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勇将也
不过现在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程昱心中清楚,自己的意图已经被这刘军侯给看穿了,方才的点到为止就是明证。在其明知的情况下,还依然做出此承诺,足见其心意已决。
虽然他笃定刘备不会再改变注意,但按照约定俗称的规矩,他还是再问了一句:
“刘军侯,须知军中无戏言,此时改变注意尤为未晚。”
刘备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保持着抱拳低首的动作。
......
无言却胜有声。
程昱心中了然,他上前一步,将刘备扶起,同时感叹道:
“玄德实乃勇将也!”
勇者总是惺惺相惜的。
勇猛勇猛,因为这个词,很多人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但其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夸人“好勇”是褒义,而“好猛”可不一定就是赞扬了。
猛是什么?
猛,健犬也。字从犬,声从孟,“孟“意为“长子“、“头生子“。“犬“与“孟“联合起来表示“头胎生的犬“,头胎生的犬因为母犬身体健壮、奶水充足,身体的先天条件好,出生后也暂时没有其他兄弟姐妹争吃奶水,所以一般都长得比弟妹健壮,而强壮的头胎犬以后争夺起食物来往往也更凶。
所以猛字往往代表着凶。
而勇又是什么?
勇者,气也。从甬从力,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所以最先的勇字为上甬下心,是为恿。
从心是什么,指的是意志,是胆魄,《墨子经上》云:“勇,志之所以敢也。”
程昱是勇者么?
无疑是的。
而原先在程昱心中,刘备也就是个猛将而已,但现如今,他认为其能当的起一个“勇”字。
因为虽然同为搏命,但由于文武的方式差异,从危险程度上来讲,刘备的搏命比他自己的要更凶险几分。
尽管程昱自己的性子不喜欢别人为他来冒风险,但从一个军师的角度来看,让刘备去领兵攻博望确实比他自己去收益要大。
况且......
程昱瞥了眼面前青年武将身上因为匆忙赶路无心打理而变得灰扑扑的甲胄,心中笃定,如果此时再拒绝,这他现在颇为看好的年轻人非但不会感激,两人反而会因此结怨......话都讲到了这份上,态度也都表明了,再不同意就属于看不起人了。
再者他现在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刘备身为卢中朗的弟子,按期带兵抵达应该不成问题,先前唯一的顾虑便是胆魄,毕竟能力好学,但秉性难改。
可如今这问题也不复存在,那么面对主动请战的年轻人,程昱自没有不应的道理。
“既然玄德坚持,那么......”
“刘军侯听令!命你率前营健卒五千,即刻出发,五日内拿下博望!”
刘备正身听令,慨然答道:
“唯!必不负命!”
说完,刘备便打算转身告退。
程昱捋了把胡子,呵呵笑着把他叫住,
“玄德勿急,我尚有一令,虽不是予你,但却也同你相关,且稍待片刻。”说着,他对一旁的亲卫道:“将舆图收好放回,另去前营,把李将军请来。”
刘备就站在一旁,对程昱的吩咐自然是听的一清二楚,他心中一动,顿时琢磨开了。
现在唤李房将军来是个什么意思?
许是让其辅助我来进攻博望?
似乎不大可能......
这个念头只是一起,就立即被刘备给打消了。
在他想来,李房年岁比他长,又是北海相府的老人,据传还是应了前北海相的遗愿投效到刘府君麾下的,加之又与他同级别,无论如果都不大可能来给他当副手。
可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是同我有关的呢......
刘备一边在那想着,顺便就瞄了眼正抚须微笑的程昱,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些文人士子怎么可能我说啥就信啥?
这程长史虽然应承了我的请战,但却不见得一定放心,其唤李将军来必然是令其作为后备。
刘备越想越觉得合理。
......那李将军虽然不精通兵事,可若有人协助,再带着少量士卒轻简行,至多也就比我晚个一日多变可到底,倘若那时我尚未攻下博望,此便可为生力之军加入......说不得还会接手战局。
所以其唤李将军来,是让他做兜底援兵,防止最坏情况发生的......
自觉想明白了的刘备心中顿时感觉有些不大是滋味,虽然理智告诉他程长史这是老成持重之策,身为军师,这样做才是对的,才是需要他学习的......但不得劲就是不得劲。
尽管心中颇有些悻悻,但刘备却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他知道什么才是该做的,所以他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就仿佛什么都没想到般,静静在一旁等待。
两人静待了约莫有一刻许,便见到李房方从前面策马赶来。
“房从召而来,长史所为何事?”李房将缰绳交给跟着他后面回来负命的程昱亲卫,大步走到两人面前,先略施了一礼,随后问道。
“府君的传讯李将军已知,亦知晓程某原本的计划,然现刘军侯押送降卒后赶至,主动请缨,愿率精锐五千为先锋营,攻打博望,此事,程某已允。”
李房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晓,随后便等着程昱的下文。
果然,见到李房的表示后,程昱继续道:
“然此事既重且急,刘军侯虽为干才,但紧迫之间却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为军兴计,程某拟令李将军为先锋营军正,既是为肃纪明律,惩戒不法,亦可让刘军侯将精力放在战事之上......不知李将军意下如何?”
“房令命。”
李房压根就没多想,都没说什么愿意不愿意,直接就接了命令。
干脆的很。
当然,也可能他知道,这名义上是征求意见,但只不过是出于遵从罢了,实际上还是一个命令,并没有他拒绝的余地。
这里两人对答简单明了,轻飘飘的几句话搞定,看起来好像都不是个什么事......可一边仅仅只是在旁听的刘备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复杂得很。
程昱心中清楚,自己的意图已经被这刘军侯给看穿了,方才的点到为止就是明证。在其明知的情况下,还依然做出此承诺,足见其心意已决。
虽然他笃定刘备不会再改变注意,但按照约定俗称的规矩,他还是再问了一句:
“刘军侯,须知军中无戏言,此时改变注意尤为未晚。”
刘备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保持着抱拳低首的动作。
......
无言却胜有声。
程昱心中了然,他上前一步,将刘备扶起,同时感叹道:
“玄德实乃勇将也!”
勇者总是惺惺相惜的。
勇猛勇猛,因为这个词,很多人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但其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夸人“好勇”是褒义,而“好猛”可不一定就是赞扬了。
猛是什么?
猛,健犬也。字从犬,声从孟,“孟“意为“长子“、“头生子“。“犬“与“孟“联合起来表示“头胎生的犬“,头胎生的犬因为母犬身体健壮、奶水充足,身体的先天条件好,出生后也暂时没有其他兄弟姐妹争吃奶水,所以一般都长得比弟妹健壮,而强壮的头胎犬以后争夺起食物来往往也更凶。
所以猛字往往代表着凶。
而勇又是什么?
勇者,气也。从甬从力,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所以最先的勇字为上甬下心,是为恿。
从心是什么,指的是意志,是胆魄,《墨子经上》云:“勇,志之所以敢也。”
程昱是勇者么?
无疑是的。
而原先在程昱心中,刘备也就是个猛将而已,但现如今,他认为其能当的起一个“勇”字。
因为虽然同为搏命,但由于文武的方式差异,从危险程度上来讲,刘备的搏命比他自己的要更凶险几分。
尽管程昱自己的性子不喜欢别人为他来冒风险,但从一个军师的角度来看,让刘备去领兵攻博望确实比他自己去收益要大。
况且......
程昱瞥了眼面前青年武将身上因为匆忙赶路无心打理而变得灰扑扑的甲胄,心中笃定,如果此时再拒绝,这他现在颇为看好的年轻人非但不会感激,两人反而会因此结怨......话都讲到了这份上,态度也都表明了,再不同意就属于看不起人了。
再者他现在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刘备身为卢中朗的弟子,按期带兵抵达应该不成问题,先前唯一的顾虑便是胆魄,毕竟能力好学,但秉性难改。
可如今这问题也不复存在,那么面对主动请战的年轻人,程昱自没有不应的道理。
“既然玄德坚持,那么......”
“刘军侯听令!命你率前营健卒五千,即刻出发,五日内拿下博望!”
刘备正身听令,慨然答道:
“唯!必不负命!”
说完,刘备便打算转身告退。
程昱捋了把胡子,呵呵笑着把他叫住,
“玄德勿急,我尚有一令,虽不是予你,但却也同你相关,且稍待片刻。”说着,他对一旁的亲卫道:“将舆图收好放回,另去前营,把李将军请来。”
刘备就站在一旁,对程昱的吩咐自然是听的一清二楚,他心中一动,顿时琢磨开了。
现在唤李房将军来是个什么意思?
许是让其辅助我来进攻博望?
似乎不大可能......
这个念头只是一起,就立即被刘备给打消了。
在他想来,李房年岁比他长,又是北海相府的老人,据传还是应了前北海相的遗愿投效到刘府君麾下的,加之又与他同级别,无论如果都不大可能来给他当副手。
可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是同我有关的呢......
刘备一边在那想着,顺便就瞄了眼正抚须微笑的程昱,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些文人士子怎么可能我说啥就信啥?
这程长史虽然应承了我的请战,但却不见得一定放心,其唤李将军来必然是令其作为后备。
刘备越想越觉得合理。
......那李将军虽然不精通兵事,可若有人协助,再带着少量士卒轻简行,至多也就比我晚个一日多变可到底,倘若那时我尚未攻下博望,此便可为生力之军加入......说不得还会接手战局。
所以其唤李将军来,是让他做兜底援兵,防止最坏情况发生的......
自觉想明白了的刘备心中顿时感觉有些不大是滋味,虽然理智告诉他程长史这是老成持重之策,身为军师,这样做才是对的,才是需要他学习的......但不得劲就是不得劲。
尽管心中颇有些悻悻,但刘备却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他知道什么才是该做的,所以他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就仿佛什么都没想到般,静静在一旁等待。
两人静待了约莫有一刻许,便见到李房方从前面策马赶来。
“房从召而来,长史所为何事?”李房将缰绳交给跟着他后面回来负命的程昱亲卫,大步走到两人面前,先略施了一礼,随后问道。
“府君的传讯李将军已知,亦知晓程某原本的计划,然现刘军侯押送降卒后赶至,主动请缨,愿率精锐五千为先锋营,攻打博望,此事,程某已允。”
李房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晓,随后便等着程昱的下文。
果然,见到李房的表示后,程昱继续道:
“然此事既重且急,刘军侯虽为干才,但紧迫之间却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为军兴计,程某拟令李将军为先锋营军正,既是为肃纪明律,惩戒不法,亦可让刘军侯将精力放在战事之上......不知李将军意下如何?”
“房令命。”
李房压根就没多想,都没说什么愿意不愿意,直接就接了命令。
干脆的很。
当然,也可能他知道,这名义上是征求意见,但只不过是出于遵从罢了,实际上还是一个命令,并没有他拒绝的余地。
这里两人对答简单明了,轻飘飘的几句话搞定,看起来好像都不是个什么事......可一边仅仅只是在旁听的刘备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复杂得很。