一种是不胜对方也没关系但不败给对方的防守反击竞争意识。
发挥防守反击型竞争意识会怎样呢?
那就是别人不做的事情,你觉得要负担风险所以也不去做,大家都开始在做的事情,你一定很快地跟随去做。
像有些人喜欢随潮流一哄而上,飞奔去做保龄球或餐饮酒吧等行业,就是怕赶不上车的心态,赶上了之后,才发觉自己什么技术、知识也没有,只好与别人来个技术合作。
并不是说技术合作是不好的,但采取“只要跟着赚钱的潮流走……”的简单做法也许会获得蝇头微利,但是却绝对无法获得巨大成功的。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或企业都是这样的。
其中,在许多成功的富翁里,有许多攻击型竞争意识旺盛的经营者。
他们的共同点是有比别人强一倍的好奇心。
有好奇心才会不断思考,有了思考并且又与众不同,就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美国家用电器大王休斯原来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由于和主编积怨太深,他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
有一天,休斯应邀到新婚不久的朋友索斯特家吃饭。
吃菜时,他品尝到菜里有一股很浓的煤油味,简直无法下咽。
但碍于情面,他又不好说什么。
索斯特不可能吃不出那怪味道,但他也无可奈何,他新婚的妻子用的是煤油炉做饭,那时候大家都用那种炉子,很容易把煤油溅到锅里。
他当着朋友的面也不好说妻子什么,只好对着煤油炉抱怨:“这该死的炉子真讨厌,三天两头出毛病,你急用时它偏要熄灭,每次修都弄上一手油……”
最后索斯特又若有所思地说:“要是能有一种简便、卫生、实用的炉子就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索斯特的话对休斯的触动很大。
“对呀,为何不生产一种全新的炉具投放市场呢?”
有了这一想法后,他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制新型的家用电器上。
经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04年成功地研制出一系列新型的家用电锅、电水壶等家用电器,成了闻名于世的实业家。
美国摩根财团的创始人摩根,原来并不富有,夫妻二人靠卖蛋维持生计。
但身高体壮的摩根卖蛋远不及瘦小的妻子。
后来他终于弄明白了原委,原来他用手掌托着蛋叫卖时,由于手掌太大,人们眼睛的视觉误差害苦了摩根。
他立即改变了卖蛋的方式:把蛋放在一个浅而小的托盘里,出售情况果然好转。
但摩根并不因此满足,眼睛的视觉误差既然能影响销售,那经营的学问就更大了,从而激发了他对心理学、经营学、管理学等的研究和探讨,终于创建了摩根财团。
在创新领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只有专心致志和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克服在通往任何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危机和障碍。
刮起“本田旋风”的本田宗一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修理汽车到生产摩托车,从生产摩托车到生产汽车,他一直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
本田宗一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别人的智慧融合起来,从而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他于1952年到世界各地参观考察、博采众长,回来后悉心对各国的先进样品钻研了两年,集中各种样品的优点,然后向全公司员工宣布:“本田要吸纳万国之长,不步他人后尘,要创世界第一技术水准。”
全公司上下,为实现这一目标,致力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954年参加了世界摩托车T·T大赛,这次大赛虽未夺取好成绩,但起到了火力侦察的试探作用。
1959年本田公司再次参加T·T大赛,获得了第6名。
到了1961年,本田公司的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当年的T·T竞赛中,在125CC级和250CC级的竞赛项目里,囊括了第1名至第5名,可说获得了全面大胜利。
从此,本田摩托车名声大噪,本田宗一郎也因此被称之为“当代著名技术专家”、“日本摩托车之父”。
必须强调的是,创新必须立足于市场,创新如果脱离市场,再好的创新产品,未必能够带来经济利益。
企业的经营者与纯粹的科研人员不同,经营者如果赚不到钱,就意味着经营失败或受挫。
经营要想成功,推出新产品是一条胜数较大的途径,而衡量新产品成功的标准,不是看产品的“创新成分”或“科技含量”有多大,而是看它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
日本东京的一个咖啡店老板则利用人的视觉对颜色产生的误差,减少了咖啡用量,增加了利润。
他给30多位朋友每人4杯浓度完全相同的咖啡,但盛咖啡的杯子的颜色则分别为咖啡色、红色、青色和黄色。
结果朋友们对完全相同的咖啡的评价却截然不同,他们认为青色杯子中的咖啡“太淡”;黄色杯子中的咖啡“不浓,正好”;咖啡色杯子以及红色杯子中的咖啡“太浓”,而且认为红色杯子中的咖啡“太浓”的占90%。
于是老板依据此结果,将其店中的杯子一律改为红色,既大大减少了咖啡用量,又给顾客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结果顾客越来越多,生意随之愈加红火。
无独有偶。
一商家从电视上看到博物馆中藏有一个明代流传下来的被称为“龙洗”的青铜盆,盆边有两耳,双手搓磨盆耳,盆中的水便能溅起一簇簇水珠,高达尺余,甚为绝妙。
该商家突发奇想,何不仿制此盆,将之摆放在旅游景点或人流量多的地方,让游客自己搓磨,经营者收费,岂不是一条很好的财路?
于是他们找专家分析研究,试制成功后投放于市场,效果出奇的好。
博物馆中的青铜盆只具有观赏价值,而此商家将之仿制,推向市场,则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创新对于创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对于创富的经营者来说必须永葆创新的青春,才能立足于商海。
一旦你停止了创新,停止了进取,哪怕你是在原地踏步,其实也是在后退,因为其他的创富者仍在前进、在创新、在发展。
“创新者生,墨守成业者死”,这是一条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很多创富者就是不懂得这个规律,稍有成就就裹足不前,坐吃老本,不再创新,不再开拓,妄求保本经营,结果不到几年,就落伍了,被时代前行的波浪淘汰了。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
——歌德
创意是创新之母
创意是创新之母,只有找到好的创意,创新才能成功,才能更有效地赚钱。
中国移动的一位领导回到当年插队的地方看望老朋友,刚下车他就住进了镇里的一家招待所。
经过一路的颠簸,领导身上汗渍渍的,他便想洗个热水澡。
招待所条件有限,只有一个公用的澡堂。
领导来到澡堂门口,被一名服务生拦住:“先生,您要洗澡的话请先交纳15元的初装费。
我们将会为您安装一只喷头。”
领导马上一愣,心想这招待所怎么这么宰人!但碍于身份,领导没有发作。
他交了钱,刚想进去却又被服务生拦住:“先生,对不起,为了便于管理,我们的每只喷头都有编号,请您先交纳10元的选号费,选好的号码只供您一人使用。”
领导有些生气,但还是交了钱选了“8”号。
服务生又说:“您选的是个吉利号码,按规定您还得交8元的特别号码附加费。”
“见鬼!”
领导压了压火,说:“那我改成4号。
4号也不是什么吉利号码,总用不着交什么特别号码附加费了吧?”
服务生说:“4号是普通号码,当然不用交特别附加费,但您得交5元的改号费。”
领导无奈地摇摇头,心想当年这里的民风是何等的淳朴,没想到如今为了赚钱竟然如此巧立名目,真是世风日下啊!
领导交了钱后理直气壮地问:“这下我可以进去洗澡了吧?”
服务生笑着说:“当然当然可以,您请。”
领导瞪了他一眼,踱着步往里走。
服务生突然又补充说:“对不起,我还得告诉您:由于4号喷头仅供您一人使用,所以不管您是否来洗澡,您每月还要交纳7元5角的月租费。
此外您每次洗澡要按每30分钟6元的价格收费。
另外,每月交费的时间是20日之前,如果您逾期未交,还要交纳一定的滞纳金……”“够了,够了,我不洗了!”
领导气坏了,扭头就想走。
服务生便问:“您真的不洗了吗?”
领导声色俱厉地说:“对!我永远也不在你们这里洗澡了!”
服务生微笑道:“如果您不再使用4号喷头了,那您还得交9元8角的销号费。
只有这样您以后才能再也不用向我们交纳任何费用了。”
领导大怒,和服务生大吵了起来。
不一会儿,招待所的经理闻声赶来。
领导一见经理来了,便高声嚷嚷着要投诉。
经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笑着对领导说:“先生,对不起,也许您还不知道,洗澡业在我们这里是垄断经营,还好你没有泡池子,不然还要收你的‘漫游’费呢!”
这当然只是一个幽默故事,但故事中招待所的经理如此繁多的创意却不能不使我们在微笑之余感到钦佩。
创意无处不在,只要你敢想敢做,你就能迅速致富。
创可贴的发明者埃尔·迪克森在生产外科手术绷带的工厂工作。
20世纪初,他太太在做饭时,经常将手弄破。
迪克森先生总是能够很快为她包扎好,但是他却十分担心,自己不在家时,该怎么办呢?
如果有一种特别方便的绷带,自己可以为自己包扎伤口就好了,那样,就不用担心太太自己包扎不了了。
于是,他想自己试着为太太做一个方便的绷带。
他想把纱布和绷带做在一起,就能用一只手包扎伤口。
他拿了一条绷带布平铺在桌子上面,在绷带上面涂上胶,然后把另一条纱布折成纱布垫,放到绷带的中间。
可其中有个难题,做这种绷带要用不卷起来的胶布带,而粘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了表面就会干。
后来他发现,一种粗硬纱布能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于是创可贴便问世了。
一家饭店开张,经理委托广告公司设计一个创意,让饭店在城里能够迅速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很快,广告公司把创意计划送来了。
创意内容只有5个字:无菜单点菜。
所谓无菜单点菜,也就是说饭店不提供菜单,而是顾客喜欢什么,饭店提供什么。
经理是饮食店里的行家,认为这样的创意简直就是瞎胡闹,无菜单点菜根本不符合饭店的惯例。
但广告公司认为无菜单点菜比免费品尝、打折酬宾效果好得多。
免费品尝虽大气但有诱饵之嫌,打折有时候就是对自己形象和品位的打折。
而无菜单点菜则不然,能说明饭店有烹饪实力,能够烹制出各种菜肴。
经理半信半疑,仍然心存忧虑,如何能保证采购齐各种原料呢?
而广告公司说,只要准备和其他饭店一样的菜即可。
无菜单点菜的广告打出后,人们觉得十分新鲜,饭店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
经理发现,顾客所点的菜大都是饭店已经配备的。
经理开始还纳闷,想了想便豁然开朗。
无菜单点菜其实只是小小的技巧而已,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而这个小小的变化所产生的效果却是不可估量的。
1981年4月,杰克·威尔士接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
这家公司规模庞大、产品分散,而且当时的情况并不景气。
威尔士刚一上任,他就想:怎样才能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公司呢?
如何做才能使公司的销售和利润有所增长呢?
经过调查,他发现公司管理得太死板,职工没有足够的自主权。
通过仔细的分析,他认定只有全体员工团结一致,才能使公司迅速发展起来。
于是根据公司的这一情况,他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并重新设定了公司的发展目标。
首先对公司进行改革,就是实行“全员决策”制度。
他让那些平时绝少有机会互相交流、按钟点上班的普通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会领袖等都能被邀请出席决策讨论会,与会者彼此平等,各抒己见。
“全员决策”的施行,得到了全体员工的支持,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经营的参与意识,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无限创意被充分发掘出来,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其中有90%以上的合理化建议都被威尔士采纳。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没过多久,原本不太景气的公司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美名声显赫的优秀企业。
很多人都知道法国著名化妆品公司——香奈尔公司,它的发展壮大就是得益于一名员工在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性的创意。
刚开始时的香奈尔公司没什么名气,产品滞销,公司陷入困境。
这时,销售部的一位员工突发奇想,并把想法向香奈尔汇报,立即得到了老板的大加赞赏。
没过几日,人们在巴黎《日日新闻》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广告:香奈尔化妆品公司精选10名丑女,将于星期六晚上在巴黎大舞台与诸君见面。
广告刊出后,一时间被传为奇闻。
届时到场参观的人非常多。
帷幕拉开,丑女们一个个鱼贯而出。
果然一个个都是面部长得奇丑无比。
观众们顿时嘘声一片,大家无不惊叹:“竟然会有这么丑的女人!”
这时只见香奈尔女士笑容可掬、神态自如地走上台,她对大家说:“为了展示本公司化妆品的功效,请诸位朋友稍等片刻,让丑女们化妆,以谢诸君。”
过了一会儿,随着音乐幕布再起,丑女们一个个涂脂抹粉,霓虹灯下果然是另一番模样。
观众无不叹服,自此香奈尔公司生产的化妆品在市场上成为畅销货。
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承受诸多压抑、打击、挫折、失败,久而久之,积习难返。
由于害怕再次遭遇失败,人们不愿再次尝试,不愿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不敢创新,直到彻底放弃对成功的渴望,画地为牢,坐以待毙。
因为害怕改变,所以将未来定义为“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办法”,所以不思进取。
这样自我设限,创造力、欲望和潜力被自身扼杀,人生被束缚在旧有的圈子里,白白浪费掉大好时机。
成功崛起的富人,不是因循守旧、没有任何压力的观光客,而是积极投入、努力创新的参与者。
善于捕捉机遇,以创造性思维迎接机遇的人,最有希望与财富为伍。
创意无处不在。
如果你掌握了创意思维的技巧,就能从失败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使你绝地逢生,从而逆转不利的人生经济状况。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其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记录显示,公司前10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这令董事们十分兴奋。
不过,在随后的几年里,公司的业绩却停滞不前,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长对业绩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长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美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薪水给你,另有分红、奖金。
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付你5万美元。
是不是过分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
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掉,一分钱也不必付。”
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
总裁接过那张纸,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5万美元支票给那位年轻的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管口的直径扩大1毫米。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挤出比原来粗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
这个决定,使该公司随后一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0%。
创业成功最关键的是创意,更重要的不在于创意本身有多少美妙和神奇,而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的不可复制、市场潜力的大小以及实施计划的可行性。
要选择彼此充分了解的、互补型的创业合作伙伴,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切入点,选择一个非成熟市场,这样就会使创业早日成功的几率大一些。
创业就好比走钢丝,稍微在哪个地方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甚至有生命危险,控制创业的风险是创业者保全自己的技巧。
创业者优点明显,他们往往热情和有韧性,有知识有勇气,但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要么是懂技术的不懂管理,要么是在管理经验上有一手但缺乏技术的前瞻性。
但随着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很多创业者慢慢变成了多面手。
创业所需的内部文化环境包括相互信任、核心人物、共同的信念。
创业者所需的外部环境,如社会对创业者的理解和支持,政府以种种社会资源支持创业者,等等。
只有适宜的文化环境方可保障创业自由。
在创业之前就把事业发展的规划全想明白,经过反复论证是不现实的,如果全想明白了,可能机会已有人抢先了。
创业时的环境往往大多数人不看好,这给少数看好这些业务的人以机会。
这时用常规的方法去论证,往往会得出结论说这个业务将会失败。
创业需要有创意的想法,但创意不等于创业,创意属于意识范畴,创业属于实践范畴。
创业至少需要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经验、管理等因素中的二三项,否则贸然去创业,只有失败一条路。
争取和利用资源,才能力争创业成功。
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
——布莱克
远见卓识是富人的标签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
三个年轻人一同结伴外出,寻找发财机会。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他们发现了一种又红又大、味道香甜的苹果。
由于地处山区,信息、交通等都不发达,这种优质苹果仅在当地销售,售价非常便宜。
第一个年轻人立刻倾其所有,购买了10吨最好的苹果,运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
这样往返数次,他成了家乡第一个万元户。
第二个年轻人用了一半的钱,购买了100棵最好的苹果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把果苗栽种。
整整3年时间,他精心看护果树,浇水灌溉,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第三个年轻人找到果园的主人,用手指着果树下面,说:“我想买些泥土。”
主人一愣,接着摇摇头说:“不,泥土不能卖。
卖了还怎么长果树?”
他弯腰在地上捧起满满一把泥土,恳求说:“我只要这一把,请你卖给我吧,要多少钱都行!”
主人看着他,笑了:“好吧,你给一块钱拿走吧。”
他带着这把泥土返回家乡,把泥土送到农业科技研究所,化验分析出泥土的各种成分、湿度等。
接着,他承包了一片荒山,用整整3年的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把泥土一样的土壤。
然后,他在上面栽种了苹果树苗。
现在,10年过去了,这三位结伴外出寻求发财机会的年轻人命运迥然不同。
第一位购苹果的年轻人现在每年依然还要购买苹果运回来销售,但是因为当地信息和交通已经很发达,竞争者太多,所以赚的钱越来越少,有时甚至不赚钱反而赔钱。
第二位购买树苗的年轻人早已拥有自己的果园,因为土壤的不同,长出来的苹果有些逊色,但是仍然可以赚到相当的利润。
第三位购买泥土的年轻人,他种植的苹果果大味美,和山区的苹果不相上下,每年秋天引来无数购买者,总能卖到最好的价格。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讲远见,最有远见的第三个年轻人赚取了最多的钱。
每个创富的人都是必须拥有远见,以使你的决策能让你从中获取利益,赚取钱财。
亚吉波多曾这样评价洛克菲勒:“洛克菲勒能比我们任何人都看得远,他甚至能看到拐弯过去的地方。”
19世纪80年代中期,当宾州的油田由于疯狂的开采而趋向枯竭时,蕴藏量更大的俄亥俄州的油田正在开发起来。
当时新发现的利马油田,地处俄亥俄州西北与印第安交纳东部交界的地带。
那里的原油有很高的含硫量,反应生成的硫化氢发出一种鸡蛋腐败的难闻气味,所以人们都称之“酸油”。
没有原油公司愿意买这种低质量的原油,除了洛克菲勒。
当洛克菲勒提出自己要买下油田的建议时,几乎遭到了标准石油公司执行委员会所有委员的反对,包括亚吉波多、普拉特和罗杰斯等。
因为这种原油的质量实在太低了,每桶只值0.15美元,虽然油量很大,但谁也不知用什么方法才能对它进行有效的提炼。
只有洛克菲勒坚持有一天会找到炼去高硫的方法。
亚吉波多也说,如果那儿的石油提炼出来的话,他将把产生出来的石油全部吞进肚子。
不管亚吉波多怎么说,洛克菲勒总是固执地保持沉默。
亚吉波多最终失望了,他当即表示将他的部分股票以每一美元减到85美分出售。
面临着非此即彼的选择,执行委员会同意了。
标准石油公司第一次以800万元的最后价格购买了油田,这是公司第一次购买产油的油田。
洛克菲勒始终是乐观的,美孚托拉斯的前景如此辉煌,他的乐观简直变成了如痴如狂。
他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300万美元,让一位颇有名气的化学家——德国移民赫尔曼·弗拉希来研究一种可将石油中的硫提取出来的方法。
弗拉希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洛克菲勒不懂科学,但知道科学家的工作是不能受到干扰的。
对弗拉希的要求,他一概有求必应。
用于研究的经费是巨大的,几万美元维持几个月时间就算不错了。
弗拉希提炼利马石油的工作进展缓慢,研究费用却持续地迅速增高,从几万美元增加到几十万美元。
美孚公司的巨头们再次开会,讨论是否立即放弃利马石油,把准备投到那儿的资金抽往别处。
亚吉波多以胜利者的姿态,幽默地对洛克菲勒说:看来他已经没必要喝光提炼出来的利马石油了。
他为自己转让股票的行为而感到庆幸。
然而,洛克菲勒仍以微笑作答,对大家的提醒不置一词。
利马石油的价格,在两三年内一跌再跌。
到1888年初,它已跌到每桶不到2美分,拥有利马油田股票的人纷纷抛出,并自叹倒霉。
弗拉希的工作没有中断,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待在实验室里。
研究工作其实已有了些眉目。
当洛克菲勒询问他究竟有多大把握时,弗拉希谨慎地回答:至少有50%以上的把握。
于是,洛克菲勒不再说什么。
他命令手下到交易所收购那些廉价抛售的利马石油股票,他要干就要干到底。
事实证明洛克菲勒是正确的。
一段时间以后弗拉希的研究成功了,他找到了一种完善地处理含硫量过高的利马油田的脱硫法,并因此获得专利,这种方法从此就被称为弗拉希脱硫法。
利马油田的股票价格迅速上涨,短短的时间就上涨将近10倍。
洛克菲勒收进的那些股票又赚了一大趣÷阁。
正是洛克菲勒的远见卓识使他赚了这趣÷阁钱。
要成为成功的商人,就要有敏锐的心思,可以预知未来的情势,不要眼光短浅,只贪眼前的蝇头小利,那样的人永远只能跟在人们后边,赔钱是肯定的。
纵观历史,预测人类的行为,显然比预测天气更容易。
智者切面包时,计算10次才动刀;倘若换成愚者,即使切了10下也不会测量估算一下,因此切出来的面包,总是大小不一或数量不对。
这就是智者和愚者做事时思考模式的不同。
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摩根也是那种善于把握变化趋势,具有非凡洞见和远见卓识的少数人之一。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战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既要赔德国50亿法郎的巨款,又要尽快恢复经济。
这一切都需要钱,而法国现政府要维持下去,就必须发行2.5亿法郎的国债。
面对如此巨额的国债,再加上一个变数颇多的法国政治环境,法国的罗斯查尔德男爵和英国的哈利男爵(他们分别是两国的银行巨头)不敢接下这趣÷阁巨债的发行任务,而其他小银行就更不敢了。
面对风险,谁也不敢铤而走险。
这时,摩根敏锐地感到:当前的环境,政府不想垮台就必须发债,而这些债务将成为投资银行证券交易的重头戏,谁掌握了它,谁就可以在未来称雄。
但是,谁又敢来冒这个险呢?
摩根想到:能不能将华尔街各行其是的各大银行联合起来?
把华尔街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半迪加”,这样就把需由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承担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摩根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
不,应该是对当时伦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资银行的传统的背离与动摇。
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也不让别人染指。
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忌,互相敌视,即使迫于形势联合起来,为了自己最大获利,这种联合也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各投资商都是见钱眼开的,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信誉,尔虞我诈。
闹得整个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胆,各国经济乌烟瘴气,当时人们称这种经营叫海盗经营,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
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
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
摩根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摩根凭借过人的胆略和远见卓识看到:一场暴风雨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摩根所料想的那样,他的想法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华尔街乃至世界金融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说他“胆大包天”、“是金融界的疯子”,但摩根不为所动,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他在静默中等待着机会的来临。
后来的事实无疑证明了摩根天才的洞察力,华尔街的辛迪加成立了,法国的国债也消化了。
摩根改变了以前海盗式的经营模式,后来又积极向银行托拉斯转变。
华尔街无疑从投机者的乐园变成了全美经济的中枢神经,而摩根及其庞大的家族也成了全美最大的财团之一。
我们知道,预见性想像对创富成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错误的决策往往与其预见能力不足有关,而一个正确的预见则可以帮助你快速获得财富。
曾一度令整个欧洲疯狂的联邦德国“电脑大王”海因茨·尼克斯多夫就是以其超前想像先声夺人而取胜的。
海因茨原在一家电脑公司里当实习员,只是搞一些业余研究,还常常不被采纳,于是他自己外出兜售,得到了一家发电厂的赏识,预支了他3万马克,让他在该厂的地下室研究两台供结账用的电脑。
1965年,他获得了成功,创造出了一种简便、成本低廉的820型小型电脑。
由于当时的电脑都是庞然大物,只有大企业才用得起。
因此,这种小型电脑一问世,立即引起了轰动。
他为什么要搞这种微型电脑呢?
他自己的回答是:“看到了电脑的普及化倾向,也因此看到了市场上的空隙,意识到微型电脑进入家庭的巨大潜力。”
在其富于想像的大脑中,他甚至“看到”每个工作台上都有一台电脑。
可以说,正是这种预见和想像使他获得了成功,并成为巨富。
1975年3月的一天,菲力普为在当天报纸上偶然看到的一条新闻兴奋不已:墨西哥发现了类似瘟疫的病例。
他马上联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了瘟疫,则一定会传染到与之毗邻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而从这两州又会传染到整个美国。
事实是,这两州是美国肉食品供应的主要基地。
如果真如此,肉食品一定会大幅度涨价。
于是他当即找医生去墨西哥考察证实,并立即集中全部资金购买了邻近墨西哥的两个州的牛肉和生猪,并及时运到东部。
果然,瘟疫不久就传到了美国西部的几个州。
美国政府下令禁止这几个州的食品和牲畜外运,一时美国市场肉类奇缺,价格暴涨。
菲力普在短短几个月内,因此净赚了九百万美元。
曾经有人把当前的社会称为“想像力经济”时代,要想在这个时代淘到金钱,你必须具有超凡的想像力,而想像力必须依托于远见力,只有远见的人,才能准确地预测市场,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取得成功。
是的,洛克菲勒能比我们任何人都看得远,他甚至能看到拐弯过去的地方。
——亚吉波多
亿万富翁能从蛛丝马迹中洞察财源
在股市之中,巴菲特纵横驰骋,无人可敌。
他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冷静敏锐的判断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其实巴菲将最不同寻常的地方就是他的洞察力,正是这种洞察力为他带来了滚滚财源。
要想成为亿万富翁,培养你的洞察力是必须的。
1962年,柏克夏·哈撒威纺织公司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陷入危机,股票因此下跌到每股8美元。
而巴菲特计算,柏克夏公司的营运资金每股在16.50美元左右,是它股价的两倍。
于是,巴菲特以合伙人企业名义开始购进。
到了1963年,巴菲特的合伙人企业已经成为柏克夏公司的最大股东,巴菲特也成为该公司的董事。
尽管柏克夏公司的形势不断恶化,工厂不断关闭,销售下降,公司亏损不断,但巴菲特还是继续买进。
很快,他的合伙人公司拥有了柏克夏49%的股份,并掌握了公司的控股权。
作为杰出的股票投资天才,巴菲特接管柏克夏公司以后,再也没有将收回的效益返回到纺织业上去,而是对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
他改变了柏克夏公司的资本源向,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向,使它从纺织业转向了保险业。
因为在巴菲特看来,纺织品行业需要厂房和设备投资,故而很消耗资金,而保险业却是能直接产生现金的,它的收益马上就可以得到,而债务却是在很久以后才偿付的。
在保险公司收到资金到最后偿付债务之间的时间内,它就可以拥有一大趣÷阁可以用来投资的基金,在贸易中叫做“筹款”。
在巴菲特看来,开展保险业务就等于打开了一条可用于筹资和投资的现金通道。
1967年,巴菲特以860万美元收购了奥马哈国际保险公司,从此以后,柏克夏就有了资金来源。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巴菲特又用柏克夏保险公司的“筹款”并购了奥马哈太阳极公司和规模更大的伊利诺伊国民银行及信托公司。
到了今天,柏克夏公司的股票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昂贵的股票,它的价格已由当初最低每股7.60美元上升到每股3000美元,最高达到每股9000美元。
1964年,由于色拉油事件的谣传越来越多,美国捷运公司的股票再次跌至每股35美元。
华尔街的证券商们好像商量好了,同唱着一个调子——“卖”。
就在这时候,巴菲特毅然逆潮流而动,将自己1/4的资产投入到这种股票上。
很快,他被自己这种类似赌法的投资所鼓舞了,美国捷运公司很快走出了色拉油谣传的阴影,到了1965年,股价升到了73.50美元一股,是收购价的1倍多。
巴菲特合伙人企业在那一年创下了超过道·琼斯工业指数33个百分点的惊人业绩。
在巴菲特经营合伙人企业的第二个5年中,扣除巴菲特应得的利润份额后,巴菲特有限责任合伙人的投资额上升了704.2%,是道·琼斯赢利的6倍。
投资者们开始崇拜巴菲特了,因为他使他们每一个都变成了百万富翁,他的地位达到了神话般的程度。
《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这样写道:“全美国最成功的投资企业之一是在奥马哈由一位在年仅11岁时就买了第一张股票的年轻人所经营的。”
买股票当然需要预测力和洞察力,因为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上,时刻都变化万千,没有出色的洞察力,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其实不仅在股市上,在很多地方都需要洞察力才能取得财富。
老希尔顿创建希尔顿旅店帝国时,曾指天发誓:“我要使每一寸土地都长出黄金来。”
无疑,他是天才,天才特有的目光使他从不忽略任何一次发财的机会,任何一寸他所管辖的土地都不会休闲静睡。
70年前,希尔顿以700万美元买下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制权之后,他以极快的速度接手管理了这家纽约著名的宾馆。
一切欣欣向荣,很快进入正常的最佳营运状态。
在所有的经理们都已认为充分利用了一切生财手段、再无遗漏可寻时,希尔顿依旧像园丁一样,一言不发地寻找着可能被疏忽闲置的菜地。
人们注意到,他的脚步时常在酒店前台有所停顿,他的目光像鹰一样,注视着大厅中央巨大的通天圆柱。
当他一次次在这些圆柱周围徘徊时,侍者们都意识到,又有什么旁人意想不到的高招儿闪耀在他的头脑里了。
希尔顿独自推敲过这些柱子的构造后发现,这4根空心圆柱在建筑结构上没有支撑天花板的力学价值。
那么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美观吗?
但没有实用价值的装饰,无异于空间的一种浪费。
希尔顿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一箭只射一雕。
于是,他叫人把它们迅速改造成4个透明玻璃柱,并在其中设置了漂亮的玻璃展箱。
这回,这4根圆柱就不仅仅是装饰性的了,在广告竞争激烈的时代,它们便从上到下充满了商业意义。
没过几天,纽约那些精明的珠宝商和香水制造厂家便把它们全部包租下来,纷纷把自己琳琅满目的产品摆了进去。
而老希尔顿坐享其成,每年都由此净收20万美元租金。
希尔顿就是希尔顿,他的洞察力的确不同凡响。
世上许多地方,时时处处皆有财源,就看你是否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培养洞察力,是致富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有许多人想干一番大的事业,但总是强调没有资金或其他必备的条件。
实际上,只要思路开阔,能够想别人想不到的主意,即使空气和水也能卖钱。
例如日本商人将田野、山谷和草地的清新空气,用现代技术储制成“空气罐头”,然后向久居闹市、饱受空气污染的市民出售。
购买者打开空气罐头,靠近鼻孔,香气扑面,沁人肺腑,商人因此获得了高额利润;美国商人费涅克周游世界,用立体声录音机录下了千百条小溪流、小瀑布和小河的“潺潺水声”,然后高价出售。
有趣的是,该行业生意兴隆,购买水声者络绎不绝;法国一商人别出心裁,将经过简易处理的普通海水放在瓶子中,贴上“海洋”商标出售;国外还有人销售月亮上的土地、星星的命名权,等等。
联邦政府重新修建自由女神像,但是因为拆除旧神像扔下了大堆大堆的废料。
为了清除这些废弃的物品,联邦政府不得已向社会招标。
但好几个月过去了,也没人应标。
因为在纽约,垃圾处理有严格的规定,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环保组织起诉的。
犹太人麦考尔正在法国旅行,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即终止休假,飞往纽约。
看到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他当即就与政府部门签下了协议。
消息传开后,纽约许多运输公司都在偷偷发笑,他的许多同事也认为废料回收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况且能回收的资源价值也实在有限,这一举动未免有点愚蠢。
当大家都在看他笑话的时候,他已开始工作了。
他召集一批工人,组织他们对废料进行分类: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旧木料加工成女神的底座;废铜、废铝的边角料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的灰尘都被他包装了起来,卖给了花店。
结果,这些在别人眼里根本没有用处的废铜、边角料、灰尘都以高出它们原来价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卖出,而且居然供不应求。
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
他甚至把一磅铜卖到了3500美元,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这个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
麦考尔的洞察力使他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赚了一大趣÷阁,洞察力的作用在此可见一斑。
6年前,杰克·巴伦奇正与妻子艾米在爱荷华家中,忽然电视画面上出现了阿尔加矿泉水的广告。
当微量元素溶入水中发出“噗噗”的声音时,一个灵感也在他脑中冒泡了:“我们为什么不制造一种能投入水中的固体清洁剂呢?”
靠着一位化学家帮助,杰克开始研制名为仙人掌杰克的全效清洁剂——一种状似子弹的药丸,它能将一夸脱水变成一种清洗液,清洗从地板到镜子、甚至宠物等各类东西上的污迹。
他接着又研制了一种汽车擦洗和上蜡药丸,以及一种形似药片、可以替代去垢剂、漂白剂和织物柔软剂的洗衣“维生素”。
一年下来,他的产品销售毛利超过了200万美元。
1861年,摩根在邓肯商行做事,受命前往古巴的哈瓦那,采购鱼、虾、贝类及砂糖等货物。
在返回的途中,轮船停泊在新奥尔良,他信步走过充满巴黎浪漫气息的法国街道,来到了嘈杂的码头。
这时,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小伙子,想买咖啡吗?”
此人自我介绍说,他是往来美国和巴西的货船船长,受委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里运来一船咖啡。
没想到美国的买主已经破产,只好自己推销。
如果给现金,他可以以半价出售。
这位船长大约看摩根穿着考究,像个有钱人,就拉他到酒馆谈生意。
摩根考虑了一会儿,就打定主意买下这些咖啡。
于是,他带着咖啡样品,到新奥尔良所有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推销,但谁都不敢接手。
他就大着胆子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了全船咖啡,并发电报给纽约的邓肯商行说,已买到一船廉价咖啡。
然而,邓肯商行回电严加指责,“不许擅自用公司名义!立即取消这趣÷阁交易!”
他只好发电报给伦敦的父亲朱尼厄斯·摩根,向他求援。
在父亲的默许下,摩根用父亲在伦敦的户头,偿还了原来挪用邓肯商行的金额。
在那名船长的介绍下,他又买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结果,他赌赢了!这个成功是他第一次的成功,当然也是一直到后来,他最念念不忘、最值得怀念的一次成功。
就在他买下大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减产,价格一下子猛涨了2~3倍。
他大赚了一趣÷阁,不但邓肯对他赞不绝口,连他远在伦敦的父亲也夸他有出息。
从某种意义上说,洞察力就是财源。
要想成为亿万富翁,没有洞察力是不行的。
众人都能观察到的商机,即使你看到了又有何作用呢?
只有洞察众人所不察的商机,才能获取财富。
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
——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